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刺局1栀意浓

栀意浓

        “栀子只开两枝红,艳俏已摄蜀人魂。再得满城芙蓉绕,谁知其中败与成?”

        在蜀国成都偏僻处的一家茶馆中,有对卖唱父女拉琴击拍,曲转调旋,余音绕梁。一众茶客聆听若醉,但都只是沉迷于女子的秀美和曲调的悠扬,却没几人注意到所唱诗文的内容。

        不知此诗文是谁所作、为何而作,内容看似写实又兼有臆想,是否暗喻着某种玄机,又或者传达了什么隐藏的信息。

        此曲唱完,未等大多数茶客从沉迷中醒来,已经有一道人起身出了茶馆。直到那道人已经走到茶馆大门口,身后才响起一阵击掌叫好声。

        叫好声未落,一个俊秀的年轻书生也站起身来,往茶馆外走去。起身时衣袍被椅子扶手挂带起来,露出暗藏腰间的一块鎏金铸铁号牌。那铁牌子是“睚眦暴目”型,上面铸有“学宫十五”的字样,字体工整。

        书生出门后朝道人离去的背影看了一眼,然后转身朝另一个方向走去,很快便消失在烟翠霓缀的秀色之中。

        而此时那道人也停下脚步,回身看了一眼书生离去的方向。

        在蜀国后宫慧明园中,红染绿凝更加秀美。此处有一方牡丹苑,其中各种牡丹名种皆有,齐全不输洛阳。但在牡丹苑旁还有一个红栀圃,其中的两枝红栀子花可就是天下仅有的。这红栀子花的花种是青城山的申道人所献,只有两粒。长成之后花开奇绝,艳若牡丹,清若幽兰,香若寒梅,因此被慧妃花蕊夫人奉作仙品,引为至爱。宫中其他嫔妃、宫女难亲此花容,便依形刺绣,装饰在团扇衣物上。红栀子花的花形样式流传宫外,蜀人个个效仿,以饰此花形为美、为耀、为尊尚。

        当茶馆中曲飞琴扬之时,那花蕊夫人却正坐在依树傍花的盘榻上描画撰词。园门之外蜀皇睿文帝孟昶急吼吼地从抬辇上下来,颠着大肚子往门里走来。门口太监刚要传报迎驾,被孟昶抬手制止。他悄然溜到花蕊夫人身旁,从身后将其拥住,双手入怀,握住温软两团。

        花蕊夫人先是一惊,手中画笔拉出长长一道,直至画页之外。待微微回头见是蜀皇孟昶后,便柔柔地放松身体,任凭孟昶的双手在身上游走,嘴巴在脖颈间啃咬。刺激之时发出轻呼娇喘,手中画笔则在画册与桌面上胡乱涂成一团。

        “皇上,昨夜不是欢愉至子时吗?怎么现在又兴盎难抑?是我给你做的绯羊首补阳有奇效,还是申道士又教你什么房中御术了?”花蕊夫人一边扭动柔软的身躯,一边带着娇喘断续问道。

        “是太高兴了,朕不但是要御你,朕还要御天下。”说完这话,孟昶一下将花蕊夫人放躺,宽衣解带,便在这院中红栀子花旁奋力摧花弄蕊。

        孟昶已经许久不曾表现出如此男人的豪气、帝王的霸气,这不禁也将花蕊夫人的兴奋劲头激起,夹裹缠绕,积极迎合。同时心中暗想:看来今天早朝之上肯定是有什么大好的事情刺激到了孟昶,让他又拾起些雄心壮志。

        孟昶今天早朝上真的是得到了好消息,而且不止一个。第一个好消息是无脸神仙有新仙语出来,是一句“富可坐金嬉,旧谷换活食”。此仙语找大德仙师申道人解释后,结论竟然是于蜀国大利。

        无脸神仙的仙语只说平民事,不说官家皇家事。但申道人不但能像解卦一样把平民所问仙语解释出来,而且还能从平民事再推出国运盛衰、运势玄机。这申道人便是因为有此本领,然后又有进献红栀子花和教孟昶房中术、养生道的功劳,才被封为蜀国大德仙师的,并由国库出资在成都城内给他建了一座解玄馆。除此之外,孟昶还赐给他九花金牌,凭此可自由出入朝堂和内宫。

        “富可坐金嬉,旧谷换活食”是广汉一群富足的耕户在求询自己家族前景时得到的仙语,而且他们先后分几次求询得到的都是这一句。于是找到申道士解释此仙语中所含玄机,申道士推算出,此为预言广汉耕户将遇大富之事,多年耕种的存粮有机会以高价换取到可以不断延续增长的活财。而这个机会不仅是对广汉人而言,或许还可推及到所有蜀民身上。

        第二个好消息恰恰应合了第一个好消息。南唐提高出境和过境货物税金的事情其实很早就有探报、折子递交至成都,但是提高税金而产生的效应直到现在才逐渐体现出来。南唐和蜀国之间隔着楚地和南平,再加上蜀国物产自给自足还有富余,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南唐税金的提高,遭受负面影响最大的竟然是大周和北汉。现在南方粮食货物北运无利可图,甚至亏损,大周本国盐产只能走旱路,距离远、费用高,三司辖价必须官家贴钱才够成本。而其他相关用品也因为税金提高减少或暂停了北运。于是数日之内大周物价飞涨,市面上不但粮食、食盐等各种必需品出现紧缺,就连布匹、绸缎、笔墨纸张这些非必需品也都相继缺货。

        得到这个消息,宰相毋昭裔连说“大好!”。毋昭裔非但是宰相,而且还兼管盐务,知道粮盐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更知道粮盐方面如果运作恰当,可以在短时间内富民强国。粮盐一旦艰难,随即而来的可能就是国难。大周目前出现了如此非常状况,国势、军势都将出现危机。但对于一直与大周关系微妙的西蜀来说,却是个利好。

        “皇上,此时应该暂时放开一些易货和盐务统管的规定,鼓励耕民、盐民和商家至大周边境进行交易。这样的话,民可以短时间内赚取大量财富,国亦可从中获取不菲利益充实国库。不过这件事情具有一定的波段性,因为当大周的物价提升到一定高度,南唐、吴越、南汉等国的商家便可以弥补税金的损失再次获得利润。到那时候,他们会继续南货北运,这样很快又会将物价压降下来。当物价降到一定位置,商家再次无利可图,南货停运,物价重又飙升。所以目前的操作需要的是出手快速,而此一轮过后则需要看准、抓准时机。”毋昭裔的分析非常到位,而且思虑得很长远。

        枢密院事王昭远非常赞同毋昭裔所说,认为这是提升蜀国国力的一个大好机会,也是与后周交好的一种手段:“周国此时正在北征辽国,之前还遣特使到蜀国来示好。所以蜀国用存粮、食盐与他们买卖或易货,并非要趁机占他们什么便宜,而是对周国的一种支持。”

        但是在交易方式上王昭远却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何不民商改作官商。蜀国富产之地在东西川腹地,要将粮盐运至周蜀边境路途艰险遥远。且凶山恶水之中多盗匪,民商开此商路风险极大,前景叵测。而刚才毋大人也说了,大好商机稍纵即逝,必须出手快速。因此我想是否可以由国家统一收购百姓手中的存粮、食盐,然后由军队运输到凤洲沿境与周国民众交易。军队马壮车固,兵卒又常走这种险途,应该不会出现什么意外。另外,由军队运输的辎重,沿途那些盗匪绝不敢有非分之想。”

        王昭远的想法不无道理,但毋昭裔却并不同意:“官商的话,首先需要拿出大量金银收购百姓手中的盐粮。这是一笔可观的数目,就算把国库搬空也不一定够用。”

        “为何一定要拿现银收购?我们可以用抵粮券、抵盐券替代。在这些券上签好粮银数量,加盖户部税印为证。待交易之后按数返还银两,可以加上一定利率。这样百姓既不用自己冒险,而且还可以多得利率,何乐而不为?对于盈实国库,则更是无本万利的好事。”王昭远的想法真的非常独到。“而且在周蜀边界交易时最好不要现金买卖而是采取易货方式,用粮盐换取大量马匹牛羊。这样不但军需马匹可以得到保证,而且有了北方那些大型牲畜,蜀国境内的耕种也可轻松,可以扩大开发更多荒地。然后再将一些未成年的牲畜和品种优良的牲畜进行畜牧、繁殖,以后蜀国军用和运输用的牛马以及食用的肉品都不用再外购,这可就是利上滚利的好事。无脸神仙刚出仙语不也提到‘旧谷换活食’吗?”

        “如果易货的话,那么到时候如何向百姓兑现银两和利率?”孟昶听得很仔细,他觉得这一点要是没有保障,那其他的一切都难以行得通。

        “这是第二步,在马匹、牛羊赶回后,可以让百姓先拿手中的抵粮券、抵盐券来更换抵马券、抵牛券、抵羊券。根据他们自己对牲口畜牧、繁殖前景的看法,确定需要更换哪一种或哪几种。然后这些马匹牛羊可分放各地牧场放养、繁殖。在扣除官家成本利润以及劳务手续费用之后,按期根据百姓手中券额分给获利。当然,百姓也可以提前申请在某一期全数兑现,但这样的话,兑现金额必须大打折扣。如若到期时马匹、牛羊未能售出变现,也可直接兑取马匹牛羊。另外,这抵券也可以在市场交易,可以根据养殖状况和预计获利自行商量交易价格,但必须通过户部税点更改券户名。而户部可以根据成交价格收取一定额度的手续费用。如此这般,就能将国库大额度的收益长久持续下去。”

        “此策略初听起来很具吸引力,但只是表象。整个流程中关节众多,外在影响造成的变化极大。不知道王大人有没有将可能出现的各种变故和意外考虑进去,有没有想过其中只要一个小小失误或差错就会断了衔接,最终落个满盘皆输、本利俱赔的局面。”毋昭裔觉得王昭远所说有些虚渺,但他也未曾有过这方面的经历和经验,无法找到关键的谬误处,只能是以这样笼统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