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是国宝,为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基础上开发出的传统药源,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珍宝,已为世界各国所重视。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不少是传统出口商品,不乏珍稀名贵的品种。如植物药材人参、当归、党参、枸杞、三七、杜仲、甘草、厚朴、灵芝、天麻、茯苓、金银花、黄芪、何首乌、芍药等。动物药材有鹿茸、麝香,以及介于动植物之间的冬虫夏草等。
当归 当归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特产药材。具有调气养血,去瘀生新,调经正痛,润肠通便的疗效。秦岭以北所产当归以甘肃天水、陕西西安为集散地的称为“西当归”;产于甘肃东部、陕西西部的当归称为“秦归”;秦岭以南当归由碧口运到重庆的又称“川归”;产于云南西部、四川西部的统称“云归”。中国当归中秦归产量最丰。当归产量90%以上集中产于甘肃岷县、岩昌、漳县、渭源县的高寒阴湿地区。甘肃当归个头大,碴口色白,质地致密结实,含油质足,驰名于世。云南所产当归香味浓烈,油性重,头大个圆,光滑,又叫“滑头归”,是当归中的上品。我国人工种植当归有2000年历史,久盛不衰,在国际市场上独树一帜,被誉为妇科百宝良药。
党参 党参是中国名贵中草药,用其根部入药,有养阴清肺热,益胃生津,止咳祛痰,滋阴补气之妙用。山西著名的五台山产的党参叫台参,是党参之珍品。甘肃文县产的“纹党”全身披挂横纹,个头大条粗壮结实,其断面呈菊花心形;质量最好的要属四川成都青白江区云顶山的“明参”,个头大,颜色黄白,条匀整粗壮,断面呈菊花心形。此外山东莱阳五龙河沿岸,由于土质疏松,盛产沙参,这是一种色白,粉性足,品质极佳的上等党参。
三七 “三七”又名田七,属五加科。能止血化瘀,消肿止痛,治吐血、尿血及跌打损伤和妇科疾病,内服外敷都有止血功能。因它如漆一样有黏合作用,故又名山漆,明李时珍在中叫它金不换。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称:“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人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珍贵者。”近年发现“三七”对冠心病、心绞痛有疗效。我国“三七”产于云南、广西,以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最集中,尤其是砚山及西畴两县产量最多。广西百色地区也是历史悠久的“三七”产区。我国用云南“三七”加工生产的云南白药是中国独有的特产药品,为治疗外伤出血及排脓驱毒的伤科圣药,畅销国内外,被视为家庭日用常备药品。
枸杞 枸杞〔gouqi苟乞〕,果实称枸杞子,是名贵的中草药,具有滋补肝肾,生精益气,明目养血,益寿延年的功效。枸杞鲜果色泽红艳,形如红宝石,晶莹闪光,玲珑剔透,干果红润,味甜美,含有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枸杞胺、促性激素等有医药作用的有机物质,是著名的滋补佳品。唐刘禹锡写诗赞道:“上品功能甘露珠,还知一勺可延龄。”宁夏是我国枸杞原产地,尤以“中宁枸杞甲天下”。枸杞热恋故土,性喜贫瘠的盐碱地。每年6月开花,7月挂果,犹如美女红玉耳坠,珠光宝气,逗人喜爱。若远去他乡,便顿失风采。中国外销枸杞90%来自宁夏。此外青海柴达木盆地亦有枸杞种植,因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所产枸杞子颗粒硕大,含糖量高。
天麻 天麻因其有风不摇,无风自摇又叫定风草。古人说它是神药:“天麻天麻,天生之麻,神仙播种,凡人采挖。”现代科学观察,天麻种子只有种胚,无种乳,靠共生的萌发菌提供营养;生长期无根、无绿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以密环菌当食物才能长大,只有块茎成熟时才冒出一根黄红色茎秆。天麻目前除野生外,也可以人工栽培种植了。天麻含有维生素A、天麻甙〔dai代〕、香爽兰醇及多种生物碱,既有祛风镇静、益气养肝、降低血压的作用,又能医治惊风、昏迷、口歪眼斜、神经官能症等。我国野生天麻主要产于陕西汉中及云南昭通、四川巴山丘陵地区。云南天麻块头大,皮细,肉厚,白色透明,质地优良,是天麻中的上品。
灵芝 灵芝属名贵珍稀药材,归属低等植物真菌类中的一个种群。
中国古代流传灵芝能治百病是起死回生的仙丹妙药,并编织了不少关于“盗仙草”的民间传说,增添灵芝的神秘色彩。
野生灵芝珍贵难得,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功能。历代药典记载甚详,如秦汉时期的、宋朝唐慎微的《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明朝李时珍的等均详细记述了灵芝的种类、产地、药性、功用。将灵芝分为六类,依形态和颜色有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及紫芝,延至东晋葛洪《抱朴子》一书,甚至将灵芝及其一些相近的种属,分出有百种之多。
近代野外采集灵芝和人工栽培灵芝,多呈棕红色和紫红色。其形体由两部分构成,上部似菇状物称为子实体,是采摘的实体部分;下部为白色菌丝体,能分解多种有机物,吸收营养,制作多种酶,供灵芝上部子实体生长发育。
灵芝子实体虽然形似伞形菇状物,但与蘑菇不同。灵芝的菌伞和菌柄于顶端一侧发育,菌柄位于菌伞一侧,而蘑菇菌伞与菌柄四周生长发育,菌柄位于菌伞正中央。由于灵芝菌伞位于菌柄一侧,菌柄又呈弯曲状,从侧面看犹如一个“之”字形状,故依形状取名“灵芝”。
神秘古朴的灵芝草初生之时是肉质体,成熟后变成极轻的木栓质,有滋补强壮,扶正培本的药用价值。
近年人工培育的灵芝广泛用于临床,扩大了药源,以满足中外药材市场的需求。
灵芝“温平无毒”,具有“入心生血,助心充脉”的作用,有安神、补肝气、益肺气、坚筋骨,利关节、益精气、治耳聋等疗效。
近来用灵芝制剂、片剂治疗慢性气管炎、冠心病和心绞痛,以及作为降高血压、高血脂的药剂。对灵芝多项药理实验和临床应用表明,灵芝对多种疾病,尤其一些慢性病有一定疗效,且极少副作用。
茯苓 茯苓别名茯灵、云苓、安苓、白茯苓、松木薯。本品与灵芝同属于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但与灵芝子实体形态有别。茯苓子实体平伏,木生,菌肉白色或褐色,呈海绵状,多孔为角形或不规则形,是一年生或多年生真菌种群。
茯苓是常用中草药材,以菌核入药,其中包括茯神、赤苓、个苓、茯苓皮。中国古代医学文献对其记载甚多。记述茯苓“主治胸肋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汤液本草》记述茯苓“泻膀胱,益脾胃,治胃积奔豚”。而明李时珍的详述茯苓功效为:“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洁古张氏,于风眩虚,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亦未尝不治心病也。”又云:“茯苓皮主治水肿肤胀,开水道,开腠〔cou凑〕理。”
以茯苓药理而言,可概括为味甘,性平,无毒。可入心、脾、肺、肾,有益于脾胃,安宁心神,利水渗湿。主治水肿腹胀,小便不利,泄泻淋浊,停饮心悸,失眠等症。用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配制的五苓散药剂,可治“中风发热”,“汤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
鉴于茯苓药用价值高,人工栽培历史已达400余年。茯苓含有多糖类,水解后可转为维生素D,增强人的抵抗力,又因含钾盐而利尿通便。人工培植茯苓采用菌种栽培,不仅产量高,质量优良,而且菌种运输方便,容易保管,比用鲜茯苓作种苓节约木材。
目前茯苓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广东、广西15个省区。其中广西主产区为梧州、玉林地区,而梧州地区以岑溪、苍梧、昭平、蒙山、藤县产量最多。国内药材市场的茯苓品种中,有白茯苓块、赤茯苓块、茯苓碎(赤白混合)、茯苓皮四类。加工茯苓块,切下四角或六角形苓片占40%比例与60%块状茯苓混合出售。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不可组合,单独成品供应市场。
金银花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银花、双花、二花、老翁须等。属忍冬科多年常绿缠绕灌木。分枝有短绒毛,叶对生,背面灰绿色,叶片卵形或长卵形。花两朵成对腋生,初开时白色,不久变成金黄色,故有金银花之称,花香气浓,袭人肺腑,令人流连。早在秦汉时的将金银花视为一味清热解毒良药。李时珍曾云:用银花煮汁酿酒服之,有“轻身长年益寿”之效。
金银花是常用中草药,其花蕾或初开之花晒干呈黄白色,放久后为棕黄色,气味清香,味甘微苦。用金银花的茎叶晾干制成中药叫金银藤(或忍冬藤)。
金银花对外感发热初起,咽喉肿痛,疮痈肿痛,丹毒,肺炎,痢疾均有疗效,也用作治疗血崩、膀胱炎、关节炎等病症。金银藤有清热解毒、通经络功能。金银花尚有制成解暑饮料、香精、食品、化妆品等多种用途。除原产地山东、河南外,其他省荒坡、堤岸、庭院广为引种栽培。
黄芪 黄芪原名黄耆,或别名王孙、西芪等。属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山西、河北及东北地区。茎高二尺有余,叶互生,小叶有13—27片,叶基部有小托叶,背面生有白色绒毛。夏天开淡黄色花,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取其地下根,供药用。
黄芪皮黄褐,性温味甘,含有蔗糖、葡萄糖、黏液质、树胶、纤维素等,为缓和强壮药剂。治气虚血亏,表虚自汗,四肢浮肿,气短无力,子宫下垂,脱肛等“虚症”。黄芪性味甘,微温,可补气固表,利水托疮。
黄芪性喜干旱气候和疏松的砂质土壤环境,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从春季化冻开始到秋季地冻前均可采挖,质量以六一七年生的为好。黄芪圆柱形单条根,有整齐的纵向皱纹,质硬略韧,坚实有粉性,切断面外层呈黄白色,有放射状花纹,中间有黄色菊花心。
黄芪在我国北方广为种植。主产地是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陕西、河北、宁夏、甘肃等地。
甘草 甘草又叫甜草、蜜草、甜根子、粉甘草,为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春季由宿根滋生苗,株高二一三尺,叶互生,叶茎有毛茸,花形似蝶,总状花序腋生,淡紫色花清雅别致,其荚果褐色,含有六一八粒种子。每年采甘草的根曝干后供药用。
甘草味甘无毒,药成品是圆柱形长条,外皮棕色,有明显顺纹和抽皱,断面黄白色,有菊花纹及纤维性。甘草含有甘草糖、葡萄糖醛酸、甘露糖、天冬素、脲〔niao尿〕酶以及树脂等多种成分。其中甘草糖能刺激咽喉气管分泌,成为镇咳祛痰良药。还有治疗咽喉肿痛,疮疖肿毒,口舌生疮,小便不利的疗效。甘草因辛味甘甜,历来有“十方九草”之说,素颂为“国佬”,用来调和诸药,享有“药中之王”的美称。甘草喜温耐旱,宁夏盐池地区所产甘草质地纯正,条干顺直,皮细色红,纯甜甘美,是中外驰名的佳品。远销东南亚国家、香港、澳门地区和日本等地。此外新疆、内蒙、甘肃干旱地区甘草产量也可观。华北、东北、西北土层深厚的山坡、草原均有甘草生长。
何首乌 何首乌有很多别名,如地精、赤首乌、山首乌、夜合、红内消、马胆石等。属于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国。
在中国古代药典中已记载何首乌块根入药有“养血安神”的效用,并使用其藤条(茎)即夜交藤配药治疗失眠多梦症等。
何首乌叶互生,叶片呈心脏形,叶柄基部有薄膜质叶鞘抱茎,花为绿白色,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其果实为三角形,黑色有光泽,包裹在翅状花被之中。
何首乌内含“卵磷脂”及“大黄酸”成分,经药理实验,能促进肠道蠕动,有调整消化系统的功能。并有滋养强身、美容乌发、益精髓、延年益寿的保健疗效。可以促进血液新生,对佝偻病、便秘、甲状腺肿大、妇女产后带下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何首乌分白色、赤色、黑色三个品种,有粉性,横断面有梅花状的花纹,味苦而涩。夜交滕长圆柱形,断面有车轮状放射花纹,并有很多小孔。主产区为河南、湖南、湖北、山东、广东、广西、浙江、安徽等地。
芍药 芍药又名白芍、赤芍、杭芍、毫芍、川芍、冠芳等。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开艳丽,属观赏植物,其根可入药,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久负盛名。
芍药株高60—80厘米,叶片深绿色,叶互生,小叶片分裂成椭圆形至披针形,叶片全缘不分裂齿,茎丛直立,呈青紫绿色或紫色,光滑无毛,根粗壮,外皮棕黄色或褐色,为圆柱形或圆椎形。芍药的白色和粉红色或紫红色花朵冠压群芳,由单瓣或重瓣组成,花大而美丽,数朵单生于枝顶或茎上部叶腋处,花期在4—5月,果实卵形属蓇葖〔gutu姑突〕果,前端钩状向外弯,内有黑褐色种子,果期为5—8月。
芍药多为栽培植物,喜在阳光充足,气候温润,排水良好,土质深厚而肥沃的砂质土壤中生长。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在零下20℃气温下,略加培土,也可露地越冬。芍药是多年生宿根植物,每年春季3月破土出芽,4—6月是生长繁盛期,秋天黄枯,进入休眠状态。一般生长三一四年后收获,春秋两季采挖芍药根,经加工制成药材,似圆柱形,质地较硬,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或微带浅棕色,中心常似菊花心。药成品味酸、苦,性微寒,有养血柔肝补脾健胃功能,可治妇女病,如月经不调、痛经、虚汗不止等。对于头晕目眩,胸、腹、肋疼痛,腓肠肌痉挛,四肢挛急等均有一定疗效,并是一味治疗肝旺头痛、痢疾腹痛的常用中草药。
野生芍药主产地是内蒙、辽宁、河北、山西,其药用根多不去皮而当赤芍使用。近年因市场需求大,广为种植,安徽省毫县白芍生产历史悠久,质地优良,行销海内外。清代诗人刘开形容曰:“小黄城(毫州)外白芍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若将此花作倾城,更比牡丹多风情;若得此花作良药,女儿春容免萧索。”由此表明芍药观赏与药用价值早被古人称颂于世。其他产区尚有山东、浙江、四川、贵州,常与紫菀、红花、菊花、高粱、豆类混合轮作。
山茱萸〔zhuyu朱余〕 山茱萸又叫萸肉、山萸肉、枣皮、天木子等。系属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花先于叶开放,花小为黄色蔟生于枝头,主要用其果实,果实呈椭圆形成熟后为红色,去除坚核取果肉供药用。山茱萸肉为名贵滋补药,药成品呈不规则片状或束状,质地柔软,味酸,温补肝肾,固精敛汗,治肾虚腰痛,头晕目眩,阳萎遗精等。
山茱萸是常用中草药,是制作加工“六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多种宫廷秘方中成药的一味良剂。近年发现有增进白血球,防止放射化疗后遗症和治癌的效用。还是降血压,治老年性尿频的有效药材。山茱萸要求阳光充足,温润凉爽,通风良好的生态环境,宜成片栽种。河南西峡县是我国山茱萸重要生产基地,产量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山西阳城县蟒河地区,素有“山茱萸之乡”的称谓,此地产品色鲜,味纯,药效高。我国尚有浙江、陕西、安徽、四川、山东等省广为植种,仍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是一种昆虫的幼虫(蝙蝠蛾的幼虫)与寄生真菌的结合体。这种幼虫在土块中碰上虫草属真菌时,使真菌长出芽管,钻进幼虫体内,吸收营养萌发成菌丝。因为它冬天是春蚕般爬行的小虫,而夏天长出菌类小芽如同小草,人们叫它冬虫夏草。这种中药与人参、鹿茸齐名,为高级滋补品。虫草味甘,性湿、气香,具有益精补肾,增强体力,扩张血管,降血压,镇静催眠和抗癌作用。野生冬虫夏草产于青藏高原。青海占60%居首位,质量亦佳,色泽光亮,菌丝粗壮,个体丰满,被视为珍品,西藏那曲地区冬虫夏草产量亦丰。
鹿茸 鹿茸,是公鹿头上初生的嫩角,为名贵滋补药材。有生精补髓,益血壮阳,强筋健骨之功效。主要产区是吉林、黑龙江、辽宁、四川、新疆。其中新疆天山北麓伊犁河谷所产天山马鹿茸枝大肥美,毛色俱佳。吉林梅花鹿茸产量高,久负盛名。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