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1日,美国国会以“国家安全考虑”为由,要求中国的华为技术公司剥离已收购美国服务器技术公司3LeafSystems所获得的科技资产。华为是2010年5月斥资200万美元收购3LeafSystems公司的。
在强大的美国国会面前,华为的海外并购之路又遇到一次挫折。华为方面宣布,已主动撤销收购美国3LeafSystems技术资产的申请。这意味着华为第二次进军北美市场的尝试再次以失败告终。华为称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公司无意使这一收购交易产生这样重大的影响和关注。
对于实力雄厚的华为来说,这项仅仅200万美元的收购,不仅遭到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出面建议撤销交易,还有5位国会议员致信美国的财政部长盖特纳和商务部长骆家辉,认为这一收购直接危害到了美国的国家安全。
数据显示,2003~2007年间,中国在全球并购市场中所占份额在2%~4%之间。到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其他国家并购活动受挫,中国所占份额随之飙升至9%的顶峰。然而,在海外并购之路上,不仅是华为,其他中国企业也屡屡遭遇非经贸壁垒,特别是在美国,经常遭遇冷遇。
其实,华为并非个案,在中国企业日益壮大并寻求海外契机的同时,非经贸壁垒却像一个隐形的杀手,扼杀了不少并购机会。据德勤2010年并购报告统计,超过50%的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未取得成功,无法达到增值的底线。值得注意的是,非经贸壁垒正成为这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中新一轮“成长的烦恼”。
而作为华为的竞争对手,包括中兴通讯、中国移动的投资和产品,在过去的10多年里,也一直未能有效进入欧洲和北美市场。从多次失败的过程来看,本土化和无形的非贸易壁垒是目前这些电信厂商海外扩张的最大障碍。
资深财经评论员谭浩俊发表评论认为,虽然从表面看,华为在美、印、英等国的遭遇,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近年来,欧美国家针对中国企业和产品的贸易保护行为并不少见,但华为所遭遇的是“国家安全”这根“高压线”。原因在于,其他企业都是一般的加工企业和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也是普通加工品和一般制造品,属于低端制造业范畴,没有什么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采取一般的贸易保护手段就可以起到阻止和限制的作用;相反,华为属于高端制造业,并掌握了不少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要想进入欧美国家和市场,自然会遭到这些国家的强力抵制和限制。
业内人士分析,华为再三澄清,愿意随时开放设备接受检查,美国方面依然如此作为,“国家安全”因素是表面借口,其实质是变相的贸易保护。近年以华为、中兴、中国移动等为代表的中国通信厂商的崛起,给欧美同行造成强大的竞争压力,一些政府为了保护国内企业,屡次在并购审查上找借口。为掩人耳目,“国家安全”是最合适的理由。据悉,成立于1988年的CFIUS是美国管理外国投资的专管部门,初衷即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与该委员会配套的,则是特别设立的外国投资审批制度。
尽管此次又被“审批制度”卡住,但华为表,华为将坚守我们对美国市场长期投资的承诺,仍将继续发展在美国的业务,并与美国政府进行合作。目前,华为在北美以外的市场,发展良好。
华为海外并购屡屡受挫也给了我们新的启示,中国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仅要面对自身的挑战,还要面对外界的压力,不仅要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还要改变外界对中国企业的认识。而面对中国经济不断以新的姿态、新的业绩出现在世界的面前,尤其是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遏制中国发展和崛起的力量会进一步集聚,针对中国企业和产品的贸易保护手段也会不断变化和升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