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历代帝王诗词鉴赏辞典吴乌程侯——孙皓

吴乌程侯——孙皓

        孙皓(242—283)一名彭祖,字元宗、皓宗,孙权之孙,孙和之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暴君,在位期间,专横残暴,奢侈荒淫,后期宠信奸佞,整日饮酒作乐,朝政昏暗。280年西晋王濬率水军直逼吴都建业,孙皓无力抵抗,出城投降,东吴至此灭亡。晋军将其押至洛阳,被晋武帝司马炎降封为归命侯,闲居洛阳,直至病死。孙皓史称末帝,亦称归命侯。

        

尔汝歌

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

        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尔”和“汝”都是“你”的意思。古人往往用来称呼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或关系最亲密的人,对于尊者或平辈,一般不能使用。所以杜甫在《醉时歌》中,曾有“忘形到尔汝”之句,以显示自己和郑虔的关系亲密。《尔汝歌》这种歌,据说在三国以前就流行于南方。关于这首歌,史载为晋武帝司马炎在平定吴国之后,俘虏了吴国末主孙皓,封他为归命侯。有一次在宴会上,司马炎对孙皓说:“听说南方人喜欢唱《尔汝歌》,你能作吗?”孙皓当时正在喝酒,就举杯向司马炎敬酒,并唱了这个歌。因为此歌颇有调侃之意,司马炎觉得失了身分,颇有些后悔。根据这种说法,《尔汝歌》大约在此以前即已流行。但现存的歌辞以此首为最早。其后作者还有南朝宋人王歆之。据说,王歆之早年曾为南康侯国相,根据当时的制度,要对南康侯刘邕称“臣”。后来这种制度被取消了。有一次在宴会上,刘邕对王歆之说:“你从前对我称臣,现在不能敬我酒吗?”王歆之就作歌说:“昔为汝作臣,今与汝并肩。既不劝汝酒,亦不愿汝年。”据《宋书·刘穆之传》说,此歌就是仿孙皓的歌而作。可见这种《尔汝歌》一般都有调侃甚至轻蔑的用意。司马炎当时大约对《尔汝歌》的内容并不了解,所以才招致孙皓那一段调侃。

        孙皓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在政治上自然并无多少建树。但比起蜀后主刘禅来,他的口才似乎较胜。刘禅所说的“此间乐,不思蜀”传为千古笑谈;但孙皓入晋以后,对晋朝的君臣,口头上从不让步。有一次司马炎的大臣贾充问他:“你在南方时何以喜欢剥人的面皮”?孙皓回答说:“那是因为恨他的脸皮厚!”这话实际上是讥笑贾充当年帮助司马昭杀死魏高贵乡公曹髦的事。这次他唱《尔汝歌》,也充分表现了他这个特点。孙皓作为战败被俘的吴主,奉征服者之命来作歌,在字面上当然不能过于露骨,还是要以祝颂的口吻说话。但从全诗的内容看来,则对司马炎并无敬意。“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两句点明自己身份的变化。尽管承认自己现在已经对司马炎称“臣”。但臣对君主本来不能以“汝”相称。只是他现在奉对方之命来作《尔汝歌》,所以免不了用“汝”去称呼帝王。司马炎对此也明知受了揶揄,却又不好发作。后面两句似乎在敬酒,并祝颂对方“寿万春”,但仍是玩世不恭的态度。因为给皇帝敬酒,祝颂“寿万春”本应很恭敬,却连用四个“汝”字,全是尊者对卑者的称呼。尤其“令汝寿万春”一句,对帝王使用“令”字,也同样带有揶揄之意。因为“令”字既可以释为“使”,也可以包含“命令”的意思。在给皇帝敬酒时,忽然使用这种口气,不免使人感到矛盾和滑稽。这是因为孙皓作这首歌时,本来意在调侃,并非真心祝酒。当时孙皓既已臣服晋朝,而在这种场合,出口成章,唱出这首歌来,多少表现了他敏捷的口才。

        这首歌的形式是五言四句,在文体上和后来南方的《子夜歌》等民歌相近。再看三国时吴地童谣如《宁饮建业水》、《阿童复阿童》等,其文体亦与此歌相近。大约这诗在形式上本是模仿南方的民歌。孙皓其人对南方民歌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另外,他也还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文字功力,又从《三国志·吴书》注所引他给他舅父何植所写的信看来,他对一些典籍还很熟,文字水平也较高。因此能口占这首歌也并非偶然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