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俨从申道人那里获悉字画所含的重大内情之后一直心惊肉跳,心中再无一刻能安稳下来。他想得很多也很乱,首先这个好不容易得来的真相必须尽早告知皇上或韩熙载,让他们加以防范,以免心存叵测者再用类似手段或其他手段暗下杀手。但是这个秘密又不能让太多人知晓,万一此事泄露出去被背后操纵者知晓,那么能否将真相传回就很难说了。所以传递的方法必须可靠,而且最好是由自己亲自回去汇报,这样一则是稳妥详尽,再则可以全数算作自己的功劳。不过这样重大的真相他又不敢独藏于胸,万一出现什么意外,这个真相就有可能再次成为不解之谜。而心存叵测者便无法阻止,再有什么毒计恶招就很有可能得逞。
思前想后,萧俨最终决定将这件事情告诉给顾子敬知道,和他一起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
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萧俨在心理上已经承受不了了,心中藏着一个天大的真相要是没有人和他分担的话,他怕自己会得下癔狂之症。另外,他也想过,皇上让顾子敬与自己一同出使蜀国,说不定他早已多少知道些关于字画的事情。而且顾子敬是鬼党中人,皇上的心腹,即便他不清楚字画的事情,但将可怕真相、严重后果告诉他后,他肯定会想方设法把这真相传递回去。
当萧俨将事情的经过和最终结论对顾子敬说完后,那顾子敬的脸显得十分的苦涩而无奈。这一刻他心中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被迫担上了一份危险,眼下关键的事情不是如何将这真相传回去,而是如何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试想,一幅如此诡秘的杀人字画,一个针对皇上的刺杀手法,一个已经对皇上造成伤害的恶毒计划,这是一般人可以办到的吗?找到这样的字画,通过什么渠道送进宫中,而且还要有机会挂在元宗经常出入的地方。能做到这几件事情的人的地位、势力绝对非同小可,而且这人要么就在元宗身边,要么就是他的心腹眼线在元宗身边。
事实果真如此的话,字画被韩熙载从宫中拿走那人又岂会不知道,其后字画委托给萧俨带到蜀国找无脸神仙求解的事情估计也难逃他的耳目。所以为了自己不会暴露,为了以后能再次对元宗下手,那人肯定会千方百计阻止字画中的秘密被解出。而一旦真相被破解出来后,接下来的雷霆手段便是对所有知情人下手灭口。
“你通过申道人求无脸神仙求解之事还有什么人知道吗?”顾子敬问道。
“没有了,蜀宫里的总管大太监明公公虽然拿帖子引见我认识了申道人,却也不知道是为了何事。那申道人也非常小心,得到解语之后将我引到青羊观进行了交接。”
“申道人的做法是将祸事嫁接给了青羊观。如若有人要下手灭了知情人,那么就找不到他头上了,而是抓住你和青羊观的道人。而现在你把我也牵扯了进来。”顾子敬叹口气说道。
“扯不扯你都脱不了干系。虽然我是特使你为随行,但知道内情的人都知道你的真实身份,甚至会认为求解字画才是你真正随行的目的,估计你更有可能被当作灭口的第一目标。”萧俨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就连顾子敬自己都觉得没有半点可反驳的地方。
“如此看来,我们只有赶紧离开成都,日夜兼程往回赶。抢在别人设局灭口之前回到金陵,将真相传达给皇上。只有那秘密不再是秘密了,你我才能安全。”顾子敬心中也开始焦虑起来。
“行,这两天里我找机会与蜀皇拜辞一下便立刻离开,出使行文的回复也不要了。反正南唐来的使者不止我一个。”
顾子敬眉头微微一皱:“萧大人最后一句什么意思?”
“哦,顾大人不要误会,我丝毫没有揶揄你的意思。既然顾大人被牵扯进来了,那另一件事情我也该如实相告。今天我在蜀国皇殿进见孟昶时,听殿外宣报有南唐使者求见,然后孟昶便匆匆退朝。我当时觉得是我国又有更重要的密使遣来,孟昶到后殿私下另行召见了。但是后来在我出蜀宫时恰好见到一人在高手的护卫下往申道人解玄馆的方向走去。我随从中有认识那人的,说是我南唐太子府上的德总管。”
“德总管?!太子李弘冀?!”顾子敬很是惊讶。
萧俨肯定地点点头。
顾子敬眼珠转了几转,随即惊讶变成了惊恐:“不能再等什么机会拜辞蜀皇了。连夜收拾,明天就走!”
萧俨和顾子敬是第二天下午匆匆忙忙离开成都的。萧俨在上午早朝之后到毋昭裔府中告辞作别,未再求见孟昶。只拜请毋昭裔转达他们对蜀皇的敬意和歉意。
毋昭裔对南唐特使的这种做法很是疑惑,因为他们此次出使行文尚未得到孟昶批复,回去之后怎么向元宗李璟交代?虽然他们在皇殿之上受到些责难,但都未曾超出礼数。萧俨是常做外使的官场老手,其胸襟腹度不会因为那番舌战不顾大局愤而离去。何况,那番唇枪舌剑中他并未落了下风啊。难道……难道殿上所指大周使者被刺之事真是戳中他们的要害了?
但不管如何怀疑,毋昭裔都不便强留南唐特使。其实即便握有南唐刺杀大周使者的真凭实据,他也没理由采取任何行动。因为这事情和他蜀国不搭界,只是事情发生在蜀国境内,最多是保护不周。再说蜀国也有官员受此连累而殒命的,说起来自己这边也是受害者。不过真要是拿到什么证据的话,倒是可以将蜀国开脱出来,然后作为第三方静观大周和南唐对仗,取渔翁之利。现在南唐特使突然匆忙离开,虽非证据却是留了话柄。以此证实大周使者的猜测正确也好,以此推脱蜀国的干系也好,总之是对蜀国有利的。可免了两国使者在蜀皇面前纠缠不清,省了这理不清、断不了的官司。
所以毋昭裔很热情地挽留,很客气地送行,并调兵马一路护送出境。从他的层面上而言已经是做到了妥当。
而这一次南唐使队并未像来时那样借道南汉与楚地交界路径回南唐,而是往北走,出蜀境后穿南平而过进入南唐。这走法是顾子敬做出的决定,却是神眼卜福极力推荐的主意。
卜福获知他们匆匆离开成都市是因为有人会对大唐使队不利,所以当即建议不从原路回去。但南唐与楚地不睦,借道楚地虽最为快捷但安全难保。另外,楚地可能因为怕南唐特使窥到其腹地城镇设置,很有可能拒绝借道。所以相比之下往北过南平应该是一条既安全又快捷的道路。
做出这样一个决定看似非常明智,其实却是犯了很大的错误。获取了很重要的真相,并且想要将这真相带回南唐,肯定会选择一条安全、快捷的道路往回赶,这对于有些风险意识的人都会想到:如果想阻止他们带回秘密的人已经确定萧俨、顾子敬获取到字画真相,那么肯定也会想到南唐使队会借道南平,可以在这路径上选择合适地点决心阻袭。如果阻止他们的人还未曾确定他们是否获取到字画真相,那只需在这条道路上等候,一旦看到他们确实是选择的这条道路,也就相当于证明他们已经获取到字画真相的事实。所以不管如何,只要是选择了这条道路,就必定会成为别人的目标。
南唐使队离开的第二天,大周特使王策、赵普要求进见孟昶,讨行文批复回转大周。
上次召见大周特使时孟昶已经弄清他们此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误会蜀国屯兵运粮至周、蜀边界,怀疑蜀国要借大周内困之际对其不利;二是要求蜀国能加大边境交易,提供给大周平价的粮盐和其他物资。
对于这两件事情孟昶觉得自己说太多都没用,消除误会的最好办法是让大周特使在回国途中自己到边界州府去看一看。至于第二件事情,对己有利,对大周有利,又符合自己盟友李弘冀的利益,何乐而不为?
所以孟昶也不挽留王策、赵普,而且亲自主持皇宴为他们送行。双方推杯换盏甚是欢愉,一直都未曾再提蜀国境内遇刺之事。
翌日,毋昭裔替孟昶送王策、赵普至十里长亭。离别酒席上赵普才再次提及南唐特使匆忙离去以及他们遇刺之事。
毋昭裔其实早就想好了所有说辞,婉转圆滑地将蜀国置身事外。但至于刺客是否南唐所派他也不下定论,只是将所有疑点、可能都交给赵普他们,让他们自行推断。
赵普也不多说什么,只是再次强调了一点,而强调的这一点硬生生是将蜀国又拉入是非之中。
“之前我们已经说过,如若刺杀我们的刺客是南唐所遣,那么他们以蜀人之形、借蜀国之地下此杀手,其目的恐怕不是要了我们性命那么简单。这是要嫁罪蜀国,离间你我之盟。而南唐则可以趁隙拉拢,不是联我大周对付你蜀国,便是联你蜀国对付我大周。此叵测心计蜀皇一定要明察、明断才是。”
毋昭裔微微点头,赵普所说不无道理。南唐使队此次来到成都后上蹦下跳,乱转乱钻,民间、官家都在他们的探访范围内,种种表现的确像是存有类似意图。再有,不管大周还是南唐,都在暗中与蜀国争夺那个神秘的宝藏。而最近消息是说这宝藏就在蜀国境内,南唐使者在成都到处钻营是否和此事也有关系?如此看来此后与南唐间的来往还真的需要处处留意、步步小心。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