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眼睛是现在的他,一个人的嘴巴是将来的他——高尔斯华绥
1、领导讲话权威性训练
领导者讲话的权威性标准,是由讲话者所处的地位和所能起的作用决定的。社会组织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庞大的系统,这个组织系统是由许多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进行的领导活动构成的。要保证社会组织活动的协调和统一,就要使所有人的意志服从于一个人的意志,这就是讲话者的统一意志和统一指挥。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组织的日益壮大,讲话者的统一意志和统一指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从广义上讲,凡是有许多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的意志上。要实施这一意志,就要求作为领导者的讲话必须要有权威性。
领导者的讲话不管是否经过深思熟虑,都可能对听众和社会产生大的影响。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往往会带来不小的麻烦,造成无法预料的后果。所以,讲话者讲话必须非常注意原则性和政策性。
(1)讲究原则性
原则性是指领导无论在什么环境中,讲话都要有一定的限度、尺寸,不能脱离这个限度去随心所欲地阐述、说明、表现个人的思想观点。语言是思想的体现,是行动的先导。讲话不讲原则,必然导致行动的无原则性。领导讲话不讲原则,会降低自身的威信,影响集体战斗力的发挥,阻碍正常工作的开展。
(2)讲究政策性
在一般情况下,领导者的讲话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一个组织、一个集体出现在众人面前。其讲话往往是代表这个组织的工作方针、工作原则、工作目的、工作要求。讲话的政策性在对外工作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也最为重要。领导者在对外交往中的言谈举止,代表国家、民族的形象和尊严。对事件的评论,对双边关系的建议,对外谈话,对外声明等,都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具体体现,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地位和声誉。
(3)讲究互动牲
在领导者的语言表达过程中具有权威性的同时,也要具有互动性的特点。因为领导者的语言不可能一直都按照预先拟定好的来讲,而是需要与相应的听者进行互动,并根据相关要素的变化作出及时恰当的反应。如果讲话者只管按照自己的意图说下去,丝毫不顾及下面听众的反应,互动效果就无法形成,必然就会造成语言交流的中断,讲话气氛便无法融洽,领导者的语言引不起响应,对大众的统帅引导作用就无从发挥。
互动性可以使领导者和听众之间相互得到启发,相互碰撞出火花,有助于讲话主题的深入挖掘和突出重点。个人的思维总是有限的,在多方的交流中,便可拓宽思路,产生新的想法,产生出妙语连珠的效果。
(4)讲究主动性
领导者在讲话过程中,主动发挥互动性,可以增强听者的兴趣,吸引更多的注意力,使气氛更加活跃,所讲的主题可以更加深入。
①所有的语言都要以听者为指向,对听者进行适时的引导。一是要把握控制讲话的主题和方向,使讲话的基本走向可以按照事先的策划构思进行。二是要营造出融洽和谐的交流氛围,调动听者的积极性。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领导者自信沉稳,掌握住交流沟通的主动权。同时,关键的一点就是领导者还要懂得“倾听”,让对方能感受到作为领导的真诚,引起他们进行相互交流的愿望;并且,要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如恰当地运用问句,引发听者的思考兴趣;对听者的话语迅速作出解读和小结,点明主题,控制节奏。
②领导者要从听者的反馈中,及时进行信息的全面处理,能够受到启示,捕捉灵感,为自身的讲话增加新的亮点。在开拓出新的讲话空间的基础上,针对某些回答进行强化、深化,将其思想层次提升,更加扣合主题。除了要语言衔接流畅、基调统一之外,还要注意相互的意识配合、控制和补充,以及对相互的漏洞和失误及时发现并予以迅速地弥补。
2、领导讲话创新性训练
古诗有云:“绿阴不减来时路,更添黄鹂四五声。”在众人熟悉的绿阴黄鹂的景色中,又传来黄鹂的欢快叫声,别有一番情调,更能吸引人心。同理,如果领导者能在平实的言谈中,巧妙地渗入一些新的东西,就能使言谈充分体现迷人魅力和积极影响。言谈富有新意的常用方法有:
(1)推陈出新巧合成
每一种观念,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为众人所熟知和认可的观念,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产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观念从个体上看,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而从整体上看,这些观念之间又有相互补充、纠偏、完善的潜在作用。如果采用组合的方法,把它们有机地合成一种新的观念,那么其合理性就会扩大,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如,求贤若渴和怀才不遇是一对古老而常新的矛盾,某领导谈到这一问题时说:其实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也常有,关键是要找,而不能坐等。如果伯乐有“三顾茅庐”的诚意,千里马有“毛遂自荐”的勇气,那么不管是伯乐找到了千里马,还是千里马找到了伯乐,对于双方都是幸事。“伯乐与千里马”、“三顾茅庐”、“毛遂自荐”等历史上的观念,就这样被合成了一个更完善、更能为众人所接受的现代观念。
(2)自圆其说巧“逆解”
人们的心目中不同程度地归结着一些自己深信不疑的观念,不能简单地说这些观念是错误或陈旧的,但其中确实存在很多不全面、待更新的地方。如果你敢于“逆解”这些观念,揭示新的理解且能自圆其说,必能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如松下幸之助提出一个观点:“吝啬就是创造新价值。”他认为:吝啬这个词,从字面上看是个贬义词,但吝啬的本意是将自己的一切提高到更重要的地位。人们往往只从消极的、非生产性的角度去想象吝啬的含义,而没有从积极的、生产管理的角度去发展吝啬的内在精神。当代市场中的价格竞争,往往取决于企业的“吝啬”程度。这种说法的确使人耳目一新,在震惊之余产生共鸣。
(3)认知和谐巧“借壳”
这本是股市中的一个术语,指某个上市公司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经营困难重重,而其他有实力上市的公司通过与这种公司的资产重组、结构调整等方式,既赋予旧公司新的灵魂,又促成新公司顺利上市,这实在是一举两利的好事情。
在言谈中,同样也可以采用这一方法,即借用大家熟悉的某一形式,融入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让大家在对“壳”的熟悉和对“魂”的陌生中产生新的认识。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各有一处卧龙岗,两地都建祠纪念诸葛亮,且一直争论不休。南阳武侯祠中有一副对联曰: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1954年,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在同南阳二中师生会见时,念了他改过的对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就近取“壳”,并寓时代精神的灵魂于其中,境界高远,胸怀博大,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4)借物寓意巧说明
使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如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提出的“鸵鸟理论”就是一个很有趣的寓言故事,他说:当两只鸡一样大的时候,其中一只肯定觉得另一只比自己小;当一只是火鸡,一只是小鸡时,火鸡会觉得自己大得不行了,小鸡则会觉得两只一样大。只有当对方是只鸵鸟的时候,小鸡才会承认对方大。所以,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力量估计得过高。这种浅显而新颖的语言形式,丝毫不影响其中所包含的道理的严肃和深刻,反而更有启发性,更为人所津津乐道。
(5)形象鲜明巧对比
这是一种普遍使用的语言方法,但拿谁跟谁比,却大有学问。如日本三洋公司的井植薰说:“我在公司的人才培养上,采用的是‘水涨船高’的办法,水就是全体公司员工,首先是把水位提高,船是浮在水面上的出色人才,水涨高了,船才能更高。‘水落石出’是企业在人才培养问题上无所作为的一种结果,水流干了,露出来的几位突出人才,充其量只是一般的肯干的干部。”拿水涨船高与水落石出相比,对比强烈,形象鲜明,效果集中,对于对比双方的精心选择以及对这种语言技巧的高超运用,由此可见一斑。
(6)不落窠臼巧翻新
一种形象在形成之后,在很大程度上便会成为一种惰性的存在,长久缺乏变化或变化速度迟缓,那么再美的象征,再大胆的变形,也都会变成远古的化石,没有生命和活力。从翻新法的特点来看,它由本体和喻体构成,本体不变,喻体可变,我们完全可以不断推翻本体和喻体的配合方式,从而更加丰富人们对本体的理解和感受。翻新的办法主要有:
①把一个高远、抽象、新奇的事物通过联想拉回现实并同生活中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配合在一起。如在谈到计算机软硬件的关系时,某专业人士形象地说:电脑只是盘子,软件是菜,人是为吃菜,才买盘子,两者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又如有的企业家把“团队精神”比作“能打群架”,有的把它比作“团长死了,营长就会上去,照样能打胜仗”等,正可谓:境非真处即为幻,俗到家时自入神。
②把生活中的新事物、新现象、新词汇等大胆地运用到翻新法的配合当中去,使人们对本来已经熟悉的东西产生一种新的联想和体验。如把做生意比作“像股市一样,牛市也罢,熊市也罢,都有人能赚到钱,关键看你怎么做”。
③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用很专业的知识进行形象地联想配合。如王码公司总裁王永民把成就、荣誉、地位、金钱等比作像“电荷”一样,在一个人身上积累多了,“电压”就会升高,“高电压”使别人难以接近,自己也十分危险,解脱的办法是“放电”,把自己“接到地上”,“接地”,“放电”,回到“零电位”。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理解社会科学中的心理现象,又何尝不是一种值得称道的“组合技术”呢?
法国的丹纳曾经说过:“一切典型永远可以推陈出新,过去如此,将来也如此。而且真正天才的标志,他的独一无二的光荣,世代相传的义务,就在于脱出惯例与传统的窠臼,另辟蹊径。”只要我们敢于和善于创新,就能使言谈永葆生机和活力。
3、领导讲话通俗性训练
说话的通俗性,是指说出的话不但要生动、巧妙,而且还要明白、易懂,使人乐于接受。通俗化,即语言表达要大众化,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用语通俗,一听就懂;二是意义通俗,深入浅出。违背这两点,不仅会让人觉得不知所云,甚至还会造成各种误解。
多使用群众口头中常用的大众化语言,也可以使表述更为通俗易懂,增加语言的特殊表现力。大众语言来自于人民大众,是人民群众发明创造的。它包括俗语、谚语、歇后语等。
俗语是通俗而广泛流行的定型语句,简练形象。恰当地引用俗语,可以增强说话或演讲中的幽默感和说服力。
谚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语言,经历了千百年长期传诵,千锤百炼,凝结着劳动人民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智慧。谚语具有寓意深长、语言精练、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特点。谚语和俗语一样,也可以为语言增色。作为领导,若能在说话中巧妙运用上述俗语,无疑会会增强说话的感染力。
例如,为说明某人工作开展缓慢,可说:“他呀,大象屁股——推不动。”为了说明自己没有能力办这件事,可说:“我是丫环带钥匙——当家不做主。”为了说明办了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可说:“我办的这事真是‘公公背儿媳’——费力不讨好。”
以上技巧通常是说,在语言运用上,要善于运用已有语言文化宝库中的珍贵宝藏,使我们讲话通俗易懂,为大众所接受。
另一方面,如果一个领导要使自己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明晓,还要求讲话者首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把自己摆在与广大听众平等的位置上,只有先平易近人,才可至真至纯!
4、领导讲话有效性训练
(1)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领导者在进行讲话的过程中,要从听众的角度出发,心态平等,真诚坦荡,不说“官话、套话、空话”,以“人”为基点,多一些通俗、贴近,少一些“灌输”、“说教”。尤其面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话题,领导者更要做到“进得去,出得来”,学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描述艰深难懂的概念。
如果总是一味地运用术语,自己看起来成为“专家”,却无法与听众进行沟通,那么语言的传播意义也就荡然无存了。简而言之,领导者在思想上要“深入”,语言上要“浅出”,既不能“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也不能“下里巴人”、低级庸俗。只有这样,领导者才能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使领导讲话更具人情味和吸引力。
(2)表现个性特色
领导者的讲话,应体现出个人对所讲主题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生活的感悟,通过适当的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出来,做到与听者的坦诚相见。领导者的思维反应、价值观、道德观、文化底蕴、情感倾向、兴趣审美尽显人前。
领导者讲话要考虑传播对象的具体特点,以便让自己个性化的语言更好地为广大听众服务。对于领导者的个性传播,可以理解为“从生活中来,到群众中去”,用不同于书本、报刊、文件的语言,用鲜活的有真切感受、有真知灼见的语言进行传播。既要避免千人一腔、千人一面,同时也切忌一味追求与众不同,陷入“为个性而个性”的误区。
(3)把握讲话的语境
作为领导者,在各种讲话的具体过程中,应引领听众观察世界、认识世界,以独到的见解激发听众的求知与思考。语言表述要有对象感,努力营造“谈话场”,这种交流不仅体现在语言组合层面上的服务性、沟通性,而且还表现在因交流对象不同而不同的表达层面上。
在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过程中,语言可以说是人们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如果有了语言工具却没有对语言运用相关要素的了解,就会影响交流的顺畅与和谐,有时甚至还会对交流双方的理解产生阻碍,反而违背人们交流的初衷,达不到期望的交际效果,而对所处语言环境的把握是有效地进行语言表达、语言交际的第一步,也是领导者更好地服务受众,有效地实现传播目的在语言方面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语境是交际过程中讲话者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依赖的各种因素,在讲话过程中的任何语言活动同样离不开语境的支持和制约。优秀领导者的语言魅力,除了他们的语言功底和修养外,还包含着对语境因素的变化和制约的审时度势的感知力和随机应变的自我调适力。根据讲话时的环境,精心选择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语言方式,是领导者讲话意图与目标受众期待和谐一致,从而实现有效传播的关键。
领导者对所处讲话语境的认识、适应,并在符合讲话语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地营造语境、控制语境,真正做到语言运用“随心所欲不逾矩”。这样的领导讲话才是为广大受众乐于接受的、富有传播魅力的,才是有效的。
5、背诵不是笨办法
每个人几乎都有过背诵文章的经历,领导也不例外。背诵不是笨办法。它使我们非常有机会训练自己的声音,丰富自己的学识,掌握更多语言,增强我们的记忆,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当众讲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背诵,一是要“背”,二还要求“诵”。这种训练的具体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记忆能力,二是增强口头表达能力。
记忆是优秀口才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没有好的记忆力,要想培养出口才是不可能的。只有大脑中充分地积累了知识,你才可能张口即出,滔滔不绝。如果你大脑中空空如也,那么你再伶牙俐齿,也无济于事。记忆与口才一样,它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后天的锻炼对它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背得越多,记忆力越强,“背”正是对这种能力的培养。
“诵”是对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这里的“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朗诵”。它要求在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声情并茂的表达。
背诵法,与速读法相辅相成。速读法的着眼点在“快”上,而背诵法的着眼点在“准”上。也就是你背的演讲词或文章一定要准确,不能有似是而非的地方,而且在吐字、发音上也一定要准确无误。其方法是:
第一步,先选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
第二步,对选定的材料进行分析、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要花点工夫的,需要我们逐句逐段地进行分析,推敲每一个词句,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思想感情,并注意培养自己的感情。
第三步,对所选的演讲词、散文、诗歌等进行一些艺术处理,比如找出重音、划分停顿等,这些都有利于准确表达内容。
在以上几步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具体的背诵过程也可分步进行。
①进行“背”的训练。也就是先将文章背下来。在这个阶段不要求声情并茂。只要能达到熟练记忆就行。并在背的过程中,自己进一步领会作品的格调、节奏,为准确把握作品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②是在背熟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大声朗诵。将你背熟的演讲词、散文、诗歌等大声地背诵出来,并随时注意读音的正确与吐字的清晰,而且要带有一定的感情。
③用饱满的情感,准确的语言、语调进行朗诵。
6、语速训练
领导讲话要让人接受,首先要做到发音清楚,吐字清晰。清楚的发音可以依赖平时的练习,倾听别人的谈话、朗读书报、多听收音机广播,这些均对正确的发音有迅速的帮助。说话的时候,每一个句子要明白易懂,避免用艰涩词汇。别以为说话时用语艰深,就是自己有学问、有魄力的表现;其实,这样说话不但会使人听不懂,而且还会弄巧成拙,引起别人怀疑,认为你是在故弄玄虚。当然成功的当众讲话还需要丰富的词汇、多变的句型,使讲话扣人心弦,让听众欲罢不能。
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易行、有效的口才训练方法。
这里的“读”指的是朗读,而非默读,顾名思义,“速读”也就是快速的朗读。这种训练方法的目的,是在于锻炼人口齿伶俐,语音准确,吐字清晰。
方法:找来一篇演讲词或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先拿来字典、词典把文章中不认识或弄不懂的字、词查出来,搞清楚,弄明白,然后开始朗读。一般开始朗读的时候速度较慢,逐次加快,一次比一次读得快,最后达到你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
要求:读的过程中不要有停顿,发音要准确,吐字要清晰,要尽量达到发声完整。因为如果你不把每个字音都完整地发出来,那么,如果速度加快以后,就会让人听不清楚你在说些什么,快也就失去了快的意义。我们的快必须建立在吐字清楚、发音干净利落的基础上。我们都听过体育节目的解说专家宋世雄的解说,他的解说就很有“快”的功夫。宋世雄解说的“快”,是快而不乱,每个字,每个音都发得十分清楚、准确,没有含混不清的地方。我们希望达到的快也就是他的那种快,吐字清晰,发音准确,而不是为了快而快。
这种训练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手头有一篇文章就可以练习。而且还不受人员的限制,不需要别人的配合,一个人就可以独立完成。当然你也可以找一个人听听你的速读练习,让他帮助挑出你速读中出现的毛病。比如哪个字发音不够准确,哪个地方吐字还不清晰,等等,这样就更有利于你有目的地进行纠正、学习。你还可以用录音机把你的速读录下来,然后自己听一听,从中找出不足,进行改进。如果有专业人士指导就更好了。
说话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技巧,我们必须认清这种巧妙的方法,然后才能获得成功。当众讲话时要顾及听众的反应,话要说到点子上,千万别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更不可以自己为中心,当众讲话是为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所以要清晰、明示、坦白直率。信口开河、放连珠炮,都不是受人欢迎的当众讲话方式,信口开河并不表示你很会说话,相反的,证明你说话缺乏热诚,不负责任。至于说话像放连珠炮,那只有使人厌烦,因为你一开口,别人就疲于应付,没有机会发言,最后自然是双方不欢而散。
7、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一些领导说话,声音微弱低沉,模模糊糊,吞吞吐吐,容易给人一种怯懦的感觉,有损于领导的形象,也不利于所讲内容的正常表达。语调的变化可以增加领导说话的魅力。
声音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发言时,应做到干脆有力,而且应有一定的特色。口头语太多,而且总是把一句话重复了一遍又一遍,或一说话,官腔十足,拿腔拿调,哗众取宠,令人作呕,或语调酸味十足,或与人交谈时前不搭言,后不搭语,含糊其辞……这些都会影响领导的发言形象。
如何使领导的发言有魅力呢?这就需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主要包括在各种会议上的演讲能力,对不同对象的说服能力以及在面对复杂情况的答辩能力。这三种能力,恰恰是目前我国不少基层领导干部,甚至包括一些高层次的领导干部所缺乏的。有些领导干部,不善于在各种下属面前精辟地表述自己的思想见解,甚至讲两三分钟的短话,也要秘书事先拟一篇讲稿;还有的领导干部,找下属谈话时,明明真理在手,但却说服不了对方,遇到诘问,竟然无言以对,缺乏起码的答辩能力。由此可见,不仅是高级领导人才,就是作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也应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因此,不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具备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和完善领导人才的组织指挥能力,疏通协调能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同时,领导发言前应考虑如下问题:
第一,你发言的目的是什么?是让下属思考、通知、说服、决策,还是采取行动呢?
第二,你的听众是谁?与会的关键人物是谁?他们是否有些你应该知道的怪僻举止?他们有些什么主要倾向性或偏见是你应该回避的?
第三,将该发表的事列出提纲,牢记发言后希望大家知道的思想或中心议题。
第四,确认下属所提的问题,事先准备回答,这样你可以应付自如。
第五,向下属宣布发言的目的和作用,然后告诉他你将讲什么。
第六,发言时可以用一些幽默的语言,但不要硬扯一些打乱思路的笑话。
第七,要面对下属,不要看地板、天花板或窗户,而应注意你的听众。
第八,发言结束,应该总结一下所谈的内容。
唯有如此,才能使领导发言既优美动听,又言之有物,切中要害,更容易让听众接受。
8、演讲技能训练全方位
天生就会演讲的人是不存在的,那些著名的演讲家们,都是经过后天的刻苦训练才能站在众人面前慷慨激昂地陈词的,可见演讲技能的训练对于演讲者是多么的重要,特别是身为一名领导,掌握这些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1)确立演讲目标
清晰明了地传达你的观点。
激发听众采取行动。
激发听众热情,引发听众思考。
做好自己,关注此刻,让你的演讲流露出自信和诚信。
有逻辑地展开论述,你的观点或提议更有说服力。
(2)让你的表达更有力量
①使用正常的音高
大多数时候都使用正常的音高。保持声音洪亮,不要给人颤抖或发紧的感觉。
②变换节奏
说话太快或太慢都会让人无所适从。所以演讲者应当不停变换节奏,让听众始终保持兴趣。
③抑扬顿挫
演讲中经常提高或降低音调,让你的声音有一种抑扬顿挫的感觉:“有的人喜欢关注过去(升调),而我要讨论的则是未来(降调)。”避免用上升的音调结束一句话,那会让人感觉你对自己所说的话并没有信心。
④关键字的强调
对关键的字眼进行强调,一方面可以使你的演讲更有节奏感,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听众对你的演讲保持兴趣。适当的强调有助于把听众的注意力引向一些关键概念,而且使你的演讲也不至于过于平淡乏味。
⑤控制音量
你应该确保房间里的每个人都能听到你的声音——但又不能大喊大叫。注意,要用隔膜(而不是从喉咙)发出声音。
⑥掌握停顿
在关键的字词前后加以停顿,一方面可以突出其重要性,一方面也可以引发听众思考。
⑦用简单有力的字眼
使用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日常用语,避免打官腔或者使用专业术语。
⑧句子要简短
不要用长句子。简短而有力的句子更容易理解和突出主题。
9、选择措辞
(1)不要让人感觉你凌驾于听众之上。没有人喜欢听行业术语。如果必须使用的话,一定要事先幽默地给出信号,然后再说出你的术语——并在随后进行解释。
(2)并非所有的字眼都具有同样的价值。有些字眼更具感情色彩,更能吸引听众注意,而有些字眼则恰恰相反,所以在选择字眼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例如,“敌人”是一个很有力的否定词,而“对手”一词所表达出来的语气则远没有那么强烈。
(3)跟术语或模糊不清的语言相比,视觉性的语言往往更有煽动性,比如说“一种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要比“历史演进的常见因素之一……”更有力量。
(4)不要重复那些无用的字眼,比如“一方面……”、“也就是说……”、“事实上”、“的确”等。
(5)尽量使用一些能够让人产生视觉联想的字眼:“毁灭性的”、“碎成片的”、“至关重要的”、“爆炸性的”等。
(6)避免使用那些陈腐的或已经被过多使用的字眼:
很高兴今天能来这里……
一方面……
事实上……
底线是……
我们进退两难……
认真地说……
让我清楚地……
我已经说过……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好笑的故事……
别告诉你的上司,但是……
说实话……
(7)如果大脑一片空白
①不要感到痛苦,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②不要惊慌,深呼吸。让听众感觉你只是停下来思考。看看屏幕或者笔记,寻找提示。
③利用这个机会让听众提出问题。
④如果你所忘记的是一条并不重要的信息,直接忽略掉这条信息,接着往下,“我的记忆刚刚好像短路了!”
⑤开口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要说什么——否则别人很容易看出你的卡壳。
⑥如果实在想不出来某个要点,就彻底忘掉它,不要让它影响演讲的总体效果。
⑦告诉自己,听众或许并没有意识到你忘记了某些要点。
⑧记住,你的目标不是做到完美,而是要尽量保持真实。偶尔的记忆短路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关键在于你怎么处理。
(8)当听众不理睬的时候
①保持平静,看着那些最烦躁的听众。这会促使周围的听众让他们安静下来。
②做出要开始演讲的样子。调整麦克风,拿出卡片或演讲笔记。
③冲着那些不理睬的听众微笑,眉毛上扬。
④如果所有的努力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你不妨大声说:“女士们,先生们”……(停顿)“女士们,先生们”……(微笑,看表,然后说)……“我们有点耽搁了……”然后慢慢开始演讲。
⑤决不要跟听众发脾气,这只会破坏整个演讲的气氛。
(9)如何使用幽默
幽默是门微妙的艺术。如果使用得当的话,它将是一种绝好的打破沉默的方式。动手收集你喜欢的幽默笑话,以备今后发表演讲时使用。
下面是使用幽默的一些建议:
①一定要确保你所使用的幽默能够巩固你的演讲主题。
②你所使用的幽默必须恰当、得体。
③如果要开玩笑的话,玩笑的对象应该是你,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④保持低调。
⑤千万不要在笑话还没讲完的时候就发笑。
⑥不要矫揉造作——让人感觉你是在自然流露。
⑦语言一定要简洁——你越是企图搞笑,就会显得自己越可笑。
⑧如果没人笑的话——不要责怪听众,只要接着往下就可以了。
10、辩论技能训练全方位
强有力的辩论才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领导的领导才能,对现代领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下面介绍一些辩论的训练方法,希望对读者诸君有所帮助。
(1)实践性训练
积极训练,注重实践,是提高自我辩论水平和能力的有效途径。论辩的特点,决定了论辩的训练内容。只要领导者多在表达流畅、语言纯正、思路敏捷、即席发挥等几个方面下工夫,论辩能力自然会有很大的提高。
①日常诵读训练
诵读训练法主要是训练辩手的语言、语调、语气等基本功。所选的诵读材料一般以议论文为主,也可用散文、诗歌等较易发挥感情的材料。
②限时表达训练
日常中可以让两个人互相问答,提问只能用一句话,回答也只能用一句话,互相问答不能超过一定的时间,一旦在规定的时间没有表达完整,就可以让自己认识到自己语言的缺陷,同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③提炼主题训练
提炼主题训练法主要是为了应对以下情况:论辩要求辩手有不同一般的悟性,即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对方的语言作出归纳、判断,同时也组织****。由于这一系列的过程牵涉到逻辑、反应能力,但不可否认如何将对方主题归谬抓漏,再正确表达己方观点也是表达的任务。
④即兴演讲训练
实践证明,即兴演讲在各种论辩训练中最具有挑战性,所以,它能锻炼辩手在短时间内语言的组织、表达以及仪态等各方面的能力。所以,在这里有必要进一步强调这种演讲对于提高领导者辩论口才的实际作用。
(2)心理控制训练
从心理倾向的作用来看,正面的积极心态能产生推动和支持作用,提供有效的心理环境,激发人们的战斗精神,提高思维和表达的效率使谋略、行为和语言得到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而负面的消极心态则有害于辩论,制约辩手的正常语言表达,干扰正常的思路和精神状态。因此,对于一个辩手来说,应善于抑制消极心理,发挥积极心理,为辩论创造最佳心理状态。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者,有必要学会自我心理控制。以下就是几个有效的途径。
①淡化胜负
淡化胜负,就是说自己的注意力不必死死盯住结果,应更多地关注辩论过程,把目标引到辩论本身,把辩论当成学习过程。这样一来,心理状态就会发生变化,精神负担就会大大减轻,从而有助于抵制失败主义倾向蔓延,焕发起再战的信心,进而发挥出色,战胜对手,赢得观众,赢得辩论。
因此,面对困境时,不妨把结果加以淡化处理,不要当成过重的负担背起来。要有“输要输得起,好戏还在后头”的智者心态。
②使命激励
也就是说,利用自己肩负的崇高使命说服自己振奋起来不辱使命,以实现自我心理激励。辩手要在心里这样告诫自己:这次辩论自己肩负重任,要为单位、为国家增光,这是一次难得的自我表现的机会,要出色发挥,争取荣誉。
实践证明,用大方向、大目标、重大使命感召自己,就会扫除杂念,获得一种动力,为出色完成光荣使命而奋斗。
③自信最强
坚信自己是最强最好的辩手,也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当然,这种自信是建立在实际努力基础上,而不是盲目的。也就是说,自信最强并不是妄自尊大、傲慢轻敌。正可谓“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这就要求对自己能力估价要充分,对自己辩前所作的准备要认可,对自己拥有的有利因素和优势要看重,有意识“贬低”对手等,这样才可能从这些“强点”出发,形成潜在的心理优势,从内心感到自己的确是最强的辩手,是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如此就会建立起必胜的信念,将心理状态调节到最佳程度。
(3)常规思维训练
要加强常规思维训练,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磨砺思维的利剑,展开想象的翅膀,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另一方面还要采取有效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训练,从总体上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想象能力。
常规思维是基本思维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和规律的科学,包括概念、判断、推理、论证反驳,以及科学思维规律和应遵循的规则等。辩证逻辑则是用对立统一方法解释思维现象,着重从思维内容上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说明思维规律,揭示思维形式,再现客观对象的多样性统一、普遍的联系和发展的过程。辩证思维是一种动态的、全面的、整体的思维方式。它有助于人们在动态中,从多个角度去认识事物,从事物的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而形式逻辑是静态的研究,注重思维的形式方面;辩证逻辑则注重思维的内容,是动态的研究。
②形象思维
即对事物的形象化的思维方式。它通常是借助于想象、联想来实现的。所谓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
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常规思维训练:
分析综合能力训练。分析综合能力是最重要的思维手段,是人们驾驭辩论过程的关键性要素。辩论中确定本方立论的逻辑起点,捕捉并概括对方立论的要点,以及入木三分的见解和精辟的推理论证,通常都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言以蔽之”正是这种思维能力的语言表现。
形象概括能力训练。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既可以用理性方式,又可以用形象方式,比较而言后者更形象直观,便于认识理解。为此,可以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将理性认识通过描摹、比喻、拟人、形象化等手段,生动鲜明地表达出来,从而使抽象内容变成具体而可感知的形象化内容。如针对有些人对人要求过高、近乎苛求的问题,不明言批评,而是讲一个故事给予暗示。如当年英国首相丘吉尔讲过的故事:有个水手在港口冒着生命危险救起一个孩子。几天后,孩子的母亲找到这个水手,十分不满意地说:“太不像话了,我孩子的帽子呢?”故事说完,说者的观点已不言自明,针对性很强,很有说服力。
拓展思路训练。思路即思考问题的线索、路径。思路越宽、越灵活,辩论思维就会越广阔、越出新。在拓展思路训练时,可针对某一问题,展开想象、联想,多角度、多方向地思索答案,多设想几种可能,甚至把不可能作为可能进行思索,以此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如我们在写一篇演讲稿,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对于主题的确定、层次结构的安排要多设想几种思路,然后比较优劣,择优而用之。如此长期坚持拓展思路练习,就可以使自己思考问题的思路更多变、更灵活。
(4)口语表达训练
在动态语境中,因受外界信息的激励,人们的思维活动将获得更广阔的空间,思维状态亦呈现出跳跃性、灵活性和机变性的特点,往往思路更新颖、更出奇,更具创造性,甚至人们会突发奇想,闪现出许多在静思状态下不可能出现的思想火花和语言风采。因此,在动态思维支配下的语言表达会更精彩、生动,富有感染力。
①交谈
交谈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过程。动态思维通常存在于交际过程中,在与交际对象进行语言交流或交锋时显得最为活跃。其中,以信息交流为宗旨的交谈是一种简便有效且随时可用的练思维、练口才的方法,值得重视。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机器处于全面运作状态,在思维引导、支配下,双方不断发出信息,又不断接受来自对方的信息,实现信息交流和沟通。特别是在富有成果的交谈中,人们必然精神振奋,心理活动频繁,联想、想象丰富,思维的各种功能都将得到更出色地发挥,甚至在对方提供的新信息刺激下,沉睡在自己记忆角落中的材料也被激活,被唤醒,被调动起来,从而使思路拓展开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创造性。所以,动态的口语承接、应对过程中可以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磨砺,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从而也使自己的口才得到磨炼。
②对话
对话是一种双向的语言交流,需要彼此积极而及时的反馈,这对于答问方的锻炼、提高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观点不一致的对话活动,自己要以最快的速度捕捉对方的话意的内核,甚至听到对方的上半句话就能猜出他的下半句,为自己的思索、应对争取到几秒钟的时间。利用这个时间差,进行快速思索和构思,在几秒钟内构思出一段应对讲话。
实践中,如果能够长期坚持这么做,对于训练自己的快速思维和机敏口才大有裨益。
(5)强化记忆训练
记忆是社会交往的必备能力之一。好的记忆力对于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来说,有如虎添翼的作用。因此,采取科学方法强化自己的记忆能力,对于提高领导者的辩论口才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实践中,具体记忆方法有上百种,从辩论的需要看,以下几种较为有效。
①限时记忆法
限时记忆法,就是对重要内容,在一段时间内采取死记硬背方法强化记忆,在脑海里留下痕迹。比如在20分钟内不停地反复背诵,所记内容可以几天不忘。对于一些诗词、名人名言或辩辞,可以采取这种记忆方法。此外,还可以抓住辩论之前的有限时间进行突击记忆,在战前高昂情绪的刺激下,大脑记忆功能会发挥得极好,记忆力可能倍增,效果也较好。
②最佳记忆法
利用最佳记忆期进行科学记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起床后2~4小时,入睡前1~2小时,上午8~10点,下午6~8点,是一天中人脑几个最佳记忆期。这已经被相关的科学研究所证明。当然,每个人的最佳记忆期可能有所不同,自己应进行实践总结。
③兴趣记忆法
兴趣是认识和了解一个新事物的有效前提,因此,要有意识培养自己对新知识、新词汇、新观点,特别是自己陌生或反感但是有用的内容的亲切感和兴趣,克服拒绝心理。这样学习、记忆起来就有积极性,有内在动力,就会利用一切机会去亲近它,熟悉它,理解它,在不知不觉中记住这些内容。
④首尾记忆法
这种方法就是利用了开头和结尾两段的记忆效率最高的特点。因为记忆痕迹会互相抑制的缘故,先有的记忆痕迹会抑制后进的记忆,这种现象叫做前摄抑制;连续记忆相似的东西,就会发生后进的记忆抑制原有记忆的现象,这叫逆向抑制。所以,最初的和最后的记忆会比中间的记忆印象深而持久。
掌握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视辩论的需要,采取从头记忆法、从中记忆法、从尾记忆法或交互运用进行记忆。
⑤网络记忆法
这种方法是相对于很多知识在零散状态下不便记忆的特点而言的。所以,如果找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它们条理化,像用线把珍珠穿起来一样,就好记多了。心理学家曹日昌说:“经过了自己的分析,用自己的语言做过提纲的材料,是比较容易记忆和保持的。”
因此,领导者应学会自觉进行记忆的归类、编目的工作,对输入的大量信息进行系统化的加工,使信息纳入已有的记忆网络,或组成新的网络,形成无数信息链。这样就可以使自己思路清晰,记忆清楚有序,从而促使自己的辩论口才达到无敌状态。
11、好口才的“喜新厌旧”特性
口才不是贫嘴,不是胡扯瞎吹,不是枯燥无味,不是让人昏昏欲睡的陈词滥调。领导的口语表达应当具有新意,这样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和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接受刺激而引起兴奋点,并且会因此而对其他方面不加注意,但这种兴奋点需要不断地转移和变化,如果长时间固定不变、就会由兴奋状态转入抑制状态,并因此而产生厌倦、疲乏的感觉。在语言上,陈词滥调会让人不感兴趣,从对外界语言信息的接受上来看,人脑是“喜新厌旧”的。
语言要具有吸引力,首先应注重内容、思想的新颖,说话要有新意,谈论问题要有不同于一般的、引人注意的、不同凡响的感受与见解。同样是广告,“××产品,荣获国家优质奖、全国××评比金牌、省优、部优、国优!”“优”多了,“优势”就显不出来了。与“孔府家酒,让人想家”相比,效果就不一样了。内容新,才会有吸引力。
领导口才和交际当然需要有新鲜的内容,这样才能提高信息的价值,才会更具有吸引力。对于众所周知的东西,避免人云亦云,而选择新角度、开发新层次,:联系新事物固然可以收到“新”效果,但问题的关键恐怕还得在“学习”与“积累”。
言语是以生活为内容的,有生活,就有谈话的内容,生活内容丰富,谈话的内容自然也全“新”,也全丰富。对于国家、社会、朋友等都要注意而且关心。对所见所闻,都可以去研究一番、分析一番,而不是都漠不关心地让它们溜过,应该说,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积累过程。
看报纸的时候,拿一支铅笔,把每天最有兴趣的新闻,或是所见的好文章标出来,每天只要两条,两个星期之后,你便能记住不少有趣的事情了。当你看杂志或书籍的时候,每天只要能记得其中的一两句,你认为很有意义的话,画上线,或是能抄在笔记本上则更好。这样每天不停地积累下去,两三个月,你就会发现你的思想比以前丰富多了。说话的时候,很容易就能想起它们,或者用自己的话对它们加以发挥。
领导工作之余仍要有时间来读书看报,否则,就会像古人说的那样:“三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在听别人讲话时,随时都可以遇见表现人类智慧的语句,把这些话记在心中、抄在纸上,久而久之,你谈话的题材和资料就越来越丰富了,你的口才也会越来越纯粹,久而久之,你简直可以出口成章,随便说什么都可以有条有理。
前面说的这些都是关于语言在内容上新、实、有吸引力,那么,作为社会经济运行圈中管理人员,领导的语言还应当美,应当有吸引人的魅力。当然,这也离不开一点一滴的积累。汉语,以其词汇丰富、表现力强而独立于世界上各语种之林,如何将其特点和优点充分展示出来,同样是一种艺术化的过程。
领导怎样才能和语言发生亲密的关系,并且用美丽而正确的方法把它们说出来呢?这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从书本里找!即使是伟大的演说者也要借助阅读的灵感以及来自书本的资料。想要增加及扩大文字储存量的人,必须经常让自己的头脑受文学的洗礼。
卡耐基在他的书中这样描绘林肯的文字积累过程:林肯所受的教育是“不完全的”,他在伊利诺斯州第八司法区所结识的那些农夫、商人、律师及诉讼当事人,都没有特殊或神奇的语言才能。但林肯并未把他的时间全部浪费在这些才能与他相等或比他低的同伴身上。他和一些头脑最好的人物——各时代最著名的歌手、诗人结成好朋友。他可以把伯恩斯、拜伦、布朗宁的诗集,整本背诵出来,他曾写过一篇评论伯恩斯的演说稿。他在办公室放了一本拜伦的诗集,另外,又准备了一本放在家里。办公室里的那一本,由于经常翻阅,只要一拿起来,就全自动摊开在“唐璜”那一页。当他进入白宫之后,内战的悲剧负担消磨了他的精力,在他的脸上刻下深深的皱纹,他仍然经常抽空拿本英国诗人歌德的诗集躺在床上翻阅。有时候,他在深夜醒来,随手翻开这本诗集,会凑巧看到他有特别启示或令他高兴的一些诗。他会立刻起床,身上仅穿着睡衣,脚穿拖鞋,悄悄到白宫各个房间一一寻找,找到他的秘书,然后把诗念给秘书听。
他在白宫时,也会抽空复习他早已背熟了的莎士比亚名著,也会批评一些演员对莎剧的念法,以及提出他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曾写信给莎剧名演员哈吉特说:“我已经读过莎士比亚的某些剧本了,我阅读的次数可能和任何非专业性的读者一样多。我认为没有一本剧本比得上麦克白,写得太好了!”
英国著名政治家及演说家庇特在年轻的时候,经常阅读一页或两页的希腊或拉丁文作品,然后把这些段落译成英文。他每天这样做,持续十年之久,结果,“他获得了一项无人能比的能力,在不需预作思考的情况下,就能把他的思想化成最精简及最流利的话语”。
英国桂冠诗人但尼生每天研究圣经,大文豪托尔斯泰把新约福音读了又读,最后可以长篇背诵下来。罗斯金(英国文豪)的母亲每天要把一段圣经大声地朗读一遍给罗斯全听,“每一章节,一字一句,从创世纪到启示录”一点也不遗漏,罗斯金把他自己的文学成就,归功于这些严格的训练。
朋友之间相互切磋,也是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相互学习,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达到口才发挥中的尽善尽美。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位乡镇企业的经理在本企业的开业庆典上这样讲话:“今天来宾十分茂盛,我非常感冒。王局长才从医院动手术回来,就赶来参观我的会,说明了对我们乡镇企业的拥护。今天我说一说,说得不对的,大家互相原谅……”这显然是一位缺乏知识修养的管理者的话。但愿我们有志于拼搏商海的领导们,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12、口才不是口头之才
一位著名的精神病学家说:“世界上只有一种东西是不可剥夺的:那就是人类的自由——在任何情况下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选择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的自由。”任何人的任何本事都是学来的,都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锻炼出来的。“口才”不应当仅仅是“口头之才”,它是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修养、能力的综合体现。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世界上没有哪一位演讲大师不是以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锻炼而获得成功的。古希腊著名演讲家德摩斯梯尼,年轻时有发音不清、说话气短、爱耸肩、走路蹒跚等毛病。可在当时的雅典要做一名演说家,必须以声音洪亮、姿态优美、富有辩才见称,尤其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德摩斯梯尼最初演说时很不成功,以至于被观众轰下台来。然而失败、嘲笑与打击,并没有使他气馁。他一方面刻苦读书,虚心请教朗读方法;另一方面,他又向著名演讲家请教。为了练嗓音,他把小石子放在嘴里朗诵,迎着呼啸的大风讲话。为了克服气短的毛病,他故意一面攀登陡峭的山峰,一面不停地吟诗,为了克服耸肩的毛病,每次练习时他都在脑袋上方挂两柄剑,剑尖对着自己的双肩,迫使自己随时改掉不必要的动作。他还在家里安装了一面大镜子,经常对着镜子练演讲,以克服表演上的毛病。后来,他终于成为一名闻名世界的演说家。
当有人询问萧伯纳如何学得声势夺人的当众演说的时候,他回答:“我是以自己学会溜冰的方法来做的——我固执地使劲让自己出丑,直到我习以为常。”年轻时,萧伯纳可以说是伦敦最胆怯的人之一,常常在外面来来回回地走上很长一段时间,最后才敢壮起胆子去敲别人的屋门。
后来,他为自己找到了一种最快捷且有效的办法来克服自己的缺点,他加入一个辩论学会,伦敦每周有公众讨论的聚会,他必定参加。通过不懈的锻炼,他终于使自己成为著名的口才大师。
领导说话的机会到处都有,开公司人员大会,给部属讲话,在高层决策会议上拍板,与主管部门打交道,与商场同道共叙商机等,都是开口讲话的机会。而且,也只有不停地说,你才能发现你在进步。
领导口才的实践锻炼,讲究的是对于谈话的题材和资料,一方面要懂得去吸收;一方面要懂得去应用。通过实践锻炼的方式学会具体运用的技巧,即便是一句非常普通的话,也会收到惊人的效果。
曾经有一位领导,在事业刚起步的时候,企业资金短缺,生意很不好做,他就与员工们各自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开始向银行跑贷款。一开始,跑贷款的情形是很困难的,往往奔波一天,晚上大家坐在一起,才知道一天又这样白白过去了。他公司的一名员工有些灰心,打算放弃这项艰苦的工作,在一次会议上,引用古人诗句“十叩柴扉九不开”来形容跑贷款工作的困难。在会议上说起这些,多么令人灰心啊!可是,这位领导却把同一句话,从另外的角度去应用。同样的话,就得到完全不同的效果。他说:“不错,我们现在的情形‘十叩柴扉九不开’,可是这也就是说十叩柴扉有一扇会开。那么,我们要想敲开十扇门,只要努力一点,多敲几十个门就成了。”他经过巧妙地处理,将“十叩柴扉九不开”发展成了“百叩柴扉十扇开”,鼓励了员工,顺利地完成了预定的跑贷款活动。
还有一位企业的经理,在试制一种新产品的过程中,由于技术难度较大,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已经连续进行了78次试验,都失败了。有的员工说:“我看有点悬,都试验了78次了,一点门道都没有。”这位经理说:“怎么没有门道呢?这使我们知道这78次的方法是不能成功的;要成功必须在这78种方案之外去找,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领导口才的实践训练,应当作为领导口才提高的一个重要步骤,要想学游泳就得到水里去,要学讲话就得讲。
现今社会中任何一位成功的领导,一切口齿伶俐、善于应酬的交际家,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不断努力的结果,靠自信、靠勇气、靠训练造就而成。口才犹如高塔,自信、勇气是登塔的动机与激情,训练是通往塔尖的层层阶梯。如果没有信心,没有勇气就不会产生登塔的动机和激情,如果不坚持训练就难以登上塔顶。这就是,这里有座“塔”——我要去登——每天去登。这样,最终一定会登上去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
古希腊的修辞学家和讲演家伊索克拉斯将,年轻时因病而失去嗓音,但他坚定地宣布:“我要用无声的嗓音来掀起智慧和力量的飓风,以摇撼那蒙昧的世界和一颗颗等待拯救的无知的心!”
三十二岁的卡尼基草拟了一份生活计划,其中写道:“到三十五岁便退休,去牛津大学受十全教育,主要是学习公开演讲。”
领导口才训练的强烈欲求,是克服心情涣散取得口才的一个重要条件。一开始,领导就应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口才的实践训练之中,直到最后成功。在业余,在平时规定出各种单项训练的计划,不能纸上谈兵,不能想做而不行动,更不能遇到困难就轻易地退缩。
13、新时代领导语言的十大特性
新形势下,领导者的语言表达具有以下特性。
(1)准确性
由于领导者在社会活动中的特定地位,所以领导者的语言表达,就不能是随心所欲的。领导者对人的评价,对事物的判断,必须实事求是;下达指示、进行决策时一定要准确无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来不得半点含糊。
(2)精练性
“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这一现代社会的基本观念要求领导者必须“惜语如金”,言简意赅,说话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废弃空话套话,拧干“水分”,真正用简短精练的语言,给人以启迪,给人以鼓舞。
(3)生动性
领导者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需要使用易被对方接受、鲜明生动的语言,而忌讳那种干涩难懂、空泛乏味的说教。领导者运用语言的生动性,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使用自己的语言。有些领导者往往愿意使用一些现代的“时髦词”,或者是流行的套话。把这些东西生拼硬凑在一起,乍听起来挺“新鲜”,实际上仔细回味起来,有些是“生吞活剥”、“消化不良”;有的是似曾相识,改头换面;有的似是而非,很不准确。这些语言不仅不能给自己的语言增色,反而更加逊色。
(4)感召性
领导者的语言信赖度大,号召性强,具有突出的鼓动性和感召力。有为的领导者总是善于利用具有感召力的语言艺术去工作,或用富于哲理的语言,或用奔放的语言,或用火热的语言,或用激励的语言,扣人心弦,励人斗志,激起下属的热情,增强下属的信心。
(5)知识性
现代领导者应属于有知识层次的人,应最善于运用知识的力量来推动工作。在运用语言中应有知识性、科学性、哲理性和逻辑性,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现实的开阔感,能提供尽可能多的有用的信息,以启人深思,促人奋发。说话深刻有力度,就会产生令人钦佩的魅力。
(6)情感性
现代管理越来越重视人的情感,因而也日益要求领导者运用情感的影响力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许多领导者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在运用语言时善于以情感人,而不是以权压人。作报告或演讲时,语言朴实无华,亲切入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凝聚力,能博得下属的喜爱;在交谈中或做思想政治工作时,与人为善,入情入理,运用亲切和蔼的语言感化人、催化人,具有说得“石人落泪”和化冰消雪的功夫。
(7)时代性
领导者的语言要有时代气息,有时代感,不断吸取发展着的、创造性的思想营养和语言营养成分,以使自己的语言充满生机和活力。
(8)智慧性
领导者的语言智慧,集中表现在成功地运用角色语言,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和人群中,具有不同的用语艺术,有时严肃,有时活泼,有时具有号召力,有时具有生活味,等等。
(9)权力性
权力性讲话是突出领导者的领导地位和身份,申明代表组织群体讲话,多适用于上情下达,需要指挥控制的场合。一般来说,权力性讲话的影响力与领导者所拥有的权力、所处的地位成正比,权力越大,地位越高,与听者的差异越大,讲话的影响力越大;反之就越小。作权力性讲话要态度严肃认真,语气坚定有力,言简意赅,准确无误,不出纰漏,不留疑点,讲话要点、重点可适度重复和强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0)非力性
非权力性讲话应尽量淡化领导者的地位和身份,消除人们的敬畏心理。这种讲话方式,多适用于上下沟通、交流思想感情的场合。领导者越是平等待人,与听者的差异越小,讲话的影响力越大;反之就越小。非权力性讲话要态度谦和,待人热情,口气谦虚,说话亲切和蔼,多启发诱导,开展生动活泼的讨论。总之要在感情上打成一片,并用幽默、诙谐的话语调节气氛,表达不便于明说的观点或意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