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谋说天下·谋三国7、长安之乱

7、长安之乱

        董卓死了,朝政由王允主持,照理说,天下应该走向太平了。然而,事情往往不会按照人们的预期发展。前面我们曾经介绍过,王允是一个善于向生活学习的学生,然而这个学生未免太容易翘尾巴了。董卓在的时候,王允还能按捺住自己刚烈的性格,耐心周旋,小心应对,一旦董卓不在了,心头的巨石放下,再加上自恃功高,王允就渐渐开始骄横起来。

        董卓被杀的时候,名士蔡邕正在王允家做客。听到消息后,不禁发出一声叹息,王允马上呵斥他道:“董卓是乱臣贼子,杀害幼主,残害忠良,你是国家重臣,世代受汉室恩禄,朝廷危难的时候,你不倒戈,董卓被除,你却替他悲痛,真是汉室的叛徒。”完成义正词严的演讲后,王允就将蔡邕收监。

        蔡邕博学多才,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曾经编撰《汉史》,又作《灵帝纪》、个人列传四十二篇,虽然多数毁于战火,依然有一百多篇文章传世。蔡邕还非常精通书法,据唐代张彦远说,蔡邕的书法是神人所授,他后来传给女儿蔡文姬,蔡文姬传给钟繇,钟繇传给卫夫人,卫夫人传给王羲之,王羲之传给王献之,算来书法大家王羲之、王献之都是他的徒孙。当时董卓看中蔡邕的才华,极力拉拢,被拒绝后,便给了他两个选择,要么受命来我这里当官,要么等着灭族。蔡邕一听,哪里敢不来,于是和王允一样,在董卓手下服务。

        蔡邕听到董卓死讯,发出叹息,也是人之常情,谁知这就触怒了王允。当时蔡邕正在编撰《汉史》,就向王允哀求,只要留他性命写完此书,宁愿接受脸上刺字、剁掉双脚的惩罚。士大夫和朝廷有识之士怜惜蔡邕的才华,请求王允网开一面,没想到王允严词拒绝说:“当年汉武帝没杀司马迁,结果世上多了一部谤书。如今要是留下蔡邕,不是又要多一部谤书来迷惑天子,诽谤你我吗?”皇皇,“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王允看来居然只是一部“谤书”,人们还能说什么呢?

        就这样,一代才子蔡邕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见了阎王。史书记载,王允曾与蔡邕在一起会谈辩论,王允常常理屈词穷,败于蔡邕,于是心中忌恨,借诛董卓之机,杀掉蔡邕以泄私怨。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杀掉蔡邕都是一个败笔,因为这就等于给城内城外曾经追随过董卓的人发出一个信号——你们的命运也和蔡邕一样。

        这样一来,城内士人重臣人人自危,马日磾愤愤地说:“王允恐怕是快断子绝孙了,贤良之人是国家的命脉,制度和著作是国家的经典,斩经脉,废经典,岂是能长久的啊!”那么,城外的人反应如何呢?

        董卓被杀的时候,他的部将牛辅、李傕、郭汜正在陈留等地奉命劫掠,听到长安变故,都像惊弓之鸟,慌乱失措。对待董卓余部,吕布的态度是,把他们全给杀了,以绝后患。王允倒是显示出了难得的宽容,认为他们没罪,怎能伤及无辜。然而在具体处理的时候,王允却又反复无常,先下诏赦免这些人,转而又觉得不对,追回了诏书。

        一来二去,如何处理牛辅等人,诏书迟迟未定,谣言倒是先一步传到凉州,说王允要诛杀所有的凉州人。牛辅等人越想越怕,蔡邕只因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被杀头,自己跟随董卓多年,焉能躲过这一劫?

        正在这个时候,吕布自作主张,派李肃去诛杀董卓的女婿牛辅,牛辅自然不肯束手待毙,反戈一击,将李肃打败。但牛辅最终没能逃脱一死,被自己手下倒戈杀掉。李傕、郭汜见到这种情况,就请求王允高抬贵手,放他们一马,被王允拒绝。李傕、郭汜这时候已经吓得六神无主,准备放弃队伍,逃回老家。贾诩,这位后来大名鼎鼎的曹操的谋士给他们出主意说:“你们就这么走了,半路上一个小官就可以把你们绳之以法,不如召集军队杀上长安赌个胜负。胜了,就把持朝政,败了,再逃命不迟。”李傕等人听到这话,恍然大悟,立即纠集几千人马向长安进发。

        这时候王允还没有意识到已经大难临头了,他派了两位凉州名士前去向李傕等人招安,然而言语里没有任何抚慰的意思,口口声声称呼李傕、郭汜“小兔崽子”。结果,两个使者不仅没有招安,反而投靠了李傕,临走还拉去了一批人马当见面礼。王允又派董卓旧部胡轸、徐荣前往镇压,可徐荣战死,胡轸投降。

        就这样,李傕、郭汜一路招降纳叛,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本来不过几千人马,到长安城下时已经成为十万大军,将都城团团围住,这也说明王允太不得人心了。

        王允、吕布这才意识到大难已至,仗着长安城池坚固,苦守几月。谁知吕布军中有人反叛,长安失守,吕布奋力拼杀也无济于事,只好匆匆逃走,临走还招呼王允同行。这时候王允倒又体现出了自己一贯的气概,谢绝说:“安邦立国,是我平生心愿,即使不能如愿,我也甘愿以身殉国。皇上年幼,还需要我扶持,灾难一来,我自己逃了,留下皇上,于心不忍。还望你此去关东,勉励关东诸公一定要心系皇上啊!”吕布只好自己逃离长安,投奔了袁术。

        说完一番掷地有声的话,李傕也已兵临城下。王允被捕,与妻儿十多口人共赴黄泉,时年56岁,长安城中的兵荒马乱终于告一段落。李傕、郭汜重新任命百官,把持了朝政。

        董卓覆灭后,正是要收拢人心、避免恐慌的时候,王允却白白放弃了这样的机会,先为泄私愤杀蔡邕,失去了士大夫的支持,后来对于董卓旧部是剿是抚左右摇摆不定,硬生生将李傕、郭汜逼上了造反之路。王允若能以大局为重,应对有方,长安就不会再度陷于战乱,东汉的命运也许有机会改写。王允忠于朝廷,为人刚正,都是值得肯定的,但他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做事刻板,不够灵活,终究不是驾驭乱世的人,所以虽有匡扶社稷之功,却不能跻身名臣之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