彼得·汉德克
性别:作者
生卒年:1942-
国家/地区:奥地利
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1942年出生,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当代德语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1973年获毕希纳奖,2009年获卡夫卡文学奖,2014年获得国际易卜生奖。
2019年10月10日,彼得·汉德克获得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为:“凭借着具有语言学才能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延和特性。”
1942年,汉德克出生于纳粹德国占领下的奥地利格里芬。
1960年,汉德克入格拉茨大学学法律,并参加了青年作家团体“格拉茨人社”,艾尔弗丽德·耶利内克当时亦在其中。
1965年,汉德克公开发表了他的第一本小说《大黄蜂》,之后遂放弃学业,成为一名自由作家。
1966年,汉德克的剧作《骂观众》发表后,他开始受到关注。
1967年,汉德克最著名的剧作《卡斯帕》发表,在欧洲获誉为“play of the Decade”,他的《卡斯帕》已成德语戏剧中被排演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堪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创立了颠覆性的“说话剧”,消除了布莱希特极力保持的演员与观众、戏剧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即“陌生化”或“间离”,获得2009年度的弗朗茨卡夫卡奖。大家熟知的电影《柏林苍穹下》也由他编剧。
汉德克的戏剧创作着重体现在主观感受的艺术表现上,具体地说,让主观感受和表现对象融合在语言之中,突出艺术表现的直接性和真实性。这就意味着艺术形式的不断创新。
其一,他的戏剧重在表现,无意渲染,形式上的创新打破了常规的审美习惯,因而对读者和观众在接受理解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地说,改变观众被动接受舞台情节的常规习惯,打破观众与舞台之间的界限,要求观众参与,使之成为舞台演出的一部分,则是他的戏剧思想中的一个原则。
其二,他的作品一般从剧情细节开始,逐渐引入主题,尤其是在非常简单的情节框架里表现艰深晦涩的语言主题和哲学主题,则更显得舞台空间排演的捉襟见肘,因而容易令观众迷茫。有的作品主题也可能并不明确,需要观众去寻找和发现、从而领悟其中的意义。
其三,汉德克抽象而独特的感受方式源自他的思维方式,这决定了他的表达方式的独特性,如强调物的原本性以及认知和表达的直接性。对他来说,表现观察和感受的意义在于体现文学艺术的审美内涵,而并不在于以娱乐方式取悦观众和读者。
总之,无论他的作品中展现出批判性的严肃态度、庄严神圣的气氛,还是游戏的方式以及无言的哑剧形式,都是作家在各个生活阶段不同艺术感受的外化。在当今多元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多重矛盾给人们的思想和信仰带来很多迷茫,影响了人的价值判断尺度。从这个角度看,汉德克戏剧中的抽象、艰涩甚至滑稽、怪诞的特点,正体现了他真实表现当代现实的艺术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