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爱弥儿一、爱弥儿16岁了:迈进成人的世界

一、爱弥儿16岁了:迈进成人的世界

        

青年的开始



        每个人都有两次生命,一次是为了生存,一次是为了生活;一次是为了做一个人,一次是为了做一个男人。

        在还没进入青春期的时候,男孩和女孩没有多大的差别。单从外表来看,他们的面孔、肤色和声音等都相差无几,都是作为孩子存在的。通常情况下,人们不会对他们做性别上的划分,习惯把他们统称为“孩子”。

        到了一定的时刻,男孩就要摆脱童年的状态了。这个时刻是由大自然规定的,而且相当短暂,就好像暴风雨前的海啸一样。但是,这个时刻又是非常重要的,等他的欲念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时刻就宣告来临了。

        他的性情大变,变得越来越易怒、激动、叛逆,根本就不听我的管束。他就像一头发狂的狮子一样,任何人都驯服不了它。他不再听我的话,更不会理会老师的教导。

        除了性情的变化以外,他的身体状况也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他的脸变得棱角分明,下巴上的茸毛也变得又黑又粗,他已经具有了成熟男人的体格特征了。

        他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浑浊,或者说他丢失了自己的声音,因为他的声音既不是孩子的,又不是大人的,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状态。

        他的眼睛以前只是用来看东西的,现在却充满了活力,能够用来传达感情了。虽然他的眼里还略带天真,但不像以前那样茫然了。他已经学会用眼神来传达意义和自己的心情了。

        他貌似什么感觉都没有,却又觉得所有的感觉都存在于自己身上。他变得越来越躁动不安,可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是我所说的“人的第二次生命”,从这时候起,真正属于他自己的生活开始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在他看来都不再新鲜。以前,我关心的只是如何让他去玩,现在我的工作才具有了真正的意义。

        人们通常认为,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段的时候,对他的教育就应该结束了。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觉得对他的教育才刚刚起步。

        欲念是人生存下去的动力,那些试图消灭人的欲念的人既徒劳又愚蠢。他们是在违背自然的旨意,糟蹋自然的作品。

        有些人试图阻止人的欲念的产生或者干脆消灭已有的欲念,这两种做法都非常可笑。如果你认为我之前的做法是在扼杀人的欲念,实在是误会我了。

        对于人类来说,自爱是唯一一种天性,而且将会伴随我们一生的欲念。它具有原始性和内在性的特点,并且先于其他的欲念产生,甚至可以说,其他欲念都是它的衍生物。按照这样的说法,说所有的欲念都是自然的产物也未尝不可。

        可事实上,除了自爱,所有欲念的产生都有外因的作用,所以说这些欲念都偏离了自然,对我们没有丝毫益处。我们就这样一步步地与自然越走越远,与自己的矛盾越来越多。

        对于孩子来说,他产生的第一种情感就是爱自己,第二种情感就是爱他身边的人,因为他的柔弱,所以他感觉凡是亲近他的人肯定都是为了帮助他,就这样,他逐渐培养了对同类的爱。

        可随着他的需要的增多以及对别人的依赖的增强,他开始有了社会关系的概念。紧接着,各种责任和偏见侵占了他的头脑。他变得多疑、嫉妒、傲慢,并且丝毫不以欺骗他人和报复他人为耻。

        自爱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只涉及我们自身,所以只要满足了自身的需要,我们就别无所求了。可虚荣心却是一种外在的情感,涉及和他人的关系,它让我们凡事都和别人比较,永远没有知足的时候。

        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我们想只爱自己而不关心他人,却想要求他人对我们多些关心,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自爱让我们学会了爱别人,虚荣心则让怨恨和愤怒侵占了我们的心。

        一个懂得控制自己的需求并且不和他人攀比的人一定是一个善良的人,而一个欲望太多并且总是被别人的意见左右的人一定是一个恶毒的人。

        根据这个原则,我们不难得出把大人或孩子的欲念引向善或者导向恶的办法。身为社会中的人,我们不得不生活在人群之中。在种种诱惑的驱使下,要想持久保持一颗善良的心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的需要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要想方设法不要让自己因此走向堕落。

        人总是处于一定的关系之中,对人的研究就是对这种关系的研究。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只知道自己是个肉体的存在,我们要研究他和物的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他意识到自己也是一个精神的存在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研究他和人的关系了。第二种研究始于目前这个阶段,并且将会贯穿他的一生。

        

欲念的发展



        当人的心不再孤独的时候,人就不再是一个孤独的人了。一旦人产生了需要一个伴侣的欲念,他对同别人关系的渴望以及表达自己情感的冲动都会随之而来。伴随着这个欲念的产生,一连串的欲念全都爆发了。

        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不取决于自然秩序,而是因个体的差异或者风土人情的不同而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方式。

        就地域来说,生活在热带地区和生活在寒带地区的人的过渡方式迥然有异;就性格来说,热情奔放的人比含蓄内敛的人要早熟。

        这些原因都是精神方面的,但人们经常误以为是物质方面的,尤其是那些哲学家,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几乎都犯有同样的错误。

        自然教育是用人的感官去唤醒人的想象,人的教育是用人的想象去唤醒人的感官。正常的教育方式是,先进行自然教育,然后再进行人的教育,可我们却把两者颠倒了,结果导致在感官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活动了。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相对于蒙昧的人或者野蛮人来说,有教养的人或者文明人的青春期或者性成熟要来得早。

        生活在文明社会里的孩子,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熏陶,他们很快就会揭穿那些端庄、正经背后的虚假与欺骗。

        我们从小就教育他们,说话要有礼貌,做事要得体,为了蒙蔽他们的眼睛,我们给一切事物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可这不但没有遏制他们的行为,反而还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

        我们越是隐藏,他们就越想知道。在我们对他们所有的教育中,这是最好的让他们主动“学习”的方式了。

        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教育方式实在是够愚蠢的,它不仅加速了自然的进程,而且也让人的性格发生了扭曲。想想这些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城市会衰退了。

        孩子们将精力都浪费在这些没用的事情上,这就导致他们发育不良、身材矮小。他们还没有成长就已经衰老了,就好像在春天就已经成熟的葡萄,到了秋天就只剩下一堆残枝败叶一样。

        孩子性意识出现的早晚跟个体的发展及所受的教育有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孩子施加影响来加速或者延迟这个时刻的到来。同样,孩子身体的发展也会受到我们的干预,所以只要我们减慢这个进度,就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多的活力和精力。

        我们经常被这样一个问题困扰着,即当孩子对不适宜让他们知道的东西表现出很强的好奇心的时候,我们是直接告诉他们真相,还是找一些借口敷衍过去呢?基于上述论点,我们现在知道该怎样做了: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

        首先,如果你回答了他们,就会让他们产生更强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并不是越多越好。

        其次,如果这个问题可以避免回答,那你最好不要欺骗他们,与其说谎,还不如闭嘴。

        最后,如果你打定主意回答他们,那你的语言一定要简单明了,切忌长篇大论。另外,你的表情要平和淡定,千万不要让他们解读出神秘的意味。

        相对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的危害要小得多。如果你对孩子撒谎,哪怕只有一次,可如果被孩子知道了的话,他们就会觉得撒谎没什么不好,从此以后也会对你撒谎。这样一来,你所有的教育成果都会毁于一旦。

        有些事情不适合让孩子知道,可万一到了不可隐瞒的时候,我们最好还是告诉他们。要么就阻止他的好奇心,要么就满足他的好奇心,否则的话,等他们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自己去探究,这对他们有百害而无一利。

        如果你没有把握让他们16岁之后再去了解两性差异的话,那就在10岁之前把这些差异告诉他们吧。

        品行端正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之一,但孩子们不知道这些。通常情况下,人们在犯了罪之后才会意识到品行端正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强迫孩子端正自己的行为,这种做法无疑是在向他们灌输有关犯罪的知识。

        当我们把端正或得体这些概念讲给孩子听的时候,与这些概念相反的概念,诸如可耻或龌龊等也会在无形之中进入他们的头脑,而这些东西都是我们不想让他们知道的,所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就会自己去进行探索。

        他们一定会得逞的,而且伴随着越来越强的想象力,那一发不可收拾的情感就好像熊熊的火焰一样燃烧着他们的心。一个脸会发红的人的内心必然存在犯罪的欲望,因为一个真正无邪的人无论看到什么事情都不会觉得羞耻。

        要想保持孩子的天真,需要周围所有人的努力。注意,是所有人,一旦他们开始接触那些他们不该接触的东西,那我们所有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

        在同孩子交流的时候,我们一个神秘的微笑、一个诡异的表情或者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他们会觉得我们在故意隐瞒什么,却不敢向我们提问。

        说话自然大方,不矫揉造作,不遮遮掩掩,这才是真正尊重孩子的天真的交流方式,只要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就能避免孩子出现那些危险的好奇心。

        “我是从哪里来的?”这几乎是每一位父母都要面对的问题,而且也是每一位父母都难以回答的问题。如果父母的回答不恰当的话,就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而且这种阴影将会伴随他们一生。

        一方面,做母亲的要避免孩子问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实在避免不了的话,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别问这个问题要比随意编造个说法敷衍他要好得多。

        如果我们经常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不回答他的话,他就不会从我们的态度中解读出神秘的意味来。这个问题也是如此,孩子不会因为我们的拒绝回答而产生刨根问底的心思。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听到这样一种回答。我之所以单把这个回答拿出来讲,是因为我对它的印象太深刻了。

        这个回答出自一个大方得体的母亲之口,为了孩子的利益,她全然不顾那些爱嚼舌之人的责难与嘲笑以及那些愚蠢之人的长篇大论。

        她的孩子问她:“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位母亲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你是从妈妈的肚子里来的,妈妈生你的时候肚子可疼了,几乎要了我的命。”

        只有那些傻瓜才会带着一脸的惊讶说一些揶揄的话,而真正明智的人会静下心来想一想还有没有更好的或者更合理的回答。

        要保证孩子欲念的发展有一定的次序和规律,就要想方设法延长其欲念发展的时间。时间越充足,安排就越合理。需要注意的是,对孩子的欲念做出安排的应该是自然,而不是人,你唯一要做的就是保证自然的安排能顺利进行。

        如果你只有一个学生的话,那你就省事多了。不过,周遭的一切都有可能刺激他的想象力,那些愚人的偏见就好像激流一样将他卷入黑洞。用情感控制想象力,用理智去战胜偏见,这是唯一解救他的办法。

        感性是人的一切欲念的来源,想象力则决定着欲念是朝着善的方向还是恶的方向发展。所以,要想防止孩子变坏,首先得让他们的想象力不发生偏差。

        

首个社会情感



        当孩子的所有情感都集中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不能用道德的标准去评价他的行为。当他把关注点移向自己之外的事物的时候,他的首个社会情感就要产生了。

        紧接着,他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善恶观,因为善恶观的作用是对人性进行整合,所以它的形成是长大成人的标志。

        我们对他的关注越早越好,但要避免拿那些“小大人”作为他学习的榜样。尽管他已经表现得像个成年人,但他毕竟还处在童年时期。我们要寻找的是那些遵循着自然规律,按照自然的秩序成长起来的自然的人。

        自然的进程缓慢而有秩序。血液不是一下子沸腾起来的,精神不是一下子高涨起来的,性格不是一下子固定下来的,所有的一切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没有精良的工具,技艺多高的工人也制造不出精美的东西来。

        同样,人的欲望也不是瞬间产生的,而是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焦虑期,可由于对欲望的一无所知,这段时期往往被人忽略。

        进入青春期后,他的欲望开始一点点地膨胀起来,但他却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的血液开始翻滚沸腾;他的生命力冲出他的身体,无限制地向外扩张;他的眼睛里燃烧着情感的火焰,开始留意周围的人。

        他对别人产生了兴趣,终于不再觉得自己是一个孤独的存在了。他知道人世间原来还有爱,并且对这种爱充满向往,于是他向别人敞开了心门。

        按照自然的法则成长起来的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他感受到的第一份情感不是爱情,而是友情。

        随着想象力的日益觉醒,他开始倾向于接近那些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这时候,同性对他的吸引力要比异性对他的吸引力强。

        所以,延长蒙昧无知的时期的好处就是,这些不断出现的新的感性会在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心里播撒下人性和博爱的种子。

        我发现,那些过早地就被酒色及淫逸之事污染的孩子都非常残忍,堕落的生活让他们完全丧失了人性。他们性情暴烈、狂躁易怒,而且报复心很重。

        他们的头脑里只有一个想法,除了这个目标,他们拒斥人类所有的其他行为。他们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为了逞一时之快,他们什么都可以舍弃,包括他们的父母。

        相反,一个在质朴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的性格温和敦厚,而且富有同情心,任何同伴的苦难都会触痛他的心灵。见到自己朋友他就高兴得上蹿下跳,他知道如何伸出臂膀去拥抱他人,也知道如何向伙伴抛洒同情之泪。

        当他惹别人不高兴的时候,他会羞愧地低下头;当他冒犯到别人的时候,他会一脸的歉意。如果他触怒了你,可当你正准备对他大发脾气的时候,他眼神里的善良和悲伤会让你怒气全消。

        他会因伤害到别人而哭泣,如果可以的话,他不惜用自己的血液去补偿别人流失的血液。当他发现自己犯了错误的时候,就会收敛起所有的傲慢与怒火,谦卑地低下头去。

        他也会因为别人的冒犯而大发雷霆,可只要一句道歉的话,他立即就会平息下来。他乐于原谅别人的过失,就好像他乐于弥补自己的过失一样。在整个青春期,他都是热情而慷慨的,根本就不知道仇恨是什么东西。

        在这里,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一个善良人家的孩子,在他20岁之前,一定比其他的孩子都要善良,他肯对别人付出自己的爱,也最应该得到别人的爱。

        人具有社会性。因为人是柔弱的,所以必须生活在群体之中;又因为人具有共同的苦难,所以必须互相关心和取暖。

        生而为人,我们避免不了要承担对他人的责任。由于自身力量的不足,我们产生了对他人的依赖。如果人人都足够强大的话,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多么冷漠。正是这些自身的弱点,才让我们体会到了人世间幸福的存在。

        除了上帝,没有人是绝对幸福的,因为除了上帝,没有人是绝对孤独的。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就算我们能满足自己所有的需要,可满足了又有什么乐趣可言呢?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他会因此变得孤单、无聊、矫情、凄惨。一个没有任何需要的人不会懂得去爱别人,一个不懂得去爱别人的人不会是一个幸福的人。

        要想触动一个年轻人日益增长的社会情感以及培养他善良、悲悯的品行,首先要让他形成正确的幸福观。

        为了不让他的心灵遭受傲慢、忌妒和虚荣等的污染,你千万不要带他去那些浮华而富丽的宫廷或类似的排场,千万不要让他接触那些衣着华丽的人以及他们的交际圈。

        除非是他已经形成了独立的对上层社会的价值判断,否则的话尽可能不要让他与上层社会沾边。过早地接触奢华的生活对他没有丝毫的好处,你这不是在教育他,而是在带坏他。

        并不是所有人生来就是做帝王、达官、贵族或者富翁的命。每个人都是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然后遭受各种诸如贫穷、疾病、灾难、匮乏等痛苦,然后归于尘土。这才是生命的本质,对人性的研究应该从这里开始。

        一个人长到16岁的时候就应该经历过痛苦,有过痛苦的感觉了,可他还没有看到过别人痛苦的样子,所以他还无法体会别人的痛苦。随着身体的发育,他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并且越来越能感受到别人的痛苦,从而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他第一次有了同情心,尤其是在面对那些正在遭受苦难的同类的时候。你丝毫没有发觉这个时刻的到来,可你能怪谁呢?

        在他们小的时候,你就开始给他们大讲特讲人类的那些复杂的情感,让他们用富有感情的腔调说话。现在,他们开始用你教给他们的那一套来应付你了,这让你根本就分不清哪一句是他们的敷衍,而哪一句又是他们的真情实感。

        一切都可以用以下三个原理来概括。

        第一,我们倾向于关注那些比我们更值得同情的人,而不是比我们更幸福的人,这是人的本性。

        第二,我们所同情的那些人都和我们有着相似的遭遇,或者我们将来有可能陷入此种遭遇之中。

        第三,我们的同情程度不取决于他人遭遇的痛苦的程度,而是取决于这些痛苦被我们感受到的程度。

        回到我的教育方法上来。对于一个即将踏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我们应该多让他接触一些能够遏制而不是刺激他的感官活动和欲念的东西。同时,这些东西还要尽量不激发他的想象力。只有压制他的感官活动,才能避免他的想象力朝刺激人的欲念的事情靠拢。

        有鉴于此,最好带他到远离城市的地方去生活,因为城市里的那些妇女的穿着和不检点的行为只会加速他成熟的过程。在他看来,城市里的生活就是一种享受,所以在他形成独立的价值判断之前最好不要让他生活在城市里。

        相反,乡下的朴素生活或多或少都会遏制他的欲念的发展。如果出于对艺术的爱好,他不得不留在城市里,那你就想方设法别让他因城里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懒惰。他所接触的人、从事的活动以及培养的爱好,你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挑选与把关。

        你要知道,城市里到处都充斥着刺激他的欲念的不良行为,如果任这些欲念发展,终将对他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应该让他去当护理人员或者慈善家,终日穿梭于各家医院之间,或者与监狱和刑场打交道,去亲眼目睹人世间最残忍、最痛苦的画面。

        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让他们看见人世间的痛苦以及饱受痛苦折磨的人,但看一次就够了,如果看得太多的话,他们就会见怪不怪,甚至心灵都变得麻木,丝毫不为别人的痛苦所动。

        看看那些教士和医生就知道了,就因为见得太多了,他们才会在面对那些死人或病人的时候一脸的淡漠和不以为然。

        并不是所有的痛苦都适合让孩子看见。我们要慎重选择某件事情,然后在适当的时机带孩子去看。我们要保证这件事情至少能让孩子保持一个月的恻隐之心,并且时常思考其中的道理。

        所以,如果让他接触过多的事情,带给他过多的教训的话,他的感官就会变得越来越迟钝,不但起不到正面的作用,还会阻碍自然的进程。

        经常有老师抱怨说青春期的孩子太不服管教了。这一点我深表同意,但是说这种话的老师们,难道这不是你们一手造成的吗?你们应该知道,只要让孩子通过感官表达自己的感情,那其他的一切方式都不再行得通。

        你们经常责备孩子的火气太大,可如果没有这股火气的话,对他们青春期的教育就不可能完成;如果没有这股火气的话,等他们长到像你们这么强壮的时候,就不会再甘心受你的管束。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心里都有一种不得不发泄的激情,对老师来说,这种激情就好像缰绳一样,可以控制他们的行动。

        他们之前是无拘无束的,因为他们无所爱,所以他们不从属于任何人,只要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就行;可现在他们却是身不由己的,因为他们开始懂得去爱别人,所以就会受到所爱的人的束缚。

        就这样,他和人类及其社会的关系开始形成了。不要以为他对所有人都会付出自己的情感,他只要去亲近那些和他相似的人。在他的观念中,和他相似的人就是那些和他有着一样的快乐和痛苦、一样的想法和情感的人。

        一句话,他只爱和自己天性相同的人。这种爱看似是在爱人,其实还是一种自爱。

        只有在天性的基础上对他进行培养,并且他对自己的情感和别人的情感都有了深刻的思考之后,他才能脱离抽象的“人类”的概念,并将之具化成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在此基础上,他会根据自己的情感与这些个体中的一部分建立并保持联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