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联结华中和华北的纽带,可以南下华中,北迫平津,且与晋察冀和太行抗日根据地成鼎足之势。巩固和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对坚持敌后抗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从1938年底开始,日军增强驻山东的兵力,组建第12军,下辖第5、第21、第114师团、独立混成第5旅团、骑兵集团等部,并开始由城市和交通要道向乡村伸展。为适应对敌斗争的新形势、统一山东抗日武装的领导和增强山东抗日武装的力量,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决定,1938年12月成立山东纵队,下辖6个支队。与此同时,八路军总部命令第115师主力一部开赴山东。第115师立即派第343旅第685团由晋西出发,12月下旬,到达(微山)湖西地区,与当地抗日武装合编为苏鲁豫支队。
1939年3月1日,第115师代师长陈光、政治委员罗荣桓率师部及第343旅(欠第685团),到达鲁西郓城地区。
为迅速打开运(河)西地区的抗战局面,3月4日,第115师以第686团对环城西北之樊坝伪军据点发起进攻,全歼守军1个团800余人。樊坝战斗后,第115师除留第686团第3营坚持运(河)西地区外,继续东进泰(山)西地区。10日,到达东平东北部的夏谢村,与中共泰西地委和山东纵队第6支队会合,随即召开山东津浦路西地区高级干部会议,罗荣桓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提出创造泰西抗日根据地的任务。会后,八路军部队拔除了汉河西岸的伪军据点,加紧扩大武装和建设政权。
八路军第115帅主力进入鲁西后,使泰西抗日根据地迅速扩大,直接威胁日军的重要交通线律浦路,5月初,日军从济南、泰安、兖州、东阿、汶上等地调集5000余人,附汽车、坦克100余辆、火炮100余门,以及伪军3000余人,分9路“扫荡”泰西地区,企图寻找第115师主力决战。
5月2日至8日,日军首先对大汶河南岸及东平、汶上地区进行“扫荡”。
9日,各路日军接近山区后,即采取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的战术,对第115师师部及活动于肥城、宁阳山区的抗日武装实施合围。
10日,第115师首长决定,除留下第686团2个营在原地坚持斗争外,师机关、直属队、津浦支队向大峰山区转移,山东纵队第6支队向平阴、东阿转移。此时,各路日军已迅速形成合围。第115师师部、第686团(欠第3营)、津浦支队、冀鲁边第7团、山东纵队第6支队等部和中共鲁西区党委、奉西地委等党政机关共3000余人未及转出外线,被包围于肥城东南陆房一带纵横不足10公里的地区内。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第115师首长决定,以少数兵力在正面阻击与钳制日军,其余部队和机关于当晚乘夜暗突围转移,但当夜突围时,除山东纵队第6支队由于熟悉地形、道路,秘密跳出日军包围圈外,其余各部均为日军所阻。
11日,日军在密集炮火支援下全线发起进攻,并一度逼近第115师师部驻地陆房村。八路军被围部队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顽强反击,终于守住了阵地,并连续击退日军的多次攻击。入夜,日军收缩兵力,监视八路军行动,企图侍天明后继续围攻。第115师首长当即决定,趁日军收缩兵力之机,利用日军不善夜战的弱点,实施夜间突围。部署是:师部和第686团向西南方向突围;津浦支队和冀鲁边第7团分别向东和向南突围。22时许,除留置警戒分队外,各部队逐步收拢,整理装备,宣布纪律,实行分路、轻装、隐蔽突围。至12日晨,各部队及党政机关均由日军间隙跳出合围圈,安全转移至东平以东地区休整。
12日上午,日军以炮火掩护步兵攻入陆房村内,才发现八路军已经转移。
陆房突围作战、共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八路军伤亡360余人。此战胜利,对保存骨干力量和坚持山东敌后游击争,具有重要意义。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