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5日,欧盟做出最终裁决,正式对原产于中国的皮鞋产品实施征收为期2年的16.5%的反倾销税。如此高额的税率,对中国鞋企的出口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
中国鞋业将遭受毁灭性打击!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鞋业产品制造国,一直是欧美等贸易大国的贴牌产品加工地,在南方地区多数鞋业工厂做的生意都是“OEM”(原始设备生产商)。但是大多数无稳定销售渠道的中小企业来说,16.5%反倾销税所增加的成本就意味着他们将被迫放弃欧盟市场。而两年的上诉时间、百万元人民币的诉讼费也不是这些低利润的企业所能承受的,于是他们只能是转移出口,或是关门倒闭。
而面对这种严重打击,千余家中国鞋企却选择了集体失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以往遭遇国际贸易纠纷时,中国企业常常表现得束手无策,甚至互相推诿。之所以如此,原因各异:有的是在认识上摆脱“政府依赖症”,总以为应对反倾销是政府的事。面对“国际官司”,企业把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其实企业才是直接参与的主体,是“主角”,政府其实是“配角”,只能采取配合、引导等间接措施来辅助企业走出困境;有的是不懂“游戏规则”,规则不清直接导致在遭遇反倾销时绝大多数企业采取回避和退让的做法;有的是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做后盾、能力不足。许多遭遇反倾销纠纷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利润空间比较小。一旦出现纠纷,在意识不足、诉讼成本过高,加上行业协会缺乏专业人才和相关经验的情况下,不少中国企业“不诉而败”。从发达国家低就业的“替罪羊”到贸易争端的“胜利者”,其间的路程,中国企业要走的远比我们想像的更长。
奥康说“不”
一片沉寂中,奥康再次以特立独行者的姿态站了出来。其实,奥康完全可以事不关己,作“壁上观”。因为作为一个经历多年积累的中国鞋业知名品牌,奥康比其他中国鞋企不仅仅拥有更多的经验,关键是品牌的树立和销售渠道的建立。比如奥康与意大利第一鞋业品牌GEOX进行合作,奥康年销售量的25%以上出口欧盟,奥康年出口量的70%以上也是出口欧盟,这一数量在2006年已超过200万双。因此,作为一个走高端路线并具有稳定销售渠道的企业来讲,奥康在这次反倾销风波中所受的影响并没有其他中小企业那么大。16.5%反倾销税的大部分成本,将会由奥康在欧盟的销售商和欧盟的消费者来买单,奥康本身增加的成本并不多。但最后奥康还是选择采用法律手段,到欧洲法院起诉欧盟的反倾销举措,以争取自身的合法利益。
“无论如何,一定要让欧盟听到中国鞋企抗辩的声音!”奥康深知此次诉讼,过程重于结果。正如奥康总裁王振滔所说:“看看欧盟这次为期2年的16.5%的反倾销税背后是什么就明白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尝试。也就是说,如果这2年中国企业能忍受,那么第二步他们就会制定5年,前后等于是7年,中国鞋企就将输得一塌糊涂!”王振滔多次强调:“不管这场官司的输赢,对中国制鞋业来讲,输了也是赢了,赢了是更赢。”“如果我们赢了,欧盟也没有输,因为他们征税两年。中国企业也因此可能取消下一个5年。即使我们输了,我们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相信,欧盟不来,其他国家还会来,毕竟我们加入tO时间比较短,对国际游戏规则不是很懂。这次哪怕输了,下一次其他国家来,我们至少会知道该怎么做。”在他看来,重要的是2年以后的事情。“在整个抗辩过程中,我们都特别积极主动。我们这样做,第一是从行业的角度,让他们听听我们的声音,此外,我们也想通过这个例子学到很多的东西,可以把这个游戏规则摸透。我认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反倾销早一点出现,我们可以早一点学会tO的游戏规则。”
王振滔认为奥康的做法意义深远,至少明白以后在走向国际化道路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样去做。“这次的反倾销事件对中国鞋业的国际化来说仅仅是开始,如果我们对反倾销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不要认为反倾销就是给我们打击。若干年后,我们可能会感谢欧洲人的反倾销,因为它给了温州鞋乃至中国鞋第二次凤凰涅槃的机会。反倾销到来的越早,我们也许就能越早地学会tO游戏规则。”事实上,随着中国鞋企海外市场的拓展,反倾销等贸易壁垒是无法避免的,没有今年的欧盟,也可能有明年的美国。反倾销现在来了,中国制鞋企业可以借此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产业机构。有压力,有发展,从这个角度说,反倾销也许是件好事。
一直看重“社会责任”的奥康,这一次看来十足的英雄气概。尽管早前,人们普遍担心奥康国际“马拉松”官司不过是“单薄的反击”,但王振滔面对质疑还是平静而不失风范:我们这次的反倾销讼,也许代价很大,但奥康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制鞋企业,我们有这个责任。我们对国家、对行业都作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对我来讲也实现了自己“言必行、行必果”的承诺。
实际上,当上诉企业站在一起的时候,这种“英雄行为”就不是孤独的了。我们明显感受到了这种特有的责任、信心、胸怀,还有,崇高的使命感。
反倾销的理与利
素有“反倾销第一律师”之称的蒲凌尘,是此次鞋业反倾销案4家中国鞋企的代理律师。4年前,他曾是中国“加入世贸第一案”——温州打火机反倾销案的代理律师;4年后,他再次代表中国企业,在中国入世五年过渡期结束后的“第一辩”中与欧盟叫板。
对于奥康的诉讼,蒲凌尘认为,要在这样的官司中胜出,绝非一件易事,关键要证明两点:第一,欧盟委员会没有预料到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后,会有150多家企业应诉。因此其启动了tO法和欧盟法都给予承认的抽样调查程序,抽取出口量排在前十位的企业进行调查。后140多家企业同样填了调查表,却没有被审核,直接因为前面那些企业没有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而得到了同样的结果。问题在于,剩下的那些企业还需不需要填调查表?作为当事人,如果对于程序没有可预见性,为什么还要去做?在反倾销调查立案时,欧委会是要求所有当事人都必须提供市场经济地位证明的,但又对递交了资料的后140多家企业没有任何说法。因此,蒲凌尘认为《欧盟反倾销条例》关于市场经济地位的条款(第二条第7款)和关于抽样的条款(第十七条)之间没有衔接,有不太完善的地方。法院对于这两个条款应该有个明确的解释。第二,从损害认定上来说,欧盟有些不太符合tO法规,也不太符合自身反倾销法的做法,比如在确定销售与损害间的因果关系上、在调查的方法上、在反倾销税幅度的确定上等。关于这些方法,tO没有很细的规定,只规定了原则和框架。但我们可以往回倒推,证明欧盟的方法是欠妥的。
反倾销诉讼,实际上也是对中国企业管理的全面挑战。据报道,过去的反倾销诉讼案例中暴露出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财务记录,有的企业没有按照欧盟要求,对出口的每一批产品进行价格、成本记账。这些中国企业过去不太重视的问题都会在诉讼中成为致命弱点。以此看来,只有长期规范经营的优秀企业,才可能经得起反倾销诉讼的考验。它要求企业产权明晰,不受政府控制,自由决策采购生产要素;会计规范记账,实行独立审计;成本、资产价值不受非市场经济因素扭曲;企业的经营性和持续性受《公司法》和《破产法》保护等等。对于这些方面,奥康集团宣传部负责人回答记者说:“奥康既然决定站出来,肯定是有底气的!”
但蒲凌尘也表示了一定的担心。“我们相信法律是公正的,但毕竟是到别人的地盘上去打官司,压力还是很大。但是无论结果如何,这个案子说明了中国企业维护自身权益意识的进步,这是它的意义。而且反倾销也不是一件坏事情,行业会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蒲凌尘表示。
那么,如果中方获胜,欧方败诉,将是一种怎样的结局呢?据了解,欧委会届时必须按照法院的判决对这几家上诉企业的反倾销税率进行调整,如重新调查和计算、给予市场经济地位或差别对待、反倾销税率降为零等。欧委会必须返还这2年多期间内有关企业已经向欧盟海关交纳的反倾销税。同时,败诉方还要承担胜诉方直接合理的诉讼支出。
王振滔的“第四把火”
有关中国鞋子的三把火是中国鞋成长的印痕,王振滔和他的奥康就是从这三把火中“烧出来”的。
第一把火是1987年8月8日的那场焚烧温州鞋的大火,那次烧醒了王振滔,也彻底锻炼了王振滔。他说,如果没有这把火的话,奥康不可能做到今天这么大。
第二把火是1999年12月15日,当时王振滔偶然碰到一个人说要在杭州举办一个温州产品展,王振滔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个不可错过的时机。他就说,去展览的话是不是可以搞一点宣传,后来那个人说:王总,不用什么宣传,把产品做好就可以了。王振滔却不这么看,他说做产品简单,大家都知道温州鞋的第一把火,现在这么冰天雪地的,我们是不是再点一把火?后来大家都说行,于是马上就开始行动。
第三把火就是2004年9月西班牙烧中国鞋的大火。那把无理的火,让全世界震惊,但留给中国鞋业的更多是无尽地忧思。与杭州的那把大火整整相隔7年。“我们现在要烧第四把火。”王振滔再显英雄本色,风采依然,“今天点的这把火,是把奥康推向国际化的一把火。”
这把火当然指针此次反倾销诉讼。自2006年11月29日,奥康又与全球最大的华人门户网站之一的新浪网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新浪网除了为奥康提供先进的网络营销平台外,还将持续关注奥康等几家鞋企反倾销诉讼,支持中国企业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2007年1月8日,奥康集团、泰马集团数家上诉欧盟的中国制鞋企业联合起来了,他们将为中国鞋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经验,更重要的,它表达了中国制鞋走向世界的决心和勇气。
“我认为花点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告诉他们,我们中国的鞋子不比他们差甚至要比他们更好。在去年9月5日上海的国际鞋业大会上,美国的零售主席就讲了这句话,现在在全世界的消费者的心目中没有感觉到中国的鞋子比较差。这个观念现在已经开始转变了,我认为奥康和中国有品牌和影响的企业可以走出去,现在已经是时候了。”此刻,王振滔表现出了一个卓越领导人的远见和愿景,在他看来,反倾销不是给奥康打击,而恰恰是一次契机,若干年后,国人还可能感谢欧洲人的反倾销,因为他们的“刁难”催生了温州鞋乃至中国鞋第二次凤凰涅槃。所以,任何企业都要永远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去寻求创新、引领潮流、影响趋势。面对这次风波,奥康最先踏上了打破国际贸易壁垒的征途,它不仅为今后本行业和其它行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也向世人宣告中国反倾销开启“破冰之旅”——奥康再一次实践了它的企业哲学:“梦想是走出来的。”
链接:中国鞋遭遇欧盟反倾销大事记
2005年6月30日和7月7日,欧盟委员会对我国劳保鞋和部分皮鞋实施反倾销立案调查,其中劳保鞋涉案金额在5255万美元、皮鞋案金额高达7.3亿美元。
2005年11月底,欧盟完成对我国13家皮鞋企业和4家劳保企业的反倾销抽样核查,其中皮鞋重灾区在广东,劳保鞋则是温州占了主要部分。
2006年2月23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表示,由于调查显示中国和越南产皮鞋以低于本国生产成本的价格倾销到欧盟,欧盟委员会建议从4月7日起对中国和越南产皮鞋征收为期半年的临时性反倾销税。
2006年3月8日,温州、广州、泉州三大产鞋基地鞋革协会联手建立“反倾销应对联盟”,并在广州发布初步立场文件。
2006年3月23日,欧盟成员投票通过从2006年4月7日起对所有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皮鞋征收4.8%的关税,到同年10月增加到19.4%。
2006年10月7日,欧盟正式启动对原产于中国的皮鞋产品实施征收为期两年的16.5%的反倾销税。
2006年10月23日,奥康集团正式决定聘请“反倾销第一律师”蒲凌尘向欧盟一审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欧盟理事会发布的征收16.5%的反倾销税的法规不符合欧盟的相关法律。随后,温州泰马、广东南海金履和广东万邦等3家企业跟进,也宣布上诉。
杨吉:智唐文化执行总监,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案例》特约作者,合著有《21世纪的书》。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