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从我来北京谈起吧。”正林点了一支烟,贪婪地吸了一口。有孩子之后,我的堂侄女不允许他抽烟,他们的孩子有支气管炎,对空气非常敏感。
正林是我的堂侄女女婿,一位商装设计师。结婚前,正林一直奉行“只恋爱,不结婚”,身边的女友一个又一个,家境在小县城也不错,所以,正林在北京的单身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爹妈担心他找不来老婆,又怕他名声不好,勒令他回穰县相亲。正林抱着完成任务和应付的心态回穰县,在相了十来个姑娘之后,遇到了我的堂侄女。
结婚之后,正林潇洒的单身生活结束,堂侄女和他一起到北京打拼,做了百万“蚁族”中的一员。在这期间,他们在城内搬了好几次家,又从城内搬到北京最著名的蚁族聚集区唐家岭,有了孩子以后,又从唐家岭搬到通州。
2011年12月24日,圣诞前夜,这一天是正林儿子两岁的生日,我们到通州正林的家里去。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客厅一角是一个怪异的弧形斜面,让人觉得这间房是建在一条抛物线上,很不稳定。斑驳的小桌子,20世纪80年代的破旧小冰箱,不能看的小电视,这小、矮、低和那过分高大的天花板形成非常大的反差。卧室里是一张超宽大的床,正林的苹果牌笔记本电脑放在床头两个摞起来的纸箱子上,旁边堆放着儿子的尿布、小衣服、玩具。正林的家,有一种奇异的空荡、寒酸和不搭配之感。
正林乐观、活泼,爱开玩笑,骨子里又是那种谨慎、保守的人,从不冒险,也会审时度势。但是,来北京八年,会盘算的他并没有“盘算”到特别好的发展。
按年龄,我算是80后。2003年毕业于师范学院美术专业,大专,2004年来北京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培训,两年课程,我一年学完,拿到了结业证。那一年真是勤奋得很,上午学一年级课程,下午学二年级课程,晚上还学着画图,找个私活挣点钱。住地下室,一个月住宿费三百块钱。
2005年在亚运村那儿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一个小型室内装饰公司,试用期800元。过了试用期,一个月1200元,这是我人生的起步,心里很高兴。那时我住在东五环外东坝机场二高速路过那儿。每天上班要花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倒三趟车,房租一间房500元,俩人合住。在那儿干有十个月,2006年底跳槽到东四环一个室内装饰公司,有七八个人,一个月2400元,在这儿干了一年多。2007年底结婚,先在万寿寺住,离单位近,房租一个月1100元,感觉太贵了。换了好几个地方,后来,就搬到唐家岭。唐家岭现在已经拆了,说是盖廉租房,后来又说盖公园,把人又往更远的地方赶。从家到单位一个多小时,每天挤车像打仗一样。
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知道唐家岭的车有多挤。网上有一个段子,说你要是拿一袋饼干上车,下车来饼干成面粉了,反过来,你要是拿一袋面粉上车,下去被挤成饼干了。夸张吧?其实你要是经历过,那一点也不夸张。早晨六点多点出门,有二三百人等一辆车,365次,挤不上车是正常,能上车才是运气。比咱们在家赶年集时挤多了。还有从窗户上爬进车的。城里面的开始还装着排队,一到来车时,都轰一下往上挤。排啥队?
2008年又跳到一个公司,是我们这一行里北京最大、最出名的装饰公司,工资3700元。干快四年了,工资涨到5300元,这还是税前的,感觉很没意思。坚持不下去了,过完年就跳槽。要生孩子,才搬到通州这里。这可远多了。上班时间单趟需要两个小时,一天在路上走的时间得四个多小时。早上六点十五起床,九点左右到单位,晚上八点半左右到家。亏得儿子睡觉晚,还能见上一面,要是睡觉早,我一星期都见不到儿子醒的时候。说‘披星戴月’一点也不为过。
怎么说呢?用一句话来总结:有一份体面的职业,却过不上一个体面的生活。出去坐飞机飞来飞去,住的是高档酒店,接触的也是国际奢侈品牌,咱给人家设计装修,都是怎么奢华、怎么高雅怎么来,每一个细节、每一种材料都讲究得很。出去见客户,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瑞士,中国的香港、台湾,全世界各地都有,好多客户,还有翻译跟着,气派得很。我的直接领导也是德国人,出去吃饭一桌一万多,喝的是高档红酒,酒是专门从瑞士带过来的,吃的是西餐,偶尔还说两句英文。
下班回来却是蜗居在城中村的小破房里。没有咖啡,没有红酒,没有地毯,落差太大,所以总是自信心不够,下班不想回家。我在唐家岭的那个小破房你也去过,不是有个老婆,真不知道日子咋过来的。场景和角色很难转换回来。
感觉压力越来越大,还没有挣一千多块钱的时候生活得舒服,那时候每个星期还能够出去吃个饭,二三十块钱都够了,现在两个人得一百多。感觉可累,没有意思。
我的职业还是很有前途的。我也喜欢这一行,觉得有激情、有想象力。我的职业规划就是自己将来单干,还是干专业。原来那个公司不行,一是离家远,二是觉得在公司该学的学完了。所以,我准备换一家新公司。在这家新公司,我可以去谈客户。自己独立核算,谈判、要价、做工,都是自己干,很锻炼人。原来的公司发展再高都不能跟客户接触。他不让你见客户,不让你接触全面的东西,你就是一个环节一个工具。
我现在准备去的公司全是我以前公司的精英,一个人走了,把我们这帮人全拉过来了。都看到弊病了。一个私人公司最后弄成大锅饭形式,肯定不行。前两年每年利润几个亿,去年要搞国际化接轨,CEO是美国的,CFO是新加坡的,还有德国的,花了好几百万请国外的专业管理人才,结果管理矛盾非常大。一是他们来了之后把一批元老给顶了下去。那批元老都是当年跟着公司老板打天下的。现在,给刚来的这些老外工资太高了,比他们高几倍。最低的给人家年薪六十万,而那批元老最高年薪不到二十五万。二是,来的人眼高手低,管理模式不一样。不能说人家不对、不好,关键是不符合咱这边的国情。他们是重视人,买材料是买好的;中国的企业是不重视人,买材料买次的,不重视工人的健康。新领导来花了一大笔钱,进行重建。结果老板自己坚持不下去了。蜜月期已经过去,估计老板又要炒他们了。
其实,如果全部朝国际化的方向走,可能也行,给元老们一大笔钱,全部走,建立全新模式,也可以。但是,老板自己又舍不得花钱,舍不得在工人和材料上花钱,抠得很。今年春节开年会,老板在年会上哭穷,说公司利润低,没有钱,所以大家多担待一点。年度奖金没有了,你能想象得出吗?每个员工现场发了二十块钱的红包!大家不光是愤怒,而是都很鄙视他。你公司赚钱的时候也没有给员工多发福利,赚钱少了你让大家分担,凭什么?!发二十块钱,连打出租车的钱都不够。那天晚上我打车回家,花了六十块钱。中国的私企确实还不正规,不拿员工当人使。
户口问题当然对我有影响。因为是农村户口,住房公积金都交得少。城市户口是工资的百分之十二,农村户口是百分之六,少一半,养老金也少将近一半,我的工资条都有。医疗标准都降低,是最低医保。我在那个公司还是比较正规的,到那些小公司,你要是农村户口,什么都没有,啥都不给你交。
我原来的同事大部分都是北京人,有车有房,父母都操持好的,不用自己操心。人家挣一点都是自己花,轻松得很,逛逛街,上上网,看看电影,喝喝咖啡,谈谈朋友。咱哪敢去看电影啊,结婚前还进去过几次,结婚后连看一眼都没看。
前段时间我刚回咱老家给儿子办个农村户口,还是找人办的,请人家吃饭。生孩子时没有回去上户口,一直拖着。现在农村户口不好办,有各种补贴,有地,你可以不种,但得有。最关键的是,万一儿子以后混不下去了,还能回家,还有一亩三分地可以守住。倒不是稀罕这一亩三分地,主要还是有危机感。
前几年没有压力,从去年开始,感觉压力太大了。说实话,在职业方面,我一直很向上,我一直在进步。但是,没有感觉越过越好,是越来压力越大,还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觉社会不稳定。坐公交车莫名其妙在想,这一车人,要是出事咋办?我现在每天在国贸那里倒车,看着人来人往,头晕、胸闷,莫名其妙地就觉得恐惧,感觉空气都是恐惧的。每天在办公室坐着害怕下班,在家里害怕上班,感觉危险。莫名其妙,感觉在家、在公司都危险。刚上班那两年挺高兴的。现在,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就好像是一条腿插进城市,另外一条腿一直举着,不知道往哪儿放。
来北京八年,还是有奔头,比待在家里强,但是没有家里安逸。2011年以前我一直生活在生存线上,今年我会转回来,摆脱生存线,往生活上发展,再过三五年,估计能往优质生活上发展。
(那你想过有一天回穰县吗?)
真实想法是,我想回家,太压抑了。但是回家之前,我要先挣一笔钱。我与你侄女不一样,她喜欢竞争激烈的生活。如果不是和你侄女结婚,不是她推我,我还是过很安逸的生活,我是喜欢悠闲自在的生活,我从来不在乎穿,我在乎生活质量。
所以我比较喜欢回穰县,开个小卖部,抽个烟,喝个茶,晒个太阳,看着人来人往,就行。我自始至终还是想着挣一笔钱回家,没有想着在北京安家。因为它不接纳我,在没有钱的情况下,一切问题都不能解决,户口、房子、交通,都不行。我想要的安逸生活根本没办法实现。在北京,就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要有机会我还要回去。不过,现在看来,指望我的工资挣大钱可能性还是不大,就看你侄女的服装生意怎么样。
我现在是没有一点休息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忙工作,到星期六、星期天更忙,得去照顾生意。但是,我又舍不得放下我的职业,虽然挣钱少,毕竟,那是我的专业,说不上是精神支撑,就是舍不得。如果完全辞职去做小生意,像现在的生意,每天乱糟糟的,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为几块钱在那儿吵啊磨啊,我是真的做不来。那些人素质都很低,老想把我们赶走,欺负你侄女。有一天,我拿着一把刀,有六七寸那么长,站在过道中间,骂,妈那个×,谁再欺负我们,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侄女最近在通州一家商场的地下室租了一个摊位,卖服装,生意还不错。说到拿着刀子在商场叫骂的时候,正林坐直身子,挽起袖子,用手比画着刀的长度,表情特别强悍,我不禁有些好奇:“你真能做出来了?”
“狗急了都跳墙,这是为生存而战。不这样你根本就干不下去。所以,我经常说,要是买彩票中大奖了,我就回俺们庄,弄个大房子,弄个池塘,养个鱼。我可能和别人不一样,我喜欢那种很安静、很清静的生活。人,总有一个梦想,因为我有这个梦想,所以我得挣一大笔钱。如果挣不来,我肯定回不去。我不会在北京住,我最终还是要回家。家乡的生活比这儿安逸,每次回家感觉呼吸都是舒服的,空气很充分,精神很振奋。”
其实,几年前,在闲聊的时候,我们曾经劝过正林,不如干脆放弃他的工作,和侄女一起去做生意,跟着侄女的父亲、我的一位堂哥到云南校油泵,那样,一年至少可以挣十来万元。以正林现在的工资,只能维持生存,永远不能买房,不能让孩子上好的幼儿园,不能去商场购物,不能相对放松地生活,发展的可能性很小。正林一直没有正面回应我们的建议。他没说原因,我觉得,他连想都没想过,有一天他要在灰天泥地里挣钱。他是有专业的人。
正林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我的堂侄女走过来,把他手里的烟拿掉,掐灭,扔到烟灰缸里,又把烟盒和烟灰缸拿走。正林没有反抗,连看都没看一眼,任凭老婆处置。
我又一次追问他:“真让你回穰县,你回吗?”
“回,肯定回。”
正林确定地回答了我,他的语气有点虚弱。“穰县”“梁庄”或许只是虚拟的一个理想之地,一个失落了的寄托而已。
从正林家出来,暗灰色的光笼罩着整个城市,阴郁、杂乱。要下雪了。回想坐在正林家的感受,有一种冷硬之感,像石头一样没有生机。恐怕正林自己也难以相信他能够实现那个梦想—回穰县,回村庄,坐在池塘旁边安静地做梦、发呆。因为所有人都有过这样的梦,但慢慢地,都把它遗失了。正林挤车的情形,他粗糙、仓促的家,他拿着刀在那个地下商场的叫骂,和他的奢华的、高雅的、能够展示城市内在活力和想象力的职业,刚好就是现代都市生活两个相反方向的端点。他每天就在这两个反差巨大的端点里频繁转换,这使他的生活显得特别错位。我在很多年轻人那里都看到这种错位,还有因这错位而带来的卑微感和深深的苦恼。
本文选自梁鸿新书《出梁庄记》。
梁鸿,学者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牛牛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