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企业家的思维盛宴第六章 柔性思维:守弱与应变之道

第六章 柔性思维:守弱与应变之道

        

柔性之道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不仅仅取决于你的肉眼,还要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思维,思维决定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人们解决问题不仅取决于思考本身,而且也取决于以何种思维方法思考。

        柔性思维就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思维方法。所谓柔性思维是一种动态思维,就是永远在运动中认识事物,既包括思维内容的柔性,也包括思维方法的柔性。从思维内容上讲,柔性思维强调万事万物都应以柔胜刚、以弱胜强,都应该学会守弱。从思维方法上讲,柔性思维强调辩证地、动态地、全面地、整体地看待问题。柔性思维体现了一种思维模式,可以将之总结为守弱与应变之道。柔性思维是典型的东方人的思维模式,充满了东方智慧和哲学寓意。

        中国古人在柔性思维方面有非常深刻的体悟,这些智慧为企业家思考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老子的老师常枞曾跟老子谈过以柔克刚的道理。有一次,常枞问老子自己的舌头在不在,老子答在;他又问牙齿,老子答没有了。常枞问老子为什么会这样,老子说:“老师您年纪大了,舌头还在,是因为它柔软;而牙齿掉了,是因为它刚强。”常枞肯定了老子的回答,并进一步阐发说,这个道理不仅对舌头、牙齿如此,对天下万事万物都同样适用。

        老子将以柔克刚的道理系统化为他的守弱之道,他认为,一切事物都循环相生、相反相成。他从辩证法的角度出发,认为弱必然产生强,强必然会转向弱,弱是强的成长基础,强也会成为转弱的起点。柔弱之所以能胜刚强,在于弱者较容易存活,而强者则容易折断。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表现自身的柔弱面,更易于保存生机,随着时间的发展,原先的弱者会转为强者,但变强以后,又可能趋于弱。如何使自己永不转弱。这就是老子所谓的“守弱”之道。

        守弱的关键,就是谦逊礼下、虚怀若谷,永远努力找出自己的弱点,不让刚强之气显露出来,反而可以长久维持内部的坚韧。然而处于弱势的人或者组织,却很难理解守弱的道理。多数急于快速地做强做大,结果欲速则不达。《行销战争》一书的作者赖兹,对市场上拥有强势的企业建议,要不断自找麻烦去发现自己的弱点或缺点,这是强势企业经营战略中最重要的法宝。

        对于企业家和企业组织而言,深入理解守弱之道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小企业,总会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最终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而一旦成长为大企业,往往逞强好胜,结果功亏一篑、一蹶不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作为弱者,他们能自觉地守弱,从而保持坚韧;作为强者,他们对自己的能力过分自负、忘乎所以,忘记了强者的优势是相对的,最终失败。企业家应该明白:越大的成功,越是隐藏着更大的危机,企业应该永远保持一种危机感,增强企业内部的张力和弹性,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和战斗力。

        从思维方法的角度讲,企业家要学会应变,要在变中求变。世上最柔弱莫过于水,它遇到一点点阻挡就会改变形状,但是一旦成为洪水,则会摧毁一切。水的这种自觉顺应时势变化的特性值得企业家学习。企业家要善于把事物放到一定的时空条件中去认识,不脱离具体的环境背景来观察和考虑问题,要不断地应变、求变。

        美国学者汉斯·芬泽尔在他的著作《领导者的十大缺陷》中说:“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不变是行将作古进而灭绝的先兆。你对恐龙不再漫步地球作何感想?就是它不能随地球气候的变化而改变自己。如果领导者在我们未来世界不断变化的情况仍故步自封,他们的命运将无异于恐龙,成为日后博物馆的景观……优秀的领导者正在于他能帮助跟随他的人们适应变化。领导者要善于运用柔性思维,保持思维弹性,要为发展保留空间,为变化预备余地。

        当然,企业家要学会应变之道,还要防止思维模式僵化,要跳出“非此即彼”的二元式思维陷阱,善于灵活地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在人们的常识思维里,总是认为一件事不是对就是错,不是好就是坏,不是敌就是友,这种二元化的思维是方式束缚了人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弹性。

        作为企业家和经理人,柔性思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之道,这就是如何守弱和应变。无论强者还是弱者,守弱不是放弃强大,而是保持持续的强势力量,从而成为持久的强者。应变是为适应形势的需要,是为了在弹性中获得发展和前进的动力。所以,柔性思维一种持久的战略思维。

        

柔性生存:未来企业的第一生存理念



        在当代企业的竞争中,生存胜于一切,这已成为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打个比方,狮子虽然强大,但是过于骄傲与刚硬,容易受伤,绵羊虽貌似弱小,却深谙以柔克刚之道,所以它们往往能够存活。而狮子只能孤独地退回角落里默默舔伤。

        中国现在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业潮,企业的生存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什么有的企业如同昙花一现?而有的企业却能永续经营?关键就在于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和理念不同。柔性思维告诉我们,企业的生存之道是守弱和应变。那么企业如何才能做到柔性生存呢?

        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说的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随便往来于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没有形体的东西,能够进入没有缝隙的东西。其实,不用语言表述的教化,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东西能比得上。

        老子所讲的柔性优势,这一理念在当代企业的经营中同样适用。随着市场变化趋势的加剧和不确定性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增强企业柔性、敏捷性以应对日益动荡的、不确定的环境。战略管理学家Ansoff在评价企业“柔性”时指出:企业要适应环境,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能够对所处环境以及未来变化趋势有所认识,特别是对环境中不确定事件的分析和应付能力尤为重要。

        对于以“创新即生命”的知识型企业来说,“柔性生存”将是适应这一特征的未来企业生存发展模式。柔性是指对变化的反应能力,变化包括产品设计特性的改变、客户需求量的增减以及企业提供的产品组合的改变等。

        柔性生存的内涵即指企业面对市场变化时进行的变革。市场形势瞬息万变,每天都在演绎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剧目。在这里,“优”与“劣”的衡量标准不仅仅局限在产品、服务的好与坏,能否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成为又一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It业界流传着韩国三星集团总裁李健熙的一句名言:“除了妻儿,一切都要变。”这句话,也正是当年李健熙下定决心带领三星集团励精图治、发奋改革的真实写照。

        1987年,李健熙从父亲李秉喆手中接过三星集团这个大摊子,1993年开始重塑三星,并且提出了这个“除了妻儿,一切都要变”的口号。

        当时,李健熙决心给“沉睡中的三星一剂猛药,一个改革的信号弹”。于是,变革就从改变上下班工作时间开始,将原来的“朝九晚五”变成“朝七晚四”,20万名员工都将提前两小时上班。进行这种大规模的变革会遇到很多方面的阻力,但是李健熙相信,如果下不了这个决心,振兴三星的日子就会遥遥无期。

        三星人从此意识到“改革开始了”,很多人从以前的闲散心态中恢复过来,开始利用早下班的时间学习外语、培训进修,这些努力为日后三星集团扩展海外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7年时,韩国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强烈影响,很多韩国大企业纷纷破产倒闭,举国上下损失严重,三星集团也难免受到影响。危机重重之下,李健熙决心再次重整三星,他对员工说:“为了公司,生命、财产,甚至名誉都可以抛弃。”

        李健熙拥有如此强烈的危机感与决心,在他的带领下,三星集团制定了明确的战略方向,坚定不移地执行战略,变革在不断推进,影响深远。

        到2002年年底,三星集团已经跻身全球It行业前20名,连一向骄傲的索尼都为之汗颜。

        在市场变化快、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情况下,企业应变能力和快速反应的灵活性成为竞争关键,“快鱼吃慢鱼”代替“大鱼吃小鱼”成为竞争法则。如果别人变化快,你变化慢,你就会落后;如果别人在变化而你仍保守过去的成绩不知改进,你就会被淘汰。

        这就是市场的无情,它不允许任何人停止前进的步伐,否则就会被市场抛弃。

        “除了妻儿,一切都要变”是一种变化的决心,是一种应对市场变化的信念和心态,也是柔性生存战略的最佳体现。失去了“变化”的心态,无论曾经多么辉煌,也无法抵挡竞争的浪潮,终将被湮灭。

        新经济竞争规则之一就是“速度胜于规模”。因此,随时准备变化的柔性价值观能使企业处变不惊。此外,不仅要应变化而变,更要努力先变化而变——即争取做行业中的规则制定者。

        市场的竞争是刚性的,而企业的发展理念应该是柔性的。在竞争中变化,在变化中取胜,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是当代企业已经走上或即将步入的生存发展之路。

        

柔性管理:人性化激发创造力



        信息化时代,企业如何从纷繁复杂的市场现象识别出潜在的未来需求和未来市场,并对企业进行及时调整;将是新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主要目标。这一目标要求企业家对未来进行管理,对变化进行管理。显然,柔性思维适应这种管理模式,我们可以把这种管理称为柔性管理。

        从战略层面上说,柔性管理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进行管理的新战略。柔性管理理念的确立,以柔性思维方式的确立为前提。柔性思维是一种从变化中求发展的思维,因此这种思维是非线性的。线性思维是由此及彼,步步为营,在时间上有跨度;而非线性思维则难分彼此,发散变化,它强调的是同步转型。从繁杂现象中,洞悉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从而有效地识别潜在的未来需要和未来市场,进而预见变化并自动应付变化,这就是柔性管理的任务。

        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的目标也是发挥人的作用。对人的管理既可以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直至惩处、强迫等手段进行刚性管理;也可以依靠激励、感召、启发、诱导等方法进行柔性管理。柔性管理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用制度约束管理员工。而柔性管理则“以人为中心”,对员工进行人性化管理。柔性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它注重平等和尊重、创新和直觉,强调速度和变化,依据信息享、虚拟整合、竞争性合作等方式,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以此来创造竞争优势。

        据《明史》载,有一次,明武宗朱厚照南巡,提督江彬随行护驾。江彬素有谋反之心,他率领的将士,都是西北地区的壮汉,身材魁伟、虎背熊腰、力大如牛。兵部尚书乔宇看出他图谋不轨,从江南挑选了一百多个矮小精悍的武林高手随行。

        乔宇和江彬相约,让这批江南拳师与西北籍壮汉比武。江彬从京都南下,原本骄横跋扈、不可一世。但因手下与江南拳师较量,屡战屡败,气焰顿时消减,样子十分沮丧,蓄谋篡位的企图也就打消了。乔宇用“以柔克刚”的策略,不动声色地解决了问题。

        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外力来发号施令,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开拓优良业绩,成为企业在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

        柔性管理必然在未来企业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其基本作用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

        1、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法则

        传统社会的主要财富来源于资产,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财富来源于知识。知识工作者更愿意接受一种更人性化、更柔性的管理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利用员工的创造性知识,才能实现知识共享。因此,柔性管理必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管理法则。

        2、增强企业的适应性

        知识经济时代,外部环境的易变性与复杂性,要求企业家必须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必须打破部门界限,实行职能的重新组合,让每个员工或每个团队获得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柔性管理,才能提供人尽其才的机制和环境,才能迅速准确作出决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市场环境变化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顾客力量越来越得到重视,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生产的需要,柔性管理的发展便成为必然。

        总之,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运用刚性管理的同时还要运用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是采取灵活手段建立灵活的组织系统,强调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人才开发,是看不见的资源管理。现代企业管理要以柔克刚、刚柔并济,为企业营制一个和谐融洽的气氛,让企业的管理模式宽严结合,使企业的发展进退有据。

        杜预与《守弱学》

        杜预是西晋初年的名臣,他是文武全才,后世称“杜武库”。杜预一生恪守守弱的人生准则,他保身、立命及发迹之道就是守弱,他一生演绎了由弱转强、强者恒强的过程。史载,杜预步步高升后,每逢过年过节,他还是和以往一样亲自打点礼品,给晋武帝身边的宠臣送去,又亲书慰问信,身段十分柔软。有人向他质疑,杜预回答说:“我以一个弱者出现,便会消除别人的忌恨,省去许多麻烦。‘弱’的妙处还有很多,只是人们视而不见罢了。”

        他的这种守弱之道,的确值得企业家学习。

        杜预向企业家提出了这样一系列问题:世上存在着强弱之分,有强者,但更多的是弱者。弱者如何改变弱势,强者如何保持强势?人的一生为何有时处于强势有时又处于弱势?强弱之势又是如何转化的?著名古籍整理专家马树全先生,根据杜预有关强弱之“势”的散见论述,整理编著为《守弱学》,企业家不妨读读此书,以明确这样的理念:弱者只有准确定位自己才能成为强者,强者只有守弱才能保持强者的地位。因此,弱者转强,强者恒强,这是守弱之道的必然结果。

        人们对“弱”的妙处知之甚少,“柔弱处上,刚强处下”,其实完全可以引申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