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里的温柔
许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完卡夫卡的《变形记》,强烈地感受到主人公格里高尔以及小说作者对人类之爱的无限渴望。我认定作者是一位深怀温柔之心的人。后来,近十年前,我在《超越此岸的存在》一文中还专门谈到,虽然卡夫卡的世界是地狱一般黑暗,但人们从他那里感受到的,最终还是至深的人类之爱。后来我发现,在这个问题上,我与卡夫卡自己的看法十分一致。他在某处写道:没有人能唱得像那些处于地狱最深处的人那样纯洁。凡是我们以为是天使的歌唱,那是他们的歌唱。卡夫卡,这位二十世纪上半叶无名的骑士爱情歌手,他的歌正是来自地狱的天使的歌,是骨子里温柔的歌。关于这个问题,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层面需要指出:其一,要把卡夫卡那令人不寒而栗的地狱之歌感受为温柔的天使之歌,显然需要一种特别的接受美学。关于这一层面,我不打算多作讨论,因为它太复杂;或者,毋宁说,它是一个美学问题,无法通过讨论来解决;我只是认定卡夫卡之歌是彻骨地温柔,并名而正之。其二,当我们感受和领悟卡夫卡天使般的温柔之歌时,不要忘记了它来自地狱的最深处。关于这第二点请允许我略作表达。就卡夫卡而言,地狱及其最深处的含义十分复杂。那或许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阴森可怖的地下室;或许是令他恐惧和颤栗的父亲(包括他几乎感觉不到任何温暖的家庭);或许是他(以及我们)身外这个充满欲望和缺憾的物质时代;或许是他自己那空虚得宛如子虚乌有、却又充足和复杂得随时可能爆炸的内心世界;……而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几者兼而有之。对于我来说,探讨卡夫卡之地狱及其最深处的含义十分重要,因为我认为,只有深知卡夫卡的地狱之叵测和黑暗,才有可能真正感受和领悟他那爱与生命之歌的温柔。
最新章节:后 记
- 序
- 第一部 永远的童年
- 第一节 穿过历史的迷宫
- 第二节 永世漂泊的犹太人
- 第三节 卡夫卡们的世界
- 第四节 洛维家族
- 第六节 母爱的缺席
- 第二章 存在性不安
- 第二节 要是你在儿时给我爱
- 第三节 死亡恐惧
- 第六节 一份综合报道
- 第三章 原罪
- 第一节 恐惧的化身
- 第二节 再回眸:不安的存在,无边的生活
- 第四节 移情:破碎的英雄诗
- 第五节 上帝之爱的缺失
- 第六节 罪感:未展开的生命
- 第四章 永远的童年
- 第三节 分裂的自我
- 第四节 一个比较:坚定的童贞和永远的童年
- 第五章 面对世界:以孩子的名义
- 第一节 切肤之痛的需要
- 第二节 真假自由
- 第四节 三位一体的牺牲者
- 第二部 向死而生
- 第一节 文学和思想的洗礼
- 第二节 布伦塔诺沙龙
- 第四节 友谊——通向世界的窗口
- 第五节 青春的沦陷
- 第六节 走向艺术
- 第七节 生活和转折
- 第七章 菲莉斯·鲍尔
- 第二节 文学的突破
- 第三节 婚姻综合症
- 第五节 伤口
- 第八章 向死而生
- 第一节 死亡与新生
- 第二节 尤丽叶:第三次订婚
- 第三节 密伦娜
- 第四节 饥饿艺术家
- 第五节 暮色中的城堡
- 第六节 多拉与歌手之死
- 后 记
同类推荐: 邓小平和世界风云人物、诸葛亮成长之谜、最好的幸福、一个真实的戴安娜、李连杰传、永乐大帝朱棣、悲情曹雪芹、雕刻匠传奇:雕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