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知道点中国哲学天泉桥之辩

天泉桥之辩

        明朝嘉靖六年(1527年),王守仁已经56岁,奉命出征广西恩田。他的得意弟子钱绪山(又名德洪)、王龙溪(又名汝中)赶来饯行。俩人同住舟中,相与论学,因意见一,要求老师王守仁裁决。王守仁欣然答应。随后他们移席天泉桥,于是哲学史上一场有名的论辩开始了。

        钱绪山说:“无善无恶是心之本,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钱绪山说得眉飞色舞,口沫横飞,自以为深得老师真传,一定会使龙溪就范。

        王龙溪也知这是老师的观点,可是,他不以为然,还是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他反驳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的心,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亦是无善无恶的物。”王龙溪认为,心、意、知、物是一回事,若心无善恶,则意、知、物当中亦无所谓善恶。所以他不主张去做“格物致知”的功夫。

        王守仁此时已经重病在身,他大概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不得不彻底开导这两位执迷不悟的幼稚弟子一番,他最后裁决说:

        “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两种。利根之人,直从本源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已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列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

        王守仁吐露了他的真言:什么这个理,那个理,能够把更多的人引入“道”,多“拯救”几个灵魂,多欺骗一些“群众”的,便是最完善的“理”。理学的“善”和“美”的标准就是这个,其诀窍也在这里。王守仁的两个弟子不知其中的奥妙,所以争论不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