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最牛投资客刚需下的“聚宝盆”

刚需下的“聚宝盆”

        对于为什么投资房产这件事,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一位会员、同时也是一位房产投资者的一番话,我觉得很有道理。

        他说:“生活是什么?简单点说,生活就是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而房子是实现这一切的首要条件。如同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和雨露一样,人们的衣食住,离不开房子这个‘基地’。事实上就连‘行’也离不开房子。你买的自行车、电动车、私家车,不得有一个停放的地方?有些人买房子,还专门看房产商有没有修建完善的停车场呢?总之,房子是构成人类生活中的基本要素,谁都离不开房子,投资房产肯定错不了。”

        的确,作为一种“刚性”需求品,房产为温州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利润。纵观2001年以来温州人的投资项目,房产、煤炭、棉花、电力、石油、股市、矿产,等等诸多行业,一些温州人虽然赚了钱,但也有很多温州老板赔了钱,投资煤炭、股市、石油,就是投资失败的鲜活例子。尤其是2008年、2009年煤炭、股市的惨败及迪拜危机中,温州资本在国内国外都遭遇最惨烈的“滑铁卢”。而唯独房产这一项目,是温州人始终获利的投资。虽然国家政策一直在调整,但全国各地的楼盘甚至国外一些楼盘,仍然活跃着许多温州老板的身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房产是人们生活的刚性需求,始终拥有极广阔的市场,因而温州人能始终获利。

        然而,在所谓的“温州炒房团”出现以前,人们虽然知道房子的重要性,但却没有像温州人这样当将房产当作可以投资、可以像蔬菜买卖一样的普通商品买卖。

        中国人受传统意识的影响,一直以房产和地产为重,房产与地产一样成为很私人的东西,而非一般可以流通与买卖的商品。解放前,不论是官宦商贾,买田置地一直是很多人事业有成之后的不二选择。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是温饱问题,对住房条件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当时,很多人住的是草房、平房、大杂院、简易楼。那些拥有大量房产和资本的人,不是人们口中的资本家就是“剥削阶级”。在那个时候,大量的房产和资本对人们来说反而成了累赘,一不小心就会把人拉近政治斗争的漩涡。后来,福利分房越来越火,那些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就职的职工,可以依靠单位来解决住房问题。但是福利分房,惠及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人,房子仍然没有拥有普通商品那样的普遍性的买卖。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单位提供住房的速度远远落后于人们的需求。1980年,邓小平首先提出了房改的思路。1998年,在朱镕基总理提出的房改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商品房诞生了,一改过去脏、乱、差、乱搭乱建的居住环境,房子作为一种普通商品,慢慢走近人们的生活。到了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房,不但要遮风避雨,还要舒适。买房,不但要经济实惠,还要称心如意。房子与金钱和黄金一样,成为了衡量人们能力的一项外在的物质标准,而与房子有牵连的各种商机,不论是房产投资还是房产贸易,都是生机勃勃,房产市场上永远是熙熙攘攘,热火朝天。中国的房产市场,正式形成。温州人投资房产的想法,几乎与中国房产市场的开始同步进行。

        来自温州苍南县的杨先生,就是中国房产市场第一批房产投资者。他1988年从温州工业学校毕业后,一直在一家小单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1998年,市区的扩建工作刚刚启动,他凭借敏锐的商业眼光和自己多年的知识积累,断定自己所居住地的地皮肯定会被征用,于是,他东挪西借买下了几十间老屋,果然,一年之后,这些老房的价格平均每间就上涨了4万元,在坐享房产增值带来的财富的同时,杨先生开了一间中介公司,专门进行房屋交易。丰富的专业知识让他很快就淘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新城刚刚建起,他用自己的全部积蓄,一口气买下了几十套商品房。财富像雪球一样在他身边越滚越大。等到大家都看到了房产投资的商机,纷纷抢购房产的时候,杨先生的荷包早已鼓鼓的了,而他的手下也有了自己的商铺、楼盘、建筑公司和装修队。

        每当别人向他请教成功的经验时,身家已经上千万,名片上印着房产投资专家、建筑公司老总等头衔的杨先生总是如是说:“谁能不住房子呢,既然是不可或缺的,只要有,就不愁没有市场。只要有市场,就像炒股一样,就永远都是牛市。房子也是一种消费品,它跟炒菜时用的盐一样,什么时候都离不了。市场看得准,就有出路,房产投资固然能挣钱,但是房产信息、咨询、装修、销售渠道等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商机,就看会不会发现,能不能把握了。”

        杨先生的成功,很明显,与适应市场发展潮流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看到房产市场的巨大前景,他才毫不犹豫地投入到这个项目。可以说,准确把握房产市场脉搏,是他出奇制胜的法宝。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中国也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进城市,对房子的需求更甚。而与此同时,经过八十年代生育高峰的那批“孩子”,也已经长大,到了适婚的年龄,对房子的渴求也史无前例的高涨。因此,对整个房产市场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住房的刚性需求仍会大量存在。中国的房产行业还有一个较大、较长时间的发展空间。

        正如中国房产协会秘书长朱中一所说;“房产市场上到底有多少刚性需求,没人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刚性需求仍将保持较为旺盛的态势。”此言不虚。由于极大的需要与有限的房产共赢,房产行业就是一个高盈利的年轻行业,而房产投资就像一个能汇集巨大财富的聚宝盆。只要你敢想敢做,你就能收到一定的回报。在这样一个良好的背景下,相信任何一个有商业眼光的投资者都不甘心做一个安静的看客。既然这样,我建议你莫让商机白错过,还是像一个勇于打拼的温州人一样,投身其中,去做一个积极地参与者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