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所传诗中,普遍为大家喜欢的是《决裂·前进》(“你曾是独身主义者,我们也曾在一起立下独身誓言”),还有《何必为年龄发愁》(“朋友,春天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当时最时髦的诗歌题材是“海”,它在二军医大文学圈子里占有不小市场。海,给予她(他)们梦想的天地,成为自由、青春、乌托邦的象征和寄托。
喂,快把船靠向我们、靠向左边,
这里是鱼儿群集的海湾,
声音从左边极远的方向传来,
原来是一只在命运的海洋里
谋利的渔船!——
《海洋三部曲》第二部:沉默的海
开船嘞,热情的风暴在激动的呼唤
止不住的热泪扑向沙滩——
《海洋三部曲》第三部:没有渔网
曾在南京军区各医院流传的一首旧体诗,在西安二军医大也有流传,此诗为当时军中女兵们所喜爱。此诗用仄韵,不讲平仄,大概可以归入古体。传抄中错误不少,参照两种抄稿,转录如下:
《七律·军队女儿》
夺目红星两面旗,裹红军衣奇儿女。
威武父装婷如松,铁躯钢首丹心碧。
谁道孩女娇似燕,肩高偏举击天戟。
跃马挥戈劈战裨,卫东疆场血花丽。
表达同样题材,题目也相同的白话诗:《军队的女儿》,看来也出自一位女兵之手。全诗共分五段:入伍、赴越南、军管、作战、誓言,描述了抗美援越的战斗生活场景。全诗长达230行。作者可能受了《献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勇士》一诗的影响。
诗开头讲一个17岁姑娘来到母亲墓前辞别,她要去从军,到遥远的边疆。
泪,你别流淌
多情的人怎能上战场?
远离父母
我们都一样
生活的道路要靠自己创……
关于“抗美援越”的片断,尽管可能是虚构,但是的确溶入了女兵生活的真实感受。
红旗在军营飘扬,
青春的歌儿荡在湖上。
老班长握着青年的手
“你的故乡在哪里?”
“战场是我新的故乡。”
黎基玛花,伏裹烽火
迎接你哟,越北的风光
一群年青的中国姑娘,
投身于这神圣的战场。
笑啊,流不尽的泪
歌啊,多么雄壮
还记得吗?青春的留影
生活的写照……
开炮——
空中强盗如此猖狂。
高炮怒吼,红河唱,
阵地成了火的海洋。
一个勇士屹立在炮位上,
炮火喷射如永恒的激浪。
……
疯狂的敌机俯冲下来,
瞄准镜里的黑影压过镜框
“小娟,危险!”
不怕死的人,还怕什么危险,
死亡只能使懦夫丧胆。
《军队的女儿》尽管是步《献给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勇士》的后尘,但不同的是,它用了近一半篇幅倾诉了女兵军营生活的丰富感受。这里的女兵,其实是披了“军装”的红卫兵。(“红卫兵的名字靠我们不断增辉。”)这首诗令我们联想到“文革”中私自越过中缅边境的红卫兵,在缅共军队中,他们号称“裤脚兵”(因为他们都是卷着裤脚涉水过去的)。此诗反映出一代年轻人被革命激情充塞得快要爆裂开来的情绪:
如果我牺牲在战场
请代我向天安门告别!
……
火舌射进敌人的心脏,
这青春的呐喊就是力量!
我们的热血就是语言
人们会看到你赤诚的心房。
这首诗的特点是,字里行间流溢出年轻女性的清新气象,不失天真。总算在“文革”那个套话连篇、八股文成堆的日子,透露出一片真心真情感。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