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蒙曼说唐·唐玄宗事业风流:政治、经济、国际地位与文化的成就

事业风流:政治、经济、国际地位与文化的成就

        唐玄宗前后当了四十四年皇帝,此后又当了六年太上皇,当时号称五十年太平天子,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在他的治理之下,当时的中国在各个领域都臻于极盛。

        先看政治领域,有几个标志性的成就引人瞩目。首先就是君明臣贤的政治空气。怎样才叫君明臣贤呢?唐代笔记小说《次柳氏旧闻》里记载了这样一则佳话。开元初年,唐玄宗刚刚任命姚崇当宰相。有一天,姚崇拿着一批郎官的名单来找唐玄宗,意思是问问皇帝任用这批人合适不合适。结果,他把名单念了一遍,玄宗只是看着房梁,不说话。姚崇不明就里,又问了一遍。玄宗还是看着房梁不说话。这样一来,姚崇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非常惶恐地退出去。他一走,玄宗身边的大宦官高力士就劝谏唐玄宗。他说:您刚当皇帝没多久,宰相奏事,您应该当面回答人家行还是不行,怎么能够不理人家呢?唐玄宗回答:我让姚崇当宰相,他有大事自然要和我商量,小事自己决定就可以了,任命五品郎官这样的小事,我有什么必要一定去插手呢!高力士听皇帝这么一说,明白了,赶紧跑到姚崇那里,告诉他,皇帝不是轻视你,那是信任你。那么,姚崇听了之后是什么心情呢?根据记载,他是“且解且喜”,理解了皇帝的心思,也很高兴,从此办事就更有主见了。

        这件事能反映什么问题呢?就是君明臣贤。唐玄宗虽然年轻,刚刚三十岁,但是识大体,知道自己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能够信任宰相,是个明君。而宰相姚崇虽然久负盛名,年纪也六十多岁了,但是知道尊重皇帝,不敢专权。还有,我们看中国历史,常常觉得宦官都不是好东西,总在皇帝和大臣之间挑拨离间、招惹是非。但是高力士非但不挑事,反而主动沟通皇帝和大臣之间的想法和感情,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品质。所以,和姚崇一样,也是贤臣。有了这样的明君贤臣,朝廷、内官还有皇帝这三种自古以来就难于摆平的势力不就和谐了吗?这则小故事之所以千古流传,就因为它反映了玄宗时代这么一个让人缅怀的政治特色。正因为有这样的政治空气,所以当时不仅有一代英主唐玄宗,还有千古流芳的贤相姚崇、宋璟,甚至还有号称千秋忠义的宦官高力士,整个政坛可谓群星闪耀。这是第一个标志性成就。

        第二个标志性成就是彪炳史册的典章制度。我们现在既讲究以德治国,也讲究依法办事。因为如果把社会进步仅仅寄托在几位明君贤相身上,就很有可能人在政在、人亡政息。只有把彰显人类智慧的政令制度化,才能保证它长期稳定地惠及人民。唐玄宗时代文治昌明,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典章制度建设,像中国最古老的行政法典《唐六典》、最完备的礼仪规章《大唐开元礼》、都是在玄宗时代修成,这就保证了社会长期、稳定、有序地向前发展。

        第三个标志性成就是崇高的国际地位。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准,不仅应该从纵向的角度跟历史比,更应该从横向的角度跟周边国家比。当时的唐朝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首都长安也因此成为全世界的心脏。大量的商人、使者、留学生、学问僧经由陆路和海路汇集到唐朝,云集于长安、洛阳等大城市。

        大家都知道李白有一首诗叫做《哭晃卿衡》:“日本晃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这个牵动李白情思的晁衡就是日本留学生,原名阿倍仲麻吕。开元五年,十九岁的阿倍仲麻吕随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留学,后来考中进士,赐名晃衡,在唐朝作官,一直当到了从三品的秘书监兼卫尉卿,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晃衡前前后后在中国生活了五十四年,经历整个开元、天宝盛世,直到七十三岁时在长安去世。晁衡素负诗名,与当时的大诗人李白、王维等都有诗文唱和。其中,晁衡《衔命使本国》诗云:“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蓬莱乡路近,若木故园邻。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这首诗家喻户晓,是对王维的回赠。

        当时长安城里像晁衡这样的国际友人太多了,号称“九天阊阖开宫阙,万国衣冠拜冕旒”。“万国衣冠”固然是诗人夸张的写法,那么,实际上到底有多少国呢?根据《唐六典》的统计,开元年间,与中国有朝贡关系的国家有七十多个。有这么多的国家和唐朝有朝贡关系,那么,长安的外来人口有多少呢?根据现今学者的估算,当时长安城的外国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二,一点也不亚于现在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家都知道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其实,当时有更多的人是到东方的中国来取经,中国的制度不仅影响到同处东亚的日本与朝鲜半岛,甚至远在西亚的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也:“知识即使远在中国,亦当往求之。”可见中国国际地位的崇高。

        唐玄宗即位后,广施德政,重视民生,百姓安居乐业,国威远播海外,政治领域的高度成熟造就了大唐开放包容的名声。那么,在经济领域,大唐是否也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呢?

        再看经济领域。衡量古代经济发展状况,有两个核心指标。一个是人口数字,一个是人均粮食占有量。唐玄宗一朝的人口数字,当时官方统计是五千多万口,但是因为有大量人口瞒报、漏报现象,所以现代学者估计,实际人口应该在七千万到九千万之间。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做一个比较就知道了。直到十四世纪,整个欧洲的人口总和才达到八千一百万。我们现在讲科技是生产力,在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人口就是生产力。因此,这个比整个欧洲还要多的人口数字本身就表明了国力的强盛。

        另外,中国有所谓“民以食为天”的说法,粮食占有量的多少,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幸福指数。那么玄宗时代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是多少呢?根据现代学者胡戟先生的测算,大约是七百斤。这个数字多不多?我再举一个数字来比较。一千多年以后,直到一九八二年,中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才重新达到七百斤。今天,即使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飞速发展,中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也只有八百斤。从人口和粮食这两个数字我们也能看出来,所谓开元盛世,绝对不是浪得虚名。实际情况就像杜甫在《忆昔》诗里说到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正因为生产发展、经济繁荣,老百姓都安居乐业,社会治安好了,社会风气也好了,盛世到来了。

        再看文化领域。讲到中国传统文化,你可能不会背、不会背,但是哪个中国人不会背诵这首诗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李白,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诗仙。连诗圣杜甫都是他的粉丝。事实上,不光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我们从小熟知的诗人王维、孟浩然、王之涣、岑参等全都生活在唐玄宗时代,整个诗坛群星璀璨。诗人成了时代的宠儿,写诗也就变成全社会的风尚——娶媳妇要写诗,交朋友要写诗,找工作还要写诗。文人写诗也就罢了,连将军不打仗的时候也在琢磨怎么写诗。很多人知道,唐朝有一个著名的将军叫郭元振,在西北地方屡立战功、威名赫赫。可是,上马杀贼的郭将军,下马还能吟诗!吟什么诗呢?《春江曲》。诗是这样写的:“江水春沉沉,上有双竹林。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清新犹如乐府民歌的诗句里,怀春少女的娇憨跃然纸上。谁能想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将军,竟然有这样旖旎的情思呢!所以有人说,唐朝是诗的国度。这些诗人中哪个最优秀?历史上一直是见仁见智,我个人觉得李白最好。为什么?听听他的诗就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什么?这是一种对人的认可,是一种个性的张扬,表现了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所以当代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讲:“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样的风流文采,其实已经超越了大唐,成为整个中华历史上最美好的记忆了。而这一切,无论是政治领域的风流宏伟、经济领域的风流富贵,还是文化领域的风流儒雅,全都打上了唐玄宗的烙印,这就叫做事业风流。

        开元盛世,文治武功,成为唐玄宗身上一个标志性的符号。可是,唐玄宗给后世留下的标志性符号还不止这些,他还是出名的玩家,不但会玩,而且还玩出了名堂,以至于后人把他奉为梨园鼻祖。那么,唐玄宗有什么情趣爱好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