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气节

气节

        ⊙清华大学创始人周自齐听说自己被袁世凯任命为去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特使后,愤而闭门装病于上海周公馆。

        ⊙大刀王五素以侠义著称。八国联军入城,有次一家姓石的人家被洋人欺侮,王五拔刀相助,杀了几个洋人,最后因中弹过多被俘。洋人说他是义和团的余党,于是枪杀之。王暴尸荒野,第二年正月才被一个叫沈愚溪的人收葬。沈说:“五死累月,天寒尸未腐,嚼齿怒视,目光炯炯如生,犹可想见当时愤斗之状。”

        ⊙民国名伶刘喜奎的处事原则:不给任何大官拜客;不灌唱片;不照戏装像,也不照便装像;不做商业广告。

        ⊙吴佩孚军中传唱的军歌,是他自己填的一阕《满江红·登蓬莱阁》的词:“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涛大作。想当年,吉黑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到如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堕!叹江山如故,夷族错落。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

        ⊙陈炯明与孙中山决裂后,吴敬恒为促成孙、陈再合作,奔走甚力。但孙提出要陈写悔过书,作为再合作的条件。陈则说大丈夫要有过才认,不能无过认错。吴敬恒的调解遂告失败。1933年陈炯明逝世,吴曾写一挽联,曰:“一身外竟能无长物,青史流传,足见英雄有价。十年前所索悔过书,黄泉送达,定邀师弟如初。”

        ⊙张季鸾和吴鼎昌、胡政之一道,以新记公司的名义买下已停刊的《大公报》,于1926年9月1日重新出版。在当日的“续刊号”上,张季鸾以记者的名义撰写社评《本社同人之旨趣》,提出著名的“四不”办报方针:第一不党(无成见,无背景);第二不卖(不以言论做交易);第三不私(使为公众喉舌);第四不盲(吾人诚不明,而不愿自陷于盲)。

        ⊙张謇幼时并不聪颖,第一次参加州里考试,成绩很差。老师揶揄说:“假若一千人应考而录取九百九十九人,那最后一名必定就是你!”张听后惭愧难过,回到家中,写了许多张“九九九”的字条,贴在墙壁四周,以此鞭策自己,最终考取状元,扬名天下。

        ⊙赵烈文问曾国藩:“老师你历险尽辛,你所走过的路仿佛从严冬到了盛夏,但是你在极逆境和极顺境的时候,对自己有没有成功的把握?”曾国藩说:“现在想来,我做事情本着三个字,就是‘不怕死’,这是不是你所说的把握?”

        ⊙1900年,慈禧向十一国宣战后,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四川总督奎俊、山东巡抚袁世凯,与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为“东南互保”。他们宣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因此拒绝执行。

        ⊙1939年11月,日进攻桂南,占领了军事要隘昆仑关。邱清泉和廖耀湘率新22师争夺,并切断了南宁与昆仑关之间日军的联系。邱清泉翻车受伤后,廖耀湘代行师长之职,打败了号称“钢军”的日军第十二旅团,亲手将军旗插到了昆仑关上。在庆功宴上,蒋介石称其为“抗战中的狄青”(按:宋仁宗皇祐五年,侬智高反叛,狄青率兵袭占昆仑关天险,平定桂南之乱,昆仑关自此载入史册)。

        ⊙杨度说:“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1900年6月21日,65岁的慈禧太后颁布《宣战诏书》,说:“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向英、法等十一国宣战。

        ⊙光绪年间,孙中山欲见湖广总督张之洞,递上名帖,说“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张看后很不高兴,命人拿来纸笔写了一行字:“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然后叫门卫交给孙中山。孙看后回帖:“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张于是亲自出门迎接。

        ⊙邵飘萍在编辑部悬挂了一幅四字条幅:“铁肩辣手”。出自明代谏官杨椒山的诗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邵飘萍将“妙手”改为“辣手”,章太炎曾解释说:“今人谓从事刚严猛烈者为辣手,辣之言厉也。”

        ⊙1908年,盛宣怀奏请清政府批准合并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成立汉冶萍煤矿公司。为扩大规模,盛宣怀向日本借款,日本提出要清政府出让一部分管理权,当时袁世凯坚决反对,说公司主权必须收归国有,最后借款之事不了了之。

        ⊙李鸿章任两广总督时,曾多次电奏朝廷,反对慈禧的“联拳灭洋”政策。当朝廷向洋人宣战的消息传到广东后,李鸿章公开表示“粤不奉诏”,义和团也明确提出要杀“一龙二虎三百羊”。“一龙”即光绪皇帝,“二虎”即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三百羊”是朝廷中支持对洋人主和的众官员。

        ⊙抗战期间,司徒雷登因拒绝与日军合作,曾被日军囚禁近四年之久。

        ⊙常人春在《大吹“三定京师”,难掩投敌罪恶》一文中说:“江氏(江朝宗)以投降日寇来换取所谓‘和平’而‘定京师’,堕落成为民族罪人。这样,当然可以夸功于日寇和汪伪政府。”

        ⊙曾国藩第一次打败仗后投江自杀,结果被人捞起。左宗棠对他说:“事不至此,还不到你死的时候。”这时正好传来曾国藩父亲的手谕,左宗棠遂念给曾国藩听:“儿(指曾国藩)如果战死在湖南,我不为你哭;如果你战死在湖南之外,我为你哭。”

        ⊙1932年,吴佩孚离开成都来到北平,少帅张学良亲率文武官员数百人到火车站迎候。然而吴并不领情,当晚回访张学良,刚一坐定,吴就大发其火,说:“你不抗日,我帮你抗,我不是为名为利,我左手拿回东三省,右手交给你。你有仇不报,真是笑话!”

        ⊙塘沽协定签订时,胡汉民远在香港,曾赋《塘沽协定次日叠难韵》诗一首:“横目论心忍弃难,安危一劫讵抛残,树园老屋阴且茂,草倚骄阳绿渐蓝,何处白山连黑水,依然玉砌与雕栏,莱公孤注今无有,城下盟成却难弹。”

        ⊙吴佩孚曾绘一中日关系图,从沈阳事变发起,至塘沽协定止,淞沪奋命,榆关喋血,喜峰口之役,皆收入图中,图高约数丈,作卷式,要人多索观之,但不轻易示人。

        ⊙1944年,傅斯年在参政会上向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发难,揭发其在发行美元公债中营私舞弊。会后,蒋介石亲自请傅吃饭,为孔说情。席间,蒋问:“你信任我吗?”傅答:“我绝对信任。”蒋于是说:“你既然信任我,那么就应该信任我所任用的人。”傅立刻说:“委员长我是信任的,至于说因为信任你也就该信任你所任用的人,那么,砍掉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这样说。”

        ⊙1924年吴佩孚败军之际,有人建议他逃入天津租界。他厉声斥道:“堂堂军官,托庇外人,有伤国体,焉可为之。”到了汉口,有日本政要给汉口领事去电,要其劝说吴佩孚东游日本。吴回答说:“我连租界都不住,哪能去日本!”1925年,英、美等国银行表示愿意给吴提供信用借款,无须任何抵押,以支持他东山再起,也被吴断然拒绝。

        ⊙余日章作为国民政府代表,前往华盛顿参加国际会议。有人问他:“中国人真的有自治能力吗?”余反问:“你读过世界历史吗?”回答:“读过。”余又问:“在世界各国中,试问哪一个国家不受外族支配的民族自治政府能有像中国这么长历史的?如果有,请告诉我。”

        ⊙何香凝在《赠前敌将士》一文中写道:“倭奴侵略,野心未死。既据我东北三省,复占我申江大地。叹我大好河山,今非昔比,焚毁我多少城市,惨杀我多少同胞,强奸我多少妇女?耻!你等是血性军人,怎样下得这点气?”在《赠敬爱的伤兵》中写道:“君流血,我流泪,锦绣江山被人取。增你勇气,快到沙场去,恢复我们土地。好男儿,救国不怕死。死!留名于万世。”

        ⊙张作霖大元帅府的电报处处长周大文回忆说:1928年5月17日,日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求见张作霖,张将其晾在客厅,自己则在另一间屋里大声嚷道:“日本人不讲交情,来乘机要挟,我豁出这个臭皮囊不要了,也不能出卖国家的权利,让人家骂我是卖国,叫后辈儿孙也都跟着挨骂,那办不到!”

        ⊙1883年中法战争,中国军队一路连胜,清政府却一味求和,电令前线停战。老将冯子材和黑旗军首领刘永福复电抗辩,却无力回天。湘军名将彭玉麟听闻后,按捺不住愤懑之情,愤然赋诗道:“电飞宰相和戎惯,雷厉班师撤战回。不使黄龙成痛饮,古今一辙使人哀。”

        ⊙1935年7月,国民党华北军分区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侵华日军司令梅津美治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何香凝义愤填膺,派人把自己的一条旧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题了一首诗:“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赴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杜月笙说:“如果日本人利用租界打中国人,我杜月笙要在两小时内把租界全部毁灭!”

        ⊙1933年,王宠惠出席国际联盟大会。会上,日本代表用十分狂妄的口气问道:“你是代表南京中央政府呢,还是东北满洲国政府?”王宠惠站起来大声回答:“我代表贵国所承认的那个中国政府。”

        ⊙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要求《大公报》送检,《大公报》拒绝,并断然停刊。在停刊号上,王芸生撰写了社评《不投降论》,说:“我们是报人,生平深怀文章报国之志……到今天,我们所能自勉,兼为同胞勉者,惟有这三个字——不投降。”

        ⊙卢沟桥事变后,吴佩孚在沦陷的北平给日本天皇写信,力言中日不可用兵,天皇未作理睬。后来日本人劝他出山,他说出山可以,条件是日本必须退兵。

        ⊙日本人想控制上海,千方百计拉拢杜月笙。杜凛然说道:“我是一个中国老百姓,碍于国家民族主义,未敢从命。”

        ⊙蒋介石策划杭州起义,拟组织一百人的“敢死团”,并亲自指挥,作为起义的开路先锋。“敢死团”组建后,蒋写信给母亲:“恕儿不孝之罪。”蒋母回曰:“死生一视与义,毋以家事为念。”

        ⊙段祺瑞反对帝制,对徐树铮、曾毓隽说:“我当年曾发采取共和之电,如今又拥项城(袁世凯)登基,国人其谓我何?且恐二十四史中亦再找不出此等人物!”

        ⊙吴稚晖是清光绪辛卯科举人,主张维新,曾参加过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公车上书”。

        ⊙清末财政大臣陈宗妫和外务部右丞高而谦,同朝为官,并有美德。傅兰泰说:“麓宾(陈宗妫字)一介不取,子益(高而谦字)一尘不染,清亮纯洁,可师可法。”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拉陈炯明下水,陈要求日本归还东三省。日本人送八万元支票给他,陈在支票上打叉退还。

        ⊙1912年5月20日,上海《民权报》记者戴天仇发表了一篇24字的时评:“熊希龄卖国,杀!唐绍仪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太炎阿权,杀!”唐绍仪以国务总理的名义致电上海,说:“言论自由,为约法所保障。”最后上海租界公审公廨以“该报言辞过激”,涉嫌“鼓吹杀人”,最后“罚洋三十元”结案。

        ⊙土肥原登门拜见吴佩孚,请其出山,见吴佩孚家中有画眉鸟,遂一语双关地说道:“笼中之鸟,困于斗室,若不投林,终此一生,岂不悔恨。”吴顺手抓起一只画眉,置于掌上,但见鸟儿跃跃欲试,终不飞开。土肥原见状,深知吴决计不肯出山,只得怏怏离去。

        ⊙陈邦瑞为官清正廉洁,在做度支部右侍郎时,饭费补贴很多,陈却不领取,让分给属下办事人员,并说:“虽然钱不多,但多少能补贴点家用。”

        ⊙1936年,段祺瑞在遗嘱中说:“勿因我见而轻启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固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骛时尚之纷华。本此‘八勿’,以应万有,所谓自力更生者在此,转弱为强者亦在此矣。”

        ⊙东北军两名士兵无故被日本查道兵打死,事后日方赔给士兵家属每户120元了事。张作霖听闻大怒,下令东北军:“碰到日本查道兵就打,我也有钱。”东北军得令后很快打死12个日兵,于是日本驻沈阳领事找张抗议。张说:“依日本兵打死东北军一人赔120元了事,我也每人赔120元。”日本领事闻言无可奈何。

        ⊙抗日期间,爱国华侨陈嘉庚向重庆提议:“敌未退出我国土即言和当以汉奸国贼论。”此议由国民参政会第二次大会通过,并被后人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

        ⊙胡汉民得知汪精卫要北上行刺摄政王时,劝汪说:“你是同盟会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你的文才、口才和号召力都是无人可以取代的。如果你以一时之激情与虏酋拼命,对革命的损失太大。”汪精卫说:“梁启超骂我们这些革命党人是‘远距离革命家’,章炳麟(章太炎)等人又背叛孙先生和同盟会,已经到了‘非口实所可弥缝,非手段所可挽回’的地步。现在我们必须拿出具体的行动来证明我们的革命之决心。”

        ⊙北平沦陷,日本人用王克敏组织伪政府,王想以高位诱袁世凯之子袁克定下水。袁克定马上登报声明,表示自己有病在身,不问世事,并拒见宾客。曾有人将他刊登声明的那张报纸装裱为册页,并题诗彰赞他的气节。

        ⊙辜鸿铭去英国前,他的父亲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甲午海战,“致远”号被鱼雷击中沉没,管带邓世昌落水,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拒绝。邓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其所养爱犬游至身旁,口衔其臂以救,邓按犬首入水。

        ⊙庚子时联军入京,某国武员招妓侍酒,令翻译对妓女说:欲留一宵。妓曰:“吾虽为妓,决不肯失身于外人。”武员怒曰:“不从者死。”乃拔刀置于案上。妓愤然夺刀,说:“今日必死一人!”武员大惧,忙遣之,说:“我见过许多中国官吏,却无如此妓般刚烈的。”

        ⊙沈曾植为官清廉,在做安徽布政使时,只穿普通服饰,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两样。许多人提了礼物来拜访,都被沈严词回绝,说:“吾一日在任,尔辈无望兹事之行也。”

        ⊙1919年巴黎和会上,日方代表牧野伸显坚持要求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中方代表顾维钧说:“西方有位圣人名叫耶稣,他被钉上十字架的所在地耶路撒冷,如今成为基督教圣地,谁都不可侵犯。在场诸位代表先生,应该同意我的这番话吧!”见众人点头,顾继续说,“我们东方也有一位圣人,名叫孔子,不但是中国,就连邻近的日本,也承认他是圣人。牧野先生,您说对不对?”牧野表示同意。顾又道:“山东是孔子的故乡,是我们中国人的圣地,也是所有认为孔子是圣人的人的圣地,当然就不容侵犯了。”一番话说得牧野哑口无言。

        ⊙在批判“远距离革命家”的言论和“倒孙狂潮”的夹攻下,对革命丧失信心和持怀疑态度的人大量出现,同盟会一时陷入危机。汪精卫是同盟会中坚决支持孙中山的孙派骨干,为了挽救革命、挽救同盟会,汪主动提出要亲自进京刺杀摄政王,用鲜血来证明同盟会的领袖不是贪生怕死的“远距离革命家”,并以此重新树立人们对革命的信心。

        ⊙伍廷芳去世后,时人评价他说:“能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胡适说:“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有三分证据说三分话。”

        ⊙吴组缃读研究生期间,曾选国学大师刘文典的六朝文学课。在学期作业中,他骂六朝文学是娼妓文学。刘教授非常生气,给了他一个不及格,同时托人带口信给他:只要他改变观点,就可以过关。吴坚持自己的观点,结果不得不中断学业。

        ⊙蒋百里为陆军军官学校校长时,其主张常为部司所掣肘,而其素与学生融洽,感到去留两难,遂于某日以手枪击胸,幸未伤及要害,经医治后脱险。

        ⊙冯友兰为西南联大写的校歌,是调寄的《满江红》词调: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祯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需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林纾古道热肠,行事颇有侠士之风。一贫士写信向他哭穷,他与之素昧平生,却仍寄去十块银圆,同时附一诗曰:“年来沧海已成田,文字何曾值一钱。无力赠袍宁赠炭,石头城下雪漫天。”

        ⊙苏曼殊有一段时间住在刘师培家,在刘师培、何震夫妇睡觉时,苏常毫无顾忌地掀开蚊帐,问人家在干什么。刘师培夫妇后来投靠端方,背叛了革命。苏曼殊一怒之下,于半夜赤身裸体冲进二人房中,破口大骂了一通方才解气。

        ⊙“九一八”事变后,司徒雷登亲自带领数百名燕大师生走上街头游行,并走在队伍的最前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想拉拢下台的曹锟“合作”,派伪河北省省长高凌蔚去当说客。当时曹锟正躺在炕上抽大烟,还没等高凌蔚说话,便把烟枪往地上一摔,大吼道:“你给我滚出去!当了汉奸还敢登我曹家的门!”

        ⊙1927年3月,白崇禧作为北伐东路军前敌总指挥,抵达上海东郊的龙华,到了杜月笙的地盘上。杜想投机革命,亲自往见白崇禧,白拒不接见。有人说:“杜曾捐大洋四万八千元,对革命有功。”白说:“他捐四万八,革命军可以还他五万,名器不可以滥假,官职岂可随便送人!”

        ⊙有人给段祺瑞送礼,他只选一两样不值钱的留下,其余一概奉还。有一次江苏督军齐燮元送他一扇镶嵌着各种宝石的围屏,其家人喜欢得睡不着觉,半夜都会爬起来摩挲,可段最后还是让人把东西送还了。

        ⊙丁日昌任苏淞太兵备道时,戈登率领的洋枪队无所事事,在上海整天晃悠。朝廷怕尾大不掉,让丁设法遣裁。丁跟英国交涉几次,最后说服英国人发来遣裁文书,调戈登回国。可英国总领事巴夏礼却借口说没收到文书,拒绝执行。丁几次交涉未果,于是宣布裁遣文件失窃,派兵围困领事馆数日,巴最后只得说那份文件又找到了。

        ⊙1932年,张元济的儿子张树年自美国留学归国,想进商务印书馆。元济反对,说:“我历来主张高级职员的子弟不准进公司,我应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1908年春,光绪与慈禧先后病逝,清廷下令各地举行“国丧”。高等官学堂学生田桓“哭临”时流露不满情绪,堂长杨子绪于翌日高悬虎头牌,要开除田桓学籍,全校师生哗然。此事被在学校附近寓居的黄侃听说,盛怒之下,遂跑进学堂,砸烂虎头牌,大骂一通之后,方扬长而去。

        ⊙蔡锷写信给友人,说:“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吾人今日处兹乱世,认定一事与道德良心均无悖逆,则应放胆做去,无所顾怯,所谓仁慈,又要痛快也。”

        ⊙袁世凯让沈家本任司法部长,沈婉辞。袁说:“这是众意,如果不将你列入名单内,恐怕会让众人失望。”沈说:“这好办,只需注明因病辞聘就行了。”没多久,袁世凯又让长子袁克定劝沈出山,沈正色道:“宁死不做官。”

        ⊙戴季陶做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唯才是举。有一次,因一名已达分数线的学生没有被录取,戴在国民会议上要求从严处分自己,蒋介石无奈,只好罚扣其三个月的薪金。

        ⊙蒋南翔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也曾任青年团中央副书记、高教部部长、教育部部长。22岁时,他说了句令中国青年学子为之热血沸腾的话:“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赛金花晚年生活穷困潦倒,张竞生曾给她写过一封慰问信,并寄去25元钱,以解其燃眉之急。

        ⊙1947年年初,徐铸成拒绝政府投资《文汇报》,说:“《文汇报》是用我的墨汁喂大的,不接受任何方面的津贴和政治性投资。”

        ⊙1941年,张季鸾去世,他在遗嘱中说:“余生平以办报为唯一之职业。自辛亥以还,无时不以善尽新闻记者天职自勉,期于国族有所贡献。”

        ⊙20世纪40年代,吴组缃应聘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教授。北大中文系教授方锡德后来回忆说:当时是在学期中间,校方希望吴开半学期的课,但可以支付给他整学期的薪水。吴当即表示反对:“这样怎么行?我明明只上了半学期的课,怎么能拿你们一学期的薪水?”

        ⊙许春草有四句名言,一曰:人民反对暴政不必向政府备案;二曰:有公愤无私仇;三曰:不与魔鬼结盟,不与罪恶击掌;四曰:对付外国侵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钱无力则出命。

        ⊙唐继尧《象州夜泊》诗云:“横槊江流望八荒,澄清依旧仔肩当,社城狐鼠应须伏,山泽龙蛇漫久藏。事业从来空色相,兵戈犹是佛心肠,照人肝胆今仍昔,皎皎还同明月光。”令人击节赞叹。

        ⊙1946年,冯友兰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邀请,赴美讲授中国哲学史,并将讲稿整理成一书,由纽约麦克米伦公司出版。在美讲学期间,冯曾说:“我在国外讲些中国的旧东西,自己也成了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时我想,还是得把自己的国家搞好。我常想王粲《登楼赋》里的两句话:‘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1939年,中日昆仑关之战,某日晚上,杜聿明夜不能寐,遂披衣下床,伏案挥毫,为阵亡将士写一挽联:“血花飞舞,苦战兼旬,攻克昆仑寒敌胆;华表巍峨,扬威万里,待清倭寇慰忠魂。”

        ⊙1923年4月初,《益世报》刊载北洋政府授发的一批勋位,胡适以三等嘉禾勋章榜上有名。4月8日,胡适在自己办的《努力周报》头条位置发表《胡适启事》,说:“我是根本反对勋章勋位的。如果这个胡适真是我,还是请政府收了回去罢。”

        ⊙抗战时在重庆,吴稚晖不住蒋介石给他的洋楼,反在山坡上自盖茅草屋一座,并戏作《斗室铭》自娱:“山不在高,有草则青,水不厌浊,有矾即清。斯是斗室,无庸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多白丁。可以弹对牛之琴,可以背癞痢之经。耸臀草际白,粪臭夜来腾。无丝竹之悦耳,有汽车之闹声。南堆交通煤,东倾扫荡盆。国父云:阿斗之一,实亦大中华之大国民。”

        ⊙1913年春天,袁世凯给胡石庵颁发一等嘉禾章,遭到胡的拒绝。胡石庵在退回勋章同时附诗一首:“三户亡秦愿已空,战场荒草渍残红。郑蛇内外成虚斗,冀马奔腾起大风。一雁横飞秋色里,万花齐落鼓声中。乾坤正气消磨尽,狗尾羊头亦巨公!”

        ⊙众议院议员邵瑞彭在收到曹锟五千银元的贿选支票后,拍照寄往北京、上海等地的报纸发表,并向北京地方检察厅提出控诉,一时间全国舆论哗然。回到故乡淳安后,当地民众开大会欢迎他,师范讲习所的学生们还打起了横幅,上写:“揭发五千贿选,先生万里归来。”

        ⊙“九一八”事变后,吴佩孚曾作诗一首:“国耻传来空有恨,百战愧无国际功。无泪落时人落泪,歌声高处哭声高。”

        ⊙1938年台儿庄大捷,曹锟听说后高兴地喊道:“我就不相信,咱们还打不过那小日本。”

        ⊙恽代英在狱中写诗道:“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钱穆自幼吸烟,后来在小学任教,课本中有劝戒烟一节,他自忖道:自己嗜烟,何以教学生?遂决然戒之,后数十年不吸。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开大学遭到轰炸。张伯苓说:“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

        ⊙蔡锷发动护国战争前,曾在一封家书中写道:“余素抱以身许国之心,此次尤为决心,万一为敌贼暗算,或战死疆场,决无所悔。”

        ⊙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管学大臣张百熙十分爱才,讨厌谄媚溜须之辈。曾有一位青年很为张所器重,一次,张的小妾生病,这位青年得知后,居然在家中设立香案,天天为之祈祷。张闻听此事,不禁叹息道:“我一直很爱他的才气,但我没想到他的德行却是如此。”后来便渐渐疏远了这个青年。

        ⊙吴佩孚蛰居北京什锦花园期间,曾写过一副对联明志:“得意时清白乃止,不纳妾,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走租界,灌园抱瓮,真个解甲归田。”

        ⊙1916年“双十节”前夕,黎元洪授予黄兴“勋一位”,黄兴坚拒。

        ⊙1916年11月8日,蔡锷临终,曾口授蒋百里代写遗电:一、愿我人民、政府协力一心,采有希望之积极政策;二、意见多由争权利,愿为民望者,以道德爱国;三、在川阵亡将士及出力人员,恳饬罗督军、戴省长两君核实呈请恤奖,以昭激励;四、锷以短命,未克尽力民国,应行薄葬。

        ⊙吴佩孚用人拒用亲属,他曾下令:吴姓的“天、孚、道、远、隆”五世永不叙用。

        ⊙英国公使巴夏礼有一次急等国内一条重要电报,却迟迟不见送来,于是责问中国政府是怎么回事。总理衙门追问电报总局,电报总局又追问分局,分局理直气壮地回话:这条重要的外交电报是按“四等寻常商报”付的钱,按照规定,理应和其他寻常商报一样,排在一等官报、二等局报和三等加急加费商报之后发送投递。

        ⊙光绪二年(1876年),李鸿章在给友人的书信中说:“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人人怕谈、厌谈,事至非张皇则鲁莽,鲜不误国。公等可不喜谈,鄙人若亦不谈,天下赖何术以支持耶?”

        ⊙1919年6月15日,蔡元培公开发布《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说:“我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学校长。”

        ⊙1934年,司徒雷登赴美。燕大发来急电说:北京学生为反对政府对日不抵抗政策,组织请愿团赴南京,而学校里的多数外籍教授反对学生罢课,双方严重对立。司徒雷登匆忙赶回,并召开校务大会,说:“我在上海下船时,首先问来接我的人,燕京的学生是否也来南京请愿了?我听到答复‘是’,这才放心。如果此次燕京学生没有参加请愿,那说明这些年来我的教育就完全失败了!”

        ⊙1948年6月18日,朱自清在拒绝“美援面粉”的声明上签字。当天他在日记中写道:“此事每月须损失六百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决定签名。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应直接由己身做起,此虽为精神上之抗议,但决不应逃避个人责任。”

        ⊙石达开被俘,就死之日,骆文忠曰:“石某,今日就戮,为汝想,亦殊值得。计自起事以来,蹂躏数省,我方封疆大吏,死汝手者三人。今以一死完结,抑何所恨!”石笑曰:“是俗所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今生你杀我,安知来世我不杀汝耶?”遂昂首就戮。

        ⊙赵尔巽对待下属极其严厉,有人于是写联揶揄他说:“尔小生,生来刻薄;巽下断,断绝子孙。”赵见后并不生气,还将其改为:“尔小生,生来秉性;巽下断,断不容情。”

        ⊙抗战胜利后,黄琪翔以现役上将的身份,第一个公开声明:“从此退役,绝不参加内战。”

        ⊙1923年1月17日,蔡元培再度辞去北大校长一职,并于次日在《晨报》刊发声明:“元培为保持人格起见,不能与主张干涉司法独立、蹂躏人权之教育当局再生关系,业已呈请总统辞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之职,自本日起,不再到校办事,特此声明。”

        ⊙“九一八”事变后,张发奎电请国民政府,要求开往东北抗日,蒋介石不予理睬。1932年3月,张再次要求率部驰援黑龙江,蒋又不允,反将其调往江西剿共,张遂于10月只身出国游历欧美,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在伦敦时,他曾发表谈话说:“如有机会,余愿率一旅之孤军奋起抗敌,期有报国仇于万一也。”

        ⊙郭嵩焘死前留下遗言,不准子孙后代吸食鸦片,并说:“有犯此者,先请改姓,勿为吾子孙可也。”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发奎任广州地区受降官,主张严惩日军战犯田中久一,毅然将其交付军法审判并执行枪决。

        ⊙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最后时刻。在美国国防部任职的罗斯福来华,策划美军在西太平洋的行动,为此专门去拜访了杜月笙,请求他对美国的情报工作给予帮助。杜月笙明确表态:“只要事体对双方有利,随时随地彼此密切合作,应该没有啥问题。”

        ⊙吴稚晖在国民党内位高言重,却从来没人敢去送礼,否则往往连人带物被扔出门外。

        ⊙文绣在给族兄文绮的信中说:“查民国宪法第六条,民国国民无男女、种族、宗教、阶级之区别,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妹因九年独居,未受过平等待遇,故委托律师商榷别居办法,此不过要求逊帝根据民国法律施以人道之待遇,不使父母遗体受法外凌辱致死而已。”

        ⊙1935年张发奎见蒋介石,提出“今后中国之出路,唯有抗战之一途”,“七七事变”后,张发奎向蒋介石表示:“如果这次再不能对日作战,我决定入山为僧,今后永不问世事。”

        ⊙1917年,国会否决了“对德宣战案”,督军们遂联名要求解散国会。黎元洪为了抵制军人干政,提出了著名的“三不宣言”:不违法,不盖印,不怕死。

        ⊙冯国璋反袁世凯,对梁启超和蔡锷说:“我是他(袁世凯)一手提拔起来而又比较亲信的人,我的电报对他是个重大打击。我们之间,不可讳言是有知遇之感的。论私交我应该拥护他的,论为国家打算,又万不能这样做,做了也未必对他有好处,一旦国人群起而攻之,受祸更烈。所以,我刚才考虑的结果,决计发电劝袁退位。”

        ⊙李鸿章临终前,曾口占一绝。最后两句是:“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张謇说:“勿爱其长而护其短,勿恨其过而并没其功,为天下惜人才,为万世存正论。”

        ⊙袁世凯称帝后,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并铸一黄金大印给他送去,黎严拒不受。

        ⊙载洵、载涛、铁良等清朝贵族在民国建立后积极组织复辟行动,但是伪“满洲国”成立后却均拒绝参加。

        ⊙抗战八年,国军共阵亡总司令二人:张自忠、李家钰;军长八人:郝梦龄、吴克仁、冯安邦、陈安宝、唐源、武士敏、王甲本、王铭章;副军长二人:佟麟阁、郑作民;师长二十人:赵登禹、刘家麒、饶国华、王铭章、方叔洪、李必蕃、刘桂五、钟毅、寸性奇、王竣、朱世勤、石作衡、戴安澜、王凤山、彭士量、许国璋、孙明瑾、吕公良、阚维雍、洪行。

        ⊙1928年孙立人回国,但却苦于报国无门,直到1932年,他出任财政部税警总团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四团团长时,才真正有了带兵练兵的机会。“八一三”凇沪会战时,孙部曾重创日寇,孙本人也负伤达13处之多,昏迷三昼夜,几乎丧命。伤愈后,孙立人重建财政部缉私总队,并按野战部队的要求训练税警,以期有朝一日与日军决一死战。

        ⊙1939年3月,张灵甫率部参加南昌会战,右腿被日军机枪射中两弹,受伤极重,然而他只草草进行了包扎,便又再度投入战斗。上高会战时,张的腿部又被炸断,蒋介石派飞机将其送往香港,请英国著名外科专家克雷斯特尔为其诊治。术后不久,张灵甫在报上看到有战时军人不宜出国养病的新规定,不顾医生劝阻,伤未痊愈便提前归队,从此留下残疾,走起路来一跛一拐,人送外号“跛腿将军”。

        ⊙段祺瑞长年吃素,以至营养不良,后来又患了胃病,医生劝他开荤增加营养,被他拒绝。侄子段宏纲于是让厨师把去油鸡汁加在菜或汤内,不久被段祺瑞发觉,于是把侄子叫来训道:“我自庚申年(1920年)吃素念经差不多20年了。如今国难日深,我老了,效国无力,但求早日超脱,你们万不可再恶作剧,增加我的罪过。”

        ⊙袁世凯称帝后,梁启超写了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的文章。袁得知消息后,派人给梁送去一张20万元银票,说给梁的父亲祝寿,同时提出让梁不要发表文章。梁启超断然拒绝,并将银票退回。后来梁在回忆此事时说:“袁世凯太看人不起了,以为什么人都是拿臭铜钱买得来。我当时大怒,几乎当面就向来人发作。”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