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罗大经说“独登台”是“无亲朋也”,说得很好。以杜甫现在的身体,他要去登高,不可能没有人陪着,至少儿子宗武应该在身边,但是他却说“独登台”,是因为他最关心的弟妹和最知心的朋友都不在身边。杜甫有四个弟弟,只有最小的弟弟一直跟在他身边,其他的弟弟和妹妹天各一方,有时连消息都没有。他的诗中常常说到“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恨别》);“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月夜忆舍弟》)。他登上高台,思念亲朋,其孤寂的心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为后人所推崇的,还有炉火纯青、不露一丝斧凿痕的技法。明胡应麟说:“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篇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诗薮》)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杜甫在夔州已经住了两年。这时,他已经五十五岁,是一个百病缠身、风烛残年的老人了。
诗的前四句写登高所见之景。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被视为歌咏长江秋色的千古绝唱。
后四句写登高感触之情,意蕴丰厚。罗大经评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说:“万里,地辽远也;秋,时惨悽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鹤林玉露》)分析得琐碎了一些,但也是实情。杜甫此时,对仕途已经完全绝望,他的悲秋之感,主要是两个方面。一、“常作客”。他一直想回到故乡,主要是想回洛阳。杜甫少年时代是在洛阳度过的,他寄居在姑母家中读书。他在洛阳,可能还有一点田产,《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自注说:“余有田园在东京(洛阳)。”但一直到死,他都未能回去。二、多病。杜甫中年以后,身体就很不好。他有糖尿病,在《同元使君舂陵行》中说:“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长卿即司马相如,他患有消渴症,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糖尿病。杜甫的肺病也一直很严重,他的诗中常常提及,如“病肺卧江童”(《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肺病几时朝日边”(《十二月一日三首》),“衰年病肺惟高枕”(《近照》),“肺气久衰翁”(《秋峡》)等。他还有严重的风湿麻痹症。他在《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中说:“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后来甚至半身不遂了。他在《清明》诗中说:“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而且眼也花了(“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小寒食舟中作》),齿也落了(“齿落未是无心”《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身体差到了极点。
这一首七律,被《杜诗镜铨》的作者杨伦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明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为什么呢?是因为那震烁古今的一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还是因为诗人万里悲秋、百年多病的人生悲剧打动了读者?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