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知道点世界文学用文学反思极权主义——索尔仁尼琴

用文学反思极权主义——索尔仁尼琴

        艺术和文学拥有一种奇妙的才能:它们能够超出语言、习惯、社会结构的区别而将一整个民族的生活传达给另一个民族。它们能够向一个没有经验的民族传达一种持续许多个十年的严苛的民族磨练,甚至能够使一整个民族免于走着一条不必要的,或者错误的,或者甚至是灾难的历程,从而使人类历史少走弯路。

        ——索尔仁尼琴在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上的领奖演说

        诺贝尔文学奖虽说是当今世界文坛的最高荣誉,但是一碗水从来不可能端平,一个多世纪的诺贝尔文学奖也伴随着一个多世纪的争议,特别是在冷战时代,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处在冷战双方的作家往往成为争议的一个焦点,如果说前苏联的帕斯捷尔纳克是第一个,那么索尔仁尼琴则是另一个成为这种争议的作家。

        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战死在德国,他是个遗腹子,童年全靠母亲的含辛茹苦把他抚养成人。在学习上他刻苦努力,他虽然毕业于罗斯托夫大学数学物理系,但他在攻读文学方面却表现出不凡的才能。后来他应征入伍,参加卫国战争,当过炮兵连长,还因作战有功,两次获得勋章。1945年2月,他因为在与友人通信中“批评斯大林”而在前线被捕。此后,他度过了在劳改营的8年。十几年后的1957年他才被宣布“无犯罪事实”。此后,他在梁赞市的一所中学里任数学教员。教课的同时,他从事文学创作。1962年11月,索尔仁尼琴的处女作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在《新世界》上刊出。这是苏联文学中第一部描写斯大林时代劳改营生活的作品,很快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据说,他是经由赫鲁晓夫批准发表的。着名诗人、《新世界》杂志主编特瓦尔多夫斯基说它“意味着一个新的、独特的并且是完全成熟的巨匠进入了我们的文坛……它说明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领域或现象不能给予真实的描写”。甚至赫鲁晓夫也高度评价这部小说是“从党的立场反映了那些年代真实情况的作品”。这篇小说引发了一股强大的文学潮流,不久前苏联文坛写斯大林时代劳改营、流放地、囚车和监狱的作品便大量产生。索尔仁尼琴也连续发表了3部这类主题的中短篇小说:《克列切托夫卡车站事件》《马特辽娜一家》《为了事业的利益》。可是不久风云突变,《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在新的政治风向中受到公开批判。这使得索尔仁尼琴所写的暴露斯大林时代阴暗面的长篇小说(1963—1967年)和描写政治特别收容所的《第一圈》(1969年)不可能在苏联国内公开发表,它们同索尔仁尼琴此后的作品都是在国外出版的,因为涉及苏联的敏感问题很快引起国内外的广泛注意。索尔仁尼琴因此被前苏联作家协会开除会籍,但瑞典皇家学院却于第二年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金。这被苏联官方视为是“冷战性质的政治挑衅”。自然,索尔仁尼琴没有前去领奖。1973年底,以揭露“十月革命”以来“非人的残暴统治”为主旨的也开始在巴黎出版,这是一部自传兼特写性的3卷本长篇小说。不久索尔仁尼琴被驱逐出境。他飘荡国外多年,直到1994年,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邀请他回归俄罗斯,他的作品才开始在国内公开出版。

        索尔仁尼琴坚信文学所负有的崇高使命。他主张文学肩负起这种崇高的使命,而使文学成为民族的活的化石是他的文学理想。最能表现索尔仁尼琴这种抱负的是他的长篇小说。古拉格群岛显然是前苏联时代的某种隐喻,在这里“说来令人高兴,在古拉格什么都是可能的。最阴险卑鄙的勾当和各种各样的背叛行为,完全意想不到的邂逅和深渊边缘上的爱情——全都是可能的。但是如果有人眉飞色舞地向你讲述,什么人在文教科官方手段的作用下得到了再教育——那你可以毫不迟疑地回答:瞎扯淡!

        在古拉格一切人都在接受再教育,在相互影响下和在环境影响下接受再教育,在不同的方向上接受再教育——但是,还没有一个娃娃犯人,更不用说成年犯人,是由于文教科的手段而得到再教育的。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斯大林时代大清洗的阴影。这部长达140万字的巨着,被称作苏联列宁和斯大林时期法制历史最精炼的描摹。书名“古拉格”,即“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它是苏联劳改制度的象征。作者用“群岛”这个比喻,意在说明这种制度无孔不入,已经渗透到苏联政治生活的每个领域。全书由监狱工业、永恒的运动、劳动消灭营、灵魂与铁丝网、苦役刑、流放、斯大林死后七部分组成;“群岛居民”的经历是全书的线索,中间还穿插了苏联劳改制度发展史中的大量资料,结构宏大,卷帙浩繁,显示了俄罗斯史诗文学传统在当代文学的新进展。索氏在《古》一书中以白描的手法,未加任何渲染,也没有无谓矫饰地叙述了苏联劳改营的产生、发展和逐渐衰败的过程,对其中涉及的一些本质性敏感问题也毫不回避,充分体现了一个作家的良知和勇气。索氏以亲身体验为基线,一层一层展开把读者带入一个20世纪人间地狱,书中处处闪烁着一个人道主义者对人间丑恶的痛恨。书中不止于感情的控诉,还作了大量的理性思考,作者深刻反思了革命后的极权政权对人性的扭曲。作者也写了古拉格群岛的子民们在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的抗争。劳改犯们为了生存,用帽子当饭碗,为了不至于被冻死而拼命干活……古拉格群岛的历史又可称作是一部民族奋争的史诗,是一曲20世纪超越了的宏大交响曲。

        这部小说受到关注是与它所暴露苏联的阴暗面分不开的,这使他在文学史上受到很多非议,这种带有强烈现实诉求的作品在艺术上靠得住么?事过境迁后这仍是许多读者的疑惑。要想回答这一问题,最好的方式还是你自己进入到这部作品中,你也许会平心静气的发现它的价值。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