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如果这是宋史(伍)·王安石变法卷第十五章 北宋三人行

第十五章 北宋三人行

        在另一方面,他们对宋朝的威胁更大,西夏开始对河湟下手了。

        这就是王韶在《平戎策》里所列举出的周边国情,以西夏这时的统一,还处在建国之初,没怎么滑落的时代里,去攻击分裂成散水的河湟吐蕃更部落,无论怎样对比,吞并都是迟早的事。

        宋朝哪怕是出于安全,都要迅速采取行动,不然等待的就是超级难看的死法。这就是为什么王安石改革步子那么快的原因。

        河湟随时会被攻破,战争迫在眉睫,宋朝当时要钱没钱,要兵没兵,再说什么按部就班,理顺关系,搞好吏治之后再改革,完全是痴人说梦。

        为此,在王韶刚刚提交《平戎策》之后,宋神宗和王安石就毫无保留地支持了他。要职位有职位,把他扶上了西北秦凤路、洮河司的主管,其间所有和他有矛盾的原领导全都撤走。要政策就给政策,王安石新法里倍受争议的“市易法”就是专门为他量身定作的。

        打仗要钱,“市易法”的根本就是“均输法”的加深加细,更上层楼的抓钱。在京城设置“市易务”这个专门部门,从内库里提100万贯钱作本钱,由政府接管京城内外的各种物资的买卖。

        具体作法是,由市易务召募牙人(商人行会代表),由他们与各地来京城做生意的商人商定货物的价格,可以卖给国家,也可以和国家之前买到的货物交换。京城本地的商人,没本钱也可以参与,用产业、金帛做抵押,向国家贷货经商。

        到期归还货款,加上一、二分不等的利息。

        公平的说,这条新法是王安石各种新法里最失败的一条,它走了回头路,这不仅是打击了之前操纵开封市场,哄抬物价的大商人,同时也把小商人赶尽杀绝。

        国家垄断一切买卖,这还有平民百姓的活路吗?在仁宗时期、英宗时期一直活跃的开封商市,在市易法实行之后,被沉重打击了。到后来,市易务召募的牙人主动辞职,您开恩允许我辞职好吗?为国家服务,我都破产了!

        说来这真是残酷,但放在边疆上就是一条再好没有的政策。

        王韶需要军费,需要钱,那是军队种田卖粮,自给自足所达不到的。为此,他需要经商,需要全国各地的买卖人到边疆上活动。那么,就只能由国家之力去开拓。由国家拿出本钱,出专人负责,鼓励商人保护商人去变出钱来。

        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就会形成一条有机的运作链条——民间收财,变成军费,打赢战争,扩大国土,回笼资金。

        这才是王安石变法的真正目的和手段,不然,以宋朝空前发达的商业系统,比前代先进得多的农业生产,只要像司马光说的那样节省花费,就一定能让国库充实,根本就犯不上这样折腾。

        可要保卫国家安全,赢得战争呢?那样慢悠悠的一条一条的节省,和士大夫、大商人商量着办事,得等到猴年马月才能积攒到庞大无比的军费?何况战争只要开打,钱就会像流水一样哗啦啦地流走,是座金山都撑不起几场大战。

        那时后续的资金要怎样向各位士大夫要呢?只有抄家才能来得及!更何况,只要提到战争,各位君子们就会搬出孔夫子的圣诫,那是凶器,不到万不得己绝对不能用,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先用!

        要仁义、要道德、要教化!

        见他的鬼去吧,宋史写到这里,如果还有人相信李元昊、李谅祚之徒能教化、能感动……再次请出门之后上街随便左右转,找到和路面平高的铁盖子,揭开,跳进去。

        醒醒神。

        王安石们的准备己经做好,历史上各种观点的对错,我们也都讨论过了,下面应该进行的就是王韶的“熙河开边”。

        可是别忙,在做这样的大事之前,王安石们还得再稍微停顿一下。他们的各位政敌在此时都在做什么,是有必要全面介绍的。

        让我们从身份、官职的高低为序列,从苏轼开始。这个初入行的士大夫这时只能算是小字辈,由于他不懈地努力,终于抢在熙河开边之前,被贬出了京城。

        说他的努力,可真是一浪接一浪,直到死在沙滩上。从职务上说,他这时只能算是京城无数官员里的中下等,但是文笔好一切都好。他可以哪里都去,和谁都能见上面说上话。什么?你不理他?你该死了,这样风雅绝伦,高迈古人的大才子肯赏面子到你家里坐坐,你不理,还是儒林中人吗?

        就算你是宰相,在本质上也是读书人,蔑视苏轼,等于忘本!

        于是苏轼可以出现在任何场合,就算己经死了大名士范仲淹,他都不放过。特地跑到文正公的故居去临风洒泪,高歌凭吊。

        公平地讲,这没什么。范仲淹抛开军事上、政治上的成就,光以文笔来说,也绝不在苏轼之下。这时苏轼的《水调歌头》等名作还没有出现,其实就算写出来了,也没法掩盖范仲淹的《苏幕遮》。尤其是范仲淹的声誉没有半点瑕疵,苏轼与他无论怎样联系,也没有错处。

        其它的就两说了。

        比如宰相曾公亮被贬,他跑去了,指责前首相大人胆小懦弱,不去管教王安石。曾公亮好脾气,叹了口气,说出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那句话——“上与安石为一人。”

        皇帝和王安石好得跟一个人似的,我有什么办法?

        这次对话之后,苏轼的名声在士大夫群落里直线上升。好青年,说出了俺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话,非常勇敢嘛!

        但是请问,你是国家公务员好吧,你以什么身份,奉了谁的命令,去质问前首相大人的工作业绩?如果再深究一下,苏轼的用心会更恶劣些。

        真有胆子,有责任心,你怎么不在曾公亮还是首相时跑去问呢?那时曾首相有权,才能按你说的办嘛!

        曾公亮之后是范镇。范先生一生都在与国家的顶级大佬作对,文彦博时期因为立太子的事,韩琦时期是著名的濮议,到了王安石时期,他怒火升腾,和新法不共戴天。

        这是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一生之中都在无时无刻地反对,不知他真正认同的是什么。更不知道,按照他的办法去做了,国家能成个什么样子。

        这个问题太大了,而且没有实际操作性,只好列出现象来,大家有兴趣,可以偶然思索下,或许会有所心得。

        回到主题上,话说在他辞职回乡前,苏轼出现了。苏轼就像代表着什么神圣的团体一样,对范镇珍而重之地宣布——你真是一位壮士。

        范镇深沉地叹息,自己做得很不够。

        说到这里,或许大家会认为我比较刻薄。苏轼这是有良知有义愤嘛,不管是不是官,天下事天下人管得,发些感慨说些话,有什么大不了的,犯得着这样冷嘲热讽吗?

        如果没有前面关于新法的各种分析,单就他说的话来说,的确没什么错,甚至年青人很有激情,值得赞赏。但是有了前面的分析之后,就会知道苏轼的立场越滑越远,彻底抛离了自己原来的出身,变成了喝民血、食民膏、奴役百姓为乐的士大夫。

        我们是平民,我们厌恶他!

        抛开这种一千年以后的立场关系,回到宋朝当时的官场。王安石忍无可忍了,小苏同学就算文章好、声誉高,你不好对政府的决策这样名目张胆的抵触吧?

        你终究还是国家公务员吧。

        没别的好说,就算查不出他有什么实际错误,思想意识上造成的不良影响,就足以让他贬职反省。苏轼被下放到江南的杭州,人间天堂一样美丽的城市里去做官。

        是惩罚,但不残酷。

        在宋人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苏轼杭州之缘正式开始。

        接下来的人是吕诲。这位前言官领袖突然间病死了。回忆一下,他在王安石的新政还没有实际公开时,也就是连最初的均输法还没有面世时,就和王安石势不两立了。

        那次著名的弹劾之后,他主动要求外放,绝不和奸邪共处一堂。

        神宗满足了他,让他到邓州(今河南邓县)当知州。按说这地方、这职位都相当的不错。既在长江以北,又没到西北狼窝,非常优待了。可是吕诲感到的不是这些,他越来越愤怒,尤其是看到王安石的新法一个接着一个,没完没了地铺开之后,他的愤怒真正做到了不共戴天。

        生生地气病了。

        神宗知道他病了之后,特意下旨接他回京城调养,什么都不用干了,一心养病吧。但这不是问题的中心点,心病还需心药治,王安石的新法如火如荼,遍及天下,这种局面一天没有改变,吕诲的心情就一天没法好转。

        这就没办法了,难道为了吕诲一个人,去改变国策吗?

        宋熙宁四年年底左右,吕诲在京城病死。他的死,也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司马光。司马光当时在永兴军,知道吕诲病危后,火速赶往京城,去见最后一面。

        当他赶到吕诲病床前时,吕诲己经闭上了眼睛,呼吸都停止了。司马光放声大哭,恨自己就迟了这么一步。可是突然间吕诲强争开眼睛,挣扎着要坐起来,他望着司马光的方向,不管看没看清,说出了最后一句话。

        ——“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

        可以想见当时司马光的心情,他之所以来,是因为吕诲一直是他的战友。往事历历在目,从立仁宗太子到英宗濮议再到神宗时王安石新政,两人的政见惊人地一致。可以说一直为着同一个目标奋斗。

        现在的局面,可以说他和吕诲都是失败者,王安石胜利着。

        可直到死前,吕诲还这样重托他。这是信任,更是责任,他得怎样做,才对得起一个垂死者的最后愿望呢?

        在这样的局面下,我没法进行什么评判。因为感情和对错,有时真是太冷酷了。但为了说明问题,可以试一下。

        比如抛开感情谈对错。那样很容易就能得出结论。第一,吕诲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第二,他的这种死法,到底是可笑,还是可恨,还是可敬,亦或可怜?

        答案一,一个人的对错,基本上是没法做出总结的。精确地说,只能是他在这个时期这件事上,是对的。在那个时期那件事上,是错的。

        只能是这样。而且那种把一生各时期的对错计算一下,来个所谓的盖棺定论的做法更是无厘头。请问你得用什么公式,才能计算出各个时期的正确值、错误值,最后相加减,得出正负数?

        可能吗?

        根据这个原则,吕诲在立太子、濮议时,代表了当时的正直道德观,不阿谀当权者,不向当朝皇帝低头。他是对的,而且相当有种,是个有原则的男人;而他在神宗朝时,面对王安石变法,他的表现,经过我们前面关于新法的一系列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他站在士大夫一边,坚持既得利益,阻碍宋朝为了新生进行的大换血。在这个前提下,他是错的。

        这种分析,不仅是针对吕诲一个人,那样根本就不值得在宋史这样全景历史写作中单独论述。之所以细聊,是因为它适用于神宗朝年间的所有人。

        包括王安石一派,包括司马光一派,更包括宋神宗本人。

        现在回到司马光的身上。他离开吕诲的尸体之后,表现得非常反常。按说吕诲用自己斗争到死,绝不妥协的活生生的例子告诉了他,一定要和王安石斗到底。

        天下的事还没有绝望,君实,你要努力啊!

        吕诲临死的呼喊言尤在耳,司马光的反应却是向皇帝写辞职信。他请求政府允许他从永兴军离开,到更远的洛阳去完成一生的宿愿。

        写书。

        去完成那套名垂千古,与汉代不世出的史学大师司马迁的同样辉映后代的史学巨著。神宗允许了,从这时起,司马光就彻底退出了官场。他远远地停留在西京洛阳,冷冷地盯着王安石等新法集团的一举一动。

        静静地等待着翻身复辟的时机。

        这是个可怕的对手,他绝不是放弃,而是审时度世,明白这时的王安石己经不可撼动,那么就绝不再恋战。有时的后退,是一种策略,有时的忍耐,比当场斗出个死活更有力量。

        司马光的事就此告一段落,王安石的敌人们在熙河开边前的处境也介绍到这里。最后还要再罗嗦一点。前面我曾经提过的,从神宗朝开始,到北宋灭亡,一共三个主导国运,改变整个汉民族命运的政界大佬之三。

        那个人,己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宋熙宁三年,一个兴化仙游(今属福建)的年青人考中了进士。他的名字叫蔡京,字元长,当时23岁。

        熙河之役,是在《宋史纪事本末》里独占一章的重要史事,它很独特,要说明白它,得先知道它包含着什么。

        从狭义上说,熙河开边是指宋神宗熙宁五年五月开始的,由王韶主领征服河湟部吐蕃的战斗。它历时三年,到熙宁八年时,王韶升任枢密副使时告一段落;

        从广义上讲,熙河开边时断时续,要纠缠到北宋灭亡前,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十二月,由王厚主领、童贯监军,再次征服河湟。

        至神宗拓土时,己经过去了整整30年。

        当大祸临头时,之前的每一个举动,都被认为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之前,无数根稻草中的一根。河湟之战更是这样,它功罪难言,在史书里它有各种不同的解释评价。到底怎样,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来回顾审视它。

        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战争都发生在哪里,各个地点,各处势力的分布。

        查资料,很容易就会有些答案。比如说,河,是河州,现在的甘肃省临夏市的东北部;湟,指湟州,现在的青海省乐都,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中间,还有些别的名字,如洮州,指今甘肃临潭;兰州,就是现在的兰州市;鄯,现在的青海西宁市。

        等等等等,貌似清楚,但不够,它们的精确位置,关系到王韶怎样制定征服的先后顺序,得先清楚这一点,才能理解熙河之役是怎么打的,以及这件事的难易。

        翻开古地图,我们向西北方向前进,在宋朝最西北的地方,是秦、凤四州,以它为中心点,再向西,依次是成州、阶州、洮州。再以洮州为中心点,它的右方,也就是西方,是河湟吐蕃之外的藏地吐蕃。向下,也就是南方,是宋朝的四川。

        洮州的上方,即北方,依次是河州、湟州。

        那么在我们的心里,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答案——河湟吐蕃不过如此,宋朝的大片土地隔断着它,无论如何它也威胁不到宋朝的腹地。

        对不起,这不对。

        明白了地图位置,更要清楚河湟吐蕃的势力范围。其中河州是他们的大本营,由唃斯罗的二儿子瞎毡的儿子木征占据。湟州是唃斯罗嫡系传人的根据地,由董毡继承。在这两块区域之外,他们的触角伸得非常远,最远的地方达到了岷州。

        岷州,在成州、阶州的上方,再向右一点就是宋朝的秦州,己经和宋朝的腹地接壤了。而在河、湟与岷州之间的大片土地里,汉人的势力微乎其微,连生存都成问题,根本提不到什么管理。区域内除了吐蕃人,还布满了像墙头草一样随时四面倒的羌人。

        事后证明,这些羌人比吐蕃人还要难缠,他们几乎一点原则都没有,随时反叛。

        这样的形势,才能养出来当年唃斯罗的脾气。我们都知道,当年宋将曹玮在三都谷痛扁了他的宰相李立遵,给他造成了日后独立的条件,所以他每次提起曹玮的名字,都双手加额,向东南方伏首。

        但他怎样面对宋朝的皇帝呢?

        每年宋朝的使者过来,他一不拜旨,二不施礼,最多只是作一个揖,然后微笑着问——“南朝阿舅天子近来还好吗?”

        这就是王韶所面临的局面。于是我们就清楚了一件事,他所要做的,根本就不是把河湟两州收回本土的问题,而是要到达河湟之前,先把吐蕃人伸到面前的那些触角一个个斩断,把前进的道路先清扫干净。

        在熙宁五年五月,真正的战斗开打之前,他己经用了两三年的时光来做这件事。

        熙宁五年五月之前的王韶很善良,在全体吐蕃人的眼里另具一番魅力。简单地说,真是人见人爱,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珍稀动物。

        一年前,熙宁四年时,王韶来到了秦州边境,在这里往西北方向望,满眼的都是异族人。当时他的手下们摩拳擦掌,很有士气,当然这里面有被王韶的市易法喂得很肥的原因。

        请您指出方向,我们向哪儿砍。

        王韶摇头,他要在真正开战之前,先树立起一个形象。宋朝的军人是吐蕃人、羌人最好的朋友,虽然我们骑着马,举着刀,一路杀人,可我们非常可爱~~

        以这个理念,他选中了第一个目标。青唐(今青海西宁市)势力最大的吐蕃人俞龙珂。这个人的势力有多大,有一个数字可以参考,他的部众有近二十万人,以最保守的计算,每十人中有一个骑兵为基数,知道他的兵力有多少了吧。

        何况在他的领地里还有数字不详的羌人。

        面对这样的异族人,以当时宋朝在当地的势力真空,王韶居然敢做出下面这样的事。某一天,他只带了几名骑兵,像游山玩水一样越过了国境,进入了吐蕃人的青唐。

        王韶直接找到了俞龙珂,和他谈天说地,剖析吐蕃人的未来,两人说得很融洽,不知不觉间天就黑了,王韶当晚居然就留在了俞龙珂的营帐里,坦然高卧,直到第二天天亮。

        天亮后,一切都解决了。他的口才,尤其是他的胆量让吐蕃人折服,俞龙珂答应他举族归宋,从此做宋朝人的臣子。

        纵观这件事,有人或许会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以前就有宋朝人这样做过——青涧城的种世衡。老种相公当年能让青涧城变成西夏人的噩梦,就是迅速收服了附近的羌人,用的手法和王韶这次的很像。

        可是那有区别,一来青涧城虽是初建,但终究在宋朝的西北边疆附近,宋朝的势力始终笼罩在那一片;第二,羌人不同于吐蕃和西夏,他们自从五胡乱中华之后,就再也没有建立过自己的政权。他们是墙头草,而青唐的俞龙珂是吐蕃人,他是河湟部吐蕃里的贵族!

        所以王韶这次的危险系数,在北宋史上独一无二,一定要找到相比拟的史实,可能要追溯到西汉时汉人军功最强盛时代的一次壮举。

        那由汉人史上最强的将军霍去病做出。

        当时汉武帝连年征战,匈奴人再也没有了所谓的骄傲和强悍,他们在两次河西大败之后,浑邪王和休屠王决定投降汉朝。

        汉武帝不知真假,他派出了王牌将军霍去病去受降。果然,在霍去病率兵到达黄河岸边的时候,匈奴人发生了内乱,军队开始哗变,浑邪、休屠两王也举棋不定。在这时,霍去病仅带领了几个亲兵,就冲过了黄河,直抵匈奴人的王帐。

        永远无法想像,霍去病当年怎么会有那样大的勇气,敢单身犯险,命令两个匈奴王平息叛变。要知道他是匈奴人的死敌,杀了他或者扣留他,都是匈奴人做梦都想不到的胜利。

        可他居然就镇住了近五万个匈奴人,带着他们回到长安。那一年,霍去病年仅19岁。

        遥想当年,西汉雄风、盛唐气象早己经是过眼云烟,但整体的萎靡,无法掩饰某个时段里特殊人物的崛起,比如说这时的王韶。当年霍去病以全胜战绩成为匈奴人的克星,从心底里就压服着异族人,可王韶呢。北宋到了神宗时期,汉人的战绩在西北方面是个笑话,杀了他,对俞龙珂来说,简直没有任何后遗症。

        甚至可以否认见过王韶这个人,宋朝有什么办法?谁让你只带几个跟班的就跑来送死。

        但是后面发生的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来王韶的本质。这个人根本就不做没把握的事。俞龙珂去了开封城,面见宋神宗,在官职待遇都有了之后,提了一个额外的要求。

        ——听说包中丞是朝廷的忠臣,请赐姓包氏。

        包中丞,指的是包拯。这位在正史里一般,野史里神仙的人物,是俞龙珂的偶像。神宗答应了他,赐了一个名字,叫包顺。

        这是问题的关键,王韶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好,之所以敢去见俞龙珂,是看准了这个人有宋朝情结,可招降的可能性。

        熙宁四年就这样过去了,王韶在慢慢地消化着收编过来的异族人口。一年之后,他做出来的事迹,依稀仿佛让人们看到千年以前霍去病的影子。

        王韶的根据地远在秦凤路的通远军,由这里起,他将孤军杀入千里茫茫异域,没有友军,更没有援军,每前进一步,都是吉凶莫测,无法反悔的。

        他选的第一个敌人,非常讲究,不是吐蕃人,而是羌人。这就颠覆了一个传统概念。不是都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吗?为什么放着正牌的河湟部吐蕃人不打,却去打跟班的羌人?

        这就是王韶的特殊智慧。

        请问,战局初开,就先直奔要害,和吐蕃人你死我活,局势会变成怎样。那时吐蕃人会纠集起羌人,抱成一团来对抗宋军。可要是先动羌人呢?

        吐蕃人的心理会有微妙的变化,为了奴才,主子不会轻易拼命,甚至还会坐壁上观,看一下敌人的真正实力。

        战局的发展完全印证了王韶的观念。他挥兵直入,迅速侵入了位于秦州以北,洮水附近的抹邦山、竹牛岭一带,那里有人数众多的蒙角罗、抹耳、水巴等羌人。

        到了地头了,王韶和手下兵将的差别也显了出来。宋朝的标准士兵们按习惯,就准在山角下的平原地带列阵,等着山上边的敌人冲下来。

        列阵……等待……王韶觉得很头晕,看来宋军真的是被李元昊的部队打出心理障碍了,无论什么时候等的都是防守!

        这时的局势是宋军主动进攻,来入侵了,尤其是要趁着吐蕃人不明虚实,不愿、甚至是来不及出兵时,先把这里的羌人打垮。这就必须得争分夺秒。如果在山下边列阵,不说到底能不能打败羌人,对方只需要不下山,坐在山上看你摆阵玩,宋朝人都耗不起!

        摆在宋军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强攻上山。为此王韶下令——“兵置死地,敢言退者斩!”宋军的攻势开始了,翻开地理图册,我们很容易就会知道当时的情况。

        陕西、青海、四川三省之间的山都是什么样子的,生长在内地平缓地带的中原人,要身披全副铠甲,举着兵器,冒着箭雨擂石向上仰攻,这几乎是完不成的任务。而更要命的是攻到一定坡度时发生的事。

        羌人很狡猾,生长在这片山地里,他们知道什么情况下宋军才会最狼狈,就是等宋军攻到一定位置时,前进很累、后退有点远,这时他们才突然冲下去。

        没办法,宋军立即就支持不住,开始败退。这时在阵后面,王韶开始换衣服,他脱下了文官的袍子,穿上了一身铠甲。古今中外无数次战役都证明了一个真理,不管军队的装备怎样,战局如何,最重要的是士气。

        指挥官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弟兄们,给我冲!”,一个是“弟兄们,跟我上!”哪个大兵都知道,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命令里,哪个才是真把他们当弟兄的人。

        王韶就是这样,他穿上铠甲,挤进了冲锋的队伍里。在整个战局中,他是最清醒的一个,此战不胜,多年来的准备会变成乌有,甚至京城里的王相公都会被连累,变得一无所成!

        殊死的搏斗开始了,没有什么计谋,没有半点的侥幸,王韶带领队伍反攻得手,冲上了山顶。由此乘胜追击,“获首领器甲,焚其族帐。”

        使“洮西大震”。

        可没时间高兴,大震的结果就是真正的敌人杀过来了。吐蕃人己经明白了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人,河州方向的吐蕃之王木征火速派来了援军。王韶刚刚强攻得手,就面临着一个问题——防守。当然,也可以不防,在敌军到来前迅速退回秦州,那样毫发无损。

        但是打了这一仗,爬了这么高的山,还死了那么多的人,为的是什么呢?

        这时王韶给出的答案与之前宋朝所有的战例都不同,他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入侵一片土地,不管是繁华密集的燕云十六州,还是荒凉广阔的河湟之地,最重要的都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如果注重一城一池的得失,就会像宋太宗赵光义那样,围城不下,被敌军集结后一战溃败;相反,看辽国入侵北宋,总是寻找宋军主力对决,杀倒一片,当地就会出现真空状态,辽军可以为所欲为。

        城?

        当城里只剩下老百姓时,就只是敌人的金库,再没有什么抵抗力。

        王韶看透了这种军事理念,他选择了一条看似惊险的光明大道。为什么要防守,为什么要撤退,我是来入侵的。

        他命令自己的部下,名将景泰的儿子景思立率领宋朝西军中的精锐泾原兵在竹牛岭虚张声势,而他本人,率领主力人马悄悄转向西方,向武胜的方位前进。

        大地茫茫,为什么偏偏选中了武胜?前面的《平戎策》里说了,它是宋朝与西夏势力消涨的契机所在,同样的,在宋朝与吐蕃的河湟之战里,它也一样敏感。

        至少河州的木征明白这一点,他派来的援军,就从武胜远远地兜了过来,想打王韶个措手不及。可王韶偏偏迎了上去,这是他和前代的宋朝将领们截然不同的地方。

        你要战,便决战,他求之不得。在王韶的军事生涯里,从来没错过和敌人主力对决的机会。

        两军在武胜附近遭遇,木征派来的人名叫瞎药,大家要记住这个名字,看一次少一次了,并不是说他会死,而是跟王韶打架的吐蕃人都会有后遗症……武胜之战,来偷袭的瞎药被宋军反偷袭,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自己的地盘上,会突然间和宋朝人遭遇。

        王韶挥军力战,史书里给出的记载是瞎药大败,率军逃跑。可这太片面了,把当年的战况彻底淡化。有一个事实得注意到,王韶此行的风险有多高。

        不是说吐蕃人有地利,他们的骑兵多强悍,而是瞎药有个占决定性的优势——武胜堡。它当时己经是个堡垒,它在吐蕃人的手里!

        王韶不仅要大面积迂回,寻找敌人主力对决,更要防止瞎药和武胜堡联合起来。实战的结果是他不仅把瞎药打得落荒而逃,更加趁势直逼武胜堡,把吐蕃人从据点里赶了出去!

        从此武胜落入了宋朝的手里。王韶立即就开始了建城,它有了个新名字,叫镇洮军。首战大捷之后,王韶没有乘胜追击,他停了下来,因为有件更重要的事要办。

        给朝廷写奏章。

        报功是必须的,但却是次要的。在这封奏章里,他貌似非常欠扁地写了一句额外的话——皇帝以及各位宰相注意了,俺得说明下。这次打仗,没用朝廷一纹铜钱,都是俺开荒经商自己赚的。

        参照一下宋朝的以往历史,就会知道王韶这是在没事找事。比如太宗时期的曹彬,只是掏自己腰包给边关士兵打赏,就被贬官处理;看仁宗朝,张亢、滕宗谅在边关打了那么多胜仗,可是一点点的财务账面不清,也得丢官罢职。

        前车之鉴不远,为什么王韶会顶风作案,哪壶不开提哪壶?答案分前因、后果两部分。先看前因,三年前王韶要修建渭、泾上下两城,提出在渭原和秦州之间,有上万顷一直荒废,没有开垦的良田。国家应该派人开荒,同时实行市易法,农商两手抓,把当地的经济搞起来。

        看着无论如何都是好事吧,可事情的发展非常奇妙,充分地体现了指鹿为马,指驴是猪的封建官场卑鄙性。

        首先当时西北军队主帅李师中反对,他说王韶所指的土地,根本不是什么良田,只是当地弓箭手们的土地罢了。不信可以来查。

        神宗怕的就是不较真,下边有人要求了,那还等什么。于是派人去,查出来的结果超级有才。回答:土地是有的,但是只有一顷!而且所有权还有争议,几个地主正在打官司呢……这个结果让人无话可说,对此,我只能以“指驴为猪”来形容。

        如果不是猪,怎么会给出这样的答案呢?茫茫大地,偌大的陕西四路,居然只有一顷土地,难道李元昊当年是只蚂蚁,在一顷地里敌我双方十几万人厮杀玩命;或者当地突然间人口暴增,每人都拥有超大的私有土地,国家都没法强占?

        估计最郁闷的人是宋神宗和王安石,这两人应该很鄙视自己。敌对方就算想骗人,也不必这样没技术含量的来吧!没别的,连李师中带派去调查的人都贬职撤走,给王韶腾出地方来。但问题马上又出现了。

        关于市易法。

        市易法和均输法都得由国家出本钱的,要把白花花的银子、绫罗绸缎往边疆上运,朝里的大佬们一律表示想不通。明摆着的嘛,吐蕃人、西夏人没事都要去打劫,放这么多钱过去,根本就是拿肉包子去引狗。

        王安石气乐了,他回了一句:“西北那边儿的地主老财都敢屯积家产,堂堂国家居然害怕被抢。这还有天理吗?国家大臣不去想法强国,居然每天想着装穷躲贼,这还有王法吗?”

        等等等等,一通乱吵,市易法才在西北实行。所以现在王韶在赚了钱,打了胜仗之后,要强调一下效果。可是他还是太幼稚了,不要以为赚到了钱就是好事,更不要以为打了胜仗就是硬道理,在一个有经验有能力的政客面前,什么样的驴,都会变成一头猪。

        军方大领导、枢密使文彦博说——大家明白怎么盖房子吗?建筑商在开工前,总是会把预算说得很低,引诱房主动工。等到盖到中途时,各种要求就都提出来了,那时不得不盖,不得不被宰。现在王韶的所谓胜利,也不外如是。

        几十年间没有的外战大胜,就换来部门领导这样的评语,换你能气死不?还好神宗说了一句话,把文彦博打哑。

        ——请问爱卿,房子坏了你不修吗?

        一般来说,皇帝问到了这句话,中国历代的大臣们都会有些不同的反应。汉朝的,会怒目扬眉,脱掉朝服换铠甲。

        ——陛下,我帮你去盖房子。用不着那个招人烦的王韶!

        晋朝的会很温存,他意态优雅,轻摆拂尘,和皇帝用一到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细细地谈一下盖房子的问题。基本上会从人到底要不要住房子,到房子有没有必要有房顶,都会一一道来,娓娓动听。说到兴起,还会招来三五同好,加入论点;

        朝的很特别,他一边像汉朝的臣子那样换军装,一边在换的过程中不断和皇帝交流。注意,态度不会太友好,无论是藩镇还是内侍或者普通大臣,都很有性格,就算您是天可汗李世民,也有被顶得七窍冒烟的时候。其结果嘛,多半衣服也换好了,皇帝也被说服了,这场架不必打了。

        当然,一少半真就操家伙冲了出去,到外国砍人了事;

        元朝很统一,杀人是唯一的硬道理。从他们身上可以真切理解到侵略不是一种军事、政治活动,而是一种传统运动……

        明朝的官员不必多讲了,义之所在,虽千万记大板子,俺也一往无前。每天上朝都做好了被脱掉裤子打屁股的心理准备;

        清朝的很可爱,皇帝的脸色稍有不对,立即跪倒磕头,痛哭流涕,同时念念有辞。拜众多经久不衰,常演常新的清宫戏所赐,全国百姓都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

        ——奴才该死,奴才有罪,奴才……

        这还是满人的嫡系,如果是汉人,奴才二字都没资格说出口,得自称“臣”如何。谁让你是外人。

        好了,罗嗦这么一大堆,一来是突然兴起,凑点字数换稿费,以消俺多日拍字之烦躁;二来这里面也有个大学问大论点。

        ——论,中华民族为何在做人做事的态度上每况愈下,底气越来越不足,到后来比个孙子都不如?为什么就没了当年执理直言,坚持不屈的气魄?

        这也许才是我们读史、研史的价值所在,不想这些,历史就只是些陈年变质,或好玩或无聊的与己无关的故事而已。

        回到原点,宋朝的大臣,具体到神宗年间文彦博这一批,对于皇帝发怒的反应是——沉默。俺有话,但不说,家里只要不缺工资,不少补贴,才犯不着跟你惹气。

        看着很平和,很文雅,可是问题一点都没解决。因为互相没有交心啊,没有吵闹。自古以来男人都是种特殊的动物,心里不爽,不是当场骂出来,就是事后使绊子,反正绝对忍不住。

        除非您是圣人。

        像文彦博这样的,心术超深,不可测度。这是可贵的城府,可是在互相配合做事时,就是个操蛋品格。于是这就形成了宋朝官场的普遍风气。

        表面上你好我好大家好,可是办起来你做我做各一套。反正宋朝大臣没死罪,不合作不会杀头的。在这种风气里,要做振兴国家的大事,难度可想而知。

        当初王安石所说的“易风俗,立法度”的必要性可想而知。

        抛开沉默了的文彦博,嗯,对不起,他只是暂时沉默。回到王安石的变法强国之梦上去,河湟之战打得很好,可我们却不能再把目光抛向西北。第一,王韶的战斗暂停了,他必须消化掉刚吞并,或者说是收复的土地;第二,宋朝在熙宁年间的战争并不止这一处。

        甚至不是只两处、只三处、只四处。神宗朝的气向,就像时光倒流,回到了宋初时赵匡胤的时代,或者更前些,是后周柴荣的时期。争战不断,恢复国土,为中华大国正名。

        可在刚开始时,是非常艰难的,他们得替赵光义擦屁股。太多当年没做成,一直是隐患的事,都在办公桌上摆着。谁都知道,可谁也不做。

        现在王安石终于把那份材料拿了起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