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谋说天下·谋秦5、立昭王,宣太后力稳内政

5、立昭王,宣太后力稳内政

        秦惠文王死后,十九岁的公子荡,也就是秦武王即位。武王虽然年轻,却英武果断,独揽朝政。武王这个人特别喜欢跟别人比力气,武王四年,他与力士孟说在周天子处举龙文赤鼎,结果被鼎压到腿,没过几天就死了。

        秦武王无子,办完他的后事,惠文后准备扶持自己的儿子公子壮即位。她发布消息说:“自秦武王去世,朝政没有人管辖,形势已经变得相当严峻,这样下去别国肯定要乘虚而入,夺我大秦疆土。”她没有明说,但是朝中许多人都已经明白她的立意。拘于她在朝中的实力,有不少人便见风使舵地站出来呼应说:“公子壮年轻有为,着实有真才学,立他为君,实乃上上之选。”惠文后大喜,心想公子壮即位指日可待。

        群臣拥护公子壮即位的消息传到了宣太后的耳朵里,她很气愤,觉得惠文后是趁朝纲不稳的空当蓄意谋权。气愤归气愤,冷静后她突然想到,既然惠文后能拥立儿子为王,自己也有权利拥立自己的儿子为君。但转念一想,自己的实力和惠文后相差很大,许多诸侯、公子和大臣支持她,相比之下,自己的实力就显得逊色多了。

        考虑到这点,宣太后心里开始犯嘀咕。这时她的弟弟魏冉有事看她,见她愁眉不展就问:“太后有什么心事,脸色这么难看?”

        宣太后说:“你可曾听说惠文后要拥立公子壮为太子的消息?”

        魏冉笑着说:“太后说笑话了,这事早已传得满城风雨,就是街上乞讨要饭的恐怕也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了。”

        宣太后说:“你说的不假,但这些正是哀家犯愁的事。你可曾知道,历来新王即位,往往都要杀掉前君手下的要臣,以平朝纲?”

        魏冉心里一震,他明白了宣太后话里的潜台词。联想下来,自己当下的处境不容乐观。“太后所言极是,一旦公子壮即位,我们的处境相当危险,甚至有可能首先被杀。”魏冉说。

        宣太后点点头,神色逐渐变得坚定起来,她看着魏冉说:“真是这样,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由着她们乱来!”

        “太后的意思是?”魏冉问。

        “哀家欲立公子市为太子,作为和惠文后抗衡的筹码!从目前实力来推算我们不占优势,你刚才来的时候,我心里突然冒出一个主意,可以扭转这个局面。”宣太后说。

        “什么主意?”魏冉欣喜地问道。

        “相国樗里疾在军队里很有威望,哀家听说,他对惠文后的做法不能接受,扬言要在公子壮即位的时候大闹一场。”她把头偏向魏冉说,“身为武将,你应该和樗里疾的关系不错,不如这样,你去找樗里疾谈一谈,把利害关系跟他说一下,再请求他帮助。”

        魏冉躬身说:“太后想得周到,我这就去找樗里疾。”

        此时,樗里疾正在为惠文后立公子壮为太子的事气愤不已,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子。忽闻有人通报说,魏冉前来拜访,正在前厅候着。樗里疾急忙招呼下人说:“赶快把魏将军请到这边来。”

        “魏将军可是个大忙人啊,是什么风把你吹到这里来了?”樗里疾见到魏冉开玩笑说。

        魏冉作了个揖说:“实不相瞒,我是为当下咱们的处境而来。”

        “处境?”

        魏冉笑着说:“相国就不要打哑谜了,惠文后只要一立公子壮为太子,我们就被推到一条船上了,被人杀了那是迟早的事。我今天来,是想跟你谈谈解决这件事的办法。”

        “办法,什么办法?”樗里疾急忙问道。

        “结合我们的实力,推举宣太后的儿子公子市为太子,这样做对你我的好处,相国心里应该也有底吧。”

        樗里疾沉默了片刻,一咬牙说:“事到如此境地,也只能这样,麻烦您去和宣太后通报一声,就说我樗里疾随时听候太后的调遣。”

        魏冉回宫把结果跟宣太后一说,宣太后大喜,随即发布了立公子市为太子的消息。消息传到了惠文后的耳朵里,让她很气愤,大吼道:“她有什么资格和我争,不过是个二流妃子。田头的麻雀,想飞上枝头变凤凰,也不瞧瞧自己有那个本事没有,真是笑话!”

        有知实情的人便告诉她说:“太后您有所不知,以她的实力固然不可能与您为敌,但是我听说,她把相国樗里疾招了过去,樗里疾可不是一个小角色。他们这样一结合,势力就不容小视。”

        惠文后瞪眼说:“就算他们不反,我早晚也要将他们除掉,他们这样做反而明智。也罢!遇到这种情况,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趁其翅膀还没充分展开,将其扼杀!”

        众人一致点头,同意她的观点。

        不料宣太后早就想到了她们的想法,在发布消息之前,就做好了迎战的准备。她吩咐樗里疾和魏冉调集兵力,随时迎候惠文后的军队。

        此战打得很快,不到三日,以惠文后为首的十万大军大败,其后的支援军队一听说这个消息,纷纷放下兵刃,倒戈投降。

        在与宣太后的较量中,惠文后失败了。随后,宣太后诛杀了惠文后、公子壮和支持他们的大臣、诸侯和公子,逐武王后回归其母国魏,立公子市为王。但赵武灵王命代相赵固迎立秦国在燕国为质的公子稷,将公子稷送回秦国,欲立为王。由于赵国在当时特别强大,刚刚结束内乱的秦国不敢拒绝赵武灵王。而且,公子稷是宣太后的大儿子,宣太后同意了。就这样,公子稷成为了昭王。

        在铲除惠文后和公子壮后,宣太后任命樗里疾为相邦,魏冉为将军。昭王七年(前300年),宣太后除掉了最后一个大敌樗里疾。任命魏冉为相,芈戎为将。芈戎是宣太后的同父同母弟弟。从此,秦国的政权就彻底掌握在了宣太后的手中。

        昭王登基后,政权依旧掌握在宣太后手里。她告诉昭王说:“你年轻不了解其中的利害,先前的几位秦国国君都英年早逝,新君即位时都太年轻,无法驾驭先君留下的强臣而不得不将他们或杀死或驱逐。虽然目前稳固了朝纲,但是仍有不少大臣心存叛逆之心,寻找机会来推翻我们……等你有了经验,学会了应对的方法,我再把政权交给你也不迟。”

        昭王闻得此言,心里很不痛快,觉得自己不过是个傀儡君王。但是秦国的江山本来就是太后争取过来的,按常理这个位子本也不是自己的,只是机缘巧合获得而已。想到这里,他心里就变得释然了,他说:“母后所言极是,从此我会努力学习为君之道,不会让您失望的。”

        稳住了昭王的心,宣太后心里总算是踏实了些,但她又面临另一个问题。自秦以来,君位的传承是父传子承。她和昭王说的先前国君英年早逝的事,其实最关键还是在这里,一旦昭王早逝,朝政事务必会落得和武王时一样的局面,自己苦心争得的江山,恐怕还要拱手让人。

        苦思冥想之际,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决定实行另一种君位传承体系——兄终弟及,以保证秦国的政权能一直掌握在年龄较长、有实际政治经验的国君手里。

        她决定立公子市为太子,公子悝为公子市的嗣君。在朝政上重用自己的弟弟魏冉、芈戎和外甥向寿,并给予了他们相应的封地和官爵,富于王室。

        宣太后希望通过这种比较稳定的传承体系,来尽量避免因父子相传国君早逝造成的震荡。

        这个决定让昭王很痛恨她,但是自己没有权力,也只能硬忍着,只盼着有朝一日太后把权力给予自己,再扭转这个局面。

        而宣太后利用权势赢得了对秦政权的统治,因为昭王即位时年幼,她又封弟弟为相国,还分封几个儿子为王,号称“四贵”。她的这些举动虽然有些“强霸”的意思,但从客观上讲,宣太后所做的这些稳固了秦国当时十分混乱的内政。她吸取了先前几代君王的教训,采取兄终弟及制度以及重用内亲的做法,都充分体现了一种谋略,对秦以后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