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谋说天下·谋唐2、雁门勤王:兵不厌诈

2、雁门勤王:兵不厌诈

        隋炀帝通过弑父杀兄获得皇位之后,在一段时间内,他的统治延续了文帝的政策,还算得上是清明。虽然他后来日渐残暴,浪费民力,引起民怨沸腾,但在军中还是有一定威信的。这一点在公元615年的八月的雁门关事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一事件中最为闪亮的人物便是李世民,李世民通过这一事件出现在历史政治舞台上,并且用自己的智谋一亮相便换来了满堂喝彩。

        公元615年,隋炀帝心血来潮,对属下的内史侍郎萧瑀说:“朕待在宫里闲得无聊,莫不如率众臣出宫去巡视一下大好山河,顺便游玩一番,岂不快活?”萧瑀本来想要阻止一下,但是左卫大将军宇文述却拉住他的袖子,悄悄摇了摇头。

        大家都知道杨广是一个喜欢玩的主子,他的玩心一起,任凭天塌下来也是阻止不了他。所以宇文述、萧瑀等人,连同宰相苏威也没有留下,可以说隋朝政要倾巢而出,到处游山玩水去了。可是杨广怎么也没有想到,正当他的游玩队伍来到雁门关的时候,却遭遇了突厥始毕可汗的大军。

        始毕可汗本来与隋朝有姻亲关系,隋文帝曾经将义成公主嫁给他,希望通过结亲来换取边疆的安宁。可是自从隋炀帝继位以来,数次与突厥交恶,甚至杀过始毕可汗最为看重的使臣,因此两家结怨已久。这一次隋炀帝来到雁门关,在丝毫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始毕可汗带着三十万强悍的突厥大军包围,一时间搞得杨广手足无措。

        在议事厅里,杨广抱着自己七岁的儿子杨杲双目无神地看着门外,听着耳畔宰相苏威的报告:“现在城里的守军大概有十万人,但是粮草只够二十天的,一旦粮草断了,我们可就无处去了。”

        这时,一贯以勇猛著称的大将樊子盖站出来说:“倒不如我们带上几千精兵,保护着陛下冲出重围而去。”

        苏威急忙说:“万万不可!骑射是突厥人的强项,现在对我们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守住城池。如果开门突围,那只能是去送死啊!这几天以来,将士们也都是开门迎战,但次次都失败了,难道胜算有多大还看不出来吗?”

        樊子盖说:“可是按照目前的情形,我们等下去,也不是万全之策啊!”

        这时左卫大将军宇文述说:“陛下,看现在的情形,只有发出诏令,让各地的军队赶紧勤王救驾了!”

        杨广无奈地点点头,说:“看来只有这么办了!”

        时任运城太守的李渊接到了使者传递的诏令后眉头紧锁,因为此时隋炀帝被困,已经有属下强烈建议他乘机起兵反隋了,李渊虽然有这个心思,但他认为现在还不是时候。他对站在身后的李世民说:“这一次勤王,各地的军队也许不会那么积极,但是你万万不可懈怠,现在我就命你带上运城的军马,前去和右屯卫将军云定兴会合,一起直奔雁门关救驾!”

        英姿飒爽的李世民虽然只有十六岁,但他一直向往有一天可以上战场杀敌,这是他第一次领命上战场,他抑制住内心的激动,拜别父亲策马直奔军营。但是,在和云定兴会合之后,李世民发现了一个问题,部队虽然一天天朝着雁门关赶着,可总是不紧不慢。他深感疑惑,就来找主将云定兴一问究竟。

        云定兴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忍不住笑了笑说:“年轻人,那么着急做什么?迟到一两天,不会出事的。”

        初出茅庐的李世民看不透这些官场老将的心思,只好一直跟着他。等到部队终于到了雁门关,一看突厥那壁垒森严的军营,云定兴也开始头疼了。

        每一次隋炀帝发出的号令,虽然他们不得不听从,但是将士们对此多有埋怨,因为杨广每回发出的号令是万分紧急,可是完成任务之后所许诺的奖赏却从未到位过。这一点导致很多人越来越懈怠了,云定兴作为主将虽然也是心里有怨言,但还是带着部队远远赶来救驾,可他看到这些彪悍的突厥铁骑,也不由得倒抽一口气,因为对于如何破敌,他还一点办法都没有。

        云定兴问帐下的各位战将:“大家有什么破敌良策吗?”

        大家都低头不语,一个个盘算着等其他勤王的军队来了,大家一起合计,反正立功也没有什么赏,所以也没人想要立功。

        只有年轻的李世民踊跃地说:“属下连日来观察敌营,已经有一良策,愿献于将军!”

        云定兴忙问:“什么良策,快说来听听。”

        李世民说:“这几天,我们的军队已经驻扎在了雁门关外,但是突厥军队似乎不为所动,看来他们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只有十万人,而突厥却有三十万之众,所以他们丝毫不惧怕。要等到其他勤王的部队来,恐怕皇上会在城里等得焦急。所以,我的计策就是里应外合、疑兵制敌!”

        说着,李世民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呈现。诸将虽然久经沙场,也纷纷赞叹是条妙计。云定兴便下令执行,让李世民带着大量军马开始部署。

        李世民来到军营外,将人马分作三批:第一批带着军马战旗,每天虽然不用去战斗,却要不停地在营地外面来回奔跑,使得尘土飞扬,目的是为了让敌军看不清楚隋军到底有多少人,而且所奔跑的范围每天都要扩大一里地,让突厥以为隋军每天都有援军到来;第二批人马负责带着军深入山林,将隋军的大旗插遍每一个山头;第三批人马则不分白天黑夜,击鼓不停,鼓舞士气,恐吓敌人。与此同时,李世民将驻扎的军营修整为条形,一字摆开,更加让不明就里的突厥兵以为隋军人多势众。

        云定兴骑着马在营地里巡视,问李世民:“这样做有用吗?”

        李世民说:“将军尽管放心。据我了解,始毕可汗是一个很多疑的人,这疑兵之计必然让他军心动摇,而且属下还有其他妙策呢。”

        在布置好阵营之后,第二天,始毕可汗果然就收到消息,说隋军每天都有增援,看样子已经有三四十万之众了。他来到营地外一看:隋军营地绵延好几里,远处的山头上也都是旗帜飘扬,战马嘶吼、战鼓隆隆的声音不绝于耳,看样子增援的军队果然不少啊!看到这些,再回顾一下攻城的情况:虽然突厥善于骑射,但雁门关城防坚固,而隋军又长于坚守,所以一时半会儿攻城的进度似乎也没有进展。想到这些,始毕可汗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正当他绞尽脑汁思考是进是退的时候,忽然有人呈上了大阏氏的来信,这位大阏氏正是隋文帝嫁给突厥的义成公主。

        始毕可汗打开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在自己外出征讨杨广的时候,已经有北边的部落盯上了自己的城池。大阏氏来信正是为这件事,说有异族想要在北边起兵,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了。

        原来就已经担心隋军不断增援,现在接到这个消息,始毕可汗不敢想象自己腹背受敌会是什么下场,于是下令收兵,急忙回去救城。

        这边隋军经过两天的鸣鼓摇旗,士气正高涨,眼看突厥已经收起了战旗想要逃跑,于是一鼓作气冲了出去,还捉了数千突厥逃兵回来。

        云定兴眼见自己并没有派出一兵一卒,毫发无损就将始毕可汗吓退,喜悦情溢于言表,对李世民说:“贤侄真是妙策退敌啊!只是我们的疑兵阵布了两天,为什么直到第三天突厥才忽然撤走了呢?”

        李世民说:“始毕可汗虽然是个多疑的人,但是突厥人都勇猛好战,他虽然知道我们的援兵在不断赶来,但依旧不死心。所以,我又在疑兵阵外加了一计。”

        诸将都急忙问:“什么计策,快说来听听。”

        李世民说:“先帝曾经将义成公主嫁给始毕可汗,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这些年来,虽然隋与突厥交恶,但义成公主思念故国,一直都在暗中帮着我们。因此,我在布阵的同时,让人送了一封信给她,请她写信给始毕可汗,告诉他北边有异族来犯。通过里外配合,始毕可汗生怕自己腹背受敌,所以才会匆忙撤走。”

        众人听了李世民的解释,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一着,不由得对这个少年刮目相看。

        杨广发现突厥军队撤走,带着宇文述、苏威、萧瑀等人出城一看,是云定兴带着兵马前来勤王救驾,不由得大喜,对他说:“这一次云将军救驾有功,回到长安一定要重重赏你!”

        云定兴知道,杨广只不过是这么一说而已,等回到长安,估计早就将这个承诺忘得一干二净了,但他还是跪倒谢恩。

        雁门救驾事件是李世民第一次出现在战场,可以说是他取得的第一次胜利。这次胜利的意义不仅在于兵不血刃就退了突厥三十万大军,更让李渊在隋炀帝杨广的眼中受到重视。李世民凭着他超人的智慧谋略,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干,这为后来李渊起兵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让李渊得到了一个有力的助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