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三野档案第十五章 解放舟山

第十五章 解放舟山

        蒋介石认为:只有守住舟山,反攻大陆才会方便得多。蒋经国四赴舟山给守岛官兵打气。战前粟裕发来紧急指示。指挥不当,天不作美,登步岛几蹈金门覆辙。攻舟失利,中央军委电令暂停攻击。关键时刻,粟裕再次向中央提出重大建议。解放海南岛,毛泽东要林彪向粟裕学习。有老大哥支持,国民党从此失去空中优势。丢卒保车,蒋介石被迫作出痛苦抉择。备而不用,海陆空三军甚感美中不足。

        早在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攻打金门之前,舟山战役外围之战已经打响。

        舟山群岛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杭州湾外的东海中,由舟山、岱山、登步、桃花、金塘、大榭等400多个岛屿组成,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本岛523平方公里),首府是舟山本岛上的定海镇。舟山群岛是中国海上交通的要冲,又是沪宁杭地区的海上屏障。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曾两次入侵浙江沿海,都是先从舟山群岛的主岛、定海登陆的。英国的海军陆战队,还曾以定海为跳板,一度入侵镇海、宁波、慈溪……由此可见,舟山群岛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早在蒋介石败退上海之前,对舟山就给予了高度重视。蒋经国曾回忆说:“记得父亲引退之后,交我办理的第一件事情,是希望空军总部,迅速把定海机场建筑起来。那时我们不大明白父亲的用意,只能遵照命令去做,父亲对这件事显得很关心,差不多每星期都要问,机场的工程已进行到何种程度了?后来催得更紧,几乎三天一催,两天一催,直到机场全部竣工为止。到了淞沪弃守,才知道汤恩伯的部队就是靠了由定海机场起飞的空军的掩护,才能安全地经过舟山撤退到台湾。”

        蒋介石看重舟山群岛,决非仅仅是把它作为部队撤退的一个中转站。蒋介石十分清楚中共没有海空军,他要利用这一弱点,控制舟山群岛,利用这些岛屿的特殊地理位置使之成为控制长江口并袭扰大陆的理想基地。

        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以后,国民党驻守江浙和上海一带的部队在人民解放军强大攻势之下,纷纷逃往舟山,并组成了以原上海防卫司令石觉为司令的“舟山防卫司令部”,下辖第七十五军、第七十八军以及新编第一军共6万余人,妄图凭借东海的水障,长期盘踞舟山。此后,蒋军的飞机不时从定海机场起飞,对宁波、镇海一带狂轰滥炸。当时定海机场距离上海只有140公里,轰炸机起飞后20分钟即可到达。随后,国民党海军第一舰队驻泊于舟山,对上海及其以北的港口进行封锁,禁止外国轮船和国内船只进出口岸。

        为了坚决彻底消灭敢于顽抗之敌,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首长,决心乘胜解放舟山。此任交由第七兵团第二十二军完成。

        第二十二军接受任务后,根据舟山群岛的地理条件和敌优我劣的现实情况,确定了首先逐次攻占外围岛屿,然后攻占舟山本岛的作战方案。

        7月18日夜间,第七兵团第二十二军以4个营的突击队在距大陆仅0.59公里的大榭岛登陆,全歼守岛的国民党军一个团和前来增援的一个营。

        之后,第二十二军投入攻打金塘岛的准备之中。

        金塘岛位于大陆与定海之间,是舟山群岛的第二大岛,也是我军进攻舟山本岛的最大障碍。二十二军六十六师,是该军的前卫师,当六十六师抵达镇海之时,早已逃跑的敌人已在金塘岛进行坚守防御的作战准备了。

        渡海作战准备工作一开始,六十六师副师长石一宸和师指挥所人员,先期来到金塘岛对岸的海边,侦察地形,了解敌情,布置任务,研究战法。一到海边,师指挥所就意识到:渡海作战与陆地作战差别太大了。首先是没有船,其次我军士兵大多是山沟里长大的,从未见过海,不识水性,一旦翻船怎么办?但任务必须完成,于是第二十二军全体指战员一起动手,展开了一切征服海洋天险的大搏斗。

        首先必须征集船只。渡海作战,没有船只的部队算不上部队,因此首先必须解决船只问题。但这一问题要解决并不容易。当时所有的船只,差不多都被国民党军队抢光了,带下走的也被他们破坏了。于是,广泛地征集船只成了当时很重要的一项战备任务。二十二军从机关抽出许多干部,带上小分队分头出发找船。一直从浙江沿海找到江苏、山东,连山东的木帆船也找来了。有的船在海上日夜兼程南下,有的船用火车送到浙江。不长时间里,二十二军共征集到了600多条船。但这些征集来的民船大大小小,船上的附件七零八落,用火车运来的船只因长途运输,已被碰得残破不全了。于是师、团后勤部门立即成立修船厂,有的船要加固,有的要配橹,有的要加篷……

        负责征集船只的同志,有的当采购,有的当木工,有的当铁匠,有的当技术指导,一时忙得不可开交。除了修船,已修理好的船只还必须防备敌人的空袭。国民党部队对于这些船只的用途是一清二楚的。侦察机低空搜巡,轰炸机水平投弹,轮番地进行轰炸。敌人白天炸,我军夜晚抢修,为了这些船只,敌我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经过苦斗,二十二军在临战前终于修好了350条船,满足了一个加强步兵师渡海作战的需要。

        其次必须尽最大努力将北方“旱老虎”变成南方“水蛟龙”。渡海作战,除了船以外,还必须训练好自己的水手。金塘岛战斗以前,第二十二军曾攻打过一个小岛。当时二十二军没有自己的水手,主要由当地船老大撑船。平时训练还可以,战斗打响后,敌人的机关枪、迫击炮四面开花,船老大就不敢开船了,有的干脆跳水逃跑了。为了顺利完成渡海攻打金塘岛的作战任务,二十二军首长觉得有必要训练自己的水手,用自己的战士开船。于是二十二军每个突击连都配有三五条船,各连都成立船管小组,派一名连的干部负责;突击营成立船管中队,步兵团成立船管大队,各级船管机构很快建立起来了。

        二十二军选调一些打仗最勇敢,办事最机灵,责任心最强的干部到船训练队工作,并把一些最勇敢的战士派去训练成水手。干部、战士们整天泡在海水里,经过一个月的训练,这些新水手们不仅能划桨、摇橹,而且能撑篷掌舵,一次航行可达二三十华里。之后,新水手们又苦练复杂情况下的驾驶技术,一直综到操作灵活、进退自如为止。基础练好后,水手们又进行了向敌岛附近试探性航行训练。翻来覆去练了一个月以后,水手们越练情况越熟,胆子越大,信心越足。北方的“旱老虎”终于练成了南方的“水蛟龙”了。有了自己技术过硬的水手。二十二军攻打金塘岛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为了确保战斗的胜利,第二十二军在战前组织干部反复地察看地形,认真研究作战方案。

        当时敌军在沿海一线配备有两个营,在滩头设有障碍物,少的四五道,多的七八道。在纵深200多米的地域内,布满了木桩、铁丝网、竹签、鹿砦、地雷、碉堡。200米后的小高地上,敌人修建了许多碉堡,这是守敌布置在一线的坚守要点。碉堡后面还有一些集团工事,是敌人为了在滩头上进行反扑的预设阵地。

        根据敌方的兵力部署和工事构筑情况,二十二军确定了先以炮兵摧毁敌一线工事和压制二线阵地的火力射击,同时突击队力求迅速登陆并突破敌人防御阵地的方案。

        到了9月下旬,二十二军渡海打金塘的作战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上级领导经周密考虑,最后批准二十二军10月上旬发起战斗。按潮汐规律,10月2日或3日进攻于我军有利。于是,二十二军一切准备工作都集中到这两天的最佳时间内,二十二军的步兵随时准备登船,炮兵随时准备开炮。

        部队已处在“箭上弦、刀出鞘”的临战状态了。

        正在这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从北京传到了浙东前线,战士们备受鼓舞。他们说:“我们多少年来流血牺牲,盼的就是这一天。快打!要把解放舟山的捷报早一天送到北京,送到毛主席手里!”

        10月3日晚,第七兵团第二十二军利用夜暗和大雨天敌机无法起飞的机会,以4个团的兵力向距大陆4.6公里的金塘岛发起了攻击。一时间,几千发炮弹一齐向敌人的滩头阵地倾泻而去,敌人的一线阵地霎时变成了一片火海。炮声响后,按预定计划突击营的勇士们开始登船起航,不一会儿,辽阔的海面上,300多条战船浩浩荡荡地向着预定目标——金塘岛出发了。

        把守金塘岛的是敌一个比较能打的一零二师。但因在我登陆部队的正面只有2个营把守,因而,我登陆的先头部队9个突击营没遇多少抵抗很快就突击上岛。经过一天的战斗,敌一零二师被彻底消灭了,共俘敌少将副师长以下2400余人。

        在二十二军发起攻打金塘岛战役之际,10月7日晚,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第二十一军第六十一师以4个营的兵力在距大陆11.5公里的桃花岛登陆,经过一夜战斗,全歼国民党交警总队和青年军一个营共1300人。

        大榭岛、金塘岛和桃花岛登陆作战的成功,打开了舟山外围的屏障。于是,第七兵团的下一个攻击目标指向了舟山本岛的最后屏障——登步岛。

        连续作战的胜利,使第七兵团官兵们滋长了轻敌速胜的情绪,没有估计到当时形势已经发生了一些不利的变化。

        自金塘、桃花等岛屿失陷后,蒋介石十分紧张,10月11日蒋介石在蒋经国的陪同下亲赴定海“视察”。对于蒋经国来说,在本年度他已是第4次来舟山了,这里的情形一次比一次差,而这次最糟,舟山的大门已经敞开,形势十分危急了。

        由于解放军当时几乎没有防空武器,蒋介石的座机B-25毫无顾忌地飞到镇悔和宁波上空。蒋介石低头俯瞰,映入眼帘的是山清水秀的江南美景,是他熟悉的一草一木。他不禁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一种有家不能归的凄然之情油然而生。他痛苦地说:“飞回去吧!我们一定会打回来的,但只有守住了舟山,我们反攻大陆才会方便许多。”

        飞机降落之后,蒋介石匆忙在舟山防卫司令部召开了海陆空军将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台湾省主席、东南军政长官陈诚,空军司令周至柔,海军司令桂永清,舟山防卫司令石觉等。大会拟定了防守定海和外攻反围岛屿的计划,决定采取如下三条措施加强防守力量:“一、加强扩建岱山机场(注:即定海机场),保障重型轰炸机起降;二、将海军第一、第五舰队及从汕头撤出的胡琏兵团的第六十七军调往舟山;三、至少调一个加强团到登步岛,巩固舟山西南屏障。”为了加强领导,会上还决定成立东南军政长官公署舟山指挥部,以郭忏为主任,石觉为副主任。

        蒋介石部署完毕后,又在舟山巡视了一番,“对于情报人员多能奋斗不懈,空军亦能尽职作战,甚感欣慰”,于是14日中午放心地返回台北。

        经过蒋介石的一番策划,这样舟山群岛的国民党军达到9万人,超过解放军攻岛部队的一倍,并有大量的海空掩护。由于登步岛成了舟山本岛外围最后一个屏障,于是蒋介石重点防守,由国民党第八十七军派驻一个团另一个营,并在岛上抢修了许多坚固工事,决心死守。人民解放军第七兵团在没有确实掌握敌情、水情、风向、气候变化的情况下,为了尽快攻占舟山本岛,命令已进占桃花岛的第二十一军第六十一师4个营的兵力以桃花岛为出发地,利用大雨天敌人飞机无法起飞的机会,渡海向登步岛发起进攻。

        在此之前,第二野战军主管作战的粟裕副司令员曾给第七兵团下达过如下指示:“……夺取登步岛必须集中足够兵力,要有保障第一梯队同时起渡,第二梯队连续航海的足够的船只,确实掌握敌情、水情、风向、气候的变比,严格检查参战部队的作战部署和各项准备工作,以防止领导上的官僚主义和指挥上的粗枝大叶。”

        11月3日,我第二十一军六十一师开始向登步岛发起攻击。桃花岛距登步岛仅有3公里,但我第一梯队起航不久,风向逆转,潮水渐退,船队在海浪中被吹散。经过艰苦拼搏,第一梯队9个连中有7个半连1000多人登陆。

        上岛部队建制混乱,重武器也未能携带上岸。尽管一开始就出师不利,但我登陆部队上岛后,随即展开攻势并且锐不可挡,很快登陆部队就突破了国民党军设在海边的障碍和火力封锁,连续突击,歼灭了敌军8个连,俘敌500余人,控制了全岛四分之三地区。国民党军被迫退至岛上一角,固守待援。

        11月4日清晨,登步岛上的形势对我十分有利。此时若有足够兵力,完全可以全歼岛上的国民党守军。可偏在这关键的时刻,风向、潮汐突然变化,我军后续梯队所用木船无法起渡。已上岛的部队又未及时按计划占领并控制岛北端的渡口,以阻截国民党军的海上援兵。结果,敌人4 个团的增援部队乘着军舰4日上午到达登步岛。当时,虽然岛上的解放军数量已增至2000人,却仍大大少于国民党守军。

        11月5日,局势的发展也逐渐对我登陆部队不利。国民党由于有海军的支援,岛上的国民党军不断得到增援,因此,实力继续增强,并连续进行反扑。国民党空军也于5日白天出动55架次,猛烈轰炸登步岛的解放军阵地,同时压制了桃花岛上解放军用以支援登步岛的炮兵。经过白天一天的连续激战,解放军在登步岛上处境危急,伤亡已达1500余人,而此时,解放军第二十一军六十一师在桃花岛上已无法再抽出部队前往支援。第二十二军原定协助进攻登步岛的,但因船只和航渡距离的制约,近日内也无法来援。如果我登陆部队在登步岛上继续纠缠,国民党的兵力源源增加,就有重蹈金门覆辙的危险。

        鉴于形势于我登陆部队不利,第二十一军第六十一师领导果断决定:撤出战斗。夜幕降临后,解放军以一部向流水岩发起佯攻,国民党军误以为我登陆部队又会像前一夜一样发起反攻,马上转入了防御。趁敌人不注意,我登陆部队1000余人携带伤员和俘虏,安全地撤回了桃花岛。

        登步岛的失利是由于第七兵团在思想上盲目轻敌,没有认真贯彻粟裕指示造成的。

        金门、登步连续失利,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甚为不安。11月14日,毛主席电示第三野战军:“你们必须严重注视对定海作战的兵力、部署、准备情况及攻击时间等问题。如果准备未周,宁可推迟时间。”

        于是,解放军在东南沿海的渡海作战暂时停顿下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金门岛、登步岛的失利虽然向人民解放军显示出渡海作战的难度很大,但并没有能阻挡我人民解放军向中国大陆和沿海地区的进军。

        到了1949年12月,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一支主力胡宗南部在成都战役中覆灭后,国民党残部被迫退至四个岛屿,它们是:

        3.6万平方公里的台湾岛。

        3.2万平方公里的海南岛。

        140平方公里的大小金门岛。

        1200平方公里的舟山群岛。

        中央军委根据以上情况决定:第四野战军以一个兵团攻占海南岛,第三野战军则集中力量先攻占舟山再攻金门。

        自1949年12月起,人民解放军攻击目标指向海南岛和舟山群岛。

        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它的面积和战略意义仅次于台湾。在当时国民党所占的四个主要岛屿中,它比金门、舟山距大陆都要远。它与雷州半岛相隔的琼州海峡宽约20—50公里,是世界上流速最高海峡之一。

        从许多方面看,攻击海南岛要比攻击金门难度更大。

        其一,金门北岸距大陆只有10公里,炮火可以掩护,而海南岛却在我炮火射程之外。

        其二,国民党军的军舰因为害怕解放军的炮火轰击,只能在远处拦截;而海南岛的国民党军舰可以到中流进行拦截。

        其三,当时金门岛上还没有完整的机场设备,只能呼唤台湾的飞机进行空中支援;而海南岛上就驻有20多架作战飞机,可随时直接支援守岛的国民党军作战。

        其四,四野渡海作战工具仍是木帆船,是以陆军单独向敌军陆海空三军的立体防御发起进攻。

        其五,国民党在海南岛上驻扎有10万兵力,5个正规军共19个师,有海军大小舰艇50余艘,空军20余架飞机,在海南防卫司令薛岳统一指挥下,集中主力,组成了以薛岳的“字”命名的“伯陵防线”。

        早在12月中旬,广西战役临近尾声时,第四野战军就立即请示中央军委,准备渡海解放海南岛。

        中央军委同意后,四野的第四十军和第四十三军共10万人组成渡海兵团,由第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统一指挥,开赴雷州半岛,准备进行一次规模空前的渡海战役。

        对于这样一次规模更大的渡海作战,毛泽东十分关注。12月16日,毛泽东出访苏联,这也是毛泽东第一次走出国门。 12月18日,出访途中的毛泽东亲自起草了对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的指示电报。电报中强调:“渡海作战完全与过去我军所有作战的经验不相同,即必须注意潮水与风向,必须集中能一次运载至少一个军(四五万人)的全部兵力,与三天以上粮食,于敌前登陆建立稳固滩头阵地,随即独立攻进,而不要依靠后援。”

        电报还举出三野第十兵团在金门战斗的教训是:“……于占领厦门后不明上述情况,以三个半团9000人进攻金门岛上之敌3万人,无援、无粮被敌围攻,全军覆灭。你们必须研究这一教训。”

        同时,毛泽东还要林彪等人向粟裕调查了解渡海作战的全部经验,以免重蹈金门覆辙。

        1950年1月10日,毛泽东在苏联又致电第四野战军领导,提出“争取于春夏两季解决海南岛问题”,同时又分析了海南岛与金门作战的区别:“海南岛与金门情况不同的地方:一是有冯白驹的配合,二是敌军战斗力较差,只要一次运两万人登陆,又有军级指挥机构随船登陆,……就能建立立足点,以待后援部队的续进。”

        2月17日,于结束访问苏联的同一天,毛泽东根据中共中央转到苏联的四野渡海兵团的报告指示:“以运输准备确有把握而后动作为原则,避免仓促莽撞,造成过失。”

        第四野战军十五兵团部认真研究了金门作战教训后,在战前经过了3个月的周密准备,特别是参战各部队进行了登陆和海上战斗的训练,研究了对付敌军军舰和登陆作战的各种办法。同时吸取了金门作战的教训,先后征集到4000名船工和2100余艘船只,一次能够运载10万人以上的登陆部队。

        兵团部根据海南岛有琼崖纵队存在这一事实,决定攻打海南岛先以小部队从各个地方实行偷渡,与岛上琼崖纵队会合,使大部队一登陆就得到有力的接应;然后正式开始强渡,第一梯队就使用10万兵力,带足粮食,准备不依靠后援即可独立发展。

        1950年3月5 日,林彪下令十五兵团开始小部队偷渡。

        4月16日,第一梯队开始实施大规模强渡,至4月23日,第一梯队渡完,10万大军已全部顺利上岛。

        守备海南岛的国民党部队除刘安琪的第三十二军和新组建的第四军战斗力稍弱一些,其余的第六十二、六十三和六十四军均属粤军的精华,有较强战斗力。“防卫司令”薛岳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战功卓著的悍将,与侵华日军在长沙的三次会战是他的杰作。但这次他似乎未交上好运。

        第十五兵团在渡海过程中,船队遭到国民党海军第三舰队的拦截,我登陆部队早就预料敌人会有这么一招,他们事先在木船上装配好了战防炮、火箭筒(战士们称这种船为“土炮艇”),利用夜暗勇猛接敌,近处开火,结果一举击沉守军舰艇1艘,击伤2艘(包括旗舰“太康”号),海南岛国民党海军最高指挥官——第三舰队司令王恩华也在交战中被打死。

        第三舰队遭此重创,夜间再也不敢进入海峡拦截我登陆部队的船队了。

        这种以木船打军舰的战例,在世界战争史上是个奇迹。

        第十五兵团第一梯队登陆以后,迅速击溃了守卫海南岛北部的两个军。

        “海南防卫总司令”薛岳无心苦守,向蒋介石发报,要求撤至台湾。

        征得蒋介石同意以后,薛岳下令各部队向南面的榆林岛聚集,尔后乘船向台湾撤退。此次逃往台湾的国民党军有7万余人。

        4 月27日,第十五兵团占领海南岛主要港口海口之后,薛岳和一些高级官员于是乘飞机逃走。

        由于国民党军在撤退途中,大肆破坏道路、桥梁,加之解放军没有海空军拦截,致使薛岳及手下官兵得以顺利逃脱。

        1950年5月1日,海南全岛解放。

        海南岛的解放,给台湾带去巨大冲击。一时间,台湾人心惶惶:海南既失,台湾保得往吗?为了安定人心,蒋介石和国民党的宣传机构竟把这一惨败说成是“从海南岛向台湾转移兵力的顺利完成”。把溃逃说成是“战略转移”,这实在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谎言。

        在第四野战军积极准备攻击海南岛的同时,第三野战军也在积极准备进攻舟山群岛和再攻金门。

        此次舟山登陆作战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人民解放军新建的海军和空军也准备参加渡海作战。这样,舟山登陆作战即成为人民解放军战史上第一次陆、海、空三军的联合作战。

        中央军委和第三野战军的计划是,如果攻击舟山成功,将乘胜以船队南下再攻金门。

        此时,人民解放军已初具规模,这得力于苏联的大力帮助。

        其实,早在1946年,人民解放军就已开始起步建立空军,这一年成立了通化航校。常乾坤任校长,吴溉之兼任政治委员,蔡云翔任教育长。

        1949年3用,航校搬到长春。5月,这所航校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到10月,共培养出各种航空技术干部560名,其中飞行员126 名,机械员322名,领航员24名,场站、气象、通讯、仪表、参谋人员88名,这些人员大都成为后来建设空军的骨干。

        随着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临近,中共中央对空军的建设越加重视。1949年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目前形势和党在1949年的任务》的党内指示中正式提出:1949年及1950年,我们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

        1949年夏天,毛泽东致信周恩来,提出了渡海作战需要空军配合的设想:“我们必须准备攻台湾的条件,除陆军外,主要靠海军及空军。二者有一,即可成功,二者俱全,把握更大,我空军要压倒敌人空军,短期内是不可能的,但仍可以考虑选派三四人去远方学习6个月至8个月,同时购买飞机100架左右;连同现有的空军,组成一支攻击部队,掩护渡海……”这里的“远方”指的是苏联。

        1949年7月26日,毛泽东电告在莫斯科访问的刘少奇,让他向斯大林提出协助中国建设空军的问题。

        7月27日,刘少奇即向斯大林转达了中共中央、毛泽东的意见,提出希望购买200架左右的飞机并请代训飞行员。

        斯大林虽然震惊于中共的魄力,但还是很爽快地答应了,并说,航校不必设在苏联,可以由苏联派人到中国帮助开办。还说,中国现在建设空军已经晚了,如早一年,即可参加解放中国南部的战役。其实斯大林并不清楚,中共为了拥有空军已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作出了最大努力。

        有了斯大林的承诺,中央军委马上要求预定担任空军司令员的刘亚楼,组织人员研究建设空军的规划。

        走马上任的刘亚楼随即拟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在一年内建成一支拥有300至350架作战飞机的空军。

        空军的特点之一,建军必先建校。没有航校培养不出飞行员,没有飞行员就组建不了空军。

        于是“办好航校”成了压倒一切的重点。

        1949年冬季,人民解放军空军紧急开办了7所航校,重点技术课程全由苏联专家担任。

        1949年11月起,从苏联订购的飞机陆续到达。

        根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2月至3月间,苏联派出一个空军师到上海、徐州担负空防任务。

        该师装备有当时比较先进的飞机,抵达上海后,连续击落5架前来轰炸内地的国民党飞机。此后,国民党空军再也不敢肆无忌惮地进入上海附近地区了。

        经过紧张的准备和训练,1950年5月,空军各航校速成班第一批学员毕业,空军有了组建航空部队的基本条件。

        与空军相比,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建设面临的困难要大得多。

        1949年以前,中共海军建设完全还是一片空白。1949年初,蒋介石准备逃台以后,最担心的是中共拥有海上力量,所以一旦出现国民党海军起义情况,蒋介石就马上命令空军对起义舰只跟踪轰炸。1949年2月,国民党海军最大的巡洋舰“重庆”号起义后,遭到国民党空军的追踪轰炸,结果这艘5270吨的军舰负伤后为保全舰体,被迫在葫芦岛码头自沉。

        1949年4月20日,我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时,被封锁在长江中的国民党海军海防第二舰队25艘轻型舰艇起义。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宣告成立,张爱萍担任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负责组建工作。

        张爱萍将军希望利用这批起义舰艇建立海军,但国民党空军不断对起义舰艇进行轰炸。此时,人民解放军没有有效的防空力量,只能眼看着国民党飞机狂轰滥炸而无能为力,结果起义舰艇多被炸沉或自沉。

        于是,毛泽东决定在组建海军之前,先组建空军。

        1949年12月,中央军委考虑到今后台湾战役和保卫海防需要,决定立即建立海军司令部,将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司令部改为海军司令部直属机关,十二兵团司令员萧劲光提任海军司令员。

        萧劲光上任后立即命令上海等地的造船厂抓紧抢修被国民党军破坏或炸坏的船只,以供新建的海军使用。

        1950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成立一周年之际,华东军区在南京的长江江面举行了舰艇命名仪式,预定担负指挥渡海作战的主要指挥员粟裕、叶飞、宋时轮、王建安、刘道生参加了仪式,共有战斗舰艇51艘、登陆舰艇52艘、辅助船30艘(共4.3万吨)被命名。尽管在吨位上、性能上比国民党海军差,但人民解放军毕竟拥有了可投入渡海作战的自己的海军。

        蒋介石在大陆失败以后,对舟山群岛的战略地位十分看重。登步岛共军的失利并未减轻他对舟山群岛防守的担忧。1949年底,蒋介石又将在金门的第十九军和台湾守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第五十二军(也是从辽沈战役中唯一整军逃出来的一个军)派驻舟山。

        至此,舟山群岛上的国民党守军已达6个军,连同海空军共约12万人,驻军数量超过那时防守海南岛的人数。

        蒋介石控制舟山群岛目的很明显,是想把舟山作为他反攻复国的桥梁,作为国民党空军轰炸大陆的中转站,由湾起飞的作战飞机到舟山的定海机场加油以后,其航程可达到华东乃至武汉一带。

        从1949年10月至1950年2月,国民党空军利用定海机场作为基地,对我刚解放的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轰炸达26次,同时又对华东沿海、长江下游各港口进行连续轰炸,以破坏我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并阻挠人民解放军向华南沿海集结船只。

        1950年2月6日,国民党空军出动17架飞机,分4批轮番轰炸上海市区电力公司、沪南和阐北水电公司,一次就炸死炸伤上海市民1400人,使上海电力丧失90%,多数工厂停产。

        国民党海军也利用舟山基地封锁长江口,运送武装特务,袭拢江浙沿海地区。

        台湾当局宣称:共产党能攻占上海,但保卫不了上海。

        因此,攻击舟山群岛,拔掉定海基地这颗钉子,成为第三野战军一项最重要的任务。

        金门、登步两次登陆作战失利后,粟裕对于舟山作战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粟裕仔细分析了两次登陆作战失利的原因,认为关键是我军没有海空军配合,而敌人却能够以绝对优势的海空力量实施快速增援,从而使我军在决定的地点和时机处于极为悬殊的数量劣势。粟裕由此得出结论,渡海作战是我军战史上所没有过的比较现代化的作战,如果没有足够的渡海船只和适当优越的装备以及充分的物资供应,是很难成功的。

        粟裕考虑成熟后,于1949年11月22日致电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舟山既无内应力量,又面临精锐之师,如果死打硬拚,势必造成很大损失。目前蒋军受金门、登步两战的鼓舞,已将台湾兵力移至舟山,看来蒋介石想在此处同我们决一雌雄。建议军委推迟攻击舟山时间,加紧发展海空军。在打法上,主张力求首先以海空力量给舟山之敌海空军以歼灭性打击,然后以陆军优势兵力攻取舟山。

        粟裕在解放战争时期,曾多次向中央军委提出了影响战争进程的重大建议,都被采纳。这一次,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经认真研究后,再一次接受了粟裕的意见,决定将攻击舟山的时间延至1950年春夏。并从新建的海空军中抽调部分部队配合陆军作战。

        于是,一场陆、海、空三军协同渡海作战的准备在华东地区展开了。

        1950年4月25日,粟裕在南京召开陆、海、空三军联席会议,研究舟山作战方案。最后决定以七、九两个兵团的6个军组成南北两个登陆突击集团,由第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分别指挥。第七兵团由南向北进攻,第九兵团由西北向东南突击,两个兵团约20万人,在海空军掩护和支援下,力争全歼舟山12万守军。根据军委指示精神,战役发起时间初步定为6至7月。

        会议结束以后,各部队迅速开始了紧张的临战准备。

        配合这次渡海登陆作战的空军是1950年5月空军航校第一批学员毕业后,利用接收苏联的50多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在南京组建的空军第四混成旅。海军则是5月间,华东海军在上海建成的第一支可用于作战的舰艇部队——海军第四舰队,装备大型坦克登陆舰10艘,中型坦克登陆舰9艘。

        为了确保这次登陆作战的胜利,第三野战军集中了大部分机动力量,原计划渡海攻台的第九兵团也用于舟山作战了。由于海军舰只少,渡海还主要靠木帆船。华东党政机关从山东和苏皖内地征集了大量帆船,由铁路运至浙东、苏南沿海,连同当地原有的船只共达2000余艘,并将其中一部分改装成机帆船。在海军空军的掩护下,这时已有把握一次运载10万人以上的部队登陆。

        5月1日,第四野战军胜利解放了海南岛,消息传到浙东前线,积极准备对舟山登陆作战的第三野战军渡海部队为之振奋。

        海南岛的失守引起舟山守军的惊慌。舟山守将石觉尽管得到大批部队增援,仍感到舟山易主不可避免,有心主动撤退,无奈穷途末路的蒋介石像抓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抓住舟山不放,严令坚守,只得作罢。

        5月10日,石觉奉命飞赴台北,参加紧急最高作战会议。返回舟山后,石觉下令马上关闭通信,封锁交通,控制码头,掌握船舶,对舟山各岛实行全面戒严。此举在舟山引起了不小波动,下级军官和士兵们得到的命令是:“准备对共匪发动攻势作战。”

        其实,所谓的“攻势作战”是蒋介石为了撤走舟山国民党守军所施放的烟幕。

        此时的蒋介石在海南岛失守后,重新考虑了舟山的命运。海南之战解放军是10万人乘木船进行的,而舟山面对的将是20万有备之师,且有海空军配合。舟山12万守军相当于国民党当时仅剩的陆军部队的三分之一,一旦再遭歼灭,守备台湾就是一个大问题。

        为了集中力量固守台湾,蒋介石不得不作出痛苦的选择:从舟山撤军。

        5月11日上午,舟山定海机场上,国民党副参谋总长郭寄峤、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海军代副总司令马纪壮等奉蒋介石之命,前来舟山亲自组织撤退。

        一下飞机,郭寄峤就把蒋介石的亲笔函交给前来迎接的舟山防卫司令石觉,只见上面写着:“此时防务匪机突然来定轰炸我运输舰船,比防范其陆军渡海来攻本岛更为重要,故应从速准备,以防万一。并期于本月15日至迟16日上午,必须完成全部工作,是为至要。”

        5月13日黄昏,舟山守军各部开始分批行动。为保守秘密,各种无线电通讯全部停止,全区实行戒严,军、师长待部队集结上船后才被告知航海路线和目的地。与此同时,又派出81架次的飞机对大陆前沿阵地进行轰炸扫射,予以干扰。装甲兵和75毫米以上的炮兵部队第一天登船,定海本岛的守备部队于第二天晚登船,前沿岛屿及岱山、普陀、长白山、秀山诸地区的守备部队第三天登船,到16日,舟山群岛的部队全部秘密撤走。在撤退军队的同时,蒋介石还命令把岛上的两万多名男女青年强行拉上船撤到台湾。

        16日晚7时,郭寄峤、桂永清、王叔铭等乘坐最后一架C-46飞机起飞。

        飞机刚一升空,花费4000万银元修建的定海机场在一阵爆炸声中化为灰烬。

        蒋介石终于赶在解放军进攻舟山之前,安排守军悄悄撤离。自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指挥得最好、进行得最顺利的军事行动就是舟山逃跑。

        海南、舟山的大撤退引起退守台湾国民党人士的不安。为了对撤军行动有所交待,5月16日,蒋介石发表了《为撤退海南、舟山国军告全国同胞书》。

        他说:“当时衡量客观现实的情势,估计我们政府所有的实力,若非集中一切兵力与共匪作战,我们就无最后胜利的把握,反将要被共匪各个消灭。”

        撤退本是迫不得已之事,蒋介石却解释成是他复职后第一个计划的“完全实现”。他说他曾制定了一个大计划,由四个步骤组成:第一步“要集中一切兵力”;第二步“巩固台湾及其卫星岛屿”;第三步“反攻整个大陆,来拯救全国同胞”;第四步“复兴中华民国,建立三民主义独立、自由的新中国”。

        为了替老蒋消愁与稳定社会情绪,蒋经国发表了一封《由定海到台湾》的公开信,说:“这次国军从舟山撤退到台湾,放弃了最接近大陆的陆海空根据地,这当然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个惊人的举动。老实讲,我是一样的沉痛和难过,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感情有时会支持行动的,但是在环境愈是恶劣的时候,愈需要高度的理智,并且要拿出理智来控制感情,用理智来支配行动……保卫台湾是国民革命成败的关键,这一仗一定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和准备,才能保证一定胜利。”

        蒋介石的撤退出乎第三野战军的意料之外。5月16日,我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发现国民党军从舟山群岛撤离退后,立即以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二十三军提前渡海。17日,上述三个军占领舟山本岛,可是国民党守军已经撤走。 19日,舟山群岛全部解放。

        规模宏大的舟山群岛海陆空三军协同登陆战准备工作,虽然未能投入实战,但是对国民党军造成了重大威胁,促使其未开战就从岛上溜走,从此打破了国民党军对长江口的封锁和对上海及江浙附近地区的空中威胁,同时使部队受到了渡海作战的训练,意义同样是十分重大的。

        在第七、第九兵团积极准备攻打舟山群岛之际,我第十兵团于1950年5月组织了对福建南部岛屿——东山岛的进攻战。

        东山岛是福建省仅次于平潭岛的第二大岛,面积165平方公里,人口8万左右,是福建、广东海上交通要冲。由于该岛是国民党军联系台湾与广东万山群岛的重要交通枢纽,又是其向闽粤两省内地派遣特务武装的重要基地,因此岛上驻有国民党军新编第十七军的两个师约5000余人驻守。与金门岛相比较,东山岛离大陆较近,最近处仅隔500米,属易攻难守之岛。

        第十兵团根据金门作战的经验教训,为确保作战的胜利,集中了第三十一军的第九十一师和第三十二军的第九十四师,并加强了野炮1个营、山炮2个营,事先集中足够的船只,拟定好详细的作战方案,做好了各种准备。

        5月11日晚7 时,我第十兵团的九十一师和九十四师,在夜幕掩护、敌机不能干扰航渡的情况下,以岸上炮火掩护,开始跨海强渡。晚上10时,我登陆部队顺利占领北岸滩头阵地。守岛的国民党军见解放军大部队已经上岸,无力反击,纷纷向岛南端逃窜,觅船撤往金门,我登陆部队穷追猛打,到第二天天亮,全部占领了东山岛,俘虏了国民党军2000余人,其余3000余守军乘船逃走。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