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房地产江湖第八章 张力、李思廉:兄弟情重江湖

第八章 张力、李思廉:兄弟情重江湖

        张力和李思廉是地产江湖上著名的“双子座”——两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合作十几年,彼此之间从未产生过大的裂痕,“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令人羡慕不已。这份牢固的友情成为一个庞大的地产帝国的根基所在。都说江湖险恶、商海无情,但我们仍然盼望双子座的传奇能够演绎下去。

        

1、经得住考验的友情



        1993年,在发轫于海南的房地产热的影响下,广州的楼市也迅速升温。此时,在广州做了5年装修工程的张力心动了,但他的资本还不足以创办房地产公司,需要一个合作伙伴。张力想到了自己的香港朋友李思廉。

        李思廉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曾在证券金融业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做贸易,最后转向房地产。张力打电话给李思廉,讲了自己的想法,李思廉连声说:“好!好!”因为他也正有创办一个房地产公司的念头。“很简单,我们是心有灵犀,一拍即合。”

        张力和李思廉一起出资2000万元,成立了广州天力地产公司——富力集团的前身,从此,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开始了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合作。让旁人不可思议的是,两个人之间并没有签署任何书面协议,解决股份、分红、决策权等问题,靠的就是彼此的信任。

        张力说过:“我和搭档(指李思廉)十年没红过脸,在商界也是绝无仅有的。我们之间没有签署过任何一份文字的东西,大家讲的都是信用。”李思廉也说过,公司决策上的事情,“有一方坚持做,就做了;有一方坚持不做,就不做了;而一方坚持做,另一方坚持不做的事情,我印象中好像没有出现过。”

        有人低估了这份友情的坚韧程度。富力发展起来之后,曾有人试图分裂这对搭档。有的是拉拢张力,在饭桌上恭维他有能力、有魄力,说富力公司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90%都是他的功劳。张力一听就感觉不对劲儿,赶紧让他住嘴。对方非但不适可而止,反而更加露骨地说,自己单干,一切收益都是自己的,岂不比给别人当苦力好得多吗?张力当场翻脸,“告诉你,我和李思廉的情谊是谁也动摇不了的,请你不要再多说一个字,要不然,我这杯酒就会泼到你的脸上去!”

        也有人拉拢李思廉,说他是销售之神、资金运作之神,富力公司的成功是他经营的成功,而张力那样一个只知道埋头干活的低智商粗人,顶多就是一个高级马仔。李思廉马上制止,“如果你还想和我做朋友,就把你刚刚说的话收回去。若不然,你就转身走出去,我们以后不要再见面了,因为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当然,两个人之间也不是绝对没“红过脸”。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富力的压力非常大。关于富力的负面传闻不断,先是传出“富力地产资金链濒临断裂”的消息,后来甚至传出“富力地产即将倒闭”的爆炸性新闻,股价暴跌。富力不得不回购自己的股票以支撑股价,李思廉和张力甚至还拿出8000多万元购买公司的物业。

        据富力内部的说法,在巨大的压力下,“从未红过脸”的李思廉和张力有不下三次在闭门会上“拍了桌子”。幸运的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富力度过了难关,压力之下发生的不愉快很快成了过眼云烟。

        

2、“豹子头”与“小生”的合作



        张力和李思廉性格反差很大,张力性格外向率直,在生意场上生龙活虎,勇于开拓,人送绰号“豹子头”;而李思廉性格内敛含蓄,斯文儒雅,望之如戏台上的白面“小生”。按照当地人的习惯,张力和李思廉被唤作“张生”、“李生”,这个称谓对李思廉来说尤其贴切,而对张力来说,则有点别扭。

        或许这种个性上的差异才是两个人能够长期和睦相处的原因所在。两个人的分工也是建立在各自优势的互补上——张力主管项目开发和工程管理,李思廉主管公司财务和市场营销。两个人都恪守着自己的职责范围,不去干扰对方的决策,尊重对方的权利和判断。

        张力说过,“像买地,李生从来不理,我一个人说了算。我也不搞那些前期调查、市场分析,这块地能不能买,我只要去看一眼,心里算算,大概用一个小时我就可以断定这块地要或者不要。我从不想听别人的意见,别人提了也白提”。自信、霸气,这是张力的独特之处,试想,如果李思廉也是同样个性的人,两人还能和睦相处吗?有差异,彼此能够包容和互补,才有和谐。

        张力喜欢冲在第一线,创业之初,他几乎整天摸爬滚打在工地,即便是公司做大之后,张力还保持着当年的习惯,经常顶着南方盛夏30多度的高温,亲自巡视工地,检查施工质量。“人说一个指挥官离前线越近对指挥越有利,而我是必须亲临前线才有激情,才快乐。”

        在项目开发上,张力敢于冒险,胆识和魄力过人。富力的第一个项目——富力新居,就是一块没人愿意碰的地,“那块地靠着煤厂,又挨着铁路,没人敢买,我们就敢买。当时拿到那块地,地上的煤还有一寸多厚,我们把煤铲起来,再用水冲干净。房子一开卖,每平方米3000多元,买房的人排起队来,很快就卖完了。因为当时很少有人搞普通住宅,市场上几乎没货,人人都去搞甲级写字楼、高档豪宅。”

        富力还曾在黄花岗拿下一块地,这里原是一座殡仪馆,人称“煞气重地”,许多开发商都避而远之,张力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还给项目起了个挑战性的名字——御龙庭。

        1995年拿下富力广场地块,是富力集团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当时,拥有这块地的工厂提出先付3000万定金。对当时的富力而言,3000万可不是个小数目,在没有得到政府的正式批准前,把钱打到对方账号保不保险?谁的心里都没底。“高层们讨论到夜里12点半才下定决心,即使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钱也要先给工厂,表达我们合作的诚意,把这个大项目争取回来。”如果没有张力过人的胆识,这个决定恐怕是很难作出的。

        即便是拿到了这块地,还是有很多未知数,如果将来房子卖不掉,资金链断裂,富力将万劫不复。但张力的冒险成功了,1996年面世的富力广场,无论社区环境还是户型都是当时老城区最漂亮的,均价卖到每平方米6000多元。从此,人们对富力刮目相看。

        2002年,富力进军北京,在北京广渠门48.78公顷土地的公开招标中,以31.98亿元一举夺标,轰动了北京的房地产界。

        与张力相比较,李思廉在资金调配和市场营销方面更胜一筹。创业之初的2000万资金,对于房地产开发来说捉襟见肘,幸赖李思廉的调度和平衡能力,才能顺利过关。在楼盘销售上,李思廉也能出奇制胜。一次,富力的一个楼盘滞销,李思廉当机立断,低价提供给当地政府,作为教师宿舍,既快速回笼了资金,又为公司赢得了声誉。

        李思廉策划的楼盘广告别具一格,通篇全是价格罗列,类似中介公司门口的租售信息,与我们通常所见的玩弄概念、以煽情的广告词和美轮美奂的画面为主体的楼盘广告形成鲜明的反差。有人批评他不会做广告,但这种朴素、实在的广告宣传却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好效果,也反映了策划人脚踏实地的作风。

        2003年年初的一天,张力对李思廉说:“你看,我们是不是使公司上市?”李思廉一听笑了,“我这些天正琢磨这事呢”。经过努力,富力于2005年7月15日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这也印证了两个人“心有灵犀,一拍即合”的默契。

        在两兄弟的合力下,富力从一个起步时10多人的小公司成长为一个庞大的地产帝国,销售额从1995年的3000万元到2009年的241亿元、2010年上半年的125亿元。诚可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