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上军营,刘邦左司马曹无伤的帐内。从函谷关逃回的亲信正在向曹无伤汇报当时的详细情况。“那英布作战非常勇猛,简直就是不要命,带头攀上城墙,我们根本抵挡不住。城外四十万大军,人山人海,就是踩也能把函谷关踩平了。这个项羽真是不好惹啊!大王怎么敢跟他作对?简直是以卵击石。”
曹无伤没有说话,低头沉思。这名亲信跟随他多年,对他绝对忠诚,所以说话也没什么顾忌。他已经被项羽大军的气势彻底吓倒了,这种情绪传染给了曹无伤。
见曹无伤沉默不语,他靠近了说道:“主公,我劝您早作打算啊!不要给刘季殉葬。以您的资历和功劳,他本该提拔和重用您的,但他却把您隔离在自己的亲信圈子之外,偏袒和重用自己人,处事不公。现在项羽入关,刘季危在旦夕,智者不立于危墙之下,我们何不借机改换门庭,保全自己的性命,顺带着谋取个好前程。”
曹无伤抬起头,“你是说……”
那名亲信点点头,“对,投奔项羽,把刘邦的底细告诉他,有了这份功劳,项羽应该会报答您的”。
“这……”曹无伤对这种卖主求荣的事情还是有些犹豫的。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主公,现在形势千钧一发,容不得瞻前顾后,富贵险中求,在这种乱世中还讲什么道义,先保全自己再说啊!”亲信继续催促着曹无伤。
曹无伤手里捏着一支箭,内心的斗争非常激烈,忽然拇指一用力,箭杆“嘎巴”一声折断了。“好!你去一趟鸿门,替我见见项羽,告诉他……”说到这,曹无伤又停了下来,表情凝重地思索着。那名亲信眼巴巴地看着他,等着下文,谁想曹无伤将断箭轻轻放在几案上,冲他摆了摆手,说:“你先回去休息,让我再想想。”那人气得差点背过气去,但又无可奈何,只好告辞退出。
与此同时,刘邦的营帐中也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刘邦正在与刘交、卢绾、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等人商议对策,卫士进来通报:“有位老者求见。”
刘邦不耐烦地摆摆手,说:“我现在有要事商议,没时间接待他,让他改天再来吧!”
卫士出去了一会儿,又返回来了,“大王,那位老者说是与您的关系非同一般,一定要见您!”
刘邦心里别提多气恼,现在生死攸关,命悬一线,从哪冒出这么一个捣蛋鬼,这不是添乱吗?萧何这时从旁说道:“大王,既然说是故人,还是见见吧!”
刘邦冲卫士挥挥手,说:“让他进来吧!”
没过多久,一位须发皓白的老者出现在大帐中。刘邦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表现得非常诧异,其他人看到这位老者的时候,也是同样的反应,睁大了眼睛,纷纷起立。
刘邦连忙从座位上走出来,迎接老者,“岳父,您怎么来了?”
其他人也连忙上前问候,“吕公”、“老人家,您好啊!”吕公频频点头致意,神色从容,颇有大家风范。
刘邦请吕公上座,又问了一遍:“您不是在老家吗?怎么到关中来了?”
吕公微笑着说:“贤婿诛灭暴秦,晋封关中王,我这个老汉也想来打打秋风啊!”
刘邦苦笑道:“我这个关中王当不当得上还两说呢!现在项羽四十万大军强行入关,虎视眈眈,最不服气我当关中王的就是他。如果真的发生冲突,恐怕是玉石俱焚啊!您老人家还是赶快逃难去吧!”
“在路上,我也了解了一些关中的形势。我知道你和项羽刚刚发生了一些摩擦,但事情还没到无法挽回的地步。项羽这个人性情高傲、目中无人,你过去只是乡间的一个亭长,他则是楚国名将之后,他不把你放在眼里是很正常的。项羽自觉是反秦第一功臣,认为你率先入关是靠怀王庇佑,拣了便宜,所以他不服气你这个汉中王。以他现在的实力,消灭你的十万大军不是难事。但正因为他自负的个性,不屑于与你争斗,所以才不会大打出手。只要你放低身段,主动示好,项羽应该不会再咄咄逼人。”
“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才召集大家商量对策,看如何缓和与项羽的关系。”刘邦对这位老丈人一直很敬佩,觉得他眼光过人、深藏不露,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虽然吕公从来没有跟他谈起过自己的过去,但正因为如此,刘邦才觉得他的身世非同凡响。
经过大家商议,决定先由刘邦写一封亲笔书信,送到项羽军中,解释彼此之间的误会,然后看项羽的反应,如果项羽愿意和解,再派人携带金银财宝和酒食犒劳诸侯联军。其他的事情等局面稳定之后再做打算。
众人散去之后,刘邦命人端来酒菜,陪老丈人吃饭。刘邦一边向吕公敬酒,一边惭愧地说:“您老人家一来就陷入这种险恶的局面,让刘季实在很内疚。”
吕公摆摆手说:“我当初看好你将来能成大事,说明我的眼光不错,你现在的成就足以名垂青史了。眼前的危机我相信你也能平安地度过去,只要过了这一关,你将来的前程不可限量啊!”
当年,刘邦还是沛县的一个亭长,沛县县令与吕公是好友,吕公前来投奔,说是因为在故乡与人结怨,迁居沛县避祸。县令举办隆重的宴会来为沛公接风洗尘。
这是当时的惯例,一个人做官之后,如果有亲友来投靠,总得想办法接济一下,俗称“打秋风”。但做官的人不想自己掏腰包,就举办接风酒宴,由来参加的宾客们送上礼金,算是给亲友的一份见面礼。所以,主持宴会的萧何定下规矩,礼金一千钱以上的坐堂上,一千钱以下的坐堂下。刘邦也想到宴会上蹭饭吃,但身上又没钱,便搞起了恶作剧,写了一张名片递上去,上面说:贺钱一万。
萧何见了,骂道:这个刘季就喜欢吹牛皮,从来不办正事。但吕公不知底细,连忙到门口迎接,把刘邦引到了贵宾席就座。刘邦倒也不客气,大大咧咧地坐到堂上,谈笑风生,神态自若,还与自己的上司和贵宾们开起了玩笑,动手动脚。他的这副做派更加引起吕公的注意,吕公偷偷地告诉刘邦,让他宴会之后单独留下来。
客人们散去之后,吕公对刘邦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替人看相,这些年不知道看过多少人的面相了,但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比得上你的。希望你今后能自爱、自重啊!”
刘邦一听,还以为吕公是因为他没送礼钱、骗吃骗喝,所以讽刺他,但吕公下面的话打消了他的疑虑。吕公说:“我有一个女儿,还没有出嫁,我愿意让她给你做个操持家务的奴婢。”
刘邦这时已经结婚,但还是大喜过望,不但白吃白喝,还拣了一个小妾回来,哪个大丈夫没有个三妻四妾?吕公是县令的贵客,对自己如此看重,更让他沾沾自喜,自以为与众不同,将来一定能够有所成就。就这样,刘邦迎娶了吕公的二女儿吕雉。
提起旧事,刘邦问起吕公来,“当年我们初见时,我身无分文,却谎称贺钱一万,你非但不责备,还将女儿许配给我,究竟是为什么呢?莫非真的是因为我的面相大富大贵?”
吕公笑道:“看相这回事虚无缥缈,不足为信,不过是一些人拿它来混口饭吃罢了!我之所以看好你,是因为你那日虽然身无分文,却敢于高坐堂上,面对县令、县丞、县尉这些自己的上官,丝毫没有拘谨胆怯的表现,依旧谈笑自若、气象不凡,所以觉得你的胆识过人,胸怀鸿鹄之志,将来必成大器。又打听到你为人重义气,交游广阔,豪气干云,这才是我看重你,将娥姁(xǔ,吕雉的小字)许配给你的原因。
“在他人看来,你不是安分守己的良家子弟,但我不想女儿嫁给一个没有出息的庄稼汉,要嫁就嫁给你这样敢想敢干、不受陈规陋习拘束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敢于出头,将来有机会成就一番事业。这也是娥姁的心愿,所以她一直待字闺中,直到三十岁才找到意中人,嫁给了你。那日我让她从旁观察过你,她也觉得你不是等闲之辈,所以这桩婚事并非我自作主张。”
刘邦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
“宴会之后,我又找人了解了一下你的情况,有两件事坚定了我将娥姁许配给你的决心。一件是你年少时的偶像是信陵君,足见你志向不凡;另一件是你当年在咸阳见到始皇帝时,脱口而出:‘大丈夫当如此也!’这种气魄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年少轻狂,信口开河而已!”
“不过,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当年的志向会消磨殆尽,甘于碌碌无为的生活。所以,我对你说的有关面相的话,就是想激发你的豪情,鼓舞你的胆气,让你重新振作起来。你是否记得有一位老人曾在田边为你们一家四口看相的事?”
“记得。那日我告假回家,吕雉带着刘盈和他的姐姐在田间劳作,有一个老人从旁经过,向吕雉讨水喝。吕雉不仅给了他水,还给了他一些吃的。这位无名老人就替吕雉看相,说:‘夫人是天下的大贵人啊!’吕雉又请他给两个孩子看相,老人看了刘盈之后,说:‘夫人显贵要靠这个男孩!’我到达的时候,老人刚刚离开,我便去追,让他给我也看看。老人说:‘夫人和孩子的面相都与你相似,你的面相贵不可言。’这件事我印象非常深刻,加上您先前给我看的相,所以更加坚信将来会有一番作为。难道那位老者是因为吕雉给了他水和食物,所以信口开河,说几句讨人喜欢的话吗?”刘邦问道。
吕公哈哈大笑,说:“那位老者正是我的好友,也是以看相为业,那日好从沛县经过,前来探望我。我就请他帮我演一出戏,再鼓舞一下你的心气。这件事连吕雉我都是瞒着的!”
刘邦也放声大笑起来,“老人家真是用心良苦啊!如果没有您巧妙安排,再三给我打气,我哪里会有胆量加入反秦的行列,又哪会有今天这番作为呢?”
忽然,刘邦想起一件事来,问吕公:“那日,我到周围的村庄去宣传‘约法三章’,在人群中似乎看到过您,您那时就到了吗?”
吕公点头说:“正是我,不过我看你忙于公务,就没有出来与你相见,自己也想到咸阳城中逛一逛。一路走来,发现你封存府库、安抚百姓、维持秩序、‘约法三章’,将士们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关中百姓对你非常爱戴,纷纷盼望你做新的秦王。”
吕公非常到位地拍了刘邦一顿马屁,让他心里非常舒坦,没有再追问下去。
翁婿二人聊得非常尽兴,吕公又说了一些老家和路途中的情况,才各自回去就寝。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