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古星图之谜第八章 红外灯下现真迹

第八章 红外灯下现真迹

        黄敬之,徐振宇和任思宏一道参观了西陵峡七号汉墓的原址,任思宏还从考古学的角度,考察了七号汉墓原址周围的自然环境。

        处在狮子峰和卧牛峰之间的这个临江的大坝工地,现在又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带着白色金属安全帽的安装工站在吊车和设备周围忙碌着。自从今年春天杨继先、张杰发现七号汉墓之后,工程进展受到了一些影响。直到夏季,七号汉墓发掘工作完全结束后,三峡工程局开挖分局的工人们才得以施展,用了短短几周的时间就把原有的墓穴回填夯实,重新平整了场地,达到了设计规定的要求。接着,建筑分局的工人们开展了会战,在两个多月时间里,完成了土建工程。现在,电力分局的工人们正紧张地进行输电铁塔安装工程。

        一台履带式吊车吊着铁塔组件擦身而过,任思宏赶忙把黄敬之搀扶到比较安全的地方。他指着那儿,向黄敬之和徐振宇介绍道:

        “七号汉墓的基穴,就在那个铁塔基坑的东北角方向。”

        在峡口地区博物馆的一间工作室里,何宜静热忱地接待了黄敬之、徐振宇和任思宏。老教授站在玻璃桌橱前,仔细地观看西陵峡七号汉墓出土的竹简。竹简的两面都用玻璃条夹着,玻璃条比竹简要宽一些,大约有十多毫米;它的长短和竹简一样,约有一百四、五十毫米。在夹着竹简的两块玻璃条外面,绑着四道线绳。透过玻璃条,可以清楚地看到每支竹简上用隶书写着十来个字。

        徐振宇是一个整天围绕着星星转的人。他除了从杂志上看到过一些介绍之外,还从来没有看过真正的竹简呢,他好奇地问任思宏:“这些竹简为什么要用玻璃条夹着呢?” 任思宏向他解释道,这些竹简出土前在地下已经吸足了水分,出土后首先把它们浸泡在乙醇乙醚中进行人工脱水,然后再用玻璃条绑夹半年左右,这样就可以防止它收缩、变形和变色。

        “那么,半年以后怎么办呢?”黄敬之对此也兴致盎然。“半年以后拿掉玻璃条,按茬口拼好断折的竹简,再用有机玻璃封装。经过这处理的竹简就可以长期保存。黄教授,您看这边,”任思宏把他俩引到另一张桌橱前面,指着一些封装在有机玻璃内的竹简说,“这些是经过处理的竹简,它们的底色变浅,字迹显得更加清晰。”

        黄敬之拿出笔记本来翻看了一下:

        “何组长,请你把M713 和M 714 两支竹简找出来。”何宜静从一张桌橱中很快找到了这两支竹简,把它们放到桌上,说:

        “长江大学历史系的郭副教授领学生到馆里来参观时,也看了这两支竹简。”

        黄敬之“嗯”了一声,便低头细细看着。

        M 713

        迁 曰 :“吾 死 之 后 ,当 葬 此 铜

        M 714

        具 得 重 见 焉!”

        这两支竹简是被任思宏划归在随葬品清单那部分中的。还是在楚江的时候,黄敬之已经从《 西陵峡七号汉墓考古发掘报告》 中看到了它们的照片和释读。

        “竹简上的‘铜具’指的是什么?”黄敬之问任思宏。

        “从全句看,应是吕迁要求随葬的一些铜器。”任思宏自信地说。

        “我们可以看看这些铜器吗?”黄敬之问何宜静。

        “请。”何宜静做了一个手势,陪着他们到另一间屋子里。

        在一个玻璃橱里,有两件别具风格的斜方格纹铜器,她说:“这就是。”

        黄敬之站在橱前看了许久,只是自言自语地啊了两声。

        他们顺便参观了七号汉墓的其他出土文物,黄敬之和徐振宇都为这些文物的精美绝伦而赞不绝口。

        在他们看完之后,黄敬之又回到那个玻璃橱前沉思了好久。他问:“这两件铜器在当时很贵重吗?”

        “并不贵重。”何宜静说。

        “我不明白,吕迁为什么一定要嘱咐把它们随葬呢?”黄敬之又问。

        谁也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何宜静若有所思地问任思宏:“那两支竹简上会不会有什么隐匿的字?”

        “从上下文看,并不缺什么字。”

        “我们再去看一看。”

        他们回到原先那间工作室里。何宜静把那两支竹简放到红外灯下,然后打开了红外电视。荧光屏上随即显示出竹简的真面目:

        M 713

        迁 曰 吾 死 之 后 当 葬 此 铜 球

        M 714

        具 得 重 见 焉

        “铜球!”徐振宇失声叫道。

        “您真是细心人,我当初就没想到M 713 号竹简上还缺一个字。”任思宏对何宜静很钦佩。

        “这也是因为黄教授刚才问起,我才怀疑到这一点。”何宜静并不居功。

        黄敬之在一旁摇摇头,“现在反而令人费解了!难道是吕迁要求把铜球随葬?”

        “墓里并没有什么铜球。”任思宏摊开了双手。他们研究了一下午,也没有弄出结果来。

        晚上,黄敬之在招待所里和任思宏、徐振宇又议论起白夭的事来。在他们准备就寝时,何宜静从地区博物馆挂来了电话。

        “黄教授,我已经找到问题的症结了!”何宜静的声音微微有些颤动。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黄敬之急切地问。

        “电话里说不清楚,明天一早你们就来看吧。”

        “不,请您等一等,我们马上就去。”

        他们三人匆匆赶到地区博物馆。

        何宜静今晚也有点沉不住气了,她兴冲冲地对黄教授说:“你们走后,我在收拾竹简时忽然想起,M713 这支竹简上既然有铜球二字,那么它就应该属于吕迁晚年轶事那一部分。所以,我又仔细查找了那一部分竹简,终于找到这四支。”

        说着,她就把那四支竹简放到桌子上。

        M 590

        此 见 状 甚 奇 问 之 吕 迁

        M 591

        之 旁。 迁 曰:“日 后 复 出, 与 尔 等

        M 592

        一 一 答 之。”

        “你们看,”何宜静从桌上拿起M591 这支竹简,“如果把它放在M713 和M714 之间,它们就成了这个样子。”这时,桌上的竹简是这样排列着的:

        M 589

        时 有 农 夫 数 人途 经 于

        M 590

        此 见 状 甚 奇,问 之。吕 迁

        M 592

        一 一 答 之。

        M 713

        迁 曰 :“吾 死 之 后 ,当 葬 此 铜 球

        M 591

        之 旁。 迁 曰:“日 后 复 出, 与 尔 等

        M 714

        具 得 重 见 焉!”

        “照这么说,我们可以顺着这个线索去发掘铜球了!”徐振宇兴奋地说。

        “两千多年过去了,现在很难说还在不在地下。”任思宏这会儿并不那么自信,“不过,这一段文字能很好地解释,江陵县的吕迁为什么要葬在夷陵附近。”

        黄敬之清癯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宽阔的前额下,眉梢微微扬起,眼睛里闪现出深邃的目光。他说:“无论铜球还在不在地下,这已经是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好结果。它从侧面证实,铜球在当时是确有其事的。否则,就无法解释吕迁为什么要留下这样的遗言。”

        “这个发现还有一个意义,它证明古星图确实是从铜球上临摹下来的。”徐振宇补充道。

        任思宏内疚地说:“这件事怪我工作做得不细。”

        “这也是难免的事,要是由我去整理这七百多支竹简,可能还要出更多的差错。”何宜静十分谅解地说。

        临走时,黄敬之看着这间狭小的工作室说:“这次发现了七号汉墓,你们也应该把馆舍扩建一下。”

        “馆里正在研究扩建的方案。”何宜静道。

        当他们离开地区博物馆时,大街上已经空无一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