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军完全脱离高唐州后,僧格林沁才发力猛追,所以李开芳并不能跑多远。确切地说,是在离高唐州四十多里,一个叫冯官屯的地方。
冯官屯在区划上并没离开高唐州,此处皆为富户,有的人家光名下田地就有数千亩,而且都住在土城堡里面,周围砌以砖石墙垣,十分坚固。屯里还有护屯家丁,可家丁哪是太平军这样正规军的对手,三下五下,便被灭了个精光。
就在太平军占据冯官屯的同时,一前一后,蒙古骑兵也滚滚而来,李开芳立即派人用大木头将所有出口堵住,然后排列枪炮,做好防御。
僧格林沁到达冯官屯后,第一个举措是派骑兵将冯官屯围成圈,之后筑堤造楼进行围困。在他的计划里,高唐州终于如愿以偿地变成了冯官屯,可是要攻克这座庄子也并不轻松。
由于无法接近,僧格林沁从高唐州运来大炮,一排排轰过去,“村内房屋,皆被击塌”。李开芳见屋内待不住,就在屯内挖掘可以自由通行的壕沟。沟内建有地窖,既能躲避枪炮,也可以用来住宿,窖外另挖各种小孔,官军来进攻时,可以向上开枪射击。
这是一种足以傲视后世的地道,其开掘时间之短,构造之机巧,均令人叹为观止。凭借地道战,李开芳多次击退官军的进攻,僧格林沁依倚的大炮像拳头打在棉花上,听不到一点动静。
僧格林沁始终攻不破冯官屯。与围困连镇不同,这次他的时间十分紧迫。你想,对付一座小村落,又是不足三百人的守军,若再要耗上个大半年,别说咸丰无法容忍,恐怕他自己都接受不了。
僧格林沁再次想到水淹之策,临时蓄水是来不及了,他上奏朝廷,请求引运河水来灌屯。得到批准后,他便忙开了。在地势上,运河低,冯官屯高,挖渠的工程量很大,因此足足花了一个月时间,才修成一条百里长渠。
对于官军的行动,李开芳看得清清楚楚,他决计迅速组织突围。1855年4月15日,太平军乘夜从早已挖好的地道中潜出,全军扑向官军的炮台。官军毫无防备,被这些突然从地里钻出的“土行孙”给整蒙了圈,顿时死的死,逃的逃。
太平军将炮台上的炮眼封死,接着继续向外冲。僧格林沁闻讯赶来指挥堵截。在激烈的交锋中,他的亲兵被杀,自己的坐骑也被打死,拼了老命,才迫使太平军退回冯官屯。
这次险情让僧格林沁意识到,要灌得赶紧灌,不然一个不小心让太平军溜走,百里长渠就算白修了。
冯官屯比长渠高,僧格林沁就把水车搬来,指挥兵勇连轴儿转,像农民灌田一样把水从低处抽上来,而且“昼夜不息”,一刻也不敢停工。经过十几天的浸灌,加上连降两天大雨,雨水和运河水交相灌入,低洼之处的水深已达一米以上,连地窖里也浸入了水。
冯官屯的情况更趋严重,屯内遍地都是水,仅剩下巴掌大小的干燥地面,除李开芳尚可坐在床上外,其余太平军官兵大多不是陷身泥淖,就是只能跑到楼上。堆在仓库里的火药粮食也都被浸湿,以致无法使用。
僧格林沁一边用水来继续挤压守军的活动空间,一边集中枪炮对太平军聚的楼房进行射击。他还想了一个毒招,将收购的大量青蛙投放于冯官屯的水中,让官军支着耳朵听声音,哪里青蛙不叫,就说明哪里是太平军的潜藏处,也便是他的重点打击目标,太平军因此伤亡很大。
冯官屯里的水越涨越凶,低洼处的水已快升至两米,地窖内进水也接近一米,李开芳和余下的太平军被迫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对僧格林沁来说,鱼是早晚要死的,网破就不好了,最乐见的是鱼变成乖宝宝,自动送上门来,那他连网都用不着撒了。
在太平军山穷水尽的情况下,他决定继续采用诱降术。不过李开芳可不是个乖宝宝,连同依旧跟在他身边的太平军官兵,个个都是哪怕只剩最后一口气,也一定会掉头咬你一口的“老广西”,绝不可能成为官军中的“义勇”。
僧格林沁对此心知肚明,他所谓的诱降,其实是假诱降,说穿了不过是哄和骗而已。1855年5月26日,他亲自写了封信,对李开芳说,你这人很有才,我欣赏你,现在只要你在三天之内率部归降,就可以算作投诚免罪。
哄骗能不能奏效,僧格林沁也并无完全把握,他暗地里调来小船,为的是一旦李开芳不上钩,便不惜用水战的方式攻入屯内。
没想到李开芳一收到劝降书,便立马答应下来,只不过他的答应是将计就计——僧格林沁要使假诱降,他则想来一个假投降。
敢情大家都是假的,没一个真的。李开芳所设计的戏路是,先派一部分人去诈降,等诈降者进入官军大营后,他再亲率余下官兵开炮突围。大家约定的信号是炮声,诈降者以炮声为号,立即反戈一击,这样里应外合,即可突出重围。
李开芳和僧格林沁都是俗称的老戏骨,知道如何掌握火候。即便到这种关头,李开芳仍是不急不躁,一天天地倒数着日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