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以理学治兵

以理学治兵

        曾国藩虽被称为湘军的创始人,但他所指挥的湘军其实最早来自罗泽南。

        罗泽南很早就已应湘乡知县所邀,投笔从戎,开始编组团练。他募勇的标准和曾国藩相似,主要也是从左邻右舍的农民中进行挑选。这些农民一开始哪里知道什么军纪不军纪,即使行军,喉咙还是哇哇哇的,跟高音喇叭一样,罗泽南便让他的门下弟子们起带头作用,每天给这些农民士兵示范,什么叫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以及如何进退行止。

        湘军初建时有三派,一是江忠源的楚军,二是罗泽南的湘军,三是王錱的楚军。楚军创立最早,曾在湘军中开风气之先,可惜衰弱的也最快。王錱是罗泽南的弟子,但他在建军营制方面不用曾国藩的办法,且不服从曾国藩的调遣,所以只有罗泽南的湘军才是曾国藩建军的基干队伍。很多人认为,湘军实由罗泽南所缔造,这支军队身上也确实有着鲜明的罗泽南印记,所谓“无泽南,无湘军”,说他是湘军之父也不为过。

        在把自己编练的湘军交给曾国藩全面掌握后,罗泽南又成为曾国藩的重要助手,他把军队变成了课堂,白天打仗训练,晚上还组织大家读书。

        湘军的新兵很多是一字不识的文盲,罗泽南客串老师的角色,从开蒙起步,教他们断文识字。当然不可能让农民们读很深奥的哲学文章,罗泽南只讲最浅显的,比如他会从《四书》《孝经》里择出片断,用来阐述做人处事的道理,以及宣讲精忠报国这些老百姓能够接受和理解的东西。

        罗泽南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讲课深入浅出,声情并茂,到动情处时,甚至有听者被打动得潸然泪下。

        这就叫以理学治兵。与此同时,罗泽南还主张“以兵卫民”,坚持打仗以不扰民为本。在湘军三派中,曾国藩、罗泽南系的湘军不仅战斗力最强,而且军纪也保持得最好。

        罗泽南虽然会拳棒,但毕竟是个读书人,没有实战经验。可以说在湘军创建之初,他和曾国藩对湘军未来究竟能取得多大成就,其实都心中无数。

        直到江忠源保卫南昌那一年,曾国藩派罗泽南带着湘军前去援救,实际上也是要试一下水。现实是很惨痛的,由于当地官军没有按约定进行接应,湘军遭到了太平军的伏击,从而受到重创,战死八十人,其中包括四名营管,皆罗泽南一手培养的学生。

        这毫无疑问是个败仗,可是却展现了湘军的潜力。他们不像官军一样贪生怕死,即使在遭到伏击且无友军相援的情况下,仍誓死不退。在援救南昌的过程中,虽然湘军战死了八十人,但也同时杀死太平军达两百余人,经过此役,湘军“勇敢之名已大震”,可谓虽败犹荣。曾国藩据此认为湘军“果可用”,更坚定了在衡阳练兵的决心。

        曾国藩对罗泽南抱有信心,但有一个人却对罗泽南没信心,这个人就是塔齐布。

        作为职业军人,塔齐布从来不认可什么儒将不儒将的说法,他认为罗泽南之辈不过是些在学堂里夸夸其谈的书生而已,不懂得什么打仗,最多也就只能去对付对付会党之类,若要打大阵仗,还得靠他们这些人。

        改变塔齐布这一印象的,是岳州之战。

        曾天养退守城陵矶后,湘军进入了岳州。在讨论如何防守时,塔齐布说当然是驻军城内,以城设防,罗泽南则提出异议:“岳州四面环水,只有一座大桥可以相通,因此守城不如守桥。”他还愿意亲率湘军两营抢占要隘,扼守大桥。

        塔齐布虽不以为然,但罗泽南年纪比曾国藩都大,又肯亲自担纲,他自然也不便加以阻挠。

        不久太平军再次对岳州发动反攻,果然首先将大桥作为了攻击焦点。他们在距大桥十里处扎下九座大营,投入进攻的兵力达上万人,而罗泽南用以抵御的湘军不过两营,才一千人,十对一的比率,数量上相差十分悬殊。

        这时候连塔齐布都慌了,但在大桥上负责指挥的“儒将”则异常从容镇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