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这才是岳飞板凳队员的谎言

板凳队员的谎言

        眼睁睁地看着襄阳六郡被岳飞夺去,刘豫又羞又恼,不甘心啊!

        为煽动主子吴乞买出头帮自己找回场子,刘豫编了个谎言:我有一个手下,叫徐文,原是宋朝明州守将,刚刚从江南来投,尽知江南的虚实。徐文说宋主在杭州的钱塘江内有两百只大船,宋主当初入海就是从那儿上的船。过了钱塘江,入越州,向明州定海口不远有一个昌国县,那是宋人聚船积粮的大本营。只要我军从密州出发,少则四五日,多则八九天,便可抵达昌国县,如果我们先从昌国县截取了粮船,则可以反从明州直抵钱塘江口夺取宋主御船,到时,平定江南,易如反掌。

        从密州取昌国县,从昌国县取杭州,抢粮夺船,平南灭宋,少则四五日,多则八九天……毫无疑问,这是个极具诱惑力的行动计划!

        很多生性贪婪的金人被撩拨得心思荡漾、蠢蠢欲动。

        特别是粘罕。

        这位爷,一直拿刘豫当成自己的马仔,看着他被岳飞欺负了,早就恨得不行,现在听刘豫这么一说,马上站出来,“坚执以为可伐”,坚决支持发兵伐宋。

        早对粘罕心存不满的兀术故意唱对台戏,连连摆着一双大手说:“南人使船如使马,咱们去了,还不是自讨苦吃?”

        粘罕大怒,斥道:“说这种话,分明是想偷懒!”

        兀术梗着脖子赤红着脸争道:“江南地势低湿,不利于骑兵驰骋,现在将士和马匹全都困顿,粮草不足,强硬出兵,恐怕徒劳无功。”一群人在朝堂上争得不可开交。

        其实,粘罕也罢,兀术也罢,争得再激烈也没有用,话语权在吴乞买手里。这个道理刘豫比任何人都懂。金国遭遇仙人关惨败,元气大伤,吴乞买看着台下的场面,沉吟不语。

        晚上,刘豫派人私下里对吴乞买说:“宋人从东京出走,已经连续迁居了五次,每次迁居,都丢失大量土地。现在只要动用四五万兵力从两淮出击,向南猛追五百里,他们的吴越之地肯定不保,财物人口,咱们不求自得。”赢取江南大片土地上的财富,对侵略者而言,没有理由拒绝,吴乞买的喉结上下滚了几滚,咽了几下口水。看得出,他被说动了。

        为了摘取这个让人心动的奖励,第二天,吴乞买专门召开了御前会议,提出,既然在川陕的西面战场不利,中路的襄阳又刚丢失,现在应该开辟东面战场,向东部的淮南东、西路进攻。

        然后不由分说地安排讹里朵为左副元帅,元帅右监军挞懒为右副元帅,统兵五万人策应刘豫。其中,右都监兀术为前锋。

        兀术不干,大叫:“怎么是我?”

        吴乞买奇道:“为什么不能是你?你曾经领兵渡过长江,到过江南,熟悉地理环境。”

        兀术晕倒!

        刘豫心花怒放,任自己的长子刘麟为东西道行台尚书令,打出“直捣僭垒,务使六合混一”的口号,准备从顺昌袭合淝,攻历阳,从采石矶过江,配合金人南侵。

        身为伪齐监军都制置使的李成实在是被岳飞打怕了,吓得直哆嗦说:“皇上,你这条进军线路……难道不担心岳飞出襄阳从咱们背后捅刀子吗?依我看,不如从东京直犯泗州,渡过淮水,扼守盱眙,据其津要,然后分兵下滁州、和州、扬州,大治舟楫,西面从采石矶直接打击金陵,南面从瓜洲攻入京口,等过江后合兵攻打临安。”刘豫不是傻瓜,也深感岳飞这样的猛人惹不起,于是接受了他的建议,同意绕路走。

        金、齐联军要大举进犯两淮的消息在南宋朝廷一传开,“举朝震恐”。

        群臣纷纷劝赵构“议散百司”,赶紧跑路。在这样一片逃跑声中,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停!停!”

        此人是枢密使赵鼎,他对赵构说,先别急着跑,现在我军初获襄阳,士气正盛,不如就跟他们干一仗,等战而不捷,再跑路也不晚。接着,他又详细分析道,现在朝廷在江淮地区布置了大量的军队,刘光世和韩世忠分别扼守在淮西、淮东,平江又有张俊和宿卫军的杨沂中等部,总兵力达十余万之多,不见得就会输给敌军。一番话,说得大家底气开始壮了起来,人心也渐渐趋于安定。

        一向畏敌如虎的张俊也被说得热血沸腾,昏头昏脑地振臂高呼道:“我们还能往哪儿跑呢?当今之势,有进无退,皇上,请赶紧下诏聚集天下兵力共守平江。”一向以胆小著称的张俊尚且如此,赵构激动得热泪盈眶,颤抖着声音说:“朕因为二圣在敌人手中,生灵久罹涂炭,一而再、再而三地委屈求全,金人始终不肯理睬,现在又要对我们用兵,朕当亲率六军,临江决战。”

        赵鼎趁热打铁地鼓动道:“多年的畏缩和忍让,敌人轻狂之气滋生。皇上如果真能亲征,武将自然个个奋勇,成功就在眼前。”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没等金军渡江,怯懦如鼠的刘光世立刻望风而逃,躲入建康府,将整个淮西防线拱手让人,韩世忠也从承州(今江苏高邮市)退回镇江,整个淮东防线不设一兵一卒把守。之前豪气冲天的张俊则推说因骑马不小心摔伤了手臂,死活不肯渡江。

        这几个浑蛋!

        赵构彻底石化!怎么办?怎么办?真是急死人了!

        关键时刻,又有人给赵构支着儿了。

        这人就是有过短暂宰相生涯、时任观文殿学士的李纲。

        因为政见不同,赵构除了在小朝廷初建时让他露过一会儿脸外,直接将他打发到替补席上养老去了。现在,李纲发话了。他说:“以往金人南渡,意在侵掠,一旦他们掳掠到了人口、玉帛,夏季暑来势必还师。这一次刘豫渡江南来,必谋割据,朝廷切切不可作退避之计。针对目前状况,有上中下三种应对措施。”

        “三种应对措施?”赵构偏过脑袋,眼神愣愣的。

        李纲清了清嗓子,说:“岳飞新立功于襄汉,威名大振,刘豫倾巢而来,他的境内一定空虚。如果皇上给岳飞下一道命令,让他趁这个难得的机会,率领全军直插襄阳,出其不意,雷霆直击,伪齐上下,一定人心大震,自救不暇,咱们再从后面蹑足追击,嘿嘿,不但可以牵制其南牧之兵,也是恢复中原之兆。皇上,这可是上上之策啊。”对这个“上上之策”,赵构有些失望,现在江淮军情紧急,行宫暴露在敌人兵锋之下,作为主力队员的岳飞怎么可以不尽快前来救援呢?

        李纲继续侃侃而谈:“至于中策,则要皇上放弃攻击伪齐老巢的大好机会,召集上游所有兵力顺江而下,旌旗金鼓,千里相望,在强大的声势压迫之下,敌人肯定不敢轻易南渡!到时,可以命得力的大将进屯淮南要害之地,设奇邀击,断绝其粮道,刘豫必定不战而遁。”老实说,在赵构看来,上策还不如中策!

        李纲似乎看穿了赵构的心思,补充了一句:“中策虽然可以保全东南,却是不能收复中原的……”赵构阴着脸,不说话。

        李纲沉吟了一会儿,缓缓说道:“中策的动作太大,各路兵马调动起来举国震动,下策是最简单易行的,当然,也是最冒险的。必须由皇上以亲征之名,作顺动之计,亲率一两员大将直摧敌阵,我军将士得知皇上总领戎事,肯定感奋用力,此战必胜。只是……只是……我担心皇上上了前线,后方号令不通,敌人就有机会乘虚反击,那时各州县望风溃败,后果将不堪设想。”是够冒险的!

        赵构最后采纳的是中策:“集结所有的部队,陈兵江上,全力阻止敌人过江。”

        当夜,他寝食难安,写信给“优秀救火队员”岳飞,命令他尽举全军三万多人,渡江入淮西,火速前来拯救自己这二十多万伟大的皇家卫队。

        信中,他说:“近来淮上探报紧急,朕甚忧之,已降指挥,督卿全军东下。卿夙有忧国爱君之心,可即日引道,兼程前来。朕非卿到,终不安心,卿宜悉之。”

        岳飞接信,赶紧命令徐庆和牛皋带两千余骑为先锋,自己和李山等部将率大军为后继,驰援淮西。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