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别人在朋友圈里没完没了地秀恩爱、晒孩子的时候你们是什么心情?是不是和我一样,从祝福到羡慕到心酸到厌恶,最后只想简单干脆地甩下一句呵呵。
到了我这个年纪,25过完,30未满,见面聊天已躲不开结婚生子的话题,我承认这是大部分同龄人的生活主旋律,可我并不打算应和,安安静静地唱我的副歌部分就好。可是偏偏有人不能成全你的清净,见缝插针地给你输入“正确”的价值观,恨不得把自己的恩爱幸福拍成直播纪录片放入芯片植入你的大脑,斩钉截铁地强制你收看并要时刻鼓掌点赞。
请问还没结婚生子的小伙伴儿们,每次看到别人在朋友圈里没完没了地秀恩爱、晒孩子的时候你们是什么心情?是不是和我一样,从祝福到羡慕到心酸到厌恶,最后只想简单干脆地甩下一句呵呵。
我也是历经了各种“秀恩爱”和“晒娃”轰炸后,体验了每一层情感变化,最近还因不慎被拉入一个同学群而患上了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诱因是每天群里数千条聊天信息,并且每条信息提取出的关键词都是“孩子或宝宝(频次达到568次)”、“奶粉(频次达到176次)”、“纸尿布(频次达到291次)”以及“玩具”、“喂奶”等,主要症状是眩晕、烦躁、易激惹等,严重时会出现想把手机从七楼扔下去的想法以及捶胸顿足、仰天咆哮等行为倾向,病程已达到72小时。
国外网友称这种爱晒娃的父母为S,即S(父母)。虽然东西方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文化差异,但对待“晒娃”的态度却得到了跨文化的一致。美国丹佛大学研究显示,这些S在网上容易被人从好友名单中删除!理由是有谁愿意天天被迫翻看一本育儿日记呢?
国外网友还比较矜持,我觉得翻译过来这句话就相当于:我辛辛苦苦搬砖攒了好几千块钱买的笔记本,节衣缩食专门配的27寸外接显示器,差点儿卖肾买的苹果6S手机,难道就是为了看你们天天晒娃、天天交流怎么喂奶、怎么养孩子吗?这让我感到绝望啊,董小姐!
所以,亲,我代表全世界的人民说声对不起,我真的不想围观你的幸福。
我念旧情,知道儿时伙伴曾共同度过最纯真的时光,这份同学情珍贵至极。但最后我们各自沿着不同的成长轨迹生活,不再可能像学生时代一样,每个人都遵循八点上课、四点放学的节律。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铸就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本无对错之分,可是现在我常感觉自己像那个不停留级的差生,被一路顺遂升入高年级的你们不停指指点点。
牡丹四月怒放,睡莲六月盛开,应各有各的美。
有女同学在群里发言说,我家宝宝最近正在长牙心情不太好。我想说我心情也不太好,你们知道吗?为了维持我们的友谊,每次看到你们说我也应该抓紧结婚生娃,同时附上孩子照片举例佐证时,我都努力微笑、惊叹并表现出对孩子的赞美,这对于一个并不是特别喜欢孩子的我来说,几乎是尽了全力。
菲茨杰拉德在里形容黛西时说:“her voice is full of money.”而现在,晒娃一族的言语里则是“full of baby”。
其实,初为父母的心情都可以理解,喜欢跟别人谈论宝宝也无可厚非,但只要不过度、不过激就好。陈丹青在里说:“人得有教养。我闺女出生后,我对人大谈小孩怎么好玩,我父母就警告我不要谈自己的孩子,没教养。”教养这个词可能比较重,圣母、玻璃心家长可能会受伤严重,那好,我们换个温和点的词,修养。
见人就秀自己宝宝的一堆照片,推荐人家看自己孩子冗长的视频,强迫别人连续看、反复看,考验旁人的耐心以及演技,这是没修养;
在公司8小时不间断滚动播报你家孩子的吃喝拉撒,炫耀自己孩子眼睛多大、吃饭多萌、声音多悦耳、拉屎多健康,这是没修养;
朋友圈、微博、QQ空间到处贴孩子裸睡照、流哈喇子照、破坏公物照,还自以为可爱、真性情,别人说一点反对意见,就骂对方没爱心,这是没修养;
很多家长看到这里估计已经出离愤怒了:母爱、父爱多伟大、多崇高,你怎么不理解、不宽容、不配合呢?
坦白说,父母爱孩子,很多时候都是自恋的变体,因为孩子是父母基因的延续——很多家长晒娃,跟晒名牌包、豪宅、名车没太大区别,为的就是炫耀自家基因和教导有方而已。所以,看似晒的是孩子,其实晒的是自己。没有必要把正常的父母之爱粉饰成崇高和伟大,更重要的是,没必要把自己对孩子的爱,过度表演给别人看,更不该把自己对孩子的爱,强加给别人。
想必这些S又会预言大师附体,来几个固定句式,“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了”,“你以后生了孩子也这个熊样儿……”
其实,不是每个人都会因为生了孩子就变得更自我、狭隘和扰民。做事情顾及一下别人的感受,这是基本的素养。
只要在正常频率内分享和交流,大家都能接受,有几个人能拒绝宝宝们可爱的面庞和笑容呢?但如果对待那些不能克己复礼的晒娃狂魔,我也教给大家一项我刚刚学会的技能,“他们再晒娃我就晒狗。”我的好朋友罗小姐如是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