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九种体质养生第二章 痰湿体质:清淡微温食物,化痰降浊畅气血

第二章 痰湿体质:清淡微温食物,化痰降浊畅气血

        

多食粗,少食细——痰湿体质的饮食法则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孔子《论语·乡党》中的话,但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这句话是站不住脚的。我们不仅不能“食不厌精”,还要多食粗粮,这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对于痰湿体质的人来说,正是太多的细粮造成了体内的痰湿,要想改变体质,必须要逆向而行。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大鱼大肉、精米白面,岂不知,在你吃这些精细食物的同时,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富贵病也会追随而来。所以,我们不如换换口味,吃适量的粗粮。那么哪些食物称得上粗粮呢?

        玉米、小米、红米、紫米、高粱、大麦、燕麦、荞麦等都属于粗粮。除了这些谷物,还有很多豆类,比如黄豆、绿豆、红豆、黑豆、芸豆、蚕豆等;另外,像红薯、土豆、山药,也属于粗粮。有些蔬菜比如芹菜、韭菜,也都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

        “粗粮”吃起来粗,可营养上一点都不比细粮差。比如,荞麦含有的赖氨酸是小麦的3倍。最可贵的是荞麦粉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无论热量还是营养丰富程度,荞麦都高于小麦。再比如,小米中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含量非常高;红薯里有大量的铁和钙;豌豆、绿豆、红小豆里则有大量的氨基酸以及磷等微量元素。

        适当吃粗粮有利于排便和减肥,然而,什么东西都过犹不及,吃多了也不是件好事。吃过多的粗粮,不仅对消化系统不利,还有其他一些负面的影响。

        因此,吃粗粮要适量、合理。粗粮和细粮搭配能最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有些人也不宜吃粗粮:

        (1)胃肠功能差的人。老人和小孩的胃肠功能较弱,太多的食物纤维会对他们的胃肠产生很大的负担。

        (2)缺钙、铁等元素的人。粗粮里含有植酸和食物纤维,它们结合形成沉淀,阻碍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影响肠道内矿物质的代谢平衡。

        (3)患消化系统疾病的人。如果患有肝硬化合并食道静脉曲张或胃溃疡,进食大量的粗粮易引起静脉破裂出血和溃疡出血。

        (4)免疫力低下的人。如果每天摄入的纤维素超过50克,会使人的蛋白质补充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造成骨骼、心脏、血液等脏器功能的损害,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

        

荤食生痰湿,五谷方为养



        谷物不仅承载了无数人的生命,还有着非凡的养生保健价值。许多长寿之人,也是靠这些看似平凡的食物健康活到天年的。那么,哪些谷物是对身体有益处的呢?

        稻米煮粥可补脾、益胃、清肺。其米汤可以养气、养阳、润燥,有助于消化和促进脂肪的吸收,用米汤给婴儿冲米粉是不错的育儿方法。

        小米粥是当之无愧的“代参汤”,它有滋阴养血的功效,许多产妇产后都吃小米粥来恢复体力。此外,小米可防治消化不良,也是老人和病人的绝佳补品。民间常将小米同桂圆煮粥,再加入红糖,空腹食用,可补血养心、安神益智,对心脾虚弱、气血不足、失眠健忘、惊悸等症有治疗作用。

        粳米具有调和五脏等作用。取粳米熬粥成乳汁状,喂养初生婴儿,可开胃助食,此粥也适用于脾胃不好的老年人。

        小麦是北方人的主食,具有安心养神、去烦躁的作用。可将小麦洗净,加水煮熟后将麦粒捞出取汁,再加入粳米、大枣等量煮熟,此粥有健脾养胃的作用。

        玉米是全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常吃玉米可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还能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抗眼睛老化,增强记忆力。

        荞麦是自然的“消炎粮食”,用荞麦粉反复涂敷可以治疗痘疮溃烂。用苦荞麦皮、黑豆皮、绿豆皮做枕芯,可以健脑明目,有促进睡眠的作用。

        大豆是人们不可缺少的长寿食品。除了平时多吃豆制品,还可将大豆研碎涂在疮肿处,有一定疗效。将其煮成汁喝,能除邪毒并能治水肿。把大豆炒黑再放入酒中饮用,可治疗瘫痪、口吃、产后伤风头痛。大豆皮可治疗痘疮和眼睛昏暗、视物不清。

        绿豆可谓“济世神谷”。用绿豆粉蒸成糕食用可解酒。将绿豆粉炒成黑色,用醋调和敷在肿块上,可治疗肿毒初发。绿豆荚可有效治愈血痢。绿豆芽可解酒毒和热毒。绿豆叶绞出的汁与醋隔水炖热可治上吐下泻。

        高粱为“五谷之精”。将高粱米加葱、盐、羊肉汤,煮成粥食用,可治疗阳虚盗汗。

        芝麻更是强身健体的必备食物。取半汤匙黑芝麻,细嚼后吞下,每日3~5次,连用七天,对鼻出血有奇效。将黑芝麻晒干后炒熟研碎,和粳米同煮成粥,可补肝肾、润五脏,还可治疗身体虚弱,头晕目眩,大便干燥、贫血等症。

        对于五谷杂粮的食用方法,可谓是花样繁多,但对于痰湿体质者来说,最好做成粥来使用。每天早晚喝一碗杂粮粥也最养身体的元气。

        1.大米粥

        【材料】大米、白砂糖各适量。

        【做法】将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剂。喜欢甜食的人,可加白糖适量同煮服食。不过切忌过甜,否则伤肾。

        解读:大米性味甘、平,入脾、胃经,有补中益气之功。以大米煮粥服食,当米烂时取其上面的浓米汤饮之,对脾胃亏虚、消化功能薄弱者尤为适宜。

        2.粟米粥

        【材料】粟米,大米。

        【做法】将粟米、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服食。

        解读:粟米性味甘、咸、凉,入脾、胃、肾经,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之功。言其“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尤其是病人和产妇,此粥能补虚疗损。

        3.糯米粥

        【材料】糯米。

        【做法】将糯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服食。

        解读:糯米性味甘、温,入脾、胃、肺经,有补中益气、固表止汗之功。言其“暖脾胃,止虚寒泻痢,缩小便,收自汗,发痘疮”,很适用于食欲不振、便溏久泻的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言糯米“糯性黏滞难化,小儿、病人最忌之”,所以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

        4.山药粥

        【材料】山药、小麦面粉,或用干山药磨粉,葱、姜适量,红糖少许。

        【做法】将山药去皮,洗净,切为薄片,捣为泥糊,放锅中煮沸后,下小麦面粉调匀,再放入葱、姜及红糖等,煮成粥糊服食,每日1剂。

        解读:山药性味甘、平,入脾、肺、肾经,有补益脾胃、益肺补肾之功。言其“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山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能补脾气而益胃阴,是培补脾胃而性质平和的药物。小麦面粉有养心除烦、健脾益肾、除热止渴之功,适用于妇人脏燥、脾虚泄泻、烦热消渴等。言其“生食利大肠”。

        5.红薯粥

        【材料】新鲜红薯,大米。

        【做法】将红薯洗净,连皮切为薄片,加水与大米同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解读:红薯性味甘、平,入脾、胃、大肠经,有补益脾胃、生津止渴、通利大便之功。煮粥服食,有健脾胃、益中气的效果。

        因为红薯粥含糖分较多,糖尿病人不宜。

        

痰湿者,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豆



        豆类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我国传统饮食讲究“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意思是说五谷是有营养的,但没有豆子就会失去平衡。

        现代营养学也证明,每天坚持食用豆类食品,只要两周的时间,人体就可以减少脂肪含量,增加免疫力,降低患病的几率。因此,很多营养学家都呼吁,用豆类食品代替一定量的肉类等动物性食品,是解决人们营养过剩引起的痰湿体质的最好方法。

        豆子的种类非常多,每种所含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都各不相同。

        1.大豆:抗癌降血脂

        大豆含有丰富的植物固醇。植物固醇进入人体后,在肠道与胆固醇竞争,可较多地被吸收,从而降低了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这样,不仅可以抑制结肠癌的发生,还能防治冠心病。

        另外,当人体内的胆固醇过多时,会沉积在血管壁上,使血管变硬,管腔变窄,甚至发生血管破裂或栓塞,导致中风。大豆中的磷脂可使胆固醇软化,生成胆固醇酯。胆固醇酯不会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起到降血脂作用。

        由大豆制成的豆浆还是牛奶的最好替代品。有些人喝了牛奶会出现腹胀、肠鸣和腹泻。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乳糖,而这些人体内缺乏分解乳糖的乳糖酶,因此出现“乳糖不耐受”现象。而豆浆不含乳糖,且大豆中有40%的优质蛋白质,18%的脂肪(其中以有益人体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所以说,不习惯喝牛奶的人可以用豆浆来代替。

        2.豇豆:健脾和胃

        豇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长豆角。它除了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外,最重要的是能够补肾。李时珍曾称赞它能够“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调营卫,生精髓”。所谓“营卫”,就是中医所说的营卫二气,调整好了,可充分保证人的睡眠质量。此外,多吃豇豆还能治疗呕吐、打嗝等不适。

        3.毛豆:降血脂

        毛豆是未成熟的黄豆,而且是老少咸宜的“零嘴”。毛豆含有的植物性蛋白质量多质高,足以与动物蛋白质媲美。毛豆中的皂素能排除血管壁上的脂肪,并能减少血液里胆固醇的含量。所以,常吃毛豆可使血脂降低,有利于健康。

        4.蚕豆:健脾利湿

        蚕豆,又叫胡豆,蚕豆性味甘平,特别适合脾虚腹泻者食用。蚕豆还可以作为低热量食物,对需要减肥,以及患高血脂、高血压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是一种良好的食品。但蚕豆不可生吃,也不可多吃,以防腹胀。

        5.芸豆:利减肥

        芸豆又叫菜豆,味甘平、性温,有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益肾补元气等功效。

        芸豆是一种难得的高钾、高镁、低钠食品,尤其适合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脂、低血钾症和忌盐患者食用。吃芸豆对皮肤、头发大有好处,可以提高肌肤的新陈代谢,促进机体排毒。想减肥者多吃芸豆一定会达到轻身的目的。但必须煮熟、煮透,否则会引起中毒。

        6.豌豆:下乳

        中医认为,豌豆性味甘平,有补中益气、利小便的功效,是脱肛、慢性腹泻、子宫脱垂等中气不足症状的食疗佳品。中医典籍《日用本草》中有豌豆“煮食下乳汁”的记载,因此,哺乳期女性多吃点豌豆可增加奶量。此外,豌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食用后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有润肤的作用,皮肤干燥者应该多吃。但豌豆吃多了容易腹胀,消化不良者不宜大量食用。

        日常生活中,只要每餐都吃些豆类食物,食足两周,人体便可增加纤维的吸收,减少体内脂肪,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患病的几率。

        

晚餐要少吃,痰湿体质者的长寿之道



        对于大多数现代人来说,都已经颠覆了午餐才是正餐的饮食习惯,晚上反而吃得比较正式。的确,忙碌的上班族也只有到了晚上才有时间和精力做一桌饭菜好好品尝。但是有人因为下班晚,晚餐经常到了八点以后才吃,甚至十点钟才吃,吃完后过不了一会就要睡觉了,这样的习惯容易引发多种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疾病等慢性病就与晚餐进食不当有着必然联系。

        其实,对于痰湿体质者来说晚餐才是最需要少吃的一餐。

        首先,晚餐少吃睡得香。具体吃多少依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个人的需要而定,以自我感觉不饿为度。晚餐千万不能吃饱,更不能过撑。并且,晚餐后四个小时内不要就寝,这样可使晚上吃的食物充分消化。

        其次,晚餐少吃少患结石。有关研究表明,痰湿体质者晚餐早吃可大大降低尿路结石病的发病率。人的排钙高峰常在进餐后4~5小时,若晚餐过晚,当排钙高峰期到来时,人已上床睡觉,尿液便潴留在输尿管、膀胱、尿道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致使尿中钙不断增加,久而久之,逐渐扩大形成结石。所以,傍晚6点左右进餐较合适。

        除此之外,健康的晚餐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注意。

        (1)晚餐应选择含纤维和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晚餐时应有两种以上的蔬菜,如凉拌菠菜,既增加维生素又可以提供纤维。面食可适量减少,适当吃些粗粮。可以少量吃一些鱼类。

        (2)晚上尽量不要吃水果、甜点、油炸食物,尽量不要喝酒。不少人有晚餐时喝酒的习惯,这种习惯并不利于健康,过多的酒精在夜间会阻碍新陈代谢,因酒精的刺激胃得不到休息,导致睡眠不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晚餐不要食用含钙高的食物。比如虾皮、带骨小鱼等一定不要吃,以免引发尿道结石。

        (3)用脑过多晚餐更要吃好。长期高强度用脑的人需要补充酰胆碱,增强记忆力。这里给脑力劳动者推荐一个晚餐营养食谱:100克清蒸鲫鱼或素烧豆腐,200克凉拌芹菜或菠菜,一个玉米面的窝头,一小碗紫菜汤(不要加虾皮)或一碗紫米粥。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来说,晚餐也要有不同的侧重。

        (1)学龄前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消化功能未完善,晚餐不宜吃得太多,主食以米面、粗粮类为宜,菜肴不宜太素,可以多吃些黄色蔬菜如胡萝卜、南瓜和绿色蔬菜如菠菜等,适当食用蛋白质含量较丰富的食物如肉末、豆腐、蒸鸡蛋、鱼虾类及动物内脏等,但不要食用油炸、太油腻和刺激性食物,睡前1小时最好不要进食。

        (2)青少年。青少年身体消耗量大,新陈代谢旺盛,晚餐要吃饱、吃好,晚餐提供的热量应占全天总热量的30%,荤素搭配,少吃肥肉、油炸食品等高脂类食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而以富含淀粉、蛋白质、粗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为最佳。这样既帮助消化,防止便秘,又能供给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如果晚上熬夜学习或工作,可以在睡前1小时左右加餐,吃点牛奶、饼干等,夏天可以吃点清热解暑的饮品,如莲子汤、绿豆汤、红枣汤等。

        (3)中年人。中年人的晚餐一定不要吃得太饱,还要控制饮酒量,如果晚餐暴饮暴食,易诱发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脂肪肝、胰腺炎或失眠等疾病。所以中年人晚餐宜清淡些,以素菜为主,少吃油腻食物,少吃肉禽类荤菜或不吃荤菜,但也要注意营养的搭配,夏天烹饪手法以清炒、清蒸、凉拌为宜,可以吃点如清蒸鲫鱼、素烧豆腐、凉拌菠菜、凉拌芹菜、菌菇类等营养丰富的菜肴。要注意的是,晚餐有应酬在食用了酒类和大量菜肴后,也需进食适量的主食,因为酒伤肝,主食护肝。

        (4)老年人。素食和清淡是老年人晚餐的基本原则,不宜吃油炸、油腻、生冷的食物,晚餐掌握七八分饱就可以。夏天天气炎热,很多老年人都没胃口。营养专家建议,老年人晚餐吃点饺子、包子之类带馅的食品,不仅营养均衡,还有助于消化,如黄瓜馅饺子,不但清凉爽口,还能防暑、降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有痰咳不出,就找瓜蒂散



        痰湿体质的人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嗓子里经常有痰堵着,无论怎么用力就是咳不出,感觉非常难受。这时候,大多数人会选择服用药物来止咳,这种做法虽然是暂时缓解了咳嗽的症状,但是却会导致大量的毒素滞留在肺部,当这些“垃圾”越积越多的时候,我们的肺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影响我们的健康。

        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利用药物来制止咳嗽,还应该主动咳嗽,借助主动咳嗽来“清扫”肺部,每天到室外空气清新的地方做深呼吸运动,深吸气时缓缓抬起双臂,然后主动咳嗽,使气流从口、鼻中喷出,咳出痰液,从而保证我们肺部的清洁。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很令人烦恼,就是当你感觉喉咙有痰的时候,却怎么也咳不出,想咽还咽不下去,非常难受。这种情况是非常不利于毒素排出的,那这时怎么办呢?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为大家推荐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瓜蒂散”。

        瓜蒂散是将甜瓜蒂(炒黄)和赤小豆研成细末,和淡豆豉一同煎,可以吐出壅塞在膈上的痰涎和食滞。

        【组成】瓜蒂4克,赤小豆6克,淡豆豉5克

        【用法】把这几种药材碾成末,水煎分两次服下。但是如果服一次后就吐尽痰液了,就不要再服了。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催吐,宣发胸中阳气,自然邪去人安。假如是老年人或者体质虚弱的人,必须要用涌吐剂时,可用人参芦5~10克研末,开水调服催吐。这是元代吴绶的一张方剂,叫参芦散,朱丹溪加入竹沥和服,叫做参芦饮。

        假使服瓜蒂吐不止的,可用少许麝香冲服即止。

        

痰湿体质者要多吃枇杷



        枇杷,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水果,秋日养蕾,冬季开花,春来结子,夏初成熟,承四时之雨露,为“果中独备四时之气者”;其果肉柔软多汁,酸甜适度,味道鲜美,被誉为“果中之皇”。

        痰湿体质要多吃枇杷来调气,枇杷中含有果胶、酒石酸、柠檬酸、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这些元素能够刺激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润肺止咳、刺激大脑兴奋使人感到快乐。枇杷可以当做水果吃,也可以做成粥和枇杷膏。

        1.枇杷膏

        【材料】枇杷肉500克,冰糖600克。

        【做法】将冰糖入沸水中煮熬至此,加入枇杷肉继续煮至浓稠的膏状即成。

        【功效】润肺止咳,止咳化痰。

        2.枇杷粥

        【材料】枇杷肉25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以水煮冰糖,随后入淘干净的粳米,煮至粥熟,放入已加工好的枇杷肉,加煮10分钟即成。

        【功效】生津止咳,和胃降逆。

        3.梨枣枇杷膏

        【组成】枇杷肉250克,鲜梨2个,去核红枣240克,蜂蜜60克。

        【做法】将枇杷加水煮1小时后,放入梨、枣、蜂蜜同熬,再煮1小时,装罐即可。

        【功效】润肺健脾,清燥止咳。

        4.百合枇杷膏

        【材料】百合300克,枇杷肉100克,蜂蜜30克。

        【做法】百合洗净与枇杷、蜂蜜入锅加水拌匀,文火焖酥后,再用文火炒烂至不粘手为止,取出冷却即可。

        【功效】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和,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5.桂花枇杷膏

        【材料】干桂花2斤,白糖250克,独味枇杷膏。

        【做法】桂花经沸水稍烫后捞起晾干,用白糖腌起来,密封于瓶里,每次时将白糖桂花融入枇杷膏里一起服用。

        【功效】化痰散淤,改善食欲不振、闭经腹痛、喉痛干咳等症状。

        

面色淡黄暗沉、少光泽,喝冬瓜桂花汤



        中国人健康的肤色,应该是红黄隐隐、明亮、润泽,并夹有血色。而不健康的黄色,往往是淡黄、暗沉、没有光泽的,就像植物缺乏养分或枯萎的样子,没有神采奕奕的感觉。《黄帝内经》中说“黄欲如罗裹黄,不欲如黄土”,是指肤色要像薄薄的绸缎裹着黄、白里透黄,黄得有光泽,而不是如黄土般的干燥、暗沉的黄。

        痰湿体质的人,脸色往往暗黄。因脾气虚衰、湿邪内盛引起面色暗沉、少光泽。脾为人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运,营养能及时润养皮肤,皮肤就会柔润、有光泽,并保持弹性,防止衰老。水湿困脾,脾失健运,水液不能正常代谢,无法濡养颜面,就会出现面色淡黄而晦暗、不泽的现象。所以,病根在脾,而搽护肤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去除脾湿,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冬瓜历来被认为是兼具美容和减肥效果的佳品,脸色不好的可以每天喝冬瓜桂花茶。

        【材料】冬瓜100克,桂花30克,陈皮20克。

        【制法】将上述材料加入1000毫升清水,用小火煮15分钟后即可食用。

        【用法】每天食用一次。

        中记载冬瓜:“令人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常食冬瓜可养颜护肤、畅通气机、减肥、延缓衰老。现代研究发现,冬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对肌肤的胶原蛋白和弹力纤维都具有很好的营养效果。经常食用可使肌肤柔润、白嫩,并能有效预防皱纹的生成。《本草再新》中说冬瓜:“利湿祛风,消肿止渴,解暑化热。”这就指出冬瓜有祛湿消肿、止渴解暑的功效。桂花味辛、微苦,性平,不仅桂香沁人心脾,也可养颜美容、化痰、止咳喘、提神醒脑、润肠通便。陈皮具有通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冬瓜桂花茶能健脾燥湿、化痰行气、利水消肿,从而能去除面色淡黄暗沉、无光泽的现象。对于痰湿体质者来说,在收获美丽的同时,体重也减轻不少。

        

黄瓜、竹笋,都是清热利水的好手



        中医里,危害身体健康的毒有多种。其中,湿、热等蕴久便可成毒,热毒上攻引发各类病症,包括水肿、长痘痘等等。《黄帝内经》中也有同样有所论述,如“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驰长。”“因于气,为肿。”

        对此,我们就要从清热、利水的角度来为身体排毒了。

        中说,黄瓜有清热、解渴、利水、消肿的功效。其对肺、胃、心、肝及排泄系统都非常有益,能使人的身体各器官保持通畅,避免堆积过多的体内垃圾,生吃能起到排毒清肠的作用,还能化解口渴、烦躁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黄瓜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烟酸、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同时黄瓜还含有丙醇二酸、葫芦素、膳食纤维等成分,是难得的排毒养颜食品。所以,黄瓜就像是人身体内的“清道夫”,可以认认真真地打扫着人的内环境,保持着它的清洁和健康。

        竹笋同样是排毒的好手。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在药用上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养肝健脾、治消渴、消油腻、利水道、利膈的功效,能用来治疗水肿、腹水、足肿、急性肾炎水肿、喘咳、消渴烦热等症。由于竹笋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淀粉含量少的特点,因此也是痰湿体质者的减肥佳品。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但只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竹笋能做出许多美味佳肴,痰湿体质的人常食用这些膳食,能达到养生健体的效果。

        1.竹笋西瓜皮鲤鱼汤

        【材料】鲤鱼1条(约500克),鲜竹笋500克,西瓜皮500克,眉豆60克,红枣(去核)10枚,生姜、盐、味精、料酒适量。

        【做法】将鲜竹笋去壳,削皮,切片。将西瓜皮外面的硬皮削去,切成小块。将鲤鱼洗净后,划出“十”字纹。然后把鲤鱼、竹笋片、西瓜皮块、眉豆、生姜放入锅中,加入开水和料酒,用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煲2小时。调入盐、味精,煮5分钟即成。

        鲤鱼健脾除湿、益胃消肿。《本草再新》中说:西瓜皮“能化热除烦、去风利湿。”也就是说,西瓜皮性凉,味甘,可清暑解热、止渴、消水肿。眉豆味甘,性平,归胃经,有健脾和中、益气、化湿、消暑的功效,临床中主治脾湿食少、湿浊下注、吐泻伤中等症。竹笋西瓜皮鲤鱼汤可祛湿降浊、健脾利水。痰湿体质者若有因湿浊内盛而引起的身重困倦、足胫水肿麻木、肥胖等症状,或有高血压、高血脂时都可食用。

        2.驴肉炒竹笋

        【材料】卤驴肉300克,竹笋150克,葱10克,盐6克,味精3克。

        【做法】竹笋洗净切成片;驴肉洗净切成片;葱洗净切成段。锅中放油。再加入竹笋片、香葱段,然后下入驴肉,炒匀后,调入盐、味精炒香,炒入味即可出锅。

        【功效】滋阴凉血、开胃健脾。

        需要注意的是,黄瓜性凉,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结肠炎、胃溃疡的人宜少食为妥,这类人如果要食用一定要炒熟后再食用。而竹笋,患有胃溃疡、胃出血、肾炎、肝硬化、肠炎、尿路结石等病的人不宜多吃。

        

芡实山药薏仁粥,可消除痰湿人的困乏之症



        我们经常发现身边的有些人总是懒洋洋的,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一天睡十来个小时还总是感觉困倦。一般都会肌肉松软、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舌边有齿痕、脉象滑。偶尔会腹痛、腹泻,并且大便不成形。其实这些都是由于脾胃虚弱造成了痰湿体质。

        《丹溪心法》中说:“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嗜卧。”意思是说,人的脾胃如果被湿困住了,就会出现浑身发沉、无力倦怠、爱睡觉的现象。就像衣服被水浸湿了一样会沉甸甸的,人体内湿气重就会有身重沉甸、提不起精神的症状。下雨的时候空气潮湿,外界的湿气通过肌肤、呼吸等方式进入人体,加重体内的湿气,所以,在阴雨天里痰湿体质的人会感觉更不舒服,更想睡觉。

        痰湿体质的人群每天吃些芡实山药薏仁粥:

        【材料】芡实15克,薏苡仁、山药各30克,红枣(去核)10枚。

        【做法】将山药去皮,切成细条。然后把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入1000毫升清水用小火煮沸后,焖20分钟,然后空腹食用。

        【用法】每天两次。

        芡实被人们誉为“水中人参”,有药食两用的价值。芡实甘涩,性平,入脾、肾经,由于味甘,故能补脾利湿;由于味涩,才能固肾,治腹痛泄泻能闭气。中医认为芡实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药性缓和,因此需用小火慢煮,食用时需细嚼慢咽。据现代营养专家研究,芡实营养丰富,既可替代粮食充饥,又可烹制为小吃,咸甜皆宜。如果将芡实制作成各种药膳,则能充分地将药食两用的功能结合起来,相得益彰。

        山药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能滋肾健脾、益肺气、化痰去咳、强健机体。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湿热泄泻等病症。此外,山药含有黏液蛋白,故还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中说薏苡仁:“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这就指出薏苡仁能健脾、渗湿、止泻、清浊化痰,是中医里常用的利水渗湿药。此外薏苡仁还具有去除肌肉酸重、消水肿的功效。

        红枣健脾益胃、安神养肾、益肝补血,是极佳的营养滋补品。中记载:红枣治“脾虚弱、食少便溏、气血亏虚”等疾病。因此,脾胃虚弱、腹泻、倦怠无力的人,只要每日吃红枣7颗,便能达到健脾胃、止泻、补气血的效果。

        芡实山药薏仁粥有化痰祛湿、健脾益胃、益肾养肝、行气养血的功效,可治疗痰湿体质者出现的困倦疲乏、身重无力、肌肉松软的现象,从而提高身体素质。

        

润肺消痰避浊秽,首选茼蒿



        湖北有一道“杜甫菜”,用茼蒿、菠菜、腊肉、糯米粉等制成。为什么要叫做杜甫菜呢?这其中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杜甫一生颠沛流离,疾病相袭,他在四川夔州时,肺病严重,生活无着。年迈的杜甫抱病离开夔州,到湖北公安,当地人做了一种菜给心力交瘁的杜甫食用。杜甫食后赞不绝口,肺病也减轻了很多。后人便称此菜为“杜甫菜”,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杜甫菜能有这种食疗效果,是因为它其中含有茼蒿。据记载,茼蒿性温,味甘、涩,入肝、肾经,能够平补肝肾,宽中理气。主治痰多咳嗽、心悸、失眠多梦、心烦不安、腹泻、脘胀、夜尿频繁、腹痛寒疝等病症。

        现代医学也证明茼蒿各种医疗作用。

        1.促进消化

        茼蒿中含有有特殊香味的挥发油,有助于宽中理气、消食开胃、增加食欲,并且其所含粗纤维有助肠道蠕动,促进排便,达到通腑利肠的目的。

        2.润肺化痰

        茼蒿内含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及多种氨基酸,性平、味甘,可以养心安神、润肺补肝、稳定情绪,防止记忆力减退;气味芬芳,可以消痰开淤,避秽化浊。

        3.降血压

        茼蒿含有一种挥发性的精油,以及胆碱等物质,具有降血压、补脑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茼蒿辛香滑利,胃虚泄泻者不宜多食。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贴心食疗方:

        1.茼蒿蛋白饮

        【材料】鲜茼蒿250克,鸡蛋3个。

        【做法】将鲜茼蒿洗净备用,鸡蛋取蛋清备用;茼蒿加适量水煎煮,快熟时,加入鸡蛋清煮片刻,调入油、盐即可。

        【功效】对咳嗽咳痰、睡眠不安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2.茼蒿炒猪心

        【材料】茼蒿350克,猪心250克,葱花适量。

        【做法】将茼蒿去梗洗净切段,猪心洗净切片备用。锅中放油烧热,放葱花煸香,投入猪心片煸炒至水干,加入精盐、料酒、白糖,煸炒至熟。加入茼蒿继续煸炒至猪心片熟,茼蒿入味,加入味精即可。

        【功效】开胃健脾,降压补脑。适用于心悸、烦躁不安、头昏失眠、神经衰弱等病症。

        

茯苓性平和,有利痰湿定心神



        茯苓是菌科植物,生长在赤松或马尾松的根上,可食也可入药。记载,茯苓性平、味甘淡,功能是益脾安神、利水渗湿,主治脾虚泄泻、心悸失眠、水肿等症。如果用牛奶等乳制品调和后食用,能增添它的美味与营养。

        北京名小吃茯苓饼就是以茯苓为原料制成的。相传慈禧太后一日患病,不思饮食。厨师们绞尽脑汁,以松仁、桃仁、桂花、蜜糖等为原料,加以茯苓霜,再用淀粉摊烙外皮,精心制成夹心薄饼。慈溪吃后十分满意,使得这种饼身价倍增。后来此法传入民间,茯苓饼就成了京华名小吃,名扬四方了。

        茯苓淡而能渗,甘而能补,能泻能补,称得上是补益佳品。茯苓利水湿,可以治小便不利,又可以化痰止咳,同时又健脾胃,有宁心安神之功。对改善痰湿体质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它药性平和,不伤正气,所以既能扶正,又能祛邪。用茯苓做成的食物都很美味,以下介绍两款:

        说茯苓能补脾利湿,而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这三者同煮,就可以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

        下面再为大家介绍两种茯苓粥品:

        1.茯苓栗子粥

        【材料】茯苓15克,栗子25克,大枣10个,粳米100克。

        【做法】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

        2.茯苓麦冬粥

        【材料】茯苓、麦冬各15克,粟米100克。

        【做法】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

        茯苓可以宁心安神,还记载麦冬养阴清心,粟米除烦热。这三者同煮就可以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

        

桂圆入心脾,治内邪有奇效



        桂圆汤是滋养身体的佳品。桂圆汤不仅可以养血益脾,而且还能宁心安神,是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滋补佳品。

        桂圆,又称龙眼肉,因其种圆黑光泽,种脐突起呈白色,看似传说中“龙”的眼睛而得名。新鲜的龙眼肉质极嫩,汁多甜蜜,美味可口,实为其他果品所不及。鲜龙眼烘成干果后即成为中药里的桂圆。

        中医认为,桂圆味甘,性温,无毒,入心、脾二经,有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另有研究发现,桂圆对子宫癌细胞的抑制率超过90%,妇女更年期是妇科肿瘤好发的阶段,适当吃些龙眼有利健康。桂圆还有补益作用,对病后需要调养及体质虚弱的人有辅助疗效。据《得配本草》记载,桂圆“益脾胃、葆心血、润五脏、治怔忡”。

        但是专家建议,桂圆性属大热,阴虚内热体质的人不宜食用。且因含糖分较高,糖尿病患者当少食或不食;凡外感未清,或内有郁火,痰饮气滞及湿阻中满者忌食龙眼。又因龙眼肉中含有嘌呤类物质,故痛风患者不宜食用。

        桂圆每次服用不可过量,否则会生火助热。它可以生食,也可以煮汤服用。用桂圆熬粥煮汤都十分美味,看看下面几道桂圆美食。

        1.蜜枣桂圆粥

        【材料】桂圆、米各180克,红枣10颗,姜20克,蜂蜜1大匙。

        【做法】红枣、桂圆洗净,姜去皮,磨成姜汁备用。米洗净、放入锅中,加入4杯水煮开,加入所有材料和姜汁煮至软烂,再加入蜂蜜煮匀即可。

        【功效】此粥具有补气健脾、养血安神的作用,能使脸色红润、增强体力,并可预防贫血及失眠。

        2.山药桂圆粥

        【材料】鲜生山药90克,桂圆肉1.5克,荔枝肉3~5个,五味子3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生山药去皮切成薄片,与桂圆肉、荔枝肉(鲜者更加)、五味子同煮粥,加入白糖适量调味即成。

        【功效】本品可以补益心肾,止渴固涩。适用于心肾之阴不足而引起的消渴、小便频数、遗精、泄泻、心悸失眠、腰部酸痛等症。

        3.桂圆肉炖鸡汤

        【材料】肥母鸡1只,桂圆肉150克,盐、料酒、胡椒面、味精、葱、姜适量。

        【做法】将鸡宰杀,清洗干净,入开水锅内焯水后捞出,洗去血沫放入沙锅内。再放桂圆肉及辅料,用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炖2小时左右,除去葱姜,加味精调味即可食。

        【功效】补气健脾,养血安神,适宜心脾虚弱、气血不足、失眠头晕者调补。

        

理气化痰、舒肝健脾说佛手



        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主产于闽粤、川、江浙等省,其中浙江金华佛手最为著名,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称“金佛手”。

        佛手是形、色、香俱美的佳木。佛手的花有白、红、紫三色。佛手的叶色泽苍翠,四季常青。佛手的果实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形状奇特似手,千姿百态,让人感到妙趣横生。有诗赞曰:“果实金黄花浓郁,多福多寿两相宜,观果花卉唯有它,独占鳌头人欢喜。”佛手的名也由此而来。

        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佛手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中医认为,佛手味辛、苦、甘,性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咳消胀、舒肝健脾和胃之功效,适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肋痛、胸闷、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纳呆胃痛、嗳气呕恶、咳嗽痰多、胸闷胸痛等症。据史料记载,佛手的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软;花、果可泡茶,有消气作用;果可治胃病、呕吐、噎嗝、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等病症。据《本草归经》记载,佛手并具治鼓胀发肿病、妇女白带病及醒酒作用,是配制佛手中成药的主要原料。

        佛手的果实还能提炼佛手柑精油,是良好的美容护肤品。佛手的花与果实均可食用,可作佛手花粥、佛手笋尖、佛手炖猪肠等,有理气化痰、舒肝和胃、解酒之功效。

        佛手与其他药物相配伍,可治以下诸病:

        (1)肝气郁结、胃腹疼痛:佛手10克,青皮9克,川楝子6克,水煎服。

        (2)恶心呕吐:佛手15克,陈皮9克,生姜3克,水煎服。

        (3)哮喘:佛手15克,藿香9克,姜皮3克,水煎服。

        (4)白带过多:佛手20克,猪小肠适量,共炖,食肉饮汤。

        (5)慢性胃炎、胃腹寒痛:佛手30克,洗净,清水润透,切成丁,放瓶中,加低度优质白酒500毫升。密闭,泡10日后饮用,每次15毫升。

        (6)老年胃弱、消化不良:佛手30克,粳米100克,共煮粥,早晚分食。

        

养肝益肾、乌须美发说首乌



        痰湿体质由于体内湿邪严重,很容易造成脱发现象,何首乌对治痰湿体质脱发有不错的效果。何首乌,又名夜交藤,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是一种常用的补益中药。何首乌原来是一个人的名字,据说在唐朝时有个人叫何能嗣,五十八岁仍然性无能,服此药七日而思人道,娶妻后还连生数子,其中一个儿子名叫何延秀,持续服用此药,活到了160岁,也生了很多子女,其中一个取名为何首乌,何首乌也持续服用此药,竟活到130岁,头发都还乌黑亮丽,唐朝文人李翱为他们写了《何首乌传》。后李时珍根据史料记载,把原来的“夜交藤”改名为“何首乌”。中医认为,何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之功效。适用于肝肾阴亏、须发早白、血虚头晕、腰膝酸软、筋骨酸痛、遗精、崩带、久痢、慢性肝炎、痈肿、瘰疬、肠风、痔疮、红斑狼疮等病证。《本草备要》记载:“补肝肾,涩精,养血祛风,为滋补良药。”《开宝本草》云:“益气血,黑髭鬓,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

        现代医学证实,何首乌中的蒽醌类物质,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糖、抗病毒、强心、促进胃肠蠕动等作用,还有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何首乌中所含卵磷脂是脑组织、血细胞和其他细胞膜的组成物质,经常食用何首乌,对神经衰弱、白发、脱发、贫血等病症有治疗作用;何首乌还有强壮神经的作用,可健脑益智,能够促进血细胞的生长和发育,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中年人经常食用何首乌,可防止早衰的发生和发展。其茎为中药夜交藤,有安神养心之功,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

        在临床应用上,如果是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须发早白、遗精滑精者,可与当归、枸杞子、菟丝子等配伍;若是血虚精亏、肠失滋润、大便干结者,可与当归、火麻仁、黑芝麻等配伍,以增强养血润肠通便之效;若痔血便难者,可单味煎服,或与枳壳等同用;若是血虚所致风瘙疥癣者,可与荆芥、蔓荆子等配伍内服;凡久疟不止、气血两虚者,多与人参、当归等配伍。

        下面,再为大家推荐一款何首乌粥:

        【材料】何首乌50克,粳米100克,红枣5枚。

        【做法】将何首乌洗净,放入沙锅内,加水煎取汁,去渣。将米、红枣分别洗净。将米、红枣同煎汁放入沙锅内,加入适量水,用大火煮沸,改用文火煮约30分钟。加入糖再煮段时间即成。每日早晚服食。

        【功效】可养肝益肾,适用于肝肾亏虚、精心不足所致的头目昏花、须发早白等及慢性肝炎、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神经衰弱等。

        

宣肺利气食谱



        魏文帝皇后甄氏有一年冬天不幸感遇风寒,病好之后就时常咳嗽不止。太医经过诊断后认为病后肺肾虚弱,所以才导致咳嗽喘息。用现代医学来讲,其实就是因为体内痰湿引起的咳嗽。在治疗上应该先祛湿利肺。太医给皇后开过药后,又建议皇后应该在饮食上多注意,并给皇后开列了一份食谱,告诉御膳房据食谱搭配皇后的饮食。一个月后,皇后果然不再咳嗽了。

        此食谱主要包括:白及燕窝粥、川贝炖雪梨、莲子百合煨猪肉、胡桃银耳炖海参、灵芝鸭、淮山药饼、百合南瓜粥、洋参雪耳炖燕窝、银杏南瓜饼。

        1.白及燕窝粥

        【组成】白及15克,燕窝10克,冰糖少许。

        【做法】燕窝摘去毛渣;白及洗净,切薄片。将白及与燕窝同放入碗内,加水适量,隔水蒸至熟,滤去药渣。冰糖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熬,用纱布过滤,然后将糖汁倒入燕窝内即可。

        【功效】补肺养阴,止嗽止血,尤其适用于肺结核、肺气肿、咯血者。

        2.川贝炖雪梨

        【组成】雪梨1个,川贝母粉5克。

        【做法】将雪梨洗净,挖空中心,入川贝母粉,隔水炖熟即可。食梨,每日1次,连食3~5天。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适用肺阴虚有热、咳嗽痰黏稠者。

        3.莲子百合煨猪肉

        【材料】莲子、百合各50克,猪瘦肉250克,盐、葱、姜、黄酒各适量。

        【做法】莲子、百合洗净,与瘦猪肉同放锅内,加姜、葱、盐、黄酒、清水适量,共炖1个小时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养阴清热,润肺清心,适用于肺气虚弱之人。

        4.胡桃银耳炖海参

        【材料】胡桃肉15克,银耳10克,瘦猪肉、海参各50克。

        【做法】将胡桃肉用开水烫泡,去内衣;银耳泡开,洗净,摘成小朵;瘦猪肉洗净,切丝;海参浸软,洗净,切丝。把全部材料一齐放入炖盘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水炖1个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补肾益精,润肺养胃。尤其适用于肺肾虚弱者。

        5.灵芝鸭

        【组成】灵芝、肉桂、草果各5克,鸭子1只,生姜、葱、食盐、绍酒、卤汁、冰糖、麻油各适量。

        【做法】鸭子宰杀后,去毛,除去内脏,用清水洗净;灵芝、肉桂、草果用水煎熬两次,每次水沸后一刻钟滤出药汁,两次共收滤液约3千克;生姜、葱洗净,将药液放入锅中,加生姜、葱,再把鸭子放入锅中,全部淹入汁内,在文火上煮至熟,捞起。鸭子放入卤汁内卤熟,捞出。取适量的卤汁放入锅内,加食盐、冰糖抖匀,调好色味,放入鸭子,在文火上烧煮,直到卤汁均匀地粘在鸭子上,色红亮时捞出,再均匀地涂上麻油即成。

        【功效】滋阴补肺,益肾止咳,适用于肺肾虚弱之咳嗽喘息者。

        6.淮山药饼

        【组成】淮山药500克,白砂糖200克,熟面粉100克,熟莲子、蜜饯青梅、桂圆肉、花蛋糕、白瓜子仁各25克,猪油、蜂糖、淀粉、蜜饯樱桃各少许。

        【做法】淮山药打成粉后,与熟面粉加水揉成团;青梅切成片;花蛋糕切成菱形片。将淮山药团揉成圆形,放入平盘内,按成圆饼,莲子、青梅、樱桃、桂圆肉、花蛋糕、白瓜子仁依次摆在圆饼上,上笼蒸约一刻钟后取出。锅内放清水加蜂糖,用旺火烧沸,打去浮沫,再倒入淀粉勾成芡汁,最后加猪油浇在饼上即成。

        【功效】补脾益肺,适用于肺脾气虚短气乏力,面色萎黄,咳痰稀薄、大便溏稀者。

        7.百合南瓜粥

        【组成】南瓜250克,糯米100克,百合1个,冰糖、芝麻适量。

        【做法】糯米磨成粉末(这样口感更柔滑),百合洗净备用。将糯米粉和去皮切块的南瓜放锅内,加水煮滚后慢火熬成蓉状,加百合、适量的冰糖再煲一会儿即可。也可放入芝麻或其他碎果仁,口感更佳。每次饭后食用,可常食。

        【功效】南瓜可以润肺健脾,镇咳化痰。百合有镇静止咳、温肺益气、定喘的功效。

        8.洋参雪耳炖燕窝

        【组成】银耳50克,燕窝100克,西洋参25克。

        【做法】将银耳用适量清水泡开后洗净,撕成小朵。将燕窝用适量清水浸泡后洗净,捡去羽毛、杂质。将西洋参洗净后切成片。将西洋参片、银耳碎片、燕窝一同置于炖盅内,加入适量开水,盖上炖盅盖,上锅用小火隔水炖3个小时,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即可。早、晚作点心服食。

        【功效】本品具有益气、润肺、止咳、降肺火、润肺燥、生津液之功效。

        9.银杏南瓜饼

        【组成】糯米粉400克,银杏适量,南瓜250克,白糖50克,生油25克,豆沙200克。

        【做法】将银杏炒熟磨成粉。南瓜切成块,放入蒸笼里蒸熟,冷却剥去外皮。再将熟南瓜搅成糊状,加银杏粉、糯米粉和糖,揉成粉团,散放到蒸笼里蒸熟,倒入涂过油的盆里冷却,再搓成圆长条,截成大小相同的坯子。将坯子用手按扁,做成两边薄中间厚的圆形皮子,包上豆沙后,按成饼形,即成南瓜饼生坯。将平锅烧热,放生油。再将生坯放入锅内,用小火煎成两面微黄色即成。可作为点心常食。

        【功效】滋养肺脏,镇咳化痰,有滋补血气之功效。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