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1905年执导的电影第一部分:险象环生的“广州第一大案”初涉银幕的纺织女工吴文华

第一部分:险象环生的“广州第一大案”初涉银幕的纺织女工吴文华

        1958年正式成立的珠影厂,一直以拍摄科教影片为主,尽管已上马的几部故事影片《渔岛之子》、《英雄诗篇》、《慧眼丹心》等,除了从地方文艺团体抽调来的几位有限的话剧演员外,其余的几乎全部都是外借的演员。所以,珠影厂几经考虑,准备成立自己的演员剧团。因在广东地区受到一定范围的限制,厂里便决定让剧团团长郭仙梅和摄影师龙庆云前往上海等地去招收学员。

        郭仙梅一行来到上海后,但考虑若要进行公开招考,依两个人的力量,肯定难以招架得住如潮的报考人流,郭仙梅他们先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举办的有声有色的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文化宫的有关领导、指导教师和教员分别从各个渠道,热情推荐了几个文艺积极分子。此外,郭仙梅和龙庆云便又找到了在上海安乐人造丝厂的车间主任唐瑞龙,请他推荐,唐瑞龙一听,便马上对好友龙庆云说:“你们来得正好,我们厂里就有一个疯疯癫癫的毛丫头。”这个被唐瑞龙所称的“疯疯癫癫”的毛丫头,就是从小就喜爱文艺、并且是厂里文艺骨干的青年工人吴文华。于是,通过诗歌朗诵、演唱越剧和家乡的凤阳花鼓戏,再加上学习简单的舞蹈表演,吴文华便同在上海招收的另外三个人方丽丽、金玲、陈翠兰四个女生,以及从武汉招收的上影厂著名演员魏鹤龄的儿子魏坚一起,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了南国之畔的珠影厂。

        可是,当时的珠影厂四周是一片的荒凉,厂址设在了赤岗一带,地处郊外,荒无人烟。1959年2月,正值新春佳节,在上海过惯了那种人气旺盛生活的新学员,难以一时适应这种从未经历过的生活。吴文华本人尽管是在11岁那年从安徽凤阳逃荒到上海纺织厂当童工的苦出身,也仍是难以忍受这种荒凉冷寂的日子。他们到处找水洗漱,好不容易在一个荒岭上的坡坎上看到有一口井,谁知一看里面全都是污物,伙伴们难过的当即就抱头放声痛哭起来。到饭堂里去打饭,揭开锅一看,只见粗糙的米饭上全都是苍蝇。原来踏入艺术殿堂的情形,竟与自己梦想的完全不一样。

        1960年,吴文华和其他新招来的女学员一起,被招到《南海潮》剧组试镜头,不是科班出身、从来没有受过一天专业训练的吴文华,根本不可能想到自己会入选,而其他几个人要么在电影厂呆过、要么是演过话剧,还有一个是部队文工团的专业演员。吴文华虽然在舞台上演出过话剧,但那毕竟只是业余水平。于是,不懂什么是“试镜头”的吴文华,在镜头面前自然从容,仅凭着胆子大,一点儿也不怯场、不紧张地按照导演的意图,表演了剧中人阿彩年轻和老年时扮装的各一段戏。由于吴文华没有任何的思想压力,也没有任何的负担,加上心境平和,通过自己所熟悉的工人生活,再结合自己对夏衍一文有很深的生活感触,所以,便非常自然的投入到这两场戏的表演,结果镜头出来的效果,使吴文华在镜头面前表现得不但朴实,而且富有激情,特别是演老人讲述往事的那场戏,使当时只有21岁的吴文华,有一种特别可贵的、潜在的表演才华。蔡楚生很是高兴,导演和厂各级领导看完试镜头样片,决定让吴文华出任影片的女主角。当吴文华战战兢兢第一次走进摄影棚的时候,起初的那种自信感,一下子变为了巨大的思想压力,甚至连路都不会走了,她唯恐自己担当不了重任,而把戏演砸了。蔡楚生好像看透了吴文华的心思,就主动给他讲自己的身世:“我也不是什么专家、大师,我从小在农村,12岁就到汕头市一家杂货店当学徒,在摄影棚里我做过场记、搞过道具、扫地、打开水,什么活都干过。因为我热爱电影事业,虚心向前辈们学习,后来在地下党直接关怀、教导下,才一点点进步的……”他还说:“文化低、专业知识少都不怕,一定要有理想、肯学习,那就没有什么学不会的东西。”接着,蔡楚生又热情的鼓励吴文华说:“阿彩是贫农的女儿,从小受地主、渔霸的压迫和剥削,你11岁就进工厂当童工,受尽了资本家的欺压,阿彩的一些遭遇你熟悉,你能理解,所以我相信你能演好这个角色。”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