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红色大本营·井冈山两位统帅相聚井冈

两位统帅相聚井冈

        朱德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离开耒阳县城后,由观音阁直入安仁,沿途敌军慑于朱德的威名,不战自溃,安仁县长周一峰也弃城而逃。4月1日,朱德部占领安仁城。部队稍事休整后,绕道茶陵湖口圩,于4月20日进抵酃县沔渡。安仁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主席唐天际,按照朱德指示,完成警戒尾追之敌的任务后,也率安仁县党政干部和农军撤出县城,一路边打边赶,在酃县沔渡追上了朱德部队。

        由陈毅率领的宜章农军第三师和郴县农军第七师从郴州东撤后,在折岭重创了前来尾追的范石生部一个团和宜章县邝镜明保安队,于4月8日到达资兴。同日,黄克诚带领永兴农军千余人,刘泰等带领耒阳农军700余人,黄义藻、李奇中率资兴农军1600余人,也赶到资兴集结。当集结部队尚未撤出资兴县城时,敌第十三军二师的一个团尾追而来,双方发生激战,农军伤亡较大。正在这时,何长工、袁文才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团赶到这里支援战斗,敌人才不敢继续追击。两军会合后,继续向东转移。这支庞大的农军队伍,有白发老翁,小脚老妪,拖儿带女的妇女,有的甚至全家都跟来了。行军速度非常缓慢,有时一天只能前进二三十里。但是,在陈毅、何长工等精心组织下,人们始终保持了高昂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4月22日,终于到达酃县沔渡,与朱德率领的主力部队会合了。

        在沔渡小街上的一间民房里,陈毅、何长工、袁文才和湘南几个县委的负责同志会见了朱德。朱德十分高兴,他所期望的撤离湘南、向井冈山转移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为了进行两军会师的准备工作,4月24日,何长工、袁文才率工农革命军第二团离开沔渡,先行回到宁冈砻市。在宁冈县委的紧密配合下,他们在砻市、古城一带广泛发动群众,筹集了可供2万人吃半个月的粮食。砻市附近家家腾出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准备欢迎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部队的胜利到来。

        毛泽东率部在资兴龙溪洞会合了宜章独立营后,朝井冈山方向前进。这时他得知朱德、陈毅已率领南昌起义部队余部和湘南农军万余人退至酃县一带,心中非常欣喜,急忙率部向酃县进发。

        然而,这时,发现湘敌吴尚第八军程泽润师的张敬兮团和罗定的茶攸挨户团已向酃县追来,必须拒敌于宁冈门外,毛泽东当即下达了阻击命令。

        工农革命军一团迅速赶往酃县县城。由于一团行动快捷,当敌人到达酃县县城时,我军已依次占领了湘山寺、龙王庙、咯麻开等高地。毛泽东、张子清在接龙桥之北的山头上指挥战斗。战斗从中午打到晚上,击退了敌人十多次冲锋。敌人只得向茶陵方向撤退。

        打了胜仗的官兵们兴高采烈地围在毛泽东的身旁,要他讲话。

        毛泽东笑容可掬地说:“同志们,这次我们从江西到湖南已有一个月时间,几乎天天打仗,很辛苦哟!大家都炼成铁拐李了。现在马上又要回江西了。有人说,过去打的是小仗,没打大仗,不过瘾;枪也缴了,但缴得不多,只发了点小财。同志们都希望缴更多的枪,发大财。我看只要与朱德、陈毅的部队汇合了,往后,这样的机会多得是。目前,朱德、陈毅的部队已到达酃县沔渡一带,正向宁冈转移。可是敌人不答应,发动两路大军追赶他们,企图把他们消灭在半路上,然后再回过头来吃掉我们。因此,我们在酃县好好敲他一家伙,把他们阻在酃县以西,给朱德、陈毅的部队解除后顾之忧。”

        听了毛泽东的话,官兵们的士气更加高涨。

        酃县阻击战一结束,毛泽东率领第一团迅速向井冈山根据地的大本营——宁冈砻市进发。

        26日,朱德、陈毅带领一部分直属部队到达宁冈砻市。

        28日,朱、陈主力部队及湘南农军8000多人开进了砻市。

        同一天,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团也回到砻市。

        宁静的山中小镇顿时热闹非凡。

        听说朱德部队早在两天前就到达砻市,毛泽东在所住的刘德胜药店放下行李,便连忙带领何挺颖、宛希先等赶往朱德、陈毅下榻的龙江书院。

        在何长工的引见下,两位伟人在龙江书院文星阁会晤了。

        这一天,毛泽东一反平时不修边幅和从来不愿带枪的形象,穿着一套新缝制的灰衣服,打上了过去从来不打的绑腿,戴上了没有五角星的八角帽,挎上了一支驳壳枪。据说,这是毛泽东生平第一次挎枪,也是唯一的一次。

        何长工远远看见等候在门外的朱德等人,便对毛泽东说:“站在最前面的那位,就是朱德同志,左边是陈毅同志。”

        毛泽东点点头,微笑地向他们招手示意。

        当走到书院门口时,朱德抢先几步,毛泽东也加快脚步,早早把手伸出来。很快,两位将改变中国命运的巨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他们都使劲地摇晃着对方的手臂,那么热烈,那么深情!

        朱毛相聚了,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见。此时,朱德41岁,毛泽东35岁。

        从这时候起,两人的事业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在长达22年的时间里把姓氏都汇成一个词——朱毛,成了中国革命军队乃至整个革命力量的象征。即使是到了40年后的“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对红卫兵讲到朱德时,仍充满感情地说:“朱毛,朱毛,没有朱哪能有毛,朱毛是连在一起的,朱德是我们的好司令,红司令,不是黑司令。”

        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是这样描述这次历史性会见的:“土地革命的两大主流汇合了。这次会见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这两个人的全部生活便浑然成为一体,好像同一身体上的两只臂膀。”

        毛泽东和27岁的陈毅也紧紧地握了手。

        这一握手,对陈毅日后的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结识了毛泽东,并被毛泽东慧眼识英才。两军会师才10余天,毛泽东就对陈毅提出用交流干部的方法解决两支部队不团结问题大为赞赏,后来在写给陈毅的信中,他称“相见恨晚,相慰平生,希遇事相商”。

        毛泽东得知朱德带领的部队仍保存完整后,显得十分高兴,带着祝贺的口吻说:“这次湘赣两省的敌人竟没有整到你!”

        朱德马上不无感激地说:“我们转移得快,也全靠你们的掩护。”

        相互握手后,毛泽东、朱德带着各自的部下,步入龙江书院,登上了三楼的文星阁。

        参加这次历史性会见的双方部下有张子清、蔡协民、何挺颖、王尔琢、伍中豪、胡少海、龚楚、何长工、袁文才、朱云卿、王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