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有了汽车,通了公路,很多以往住在市里的人搬到郊外去了。他们每天可以开车到机关里办公,到工厂里上工,到学校里教书。下了班,又开车回家。在郊外,花同样的钱可住得舒畅,而且环境清静,污染少。
这是一个大变化。上面说过,上次在美国我没有坐过高速汽车,那是因为我要见的朋友们都住在大学附近。我到学校去上班也是步行去的。如果要去市里买东西,吃中国饭馆,坐地铁或公共汽车就行了。这次在美国就不同了。约我去家里吃饭、叙谈的朋友都住在郊外,他们得用汽车来接我。这一点似乎并没有什么困难,他们都有汽车,而且都会开汽车。连九十多岁的老教授赵元任先生,都自己开了汽车来往。他住的房子在山坡上,路很陡,我真替他担心,可是他却并不在乎。
住在郊外确是比住在城市里优越得多。我这次去登门拜访的大多是在大学里当教授的朋友们。他们住的房子,大致都有三四间卧室、一两间起居室、一两间书房、一间厨房、若干间卫生间和汽车房、堆房、小作坊等。这样一幢小楼房里住着夫妇两人和一些未成年的儿女。楼房四周是草地,有些还保留着相当古老的树木。绿荫如盖,杂花满庭,颇像乡村别墅。
这种独门独户别墅式的住宅,一幢幢地分布在每个城市的四周,离市中心大约在半小时快速汽车行程之内,一般要走一段高速公路。这种居住布局在飞机接近机场降低高度时可以从窗里看得很清楚:一小点一小点的住宅布满在城市的周围。有时原来的两个城市,现在被这类住宅区衔接了起来,连成一片。
人口从都市外流,据说是美国近二三十年来的普遍趋势。但是都市人口并没有显著的减少,那是因为有人出去,也有人进来;换了一批住在都市的人。出市的是那些有汽车的人,进市的却大都是没有汽车的人。没有汽车和有汽车的区别,当然也可以说是贫富之别,但是把贫富的界限划在有没有汽车这区别上并不够正确。在美国一辆汽车可以很贵,也可以很便宜。时式的高级汽车要上万元,而第二手的旧货千把块钱也可以买得到。所谓旧货并不是破烂货,凡是用过一年的车就被认为旧货了,有些人要时髦,又想避免维修的费用和麻烦,每年要换当年时式的新车,旧的给拍卖行出卖。中等收入的人家,讲究实用,就可以买这种价贱而物亦不坏的汽车。从收入的总数来计算,不到一个月的工资,按比例说来比我们的自行车还便宜。所以够不上称富裕的普通工人也可以占有一辆到两辆汽车,而且每天所消耗的汽油,在最近涨价之前,比了坐公共汽车还可以便宜些。
没有辆汽车的人当然不能住到郊外去,但有汽车而收入较低的人却并不都能离市。在郊外买个住宅目前大概要5万元,相当于高级教授和技术工人的一年工资。当然,买房子的人不必一下交这样一笔现款,可以先付一部分,比如说两万元,然后每年付几千元,多少年付清,利息加在总数里。换句话说,有房产公司做这种分期付款的买卖,买房子的人在一定期间是这公司的债户。这种吃利息的债主有房屋作抵押,没有多大风险。而且买房子的债务,还可由政府向银行保险,据说这是为了便利老百姓,解决住的问题。当然,这也是支持建筑企业的一项政府措施。由于这种种办法,一般中上人家也有条件到郊外去住。
谁来接替这些离市的人呢?这里要讲一下这30年来另一方面的变化了。这个变化发生在农村里。由于最近几十年来农业技术的改进,大量采用了机械耕种,同样一块土地,农业生产上所需的人力大大减少了。在30年代,美国一个农民可以生产10个人所需要的农产品,包括粮食和纤维;70年代初提高了4.5倍,到目前已到了6到7倍,就是说一个农民可以供给60到70人的需要。所以美国农业人口已大大减少,到1978年全国农村人口不到900万人,总人口的1/20都不到。原来住在农村里的人很多已进入都市了。
美国人口在这二三十年里发生了相当大规模的城乡对流。这里所说的“乡”指的不只是农村,也包括郊外的住宅区和5万人以下的小镇。
过去美国和我们中国一样把乡字、土字都看成是贬词,比如“乡巴佬”“土头土脑”,总是表示文化低,生活穷苦,和“城里人”相对而言的。高贵、时髦、斯文、漂亮这些形容词都用在市民身上。现在的美国却正在反转过来,至少现在的“城里人”没有过去那样体面了。
人口流动里还有一种很显著的倾向是南北的对流。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地理上说是由东及西,由北及南。东北部开发最早,所以地位也最高,西南部靠近拉丁美洲的一带多少有点蛮荒之区的意味。东北的新英伦是人文荟集之区,美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就是麻省康桥的哈佛大学。至今这地区大学林立,也是我们这次访问的中心。芝加哥大学崛起于美国中部是第一次大战之后的事,西部海岸加州大学问鼎中原是在第二次大战之后,而南方的得克萨斯大学直到70年代才不甘落后,以太阳光和高薪为诱力,吸引大批学者,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学术的盛衰表示着社会经济的起伏。第二次大战之后,飞机、电子和太空工业的中心是在南方,因而改变了南北的差距。
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和早年工业革命初期兴起的工业不同的地方是前者依靠技术和科学,后者依靠机器和人力。所以这些在南方兴起的新型工业要吸收的是科学工作者和技术工人,一般说来是社会的中上层,而不是文化较差、从农村里出来不久的非技术工人。新型工业引起大批社会中上层的人由北向南的流动,同时却由于南部社会经济的发达,农业技术的改进,送出了大批多余的劳动力,特别是有色人种的少数民族,他们正在由南向北地流动。美国西南部墨西哥边界那边流入的拉丁美洲人和从西印度群岛美国属地上流入的波多黎各人,大量地集中在东北部的大城市里。以纽约一市说,波多黎各人多到100万,他们到处用他们的乡音说话,所以有人夸大地说,不久纽约要成为西班牙语的殖民地了。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在下面谈到民族问题时再细说。
城乡对流、南北对流的结果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我在这次访美之前也听说过纽约市财政已濒临破产,乞求联邦政府挽救。我怎么也不能理解。这次亲自到了这地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市政府的收入主要靠居民的所得税分成。一个都市如果收入高的人多走了,进来了大批需要救济的人,这个地方的政府就容易入不敷出了。不仅纽约如此。我去美国钢都匹兹堡访问,从平坦的高速公路上下来进入市区,水泥大路上坎坎洼洼的,车子颠簸得厉害。对照着宏壮的高速公路,市区道路未免有点寒怆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