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冰心全集第五卷一出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好戏——越剧《文成公主》观后

一出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好戏——越剧《文成公主》观后

        在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关系之间,唐朝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即今西藏)是一个十分美丽而又很有意义的故事。这段汉藏两族血肉相连的美好姻缘,和与这婚姻有关的文化交流的深远巨大的影响,都神话般地记载在西藏书籍上。桑布扎所着的《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记》和《西藏政教史》的文成公主篇,描述的松赞干布请婚的前前后后,和文成公主的丰盛的嫁妆等等,都比唐书吐蕃传详尽得多。《文成公主》是藏戏中的传统剧目之一,西藏的民歌中对于文成公主更是充满了亲切和崇敬的感情。在布达拉宫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宫内还保存着他们结婚的洞房遗物。拉萨的大昭寺,据说是文成公主手中建造的;门前还有两棵公主柳,据说是公主手植的,还有传说说那是公主的头发长成的……。总起来说,在西藏几乎布满了通过文成公主而遗留下来的汉藏两族牢不可破的友谊,和密切的文化交流的珍贵的痕迹。

        在唐朝统治的三百九十余年中,远嫁到边疆各民族的公主,不止文成公主一人,如弘化公主远嫁诺曷钵(吐谷浑),宁国公主远嫁葛勒可汗(回纥),安化长公主远嫁隆舜(南诏),金山公主远嫁默啜可汗(突厥)等等,但是文成公主之嫁松赞干布,她对唐蕃之间的团结和文化交流的巨大贡献,是昭昭地记在唐蕃的文献上,较其他公主更为卓着。被西藏人民敬爱地尊为“通明经卷之主”,深明大义、眼光远大的文成公主,是特别值得我们歌颂的。

        这些年来,我总希望能看到一本近人创作的关于文成公主的历史小说,或是把文成公主远嫁的故事,搬上舞台。直到前几天我才看到了第一次用汉语演出的文成公主,这是年轻的天津市越剧团,为了庆祝建国十周年而创作上演的。看过了我很高兴,我认为它是一出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好戏!

        《文成公主》剧本的编写,是很细致的,作者把一切有关于文成公主远嫁的汉藏两族的记载与传说中美丽而精彩的部分,都融会进去了。就是美术,音乐,服装,我听去看去,觉得也有许多参考藏族的风俗习惯的地方,比如说在“河源相会”那一幕,迎亲的队伍旗幡衣帽,都是参照了藏剧服装道具而设计的,显得加倍真切。

        常言说“无巧不成书”,没有矛盾也就不成戏。这出戏里,汉藏两族间友好团结的气氛,像一条红线,一直贯穿下去。在吐蕃方面,是热烈地请婚,唐朝方面是欣然地许婚。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是一个愿娶,一个愿嫁,任何挑拨离间都不能破坏他们的婚姻的。这出戏里的矛盾是放在野心家吐蕃副相支恭顿对于这段姻缘的百般阻挠上,放在支恭顿毒害赞普和公主的阴谋上,而以阴谋被揭破,奸贼被除,大快人心为全剧的终点。

        剧中除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之外,吐蕃大相禄东赞是被突出表现的人物。这位大相,在藏族的文献中,是个聪明才智的使臣;在这出戏中,他更是少年英俊,吐属不凡,处处以“唐蕃永世万年好”为重,在“试使”和“送别”这两幕里,他对文成公主所说的,都是忠心耿耿有利于友谊团结之言。至于舞台上的松赞干布,真是雄才大略之主,他对于唐朝,有无限的向往。在提到文成公主时赞普唱道:万物丛生百花鲜彩凤如降吐蕃地野山荒原变良田这一段唱词是根据西藏民歌“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中对于公主带来丰足的粮食,牲畜和巧匠的歌颂而写的。在“亲迎”一幕中,雄姿英发的赞普,扬鞭跃马,在草原和河流上飞奔而过的舞蹈,很能表现出他兴奋、快乐、焦急的心情。这样爽朗豪迈的男主角的风格,在越剧的传统表现中,是少见的。应当说这是可喜的创造。

        文成公主,不消说,是剧作者和观众一同集中注意的人物。她是:彩蝶翩翩绕身旁诵罢经书离佛堂轻烟依依伴红妆这唱词也是根据西藏文学作品中关于公主的美丽的传说,和“通明经卷之主”的称颂而写的。当奸相支恭顿利用唐朝送亲的江夏王李道宗的自大,谗言赞普失约,李道宗正要中计的时候,公主毅然地挺身而出对李道宗说:草率行事定有患倘若为此失和睦喜事反倒成仇冤这义正词严的话,使得支恭顿悚然退却,不得不暂时改变奸计。这一段剧情充分地表现了公主的当机立断,才慧过人。

        在故事和矛盾的发展中,有几个很紧张的“悬望”场面,如“试婚”一幕中禄东赞在一百个蒙面的少女中,要认出文成公主;又如“除奸”一幕中,支恭顿下过药的毒酒,已经倒到赞普的杯里,赞普几次举杯欲饮,却又递到公主手中;公主也是几乎饮下了,中间忽然禄东赞的夫人段蕙英从长安来到,这杯毒酒又递到段蕙英的手里,最后,那撞见支恭顿下毒而被他打昏的宫女,从屏风后醒来走出,观众才一块石头落了地。这一段的处理也好的。

        扮演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禄东赞和支恭顿的几位演员,都能唱能做,恰如其分。其他的演员也都不松懈,使得全剧很浑圆紧凑。

        看完戏回来的车上,同一位朋友谈起:要在三小时以内演完的一出戏里,表现出文成公主在汉藏文化交流上的重大贡献,和她所带去的永远为藏族人民所感念的,浩大的文化技术的队伍,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忽然忆起在日本看过的一出歌舞伎里,好像我们昆曲里的“胖姑学舌”的故事,两个人在台前谈论形容着过去的盛况,在舞台后部有一个长长的走不断的队伍,不是人扮而是纸剪或是木制的,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地走过,这队伍里有人物,也有牲畜,使得这场面十分热闹而生动。我想,假如在“送别”一幕中,也采用这个艺术处理,在台前唐太宗和文成公主依依惜别,又唱又做的时候,后面不妨也走过一个壮丽不断的队伍,和以远远的乐声,或许更能使观众感受到唐蕃和好、文化交流的重大意义。我对于舞台艺术,真正是一个门外汉!不过把我所看见过的说出来,不知道在这出戏里,能不能用上?一九六○年一月十五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