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北洋之狼的小说主角姓萧第八章 北洋出了一只虎

第八章 北洋出了一只虎

        小站练兵之初,袁世凯是请腐昌为他推荐军事骨干的,庸昌从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生中推荐了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梁华殿四个人。梁在一次夜行军中溺水淹死了,袁世凯手下只剩下王、冯、段三个人。现在,王士珍为工兵学堂总办兼工兵统带,冯国璋为步兵学堂总办兼督练营务处总办,段祺瑞为炮兵学堂总办兼炮兵统带。学堂都是随营设立的,基本上是边练兵边培养亲信。袁世凯的势力越扩越大,骨干人员也越来越多,后来又从武备学堂中招收了段芝贵、吴长纯、徐邦杰、何宗莲、赵国贤、马龙标、王英楷、杨荣泰、曹锟、王占元、陈光远、卢永祥、田中玉、张怀芝、陆建章、孟恩远、雷震春等。这些人,有的是封建文人,有的是科场中失意客,有的是乡村无赖。之外,还有清政府调送的淮军中部份带兵的人,如姜桂题、夏章酉、张勋、倪嗣冲、赵倜等。袁世凯从山东调任直隶总督之后,立即在保定成立了督练公所,成为他在直隶训练新兵的机构、北洋骨干中资格最老的三大员便另有重任:段祺瑞为参谋处总办、冯国璋为教练处总务,王士珍为直隶全省操防营务处督理。由于袁世凯还兼着北洋大臣,他就索兴把这支军队改为“北洋新军”。

        袁世凯在山东的时候,曾请德国军官观操。那个德国人见王、段、冯三将指挥有方,便用马鞭子指着他们说:“你们不愧为杰出的将才!”洋大人发了话,他们便自封为“北洋三杰”了。后来军中一步一步把三杰形象化了,他们以王士珍是“三杰”第一名,为龙首,他在政治舞台上,又是个时隐时现的人物,所以称为龙;段祺瑞性暴如虎,又在山东立了大功,有虎将之称,故称虎;而冯国璋体型有些狗头狗脑,故称他为狗。“北洋三杰”便形成了王龙、段虎、冯狗之称。

        段祺瑞在北洋将领中,是极少数在德国镀过金的人,当时德国是世界上陆军最强的国家。因此,段祺瑞处处显示着自己了不起,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可是,段祺瑞随袁世凯到了保定之后,却碰到一件十分不称心的事——

        一天,袁世凯把他叫到总督府,关起门来,二人秘密地磋商起大事。袁世凯说:“现在,国中的形势还算平稳的,国际上也没有多大事变。和平岁月,正是咱们练兵扩军的时候。有个形势,不知你看到了没有?”

        袁世凯常常是这样,把自己想的东西隐而不发,启发属下说出。而属下说不出时,他再引导启发。段祺瑞摸清了他这个人脾气,也养成了一种对策:能捉摸透的,便顺着竿儿爬,说得袁世凯连连点头,心花怒放;捉摸不透的,便说一点似是而非的见解,诱导袁世凯说明A。这一次,就是他没有捉摸透袁世凯“脉络”的时候,所以,他不无尴尬地笑笑,说:“对于国家大形势,祺瑞一直是孤陋寡闻,再加上祺瑞思绪不敏,自然是大人看得深远。祺瑞只能聆听大人高见,不敢在大人面前信日乱说。”

        又是脱身之计,又是高帽。袁世凯自然喜在心头,乐在脸上,他轻轻地晃着脑袋,说:“为了打破分省练兵兵额有限的束缚,我想奏请朝廷恩准,成立中央练兵处,举一位最有权势的皇族大臣来主持练兵。这样还有一个好处,皇族大臣主持练兵了,皇上也会放心。”段祺瑞豁然开朗:“袁大人这样想,既可扩大兵权,又不引起朝廷怀疑。一箭双雕,妙到极点!”忙说:“皇族大臣主持练兵了,袁大人务必要争取从旁协助,成为会办大臣。”

        袁世凯会心地点点头,还是说:“那就要看朝廷能否恩准了?”段祺瑞说:“朝廷一定会恩准。凭大人治军之影响,此会办之职非大人莫属!”

        “尽人事,听天命吧。”袁世凯说:“这就有许多随之而来的事情要办。我考虑,首先把咱们的北洋新军先充实扩大一下,奠定了基础。以后,对外说话也有个依靠。”

        “大人打算怎么办?”段祺瑞问。

        “我打算先成立三个协。”袁世凯说:“这样,北洋新军就正规化了。”

        “好措举!”段祺瑞说:“事不宜迟,早早抓起。”袁世凯点点头,此事算定下来了。

        袁世凯思索扩张军队的时候,国内形势看似平稳,其实,各省、各军队还是很不平静,大家都在争权争势,想扩充自己。袁世凯已经看到,同僚之中,心思各异,互存戒备,不知哪一天,便会出麻烦。因而,在扩军、组织自己势力时,他便想努力做到“用人唯公”,显示自己大公无私。所以,他想用一种考试的办法来提拔、重用干部。这事,他并没有同段祺瑞说明,段祺瑞自然毫不知道。结果,事情便出在这上面:

        du8.版权所有

        袁世凯在成立第一协的时候,王士珍考取了,他当上了统领;袁世凯在成立第二协的时候,冯国璋考取了,他当上了统领;袁世凯在成立第三协的时候,他当然企望通过考试这一程序,段祺瑞能考取。那样,编制的三协军队统领既都是他的心腹,又是考试录用的,体现了“用人唯公”,谁也无话可说。可是,段祺瑞一连考了两次都没有考取。袁世凯心里焦急了,这怎么办呢?假若这个协的统领被别人夺去了,他袁世凯是不能放心的;再说,段祺瑞往哪里放呢?

        段祺瑞更是焦急,军队归编了,编成协了,若是兵权失去了,以后靠什么呢?昔日投考武备学堂和毕业于武备学堂,他都能考出最好的成绩;去德国留学,他依然考出好成绩。现在,要争军权了,他竟两考而落孙山,这不等于明明把军权丢了吗,这可怎么办呢?段祺瑞不能丢军权,丢了军权岂不连人格也丢完了吗?平时,他总是以在德国镀金自足,目空一切。现在好了,镀的金全磨光了,自己只剩下一块烂铁,多丢人呀!现在,回头想想,段祺瑞才明白,正因为留洋镀了金,才放松了上进。今天可好,就给个样儿看看!他虽焦急,却也想不出解救的办法。

        正在此时,人传“总督大人请!”

        段祺瑞闻得袁世凯请,脑门又一热。“是不是再来个面试?面试更难,再考不好,可就一切都完了!”他不想去。可是,不去是不行的,丑媳妇不能怕见公婆,硬着头皮也得去。段祺瑞匆匆去了总督府。

        袁世凯正在焦急地等着他,二人面,袁世凯就开门见山地说:“芝泉,考试是咋回事?”

        段祺瑞脸膛发热,说:“祺瑞平时失检点。粗心大意了。其实,大人出的题目,往日我都是挺熟的。”

        “我想再考你一次,怎么样?”

        段祺瑞尽管脸膛又热,不得不假装镇静。他不情愿地说:“祺瑞沉下心去,好好准备”。

        “来不及了。”袁世凯说:“这不是临时抱佛脚的事。”“我今夜通霄达旦……”段祺瑞下决心了。

        袁世凯背过身去,不再说话,只把手背过来,说:“拿去吧,今夜好好准备,我明天亲自带人考你!”说罢,便把右手摇了摇。

        段祺瑞明白了,匆忙一个上步,从袁世凯手中接过折叠工整的    一张纸,一边后退,一边说:“谢大人教诲!”

        段祺瑞想着袁世凯给他的,是提醒他要准备读什么书,找什么资料的提示呢。回家一看,原来就是一张考试的试卷。这一高兴,简直要发狂起来。于是,饭不吃、觉不睡,便伏在灯下,翻文找书,准备答案。

        次日,果然是袁世凯领着几位京城来的大人面考。段祺瑞有准备了,无论笔试还是口试,都能对答如流。结果,总算渡过了这一关,他自然也考取了。于是,袁世凯堂而皇之地发委任,段祺瑞成了袁世凯新成立的第三协的统领。段祺瑞匆忙到袁世凯那里去表示谢忱,然后走马上任。

        段祺瑞过了考试关,王士珍、冯国璋两个统领专程赶来为他道贺,自然免不了说一片“学富五车”、“胸有兵书”、“聪明机智”等等溢美之言。段祺瑞觉得王、冯二位都是知已,昔日情厚,今后还得共事,又都是一个祖宗麾下的部将,不能瞒着他们。于是,便把袁总督。传卷,的事透给了王、冯二人。并且对袁世凯表示了个“受恩深重,终身不忘,的忠心!不料,王、冯二人听罢,都暗自发笑——原来这两位也是“彼此,彼此!”只不过所采取的方法略有不同罢了。

        段祺瑞做了北洋新军第三协统领的第二年,即l903年,袁世凯提请中央成立练兵处的奏折获准了。当然,“由皇族重臣来主持练兵”的议奏,也被同时核准。袁世凯本想待奏折恩准后再奏请由荣禄来充当总理这件事,谁知荣禄“无福”,袁世凯的奏折尚未获准时,荣禄竟一病去了,袁世凯不得不匆忙再奏,推举庆亲王奕勖来主持其事,他自己自然还是协办。

        朝廷恩准了,派奕勖为督练新军大臣,袁世凯为会办大臣。

        袁世凯抓到了督练新军的大权,他不待奕勖下手,便在练兵处设机构、派干将起来。袁世凯任命徐世昌为总提调,下边设三个司,王士珍为军正司正使,冯国璋为军学司正使,段祺瑞以直隶补用道充任军令司正使。

        这一年,段祺瑞89岁,正是年富力强。

        人走顺路的时候,什么好机遇都会碰到。段祺瑞作了军令司正使之后,练兵处在袁世凯的操纵下,开始了全国性的大扩兵运动,他决定在全国范围训练新军36镇,先在北洋范围成立6个镇,作为示范。其实,就是以北洋为骨干,把全国军队进而化一,成为自己的亲兵。

        袁世凯雄心勃勃,但又觉得口张得太大,怕吞下去消化不了。他找到段祺瑞,要和他一起商量一个办法。

        段祺瑞春风得意,又对袁世凯感恩戴德,梦里都想着为泰山效力。这几年,他能有这几步飞跃,他方才明白沈先生“护官符”提醒的作用,“即便你是好汉,也得结邦!”

        段祺瑞坐在袁世凯面前,思索着袁世凯提出的问题,好一阵,才说:“先在北洋建立6镇,是一步好棋。这样,可以把骨干军队抓紧。我想这还不够,得让所有的镇都有咱的骨干才好。”

        我也这么想,袁世凯说:“只是用什么办法,尚未考虑出来。”大人,我想这样,你看行不行?”段祺瑞想起了自己的出身,想起了自己发迹的途径,说:“咱们还办武备学堂。办短期的,一批批往下分。分配给各镇武备学堂学生,这是名正言顺的事。你看如何?”

        袁世凯也曾想到这个问题。只是,小站练兵之后,武备学堂渐渐停办了。以后虽然有的省还办,不久还是停了。不做的事情重新再做,用什么名义呢?再说,朝廷会不会答应办全国性的武备学堂?袁世凯拿不定主意。所以,他对段祺瑞的话,没有立即表示可否,只闪了闪眼睛,皱了皱眉。

        段祺瑞邀功心急,又说:“大人,别犹豫了,只有这一个办法最

        理想。这个办法可以达到目的:军队是朝廷的,军官是咱们的。”袁世凯终于下了决心,接受段祺瑞的意见。“好,恢复武备学堂。”想了想,他又说:“你来兼学堂总办。”

        段祺瑞点头答应。

        段祺瑞要退出的时候,袁世凯又喊住了他。“你停一停。”

        段祺瑞停步,转过身来。“大人,你……”

        “我想保荐铁良为京旗练兵翼长,由他选3000旗兵加以训练。”袁世凯说:“你看如何?”

        段祺瑞点头说:“好好!铁良是满族,又是兵部侍郎。把他请出来……”

        “可以安定皇室了!”

        “我看,还可以奏请设立一个贵胄学堂。”段祺瑞说:“专门培训满族子弟。”

        “好,就这样办。”

        段祺瑞40岁任陆军第三镇统制官,编练第三镇军队,从而,固定了他自己的军事业基,进而发展成大混战中的一方大军——皖军;他自己,也成为那个历史时期的中国军队首脑,其时间长达20余年!

        段祺瑞的陆军第三镇,堪称是袁世凯军中的嫡系军,驻扎在袁的总督府保定,但把触角伸到奉天、锦州一带;后来又延深到长春、昌图地区。京畿紧张之后,调回北京。

        陆军三镇没有招募新军,全是袁世凯和他一道从小站领到山东、又从山东领到保定的旧有军队。三镇下辖两个协和一个马标,协统和标统当然全是由段祺瑞挑选的自己亲信。他们先后有:雷震春、徐占凤、卢永祥、张永成、徐万鑫、陈文运和张国泰等。次年,段祺瑞又改任第四镇统制。

        这得算是一个微妙的调任——

        第四镇是由留京备营改编组成的,驻扎在京郊南苑一带,兼防天津马厂,小站。这一切都是袁世凯安排的,唯有这个镇的统制吴长纯,袁世凯有点不放心。吴虽然也是北洋中人,但在袁氏的“亲信,册上,吴长纯还没有段祺瑞那样的位置,这个镇又放在京郊,袁当然不放心,他又想到了段祺瑞。着人把段祺瑞找到跟前,对他说:“芝泉,我想让你暂到四镇去。”

        到四镇?!”段祺瑞没有想过这事。觉得他不能离开三镇。

        是这样……,袁世凯想的,当然不会隐瞒他的义女婿。他把想法说了一遍,又说:“我也不想让你长在四镇,只要你把那里的事调理好了,将来能够经得住风雨,然后么,当然还回你的三镇。”

        段祺瑞是唯袁命是听的。话说白了,他不是为朝廷效劳,他是为袁世凯效劳。他的一切都是袁世凯给的,朝廷赏的花翎,朝廷给的“奋勇巴图’’荣誉称号,也是袁世凯为他请来的。他自然得听袁世凯的。他答应了袁的新任命,但他却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四镇多是由各地调营编建组成,我只身一人去,只怕……”

        你可以在三镇拣一个厚实的营带。”袁世凯说:“到任之后,还可以把协统的统领调换一下么。”

        袁世凯把话说明白了,段祺瑞心上的犹豫也打消了。41岁刚到(光绪31年,公元l905年),那年正月他便带着自己的马队一营来到陆军四镇上任统制,马队营也随即改成了马标,由他的亲信孟恩远任标统。

        段祺瑞在陆军第四镇只干了8个月,到这年8月,他又被调任陆军第六镇统制。袁世凯告诉他:“有一项特殊的任务,非你去不能完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