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蒙曼说唐·唐玄宗宋璟罢相:恶钱、旱魃、跟不上时代的宰相

宋璟罢相:恶钱、旱魃、跟不上时代的宰相

        因为宋璟办错了两件事。哪两件事呢?第一件叫做恶钱事件,第二件叫做旱魃事件。

        先看恶钱事件。所谓恶钱,不是我们今天说的假币,而是指私人铸造的铜钱。它是真的,只是份量不够,成色也不好。唐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基本还是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老百姓一般都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实在有什么生产不了的东西,一般也是以物易物的方式解决。比如我用两匹布换你的一坛子酒,基本上用不着花钱。所以,国家铸很少的铜钱就能满足需求。可是到玄宗开元年间,随着生产的发展,商品经济逐步繁荣起来,人们用钱的地方愈来愈多,政府铸的铜钱不够用了。怎么办呢?那就自己造吧!搞点铜,照着开元通宝的样子仿造。可是,私人仿造哪有政府造的钱精致呢?再说了,商人唯利是图,如果都照政府的标准造钱,也就没什么赚头。所以,造出的钱都是又小又薄,两个私钱还抵不上一个官钱的份量。这就是所谓的恶钱。恶钱进入市场,当然会引起物价飞涨等问题,事关国计民生,这让宋璟很头疼。怎么办呢?宋璟就下令严禁恶钱。不仅禁止使用,而且谁手里要是有恶钱,还得限期收缴。按说这两个措施也都是对的,但是,你要是这么做,就必须考虑两个前提。第一,政府能够有足够的好钱来占领市场;第二,对现有的恶钱持有者,必须要给足够的补偿,还要给足够的兑换时间。可是,宋璟嫉恶如仇,脾气又急,这两个条件都没考虑清楚,就开始严禁了。结果糟了,恶钱不让使用,市场上就因为没钱流通,一下子萧条不少;另外,到处收缴恶钱,也不给宽限,也不提补偿,那些恶钱的持有人也不满意啊!人家手里的又不是假钱,只是份量和成色差些,你要收缴,不是跟抢钱一样吗?搞得民怨沸。

        正在这时候,又出了所谓旱魃事件。怎么回事呢?宋璟不是嫉恶如仇吗?他自己道德高尚,就特别看不惯那些道德不够高尚的人。罪犯自然道德都不够高尚,所以,宋璟很讨厌罪犯。在所有的罪犯之中,他特别讨厌那些已经被判刑,但是还不服气,坚持上诉的人。这个道理很简单。宋璟觉得你已经犯罪了,就应该老老实实地反省过错,接受惩罚,接受改造。如果你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分斤掰两,给自己辩护,妄图减轻惩罚,那就是错上加错,就是刁民。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居然给御史台颁布一道命令,说:罪犯只要认罪态度好,不上诉,就从轻处罚,放了他都可以;如果坚持上诉,就给我关起来,关死为止。这不是意气用事吗?完全不符合司法精神。好多人明明是受了冤枉,不得不提起申诉,这一下可好,冤没申成,反倒要把牢底坐穿了。一时间舆论沸沸扬扬。

        正好当时天旱,古代人科学水准低,以为天旱就是旱魃作怪。所谓旱魃就是一种能导致干旱的怪物,一般是冤死鬼变的。怎么对付旱魃呢?按照风俗,就要举行烧旱魃的仪式。两个演员,一个扮成旱魃的样子,另一个就审问他,审问完了教训他一顿,再把他烧死。据说只要旱魃烧死了,老天就能下雨。

        我们现在觉得这种仪式纯属迷信,但是古代人不一样。下不下雨关系国计民生,所以,不仅老百姓热衷于烧旱魃,就连皇帝也要参加这仪式。开元八年,关中平原遭遇旱灾,宫里就开始烧旱魃了。这一天,两个演员来到玄宗面前,其中一个演员先扮成旱魃出来,另一个演员就问他:你为什么出来呀?这个演员说:我是奉宰相的命令出来的呀!前头那个演员勃然大怒,喝斥道:大胆,你怎敢说自己是奉宰相的命令出来的!扮成旱魃的演员回答说:宋相公不让人申冤,关在监狱里那些受了冤枉的人可就惨啦!他们的怨气直达上天,我这个冤死鬼不得不出来呀!这不是当着皇帝的面演讽刺小品嘛!而且讽刺的就是当朝宰相,这两个演员的胆子也够大的。可是,要不怎么说玄宗是明君呢?他并没有怪这两个演员。但是,对宋璟可就有意见了,你看,身为宰相,你不说平审冤案,反倒制造冤案,你干的事儿都让演员当成讽刺小品的材料了,朝廷的脸往哪儿搁呀!

        就这样,因为经济工作和司法工作的失误,开元八年初,宋璟也被免职了。此时,距离他拜相刚刚过三年零半个月。可能有人又要给宋璟鸣不平了,宋璟人多好啊!人谁无过,错了还可以改嘛,怎么就这么不给人机会呢?其实,唐玄宗绝不是不给人机会的皇帝。事实上,宋璟被罢免,除了具体工作失误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也跟不上时代的需要。

        怎么叫跟不上时代需要呢?如果说姚崇跟不上需要是因为太灵活的话,宋璟跟不上需要就是因为太不灵活了。举个例子。开元五年,因为关中大旱,粮食供应不上,所以唐玄宗决定和整个政府班子一起到洛阳去,减轻长安的经济负担。这也是唐王朝的一贯做法,当时叫做“就食”,就是追着粮食走的意思。各项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就要开拔前,突然出了一件事,太庙侧。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帝后、皇亲和功臣的神位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的配享殿。基本上历朝历代都有太庙)的柱子坏了,整个房子塌了。这太庙可是李唐皇室放祖宗灵位的地方啊!一下子垮塌下来,挺影响心情的。唐玄宗就想听听宰相的意见。问宋璟是怎么回事。宋璟怎么回答呢?他言之凿凿地说:这是天谴啊!您的父亲睿宗皇帝刚刚去世才半年,您本来应该老老实实在宫里守丧才是。可是,您非要去洛阳。本来这个事情我就不同意,您不听我的,现在怎么样,遭天谴了吧!我劝您赶快打消去洛阳的念头,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一听宋璟这么解释,玄宗很郁闷。心想,我到洛阳又不是去旅游,不是因为粮食不够吃才去的吗?现在你让我别去,那粮食问题怎么解决呀!到底去还是不去呢?玄宗自己决定不下来。

        左右为难之际,他忽然想起一个人来。谁呢?姚崇啊!姚崇虽然已经不当宰相了,但是,唐玄宗对他的判断力相当欣赏,何不再问问婉崇呢?那姚崇怎么说呢?姚崇跟宋璟可不一样,他说:太庙坏了是吧?它早该坏呀!太庙的柱子还是前秦皇帝苻坚留下来的呢,到今天好几百年了,坏了是正常,不坏倒是反常了呀!换句话说,这柱子坏,正好赶上您要出门,不是因为您出门才坏的呀!您大老远往洛阳跑,还不是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怎么会遭天谴呢!所以我劝您该走就走,否则粮食问题怎么解决呢?再说了,您已经宣布要走了,长安这边也做好准备,洛阳那边也做好准备,如果又不去,不是白费事吗?那得造成多大的浪费呀!至于太庙嘛,派人修修不就可以了吗?玄宗一听有道理,比宋璟那种不切实际的建议高明多了,这才下定决心,到东都洛阳去。

        这件事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宋璟太道德至上,不考虑实际情况,太不灵活了。这样的事发生一次、两次还行,老这样皇帝可就受不了了。开元八年,唐朝社会已经出现很大变化,新问题层出不穷,没有一点灵活性怎么行呢?所以,宋璟的历史使命也完成,该下台了。这样看来,宋璟下台和姚崇下台一样,都是唐玄宗主动选择,并且一手操纵的结果。

        宋璟的不灵活和道德至上,最终给他带来了免职的命运,随着他的离去,开元初期这个君明臣贤、锐意进取的历史阶段也结束了。那么,作为幕后推手的唐玄宗,他在拜相方略上到底有哪些特色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