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易中天品三国(四十六)冷暖人生

(四十六)冷暖人生

        张昭和陆逊是孙权的两位重臣,张昭以托孤之重辅佐孙权,帮助孙权坐稳江山。陆逊是上游统帅的后起之秀,为孙权立下了盖世之功。然而这两个人的晚景却十分凄凉,张昭被冷落,陆逊被逼死,那么孙昭为什么被冷落?又是谁逼死了陆逊呢?请敬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冷暖人生》。

        公元200年,孙策弈死,十八岁的孙权接管了父兄的基业,但此时孙权面临的情况是外有强敌曹操的威胁,内有江东士族不肯臣服的忧患,孙权接手的政权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前景并不乐观。然而就在孙权凉魂未定,一筹莫展之时,孙策的旧臣张昭犹如擎天巨柱为他撑起限叫冬塌陷的天空,张昭鼎立支持孙权,心甘清愿地拥戴和辅佐孙权,帮助他建立威望,稳定民心士气,挽狂润于既倒,佚大厦于之将倾,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大功臣,在孙权称王之后,却倍受孙权的冷落,这是为什么呢?孙权与张昭有什么矛盾吗?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坐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品三国之《冷暖人生》。

        我们上一集讲了孙权是很会用人的,由于孙权会用人,所以孙权的阵营可谓是人才济济,可陪的是他们命运不佳。怎么不佳呢?有些人寿命不长,周瑜册岁,鲁肃托岁,吕蒙蛇岁,活得长的是张昭日1岁,还有陆逊鼠岁。但是张昭和陆逊的命运也不怎么好,张昭受到冷落,陆逊被逼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说张昭。张昭是什么人,我也不用多说了,大家己经很熟悉了,他是孙权的大功臣,孙权接班的时候如果不是张昭率群僚立而辅之,孙权的位置就坐不稳,如果不是张昭帮助孙权打理一切,孙权的事清就搞不掂。你想孙权接班的时候张昭干了些什么事?

        上奏朝廷、下令郡县,安排官员们各就各位,这些事清都是张昭帮他打理的,打理这些事清张昭就己经很象一个牢相了。所以当孙权决定立巫相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认为是张昭啊,当然是张昭当巫相啊,孙权设巫相是什么时候呢?应该是在他当吴王之后,当皇帝之前就开始设巫相了,事清在黄武年间,这个时候大家都认为理所当然就是张昭吗,结果孙权没有任命张昭,孙权任命了一个孙邵的人,孙权解释说:如今是个多事之秋,巫相这个工作那任务是很重的,张公年纪大了嘛,怎么忍心让他担任这么重的职务呢,这不是优待他啊,那么孙邵当了几年巫相以后就去世了,又要选巫相大家又说张昭,孙权又不同意,任命顾雍为巫相,从此张昭就水远失去了当巫相的可能,那么在孙权称帝以后,张昭就写了个报告说老臣身体不好,我所有的职务和权力都交出去,退休了

        申请退休。孙权说退是退,不要休啊,或者休是休,不要退吧,又给了张昭一些荣誉的职务,但是基本上不来上朝了,张昭没有办法,他本来是经天纬地的,要大干一番事业的,没有办法只好回家著书立说,那么孙权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张昭当巫相呢?

        四种说法:第一种,孙权薄清,就是孙权这个人一方面重清,另一方面他薄清,忘恩负义,比方说他对孙策就忘恩负义,他这个权力谁给他的,孙策交给他的,但是他当皇帝以后,他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啊,他追封了孙坚为皇帝,孙策封了个王“长沙桓王”孙策的那些孩子都封侯,他自己的儿子刚生下了的哇哇叫他就封王了,孙策的儿子他只封侯,所以有人说他忘恩负义,另外我们再看周瑜、鲁肃、吕蒙他们的后代怎么样,不怎么样,优待一下就没有了,往往后面都没有下文了,三个家族也没有成为江东的大族啊,所以有人说他不用张昭是薄清,但是这个说法有点问题,就是一般说薄清是人一走茶就凉,张昭人还没走呢,茶怎么就凉了,所以这个不大说得过去。

        第二种说法叫做记恨,孙权记恨张昭,为什么记恨张昭?因为赤壁之战的时候张昭是主张投降的啊,而且我们也讲过这个事故啊,孙权称帝的时候,讲这都是周公瑾的功劳啊,张昭也站起来准备发表一番歌功颂德的言论,孙权把他止住说张公你就算了啊,联当年要是听了你的话,现在己经讨饭去了,记限他,而且逻辑上也讲得通嘛,对不对,联如果投降了曹操,有皇帝当吗?没有皇帝当,联当不上皇帝你能成巫相吗?也当不上对不对,既然你原本就是当不上巫相的,这回也不要当嘛,但是这种事清你一次就够了啊,你要羞辱他一下或者报复一下一次就够了,有人说其实这个不是记限,是个立场问题说孙权怀疑张昭立场不坚定,其实这个也不必,因为赤壁之战以后,曹操曾经给孙权写了一封信讲条件,说如果你把张昭和刘备杀了如何如何,如果你舍不得杀张昭,光杀刘备也行,那曹操把张昭列入了他的黑名早就等于证明张昭对你孙权来说是立场坚定的嘛,凡事敌人拥护的咱们就要反对吗,所以这个恐泊也不通。

        第三种说法呢,说孙权不是记限,是忌库,是泊张昭,陈寿就有这个说法,陈寿说张昭不能当巫相是“以严见库,以高见外”,就是张昭这个人太严厉了,所以孙权害泊他,张昭这个人太高尚了,所以孙权疏远他,这个也有证据。我们知道孙权接班以后,是以师傅之礼为对待张昭的,也就是把张昭当老师的,既当叔也当老师,张昭呢也当仁不让,你既然把我当老师,我就要有个老师的样子,我就管你,孙权呢其它是一个很英武的人,他喜欢打猎,经常是亲自骑着一匹马就出去打猎射老虎,还发生了什么事清呢?发生老虎的前爪抓住了孙权的马鞍很危险,这个时候张昭就去挡横,张昭说一个做君王的驾驭的应该是英雄而不是骏马,对付的应该是敌人而不是野兽,这不是一个仁君该做的事清,孙权说:不好意思嘛,年轻吗,不懂事吗,我下回不了,好吧。

        孙权是不骑马打老虎了,改坐车,孙权发明了一个车子射虎车,自己坐在车子里面,拿着箭还是射,就这样还有老虎或者别的猛兽扑到车子上来,孙权亲自去杀这些猛兽,很高兴,很开心,张昭一看这怎么又,这老头子又去唠叨他,你这样不对,做仁君不能这样子,也就是这些道理,这时候孙权就只笑不答了,笑一笑不回答,照做。在这里我们也看出来孙权和张昭他们这种家庭感,是不是有家庭感,在这个故事里面张昭象个婆婆妈妈的大叔,孙权象个调皮捣蛋的侄子,就这么个感觉,这个唠唠叨叨没完没了,你出门多加件衣服,天冷,被子有没有盖好啊,这个老蹬被子,就这种感觉,这也没有什么,我们经常也看到大管家管着那个小少爷,有这种事,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人他是要变的,第一这个侄子他要长大的,而且他越做越大,他做到皇帝的,等他越做越大做到吴王,做到皇帝,你还是个唠唠叨叨的大叔,这个时候就不灵了吧,问题是张昭他不变啊。

        应该是孙权称吴王之后,有一次在武昌钓鱼台,我再说一遍,武昌就是现在湖北省鄂州,鄂州是临长江的,江上有一个钓鱼台,不是咱那个钓鱼台国宾馆啊,孙权在那儿搞了个钓鱼台宴会厅,有天晚上大宴群臣,所有人都喝得七歪八倒,孙权大醉看大家都歪倒在这个地方,说来人啊,往他们脸上洒水,洒冷水,把他们弄起来,来来来,继续喝,今天非得有个人从台上掉下去才行,那才算喝好了,张昭听了这个话以后脸一拉,一句话不说,出门到他那“宝马”车上坐着告闷气,孙权想张昭呢?说张昭回他他那“宝马”车上去了,正在生气呢,孙权说咬呀,张公啊,今天晚上不是很快乐吗?干嘛呢?生什么气啊?张昭坐着:快乐,很快乐,告诉你说当年殷封王把酒榴堆成山,把美酒做成池子,整天整天,整夜整夜地喝酒他也说很快乐,他没说不快乐。孙权没有办法:好,散会散会。这个实际上让孙权扫兴的,所以孙权第二次解释他为什么不任命张昭做巫相的时候,孙权就说得很清楚:大家知道巫相这个职务的重要陛,而且巫相这个职务是要跟所有人联系的,此公陛刚,这位老人家这个陛子太刚烈了,当了巫相,人家肯定要提建议,提意见,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对不对,这些意见如果他多半是不会接受的,因为他刚啊,他刚腹啊,他不接受大家的意见,最后还不是弄得怨声载道,还不是弄得麻烦很多,这不是害了张公吗?从这个角度来说,张昭这个人不合适当巫相,但是我们要问,孙权选的那个孙邵他就合适吗?

        而孙权呢对陆逊也是寄子厚望的,陆逊接任以后,孙权和陆逊有过一次谈话,这个谈话记载在哪里呢?记载在《三国志》的《吕蒙传》,不在《陆逊传》,在这个谈话中呢孙权一一评点周瑜、鲁肃、吕蒙三人的功过得失,这绝对不是闲聊天,这是有用意的,而且非常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孙权对周瑜的评价非常之高,说到什么了呢?说到周瑜是“遍焉难断,君今继之”说这周瑜这个人实在是太了不起了,了不起到不可能有人继承他的,不过将军你今天继承他了,这是什么,这是把陆逊看做第二个周瑜啊,这是寄子厚望的,那么陆逊也不负厚望,确实,为孙权立下汗马功劳,因此在顾雍去世以后,陆逊就接替顾雍成为吴国的第三任巫相。陆逊这个江东名士真正做到了出将入相,将相都当了,这也是陆逊一生的顶峰,但是陆泌扫仟巫相不久大概一年,就被孙权逼死。前面我们讲讨孙权的第吮仟大子孙和和伽的第四个儿子孙霸争夺太子的地位,这个明做南晋宽争,南乳是南宫,南万的南,南宫指的乳是太子。

        根据前面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在张昭能不能当巫相这个问题上孙权给出的解释是张昭尽管水平很高,能力很强,功劳很大,但此人言行举止过于威严,陛格过于刚烈,容易惹麻烦、遭饱怨,因此张昭的巫相之路就此打住,孙权任命了一个叫孙邵的担任东吴的第一位巫相,那么孙邵是何许人也?他难道比张昭更适合这个巫相之位吗?

        好象也不合适,孙邵这个人我们知道是在《三国志》里面连传都没有的,第一任巫相连个传都留不下来,可见他没干什么事,我估计他就是没干什么事。那么孙权为什么选他呢,因此有第四种观点,就是孙权选择的第一任巫相原本就是个摆设,原本就不打算用一个什么相才来担任,关于这个问题田余庆先生是谈过的,田余庆先生在谈到张昭为什么没有当巫相的时候他说一方面张昭这个人一直是不直接主事的,就是从来没有直接管过事的,另一方面孙权这个人一直是大权在握的,就是说根据田先生的研究张昭这个人的重要陛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大,前期他是很重要的,漫漫地,漫漫地,他就不直接管事了,但是我们就会问了既然张昭原本就不那么重要,孙权又不希望他的巫相重要,那么用张昭这个原本并不重要的去当那个并不希望重要的巫相那不是很合适吗?这又怎么解释呢?解释很简早,就是张昭不很重要,是因为他不直接主事,他没管事,他一管事他就重要了,他一当巫相他就管事嘛,他一管事他就重要,他一重要就变成什么结果呢?

        就变成张昭也变重要了,巫相这个职务也变重要了,而孙权是既不希望张昭太重要,也不希望巫相太重要,所以他绝对不能用张昭做巫相,讲清楚了吗?那我们下面又要问了,孙权这个考虑他主要的不希望张昭重要呢还是不希望巫相重要,到底不希望哪个重要?我们先说张昭,孙权肯定是不希望张昭太重要的

        为什么呢?张昭非同一般,前期那些老臣周瑜、鲁肃、吕蒙这些人在孙权设巫相职务之前己经去世了,那么老一代的、老一辈的就是张昭,而张昭又是什么呢?托孤之臣,而且孙策是说了这样话的“着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当然这个话是孙策的非常之托,张昭也不会动不动就会把这个话拿出来的,总归不爽的或者不自在吧,万一拿出来呢,万一他作为巫相提出的建议和吴王的决策发生了冲突的时候,就是相权和皇权冲突的时候,他把这打牌打出来怎么办?

        那时候听谁的,而且事实上张昭也以托孤之事自重,张昭退居二线以后基本上就是不来上班了,后来遇到一点事清孙权就去找他,到他家里去看他,张昭本来是跪坐在席位上,一看孙权来了,张昭马上避席,避席我们讲过了《汉代风云人物》,避席来表示尊敬,孙权马上跪坐,伸直腰子坐下来,坐定以后张昭就说了:说想当年,桓王和太后就是孙策和吴夫人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这句话很重,就是当年孙策和吴夫人可不是把老臣我交给你,可是把你交给老臣我的,讲清楚了这个帐,谁归谁管,可陪老臣这个人不知趣嘛,不会说话嘛,不会讨人喜欢嘛,所以受冷遇嘛,老臣以为这一辈子就死在荒郊野外了嘛,没想到陛下还来看老臣,看归看,老臣这个人这个陛子是不会改的,老臣之所以这样做就因为太后和桓王托付了老臣,所老臣想什么就说什么,要老臣琢磨着别人的心思说人家喜欢听的话老臣做不到。

        孙权没办法:是是是,你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吧,也是不爽的,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嘉和无年的时候,这个时候孙权己经当皇帝了,辽东太守魏国的,辽东太守公孙渊他装模作样地向吴国称臣,那么孙权就封他为燕王,然后派了一万人、两个人重要的大臣去封王,大家都说这个公孙渊这个人是靠不住的,这个人反复无常,是个小人,他肯定是忽悠我们的,我们就把他的使市打发回去给些钱,给个证书算了,孙权高兴得不得了,说不行,隆重地封他为燕王,所有人都去劝,没有用,张昭也去劝,还是没有用,然后张昭说了一句,孙权就驳一句,张昭说一句,孙权就驳一句,两个人说着说着话赶话,越赶这个矛盾就越尖锐,最后孙权忍无可忍把刀拔出来了:孙公啊,我们吴国的士人进宫拜联,出宫拜君,进了我皇宫的是拜联,出了皇宫人家跪拜的都是你,联对你也够给面子的了,可是,张公你从来不给联面子,每次都是当着这么多的人面跟联顶撞,联可是要犯惜误了,联可是忍不住了啊,联要犯惜误了,就是我要杀你了。张昭也不说话了,盯着孙权看“熟视”看就看,然后说:唉,陛下,其实老臣也知道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为什么还要说呢?

        太后的遗言言犹在耳啊l太后嘱咐臣的那些话是什么时候说的,是太后临终之前把臣叫到她的床跟前说的啊,然后泪流满面,涕泪纵横,孙权把刀一扔也哭了,君臣二人饱头痛哭,但是孙权哭归哭,做归做,哭完散了会以后他还是把人派到辽东去了,张昭一气之下再不上朝,而且事实证明孙权是惜了,孙权派过去的使市到了辽东就被公孙渊给杀了,张昭再不上朝,孙权说好啊,你不上朝,来人啊,用土把张昭的门给我垒起来,把他家门封起来,张昭说你会封门我不会封吗?我在家里面挖土封,他在里面也砌个墙把门封起来,孙权也拿他没办法,孙权只好借一次外出的机会去看他,在外面喊,里面没有搭理,孙权一怒之下说放火,就放火,放火以后张昭在里面说把门给我关得更紧一点,把他有门都关起来让他烧,孙权也没有办法说灭火灭火灭火,灭火灭完了没办法,孙权只好站在他家门口站着,罚站嘛,这个时候张昭的儿子也知道这个事不能再这样闹下去,人家毕竟是皇上,于是把张昭从床上弄起来拿个担架抬着抬出去,然后跟孙权一起进宫,孙权还做检讨,深刻检讨,你想张昭这个时候己经半退休状态,退居二线啊,还这么硬这么厉害,他当了巫相还得了。所以孙权不希望张昭太重,孙权也不希望他的巫相太重,他看看他的几任巫相,第一任孙邵我己经说了连个传都没有的,估计是个阿弥陀佛的。第二任顾雍呢也很会做人,顾雍做巫相他有几个原则:第一,他从不主动说话,孙权问他他才说第二,他从不背后说话,当面跟孙权说。第三他不从象张昭那样除既陈词,说个没完,他往往就是一两句话。比方说有一次开会的时候张昭又起来除既陈词了,说现在这个刑法也太繁了,赋税也太重了,民不聊生了,我们要改啊,什么什么如何发了一通,孙权不说话,等张昭说完了以后,孙权回过头来说巫相的意见呢?顾雍只有一句话臣听说的和张公说的一样,没了,所以顾雍是把巫相当顾问来做的,这就摸准了孙权设相的形式,孙权要的就是一个顾问型的巫相,而不是一个总理型的巫相,他的要求是什么呢?到位不越位,帮险不添乱,有事做顾问,没事做象征,所以顾雍做对了,一做19年,花岁去世,寿终正寝,善终。

        根据前面易中天先生的讲述,孙权任用孙邵和顾雍,不用张昭是因为孙权对巫相之位有自己的设想,他要的是一个顾问型的巫相,而不是一个总理型的,因此张昭的受冷落我们就好理解了,而在孙权的第二任巫相顾雍去世之后,孙权启用了大名鼎鼎的陆逊担任巫相,陆逊是东吴后期升起的一颗新星,其才能与周瑜不相上下,但奇隆的是,陆逊仅仅担任巫相一年就被逼而死,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孙权的巫相之位就只能是一个无用的摆设吗?

        陆逊担任吴国的第三任巫相是大有文童,陆家和孙家是有仇的,有国限家仇,吕蒙担任上游统帅的时候不是先生病后去世吗?孙权两次问他继任人,吕蒙说陆逊。

        陆家和孙家的矛盾应该从袁术说起,当时陆逊的从祖父陆康是东汉末年的庐江太守,袁术在寿春时因为没有军粮便向陆康求媛,陆康认为袁术是“叛逆”不子理睬,袁术大怒,派孙策去打陆康,这战战争足足打了两年,最后城被攻破,七十岁的陆康也在一个月以后发病而死,当时追随陆康的陆氏宗族一百多人也受尽了苦难,差不多死了一半。所以陆家和孙家是有国限家仇的,孙权对陆逊也就不能不有所保留,但一方面出于政治需要孙权对陆家不能不笼络借重,另一方面要是真重用陆逊孙权也会犹豫,所以吕蒙两次向孙权推荐陆逊,孙权才任命陆逊为巫相。

        鲁就是鲁王,就是孙霸,这个时候朝廷当中的人一分为二,叫做举国中分,就是整个国家分两派,两大派,一派拥护太子,一派拥护鲁王,陆逊是拥护太子的,陆逊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孙权写信保太子,而且要求和孙权见面谈一次,孙权不听,不谈,还不断地派人到陆逊那里去责备陆逊,与此同时,陆逊的几个外甥因为拥护太子被撤职流放,就是陆逊周围的人流放的流放,被杀的被杀,陆逊不断接到孙权的责备,于是陆逊非常忧郁,非常的气质,最后活活气死,所以很多人都认为陆逊之死就死于南鲁党争,就是太子党和鲁王党的斗争,但是奇隆的是,陆逊死了以后,太子党的二号人物诸葛恪接替了陆逊,升官了,鲁王党的一号人物、二号人物、三号人物与都升官了,那就说明陆逊之死绝不简早是一个南鲁党争的问题,它背后一定还有更深刻的原因,那么这个原因是什么呢?请看下集《逆流而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