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大清风云6·江河日下造反是件悲催的事

造反是件悲催的事

        川楚白莲教会师将整个反清起义推向了高潮,但高潮往往不是一个好兆头,因为这往往意味着低潮的到来、败亡之路的开始。

        这次会师在史书上又被称为“东乡之会”,十几万起义军第一次聚在一起,真有天南地北兄弟来相聚的感觉。表面上,会师之后,起义军的力量更加壮大了。然而,这只是一种错觉,自古造反的人,自刘邦、项羽以来,就是貌合神离。大家本来都是平起平坐的,这个时候谁也不甘心推举一个最高领导人,然后大家都听这个领导人的命令。虽然这么做,无疑对造反大业有利,但人性的特点告诉我们,肯定是谁也不服谁。当王的感觉多好,谁也不想受别人制约。

        结果,起义军首领们商议后,决定用不同的颜色作为起义军的旗号。襄阳王聪儿和姚之富率领的起义军用黄色作为旗号。

        会师之后,起义军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各个首领斗得相当厉害,各自都想称王称霸,至少要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王三槐就是因为不堪起义军高层内斗,转而被清官刘清收买。

        面对革命火势的蔓延,嘉庆采取了坚壁清野和训练团练的策略,给予了起义军沉重的打击。团练和乡勇往往比清廷正规军还能打,而坚壁清野的政策又让起义军缺少粮草来源,与群众隔绝。

        当困境到来时,起义军并没有齐心合力,共渡难关,反而互相责备,有人甚至说:“我们四川的事情湖北人搅和个啥,哪儿来的回哪儿去。”这种言论无疑是针对王聪儿的,王聪儿可以受得了这个气,湖北的起义军可受不了,离乡背井可不是为了找气受,既然在这里受气,不如回到老家继续革命事业!

        王聪儿也觉得继续在四川待下去不是长久之计,起义军分裂是迟早的事情,干脆打回家乡,再闯出一片天,方显巾帼本色。

        出来闯不容易,要回去更不容易。首先是回去的路上布满清兵,为了分散清兵,王聪儿还是采取了之前的迂回策略。到达归州后,兵分两路,一路由王聪儿和姚之富率领,进攻兴山,抵达宝康和南漳,再回到襄阳;一路由王廷诏率领,由东攻远安、当阳,最后两军会师。

        其中,夔州是起义军回湖北的必经之路。王聪儿打算先占领白帝城,没想到清军已提前在夔州和白帝城布下重兵。清军自以为万无一失,但王聪儿率领义军突然袭击清军的营地,清军立即还击。这时,埋伏好的四五千起义军冲出来,两军交火,一直斗到晚上,起义军暂时撤退。

        到了半夜三更之时,起义军突然偷袭清军大营,直到清军援兵到来,起义军才撤退。

        回到驻地之后,王聪儿决定改变打法,不分昼夜轮流对清军进行骚扰。两个昼夜之后,终于冲破关卡。随后,王聪儿率军往归州和巴东进发。嘉庆连忙让官兵在中途进行围截,清军统帅明亮匆匆赶到巴东,被王廷诏的部队迷惑,结果与王廷诏激战。

        王聪儿正好率领两万主力军队前往兴山、保康、南漳。当明亮发现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后,已经没追上王聪儿了。王聪儿本想经由宜城、钟祥前往襄樊,然而中途清军关卡重重,只好放弃这个计划,率领部队进入湖北西北山区地带。

        很快,王聪儿就意识到湖北是待不下去的,决定进入陕西南部。前往陕西的路上,起义军在长坪与清军发生了一场遭遇战,击毙了清军护军统领惠伦。这次胜利给予处于低潮的起义军很大的鼓舞,然而这也是最后的胜利。

        此时,正有几万清军和不计其数的乡勇从各个方向涌来。王聪儿的起义军退到湖北郧西三岔河后,已经无路可退。

        三岔河地势非常险峻,到处是悬崖峭壁和苍天古树,固然适合防守,但更适合围住。王聪儿不会想到这里就是她二十二岁生命走向终点的地方。

        王聪儿本打算且战且退,进入陕西,然后再回到四川。可惜,她的气数已尽,冲不出这凶险的地方。三岔河里布满清军,到处是炮声,在清军强大的火力面前,王聪儿没有恐惧,当她知道没有可能逃出此地后,从容选择自杀。她带着几十名女兵跳崖,姚之富也跟随她的脚步,场面悲壮慷慨,催人泪下。

        造反真是一项悲催的事业。

        德楞泰立即派人到山下寻找王聪儿和姚之富的尸体,割下他们的人头,送到京城邀功。王聪儿虽然失败了,但是给了清廷心脏沉重的一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