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中国的道教第二节 唐王朝与道教

第二节 唐王朝与道教

        在历史上尊崇道教的王朝中,唐王朝同道教有一种特殊的关系。

        唐代皇帝姓李,自称是老子的后代,所以,道教也就是他们家老祖宗的宗教,李家的天下李家的宗教。

        李姓皇帝这样做,主要出于政治利用的目的。唐王朝在建立过程中,道教编造预言,大造社会舆论,出过大力。还在隋炀帝统治期间,一些道士见他荒淫残暴,知道他长不了。历史上道教经常制造老君化身或老君子孙将出来救世的预言。楼观道士歧晖这时特别盼望一个能提高道教地位,有利于道教发展的王朝出现,采用老办法,大造“杨氏将灭,李氏将兴”的舆论。道教关于天授符命,王朝更替的说法,在当时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很多人都信。隋末起义军首领李密、李轨等都因为姓李,宣称将应谶言当皇帝,很多老百姓就跟着他们走。隋炀帝也疑神疑鬼,对姓李的大臣都不放心,还有人为了这个丢了脑袋。有人甚至建议隋炀帝干脆把全国姓李的都杀掉算了。隋炀帝当然不敢这样做。

        李渊起兵时,很多道士见他势力强大,都把赌注押在他身上。歧晖拿出楼观道的粮食物品支援,还派了80多名道士半道上迎接李渊。他告诉李渊,他已经改名叫歧平定,因为李渊是“真君”,一定能平定天下。隋末著名的茅山派道士王远知,还在李渊起兵之前,自称奉老君旨意,密传符命,说李渊应当承接天命,改朝换代。后来李渊授他朝散大夫的职位,赐给他金缕冠和紫丝霞帔。另一位道士李淳风,据说能预卜吉凶,自称终南山太上老君显灵,对他说,李渊应该受天命,当皇帝。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现在看来,这其中可能既有道士们主动编造的,也有的出于李渊父子的授意。利用这些道教谶言,李渊父子夺取天下的行动就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外衣。

        另一方面,李氏皇帝认老子为祖宗,也是为了抬高李氏的社会地位。当时十分讲究门第出身,而李氏宗室并不是名门。所以,有必要利用对老子的信仰,提高一下门第。

        唐王朝建立以后,对道教积极予以扶植。唐高祖即位后,下令大修楼观,并亲自去朝拜,说:这里是我的老祖宗降凡的地方,我现在做了皇帝,能不修建吗?还给改了观名,叫宗圣楼。歧晖也当上了紫金光禄大夫。高祖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整顿佛道二教,下令在都城和全国各州保留同等数量的佛寺和道观。因为当时佛寺数量大大超过道观,这一命令实际上对道教来说吃亏不大。武德八年(公元625年)高祖规定,朝廷重要典礼活动中,道教排在第一,儒教第二,佛教最后。

        唐太宗(公元626—649年在位)是位精明强干的皇帝,他即位后一方面重申高祖尊崇道教的规定,一方面又笼络佛教,说自己这样做,只是出于尊敬老祖宗的意思,并不是轻视佛教。太宗还为王远知在茅山建太平观,在据说是子家乡的亳〔bo帛〕州建太上老君庙。

        南北朝至隋,佛教势力的发展大大超过道教。唐王朝感到佛教势力太大对国家不利,所以,唐初采用崇道政策,也有借道教遏制佛教的用心。当时有些僧人因不服道先佛后的规定,遭到杖责甚至被捕流放。

        唐高宗(公元649—683年在位)宠信道士潘师正、刘道合和叶法善,支持道士烧炼金丹。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宗到毫州老君庙祭祀老子,给老子敬献“太上玄元皇帝”的封号,还建了祠堂,设置官吏管理,表示确认老子为李唐宗室的祖先。上元元年(公元674年),规定王公百官都要学习,并把它作为考选官员的课目之一,继而规定将它作为全国科举考试内容。弘道元年(公元683年)诏令全国各州修建道观,上州三所,中州二所,下州一所,全部由国家供给。高宗还送女儿当女道士,为她修建太平观。后来的睿宗也学他,送两个女儿入道,为她们修建道观。

        唐代道教达到兴盛顶点是在唐玄宗时期。唐玄宗从公元712年即帝位,到公元756年因安史之乱退居后宫,前后统治了44年。他做了皇帝后不久,励精图治,开创了唐代历史上所谓“开元盛世”。最初,他采取崇道抑佛政策,同高祖、太宗等人一样,主要出于政治目的。原来,在武则天统治时期,佛教被抬到道教之前。武则天本来也崇奉道教,高宗时很多崇道措施是她建议的。高宗死后,她专擅朝政,想代李氏当皇帝。经过唐初60多年的崇奉,道教老子既是李唐宗室的祖先,也是大唐帝国的护法神。有人就曾假托老君,降凡显灵,警告武则天不要称帝。于是她决定利用佛教势力,削弱道教老子作为李唐宗室偶像的影响。武则天授意僧人宣扬武后是弥勒佛转世,应该代李唐当皇帝。称帝后,她推行崇佛抑道政策,取消了老子的“玄元皇帝”称号,仍称老君。又命令取消的科举考试。中宗、睿宗复位后,道教的地位有所恢复,但也只是达到与佛教平起平坐的地位。

        玄宗对佛教势力支持武则天称帝专权一事一直耿耿于怀,他要崇道抑佛。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他下令整顿全国佛教,让两万多和尚和尼姑还俗。不久,他迎请茅山派道士司马承祯,亲受法箓,并为司马承祯在天台山修建桐柏观,在王屋山修建阳台观,还按司马承祯的建议,在五岳修建真君祠。

        唐玄宗从开元后期开始,崇道活动一浪过一浪,这时已经完全是出于个人信仰的原因。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玄宗诏令全国每户必备一册,将它放在各种经典之上。玄宗还亲自注释这本书。四年以后,又规定道士隶属宗正寺,它是专管皇族事务的机构,这等于是把道士都看作皇家的人。再过四年即公元741年,诏令在东西两京和全国各州修建玄元皇帝庙,不久又改名为太上玄元皇帝宫。自唐以后,道士居住修道的地方就统称为宫观了。一般是较大的道观称宫。

        玄宗自己每天晚上都要礼拜老子,还让人绘制老子像颁发全国道观供养。他不断给老子封爵加号。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追封老子为“大圣祖玄元皇帝”,过了六年,加封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又过五年,改封为“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皇帝”。老子名衔越来越显赫。

        在玄宗的推动下,道教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进入全盛时期。

        中唐时期,宪宗(李纯,公元805—820年在位),穆宗(李恒,公元820—824年在位),敬宗(李湛,公元824—826年在位)都崇奉道教,但当时大唐帝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崇道规模和影响都不比从前了。

        晚唐时期,武宗(李炎,公元840—846年在位)相信道教成仙不死的说法,宠信道士赵归真,拜他为师,学习神仙术。后来又把罗浮山道士邓元起请到宫中,为他修建望仙楼、望仙台和灵符应圣院。当时不少道士和方士都跑到宫中来了。

        武宗重道轻佛。会昌四年(公元844年),他决定打击佛教,下令毁佛,拆除寺院,没收寺院财产,让和尚尼姑还俗。这就是佛教史上有名的“会昌法难”。武宗想通过毁佛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却迷信道教,不久就因为服食道士烧炼的丹药中毒而死。

        唐后期,爆发了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唐僖宗惊惶失措,盼着圣祖老子保佑,编造了很多老君显灵的神话,大搞崇道活动。但并没有能使大唐帝国维持多久。僖宗之后10余年,唐就灭亡了。

        据唐末道士杜光庭写的《历代崇道记》记载,唐朝从建立以来,度道士15000余人,修建了约1900余所道教宫观,而王公贵族们捐资修建的宫观还不包括在内。这些都反映了唐代崇奉道教的盛况。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