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边缘是什么意思第九章 回归亲密行为

第九章 回归亲密行为

        我们一降生就与母亲亲密接触,形成了亲密的关系。稍长,我们步入世界去探索,而不是回到母亲怀抱去寻求庇护和安全感。最后,我们斩断脐带,自立于成人世界。不久,我们开始谋求新的纽带,并回归一种亲密关系,与恋人缔结亲密纽带,结婚安家。我们重新获得一个安稳的基地,借以继续我们的探索。

        在整个过程的任何阶段,如果我们享受不到亲密关系,我们就难以应对生活的压力。于是,我们就寻找替代亲密关系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我们热衷于社交活动,以弥补身体接触的匮乏,还可以用宠物来替代朋友的亲密接触。如果没有亲密朋友,我们可以用无生命的物体来扮演替代的角色,我们甚至走向极端,与自己的身体亲密接触,抚摸自己,拥抱自己,仿佛我们一个人成了两个人。

        当然,这些替代真实亲密关系的变通办法可以是亲密接触基础上令人愉快的锦上添花,然而遗憾的是,它们成了许多人不可或缺的替代手段。解决办法看来是明显的。如果一位成人强烈需要亲密接触,他就必须放宽防范的心态,如此,他就能比较容易地接受他人友好的态度,对“多独处、保持距离、不与他人身体接触、不要袒露心声、不要感情外露”等清规戒律置之不理。遗憾的是,几种有力的因素堵塞了这一简单的解决办法。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们生活其间的社会规模太大,过分拥挤,使他感觉不自然。周围全是陌生人和几乎不认识的人,而且都是难以信赖的。陌生人太多,他只能和其中很少一部分人缔结情感纽带,至于其他人,他必须要将亲密接触控制到最低限度。因为在日常事务中,陌生人和他的空间距离太近,他的自我控制就到了不自然的程度。如果他善于自制,他的一切亲密接触都可能过分抑制,即使和亲人的接触都可能如此。

        在这种身体隔膜、抑制亲密行为的状态下,现代都市人面对的危险就可能是“成为不称职的父母”。如果他们把这种抑制身体接触的习惯用到年幼子女的身上,他们就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使孩子以后不能形成强大的依恋纽带。如果他们能找到一些冠冕堂皇的理论来为自己不称职的父母行为辩护,那当然可以舒缓内心的愧疚。遗憾的是,这样的支持偶尔真能找到,就真的会对家人的亲密关系造成损害。

        这种忠告有一个极端的例子,值得特别予以评述。在20世纪初,以杰出的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命名的华生育儿理论受到许多人的追捧。为了充分体会他对父母忠告的原汁原味,有必要大段引述他的文字。以下是他的一些主要观点。

        母亲们不知道,当她们亲吻、抱起、摇晃、抚摸、在膝头上抖动孩子时,他们养育的孩子在后来的生活中会全然不知所措……有一种养育孩子的理性方式,那就是把他们当作年轻的成人……不要拥抱他们,也不要亲吻他们,绝不要让他们坐在你的膝头上。如果你不得不亲吻他们,那就在他们道晚安时在他们的额头上轻轻地吻一下,点到即止……在和孩子的交往中,难道母亲不能训练自己,学会用一句慈爱的话、用微笑来代替亲吻、拥抱、搂抱和抚摸吗?……如果你没有保姆帮忙,又不能离开孩子,那就大部分时间把孩子放在院子里。在院子周围筑起篱笆,确保他们不会受到伤害。孩子一降生就这样做……如果你不忍心,一定要看着他们,那你就在院子门上凿一个孔,你能看见孩子,而孩子看不见你;也可以用一个潜望镜……最后的注意事项是,你要学会不用柔情蜜意的口吻对他们说话。

        这段文字描绘的原理是把幼儿当年轻的成人,言下之意十分明显:典型的华生式成人从来不亲吻或拥抱,总是用他那“瞭望孔”互相打量。当然,这正是我们对周围的陌生人迫不得已的态度;然而,看见他一本正经地兜售自己的育儿经,将其作为亲子关系的正确程序,至少我们不得不说,这令人瞠目结舌。

        华生的育儿经建立在行为主义观点之上。再以他的一段话为例。他说,人身上“没有本能。我们在婴幼期培养的一切习惯后来都会出现……人的内在本能里没有任何需要发展的东西”。顺理成章的结论是,如果要培养纪律严明的成人,那就必须要培养严守规矩的婴幼儿。如果延误了这一过程,就可能养成“恶习”,到后来就难以根除了。

        这一态度建立在完全错误的前提下,说的是婴幼期和童年时代行为的自然发展。今天,我们偶尔还会看到这样的说教,否则,它就只能是稀奇古怪的历史趣闻了。正因为这一说教迟迟不肯退场,所以它需要我们仔细考察。它之所以能长期流传,主要原因是它有自我复制、代代传承的性质。如果父母对待婴儿的方式不自然,婴儿就觉得不安全。他渴望父母亲热的要求反复受挫,受到惩罚;他的哭闹无人理睬;他不得不适应、学习,他别无选择;他顺从,在受挫中长大。唯有一个潜隐的障碍,这个孩子终生再难以信赖任何人。由于他施爱和渴望被爱的欲望在幼年时就被堵塞了,所以他施爱的机制受到永久的伤害。由于他和父母的关系就像商业交易,他后来与人打交道的方式就走类似的老路。虽然他感觉到他还能施爱,而且他那基本的生物学欲望还在内心涌动,但他并不能因此就动于中而形于外了,连机器人那种冷冰冰的外显行为他也体会不到。他像一条萎缩的肢体,不能截除,疼痛不止。如果他根据传统的常规结婚生子,他的孩子很可能就会受到他小时候那样的遭遇,因为他的孩子不可能享受真正的父母之爱。这一判断在猴子试验中得到验证。如果猴子幼崽得不到母爱,她长大后也不会爱幼崽了。

        对许多父母而言,华生育儿法看起来吸引人,实际上太极端。于是,他们就采用一种比较软化的、修正的版本。他们一会儿对婴儿严厉,一会儿又急忙让步。在有些方面,他们用僵硬的惩戒;在另一些方面,他们又予以娇惯。他们任由孩子在小床里哭闹,但其他时候给孩子许多贵重的玩具,哄孩子。他们很早就训练孩子上厕所大小便,但经常亲吻和搂抱孩子。结果当然使孩子不知所措,成了所谓“惯坏的孩子”。根本的错误在于,他们不是把“娇惯”归咎于孩子的不知所措或过早的大小便训练,而是归咎于“心肠软”的育儿法。他们自认为,如果坚持严厉的育儿法,不经常让步,那就会万事大吉;于是,日益长大的孩子不会使他们尴尬,也不会提出很多要求,因为父母经常告诉他们“守规矩”,加强对他们的训诫。结果,无论是在幼儿期或稍大以后,孩子不是发脾气就是造反。

        在父母“温和”的时候,这样的孩子看见了爱心之门,但那扇门总是突然关上,把他堵在门外。他知道如何爱,但未得到足够的爱;稍大以后,他就用反叛来反复与父母较量,希望借此证明,无论他做什么都会得到父母的爱;还希望证明,父母爱的是他,而不是爱他的“守规矩”。但父母作出错误应对的现象,总是太司空见惯了。

        孩子得到父母正确的应对时,父母就原谅孩子不久前发脾气时的表现,但即使得到原谅,孩子还是不相信,今后会事事如意。婴幼期的印记太深刻,间隙性的惩戒留在孩子的心上,没有留下爱。于是,孩子就反复“考验”父母,而且越走越远,他很想证明,父母毕竟是爱他的。面对孩子大闹天宫的局面,父母陷入了困境,或者被迫予以严厉的惩戒,这就证实了孩子最可怕的梦魇。或者,父母被迫一次又一次让步,不得不宽容孩子日益反社会的行为。他们朦朦胧胧地感到愧疚:“我们错在哪里?我们怎么会错?我们给了你一切。”

        首先,如果婴儿被当作婴儿,而不是被当作“年轻的成人”,这一切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在出生后的几年里,婴儿要得到全身心的爱,不能打折扣。孩子并不想“占上风”,他只想得到你最大的爱。如果妈妈没受到压制,她自己童年时又没有被“惯坏”,她自然而然的欲望就是给孩子全身心的爱。当然,主张惩戒的人反复告诫年轻的妈妈不要让步,不要退却,借用华生喜爱的语言,那是“弱点”,那是在“牵动她们心弦”的拔河中退却。由于现代生活方式,妈妈的确感到压抑,给孩子全身心的爱对她而言并不容易。但即使感到压抑,如果没有不自然的华生式育儿法强加于她,她也能接近于育儿的理性目标,养育受到百般呵护的、快乐的婴儿的目标也不是不可能达到的。

        这样看来的婴儿绝不是“惯坏”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会日益成熟,日益独立,而爱心依旧;在研究周围令人激动的世界时,他不会畏首畏尾。出生几个月的经验给他安全感,这是他后来用于探索的安稳的基础和保证。在这里,我们又在猴子的试验中得到验证。受到猴妈妈爱心呵护的幼崽大胆去游戏,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如果猴妈妈缺乏爱心,她的幼崽就会羞怯而紧张。这个结论和华生的预测相反,他认为,婴儿期“过多”的母爱和亲密行为会养成后来柔弱、依附的性格。这是站不住脚的,孩子三岁时已经能够看出来。此时,两岁前受到精心呵护的婴儿已经开始展示才能,他大胆探索,乐此不疲,精力充沛。他摔倒扑在地上时不太可能哭。如果孩子得到的呵护少,受到的惩戒多,即使在婴幼期他也不敢冒险,也较少好奇心,也可能畏缩,不太可能尝试依靠自己的活动。

        换句话说,一旦在前两年中形成了与父母全身心热爱的关系,婴儿就能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然而,在稍后的成长阶段,孩子大胆探索世界时,的确需要父母的管束。婴儿阶段的管束是错误的,但童年时代的管束却是正确的。华生讨厌父母对较大孩子的溺爱和保护,这有一定的道理。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样的溺爱恐怕正是一种反弹,根子在婴儿期用华生育儿法造成了损害。如果婴儿期得到呵护,稍大的孩子不太可能造成父母的溺爱。

        如果在婴儿期与父母形成全身心的依恋纽带,成年后就容易和伴侣缔结强有力的性纽带,这是他新的“安全基地”。从这里出发,他继续探索,过积极、外向的社交生活。毋庸讳言,在配偶关系形成之前,他或她已经做过大量的性探索。这是因为,一切探索都受到重视,性探索也不例外。如果婴幼期和童年期是自然地走过的,青年期的性探索很快就形成配偶关系,强烈的感情纽带就会快速增长,就会p://.99lib?回归广泛的身体亲密接触,自然就回归到婴儿期那种典型的爱意绵绵的亲热了。

        如果年轻人结婚安家、享受到无抑制的亲密行为,他们就能够更好地面对严酷、冷漠的外部世界。有了牢固的情感纽带,他们就不会因为亲密行为的匮乏而感到饥渴,而且能适应各种社会交往,在需要情感自制的社交中,他们就不会提出不妥当的、情感饥渴的要求了。

        家庭生活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那就是对隐私的渴求。为了充分享受家人的亲密关系,个人的隐私空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家里过分拥挤,那就容易形成暴力关系,其他关系就难以形成了。身体相撞不等于表达爱的拥抱。强加的身体接触成了真正的反亲密接触,所以,我们需要开阔的空间,以便给身体接触赋予更多的意义。密集建筑的设计忽略了这一事实,难免造成紧张情绪。身体亲密行为不可能持久,就像在家庭之外的都市里冷漠的拥挤环境不可能持久一样。

        人对身体亲密接触的需求是断续、间隙的,只需偶尔表现出来。如果家里太拥挤,那就把爱的触摸变成了令人窒息的拥挤。这个道理似乎一望而知,但难以理解的是,近来年设计师却不注意给住宅内部留下私密的空间。

        在描绘“亲密接触的年轻人”时,我可能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只要他们家里有足够的私密空间,只要他们婴儿期曾受到精心的呵护,只要他们缔结了强烈的情感纽带,一切就会万事大吉。遗憾的是,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拥挤的现代世界仍然可能侵犯他们的关系,妨碍他们的亲热。两种强大的社会态度可能会对他们的亲密行为造成负面的影响。第一种是用“幼稚”一词表达的侮辱。大量的亲密行为被批评为倒退、柔弱或幼稚,这容易使爱意绵绵的年轻人缩手缩脚。有人说,如果太亲热,那就会威胁到独立的精神;归纳起来就是“最坚强的人是自立的人”之类的说法。这种言论造成了负面的冲击。毋庸讳言,没有证据表明,纵情于婴儿似的亲密行为的成人必然会发现自己的独立性受损。如果真有什么影响,那倒是相反的表现。温情脉脉的亲密行为有安抚和镇静的作用,结果,个人能在感情上更加自如,能够在比较疏远和冷漠的时刻去面对生活。亲密行为不会使人变柔弱,反而会使人坚强;同理,亲密行为使受呵护的孩子变得坚强,使他们乐意探索。

        第二种妨碍亲密行为的社会态度是:身体接触含有性的兴趣。这曾经是妨碍亲密行为的主要原因,是个不必要的错误。父母和孩子的亲密行为没有任何性含义。父母之爱和婴儿之爱不是性爱,两个男人、两个女人之间的关系也未必是性爱。爱就是爱,是情感纽带,至于其中是否掺杂了性,那倒是次要的问题。近代以来,我们太强调亲密关系里性的成分。虽然存在强大的、首先是非性的关系,但只要有一点点小小的性的情感,就会有人抓住而无限放大。结果,没有性含义的身体接触就被堵死了。这种态度甚至被扩大到亲子关系中(警惕,恋父恋母情结!)、兄弟姐妹中(警惕,乱伦!)、同性朋友中(警惕,同性恋!)、异性朋友中(警惕,通奸!)、一般朋友中(警惕,乱交!)。这一切顾虑可以理解,但毫无必要。这一态度说明,在真正的性关系里,这种人没有充分享受到性爱的身体接触。如果我们与配偶的性爱有充分的深度和广度,那就不会去染指其他类型的亲密关系,我们就能够充分享受我们目前不敢为之的其他亲密关系。倘若我们与配偶的性爱关系受到抑制和挫折,那当然就是另一回事了。

        现代生活中无性含义的身体接触普遍受限,这导致了一些滑稽的反常现象。比如,最近美国人的研究显示,在某些情况下,有些女人竟不由自主地率性而为,那仅仅是为了求得男人的拥抱。在被仔细询问时,她们承认,这是她们有时投入男人怀抱的唯一目的,因为其他方式不能满足她们亲密拥抱的欲望。这不是亲密的身体接触导致的性交,而是性交以求身体的亲密接触,这种完全颠倒的现象无疑说明,性爱和身体接触这两者是分离的。

        以上几点就是现代成人亲密行为遭遇的困难。为了完成我们的考察,还有一个问题是,当代社会态度的变化有何迹象。

        在婴儿层次上,由于儿童心理学家的辛苦工作,育儿研究的新方法大大改进了。我们对亲子依恋关系的性质知之更多,对父母之爱在培养孩子健全人格中的重要作用也有了更好的理解。昔日僵硬、无情的训诫正在退潮。然而,在拥挤程度日益严重的都市里,“受虐婴儿综合征”的丑陋现象仍然挥之不去,提醒我们注意,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

        在儿童的层次上,教育方法正在逐步改进,需要社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意识更加敏锐。然而,技术教育的需要前所未有,所以我们仍然面对这样的危险:学校培养的儿童更善于理解事实和数据,而不是善于和人打交道。

        至于年轻人,所幸的是,社会交往的问题似乎自行解决了。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出现了一股开放和坦诚的新风,过去是否有这样的历史时期,那是值得怀疑的。对年轻人言行举止持批评态度的,多半是老一辈,很大程度上,那是伪装之下的嫉妒。然而,新发现的自由表达、性坦诚、无压抑的亲密行为,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经受时间的汰洗,能否适应即将来临的为人父母的生活,我们还得拭目以待。

        至于年纪较长的成人中,有一种关切在日益加重:在日益膨胀的都市社群里,已经定型的个人生活如何维持。由于公共压力越来越侵害个人的私密生活,人们禁不住要拷问现代人的生活境遇,警钟长鸣,日益高亢。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常常可以听到“异化”一词;这是因为,白天在市井和办公室的社会斗争中,我们不得不身披厚重的情感盔甲;到了晚上的私密生活中,我们都难以卸掉这种伪装了。

        在北美,反叛这种局面的新的呼声出现了。一场新的运动正在展开,它雄辩地证明了一种迫切的需要。在现代社会里,有关身体接触和亲密行为的观念需要修改。这一运动一般叫作“会心小组疗法”,兴起于十年前,起源于加利福尼亚州,迅速传播到美国和加拿大的许多地方。俗称“身体感觉训练”(bod biz)的俚语系仿拟“娱乐业”(show business)。其他的正式名称有:超个人心理学、多重心理治疗、社交能动疗法。

        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因素:一群成人聚集在一起交流,培训时间在一天到一周之间,进行各种个人的和小组的互动。一些活动是语言交流,但许多是非语言交流,重点是身体接触,主要形式有仪式性触摸、互相按摩和游戏。目的是要破除文明人言行举止一本正经的表象,提醒参加者注意,他们“不是拥有人体,他们就是人体”。

        这些培训课的基本特征是,拘谨的成人在鼓励之下回归童真,像儿童一样做游戏。这种先锋的科学氛围特许他们像婴儿一样游戏,使其不觉得难堪,不怕讥笑。他们互相揉搓、抚摸或拍打身子,互相抱着走,在身上涂油;玩小孩子的游戏,宽衣解带,赤裸相视,有时真的一丝不挂,但一般是比喻意义上的裸露。

        这种刻意回归童真的举措明快地表达在以下引文中,一个四天的培训计划名为“回归你的童真”:

        适应陈规的美国人在重重叠叠的羞怯和讥笑中埋葬了自己的童心,他们的“成熟”令人生疑。重温童真能丰富你的经验,男人会更阳刚,女人会更温柔。重温你和妈妈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吧,它给你启示,使你更能施爱、做爱和寻爱。回归婴幼儿那种无助的状态,反而能释放强大的驱力,重温童子的眼泪反而会开拓表达情感和欢乐的新渠道;这一切看起来矛盾,但的确是事实。

        类似的培训课还有:“游戏重新焕发活力”“感知的再觉醒:重生”。它们也强调回归婴幼儿期和父母的亲密关系。有些培训课还让学员浸泡“子宫水池”,水温维持和子宫一样的温度。

        这类培训课的组织者将其统称为:“正常人疗法”,受训的访客不是病人,而是正常的小组成员。之所以参加培训,那是因为他们亟须找到回归婴儿态的途径。现代文明中的成人竟然需要得到正式的特许才能够互相触摸身体,想到这一窘境,不禁令人遗憾之至。不过,令人宽慰的是,至少他们意识到,生活中有出错的地方,并且积极地想办法予以矫治。参加过培训的人成了回头客,因为他们发现,在那些仪式性的身体接触中,他们紧绷的情绪舒缓了。他们感觉到放松了,和家人交往时温暖的感觉也与日俱增。

        这是一场新的珍贵的社会运动,抑或是过眼烟云的短命时尚,抑或是危险的、无毒品的新“毒瘾”?这样的培训中心如雨后春笋,每月开张者数以千计,但专家却意见不一,见仁见。有些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有力地支持“会心小组”之类的现象,另一些专家持反对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会心小组”“并没有得到改善——参加者只不过服用了保守疗法的一粒‘亲密药丸’”。如果此论不错,这些培训课至少能帮助一些学员渡过社交中的一道难关。它使参与者在跳舞中得到亲密的感觉,就像感冒病人卧床得到安慰一样。即使仅有这样的效果,那也不错。那只不过是在蓄势待发的弓弦上加了一把劲,给寻求“触摸特许”的人提供情景。然而,其他的批评却更严厉。其中之一是:“有时,号称培养这种亲密感觉的技巧反而毁掉了亲密的感觉。”无疑,一位神学家感觉到这是一种新形式的严重挑战,所以他说,“会心小组”成员学到的“只不过是冷漠的新方式,一袋新包装的花招,敌视态度的新方式,仅仅是表面上友善而已”。

        更严厉的批评认为,“会心小组”实际上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但这种批评尚待验证。然而,这种所谓的“速成亲密”对回到老环境的参与者的确是有风险的。他回家时已经完全或部分“重新唤起”,他已然改变,而他的伴侣并没有改变;危险在于,他不太宽容两人的差异。实质上,这是一个竞争关系的问题。如果他参加了“会心小组”的培训,他就接受了全然陌生者的按摩和抚摸,与他们玩亲密接触的游戏,享受了各种各样的身体接触;于是,他和陌生人的亲密接触超过了他与“亲密家人”的亲密接触。(如果不是这样,他首先就没有必要去接受培训。)回家后,他必然要兴高采烈地详细描述他的体会,如果是这样,他必然会引起亲人的嫉妒。为什么他准备在“会心小组”和陌生人那样亲密,和家人却比较疏远、连碰也不碰呢?答案当然是,在培训中心特定的氛围里,他得到正式的、科学的特许。但这个理由并不能安抚“真实生活”里的亲人。当夫妇两人都参加这种培训时,两人之间的问题会大大减少,但“回家后的情况”依然需要他们小心谨慎地予以处理。

        还有人批评说,“会心小组”最令人倒胃口的一个方面是,它们把日常生活中潜意识的东西变成显意识的、高度组织化的、专业追求的东西;其危险是使亲密行为本身成为目的而不是手段,本来它应该是在直觉上帮助我们面对外部世界的手段。

        尽管有这么多担心和批评,鄙视这个颇为有趣的新潮还是不对的。实质上,这个新潮的领导人看到了日益严重的破坏性趋势,看到了人际关系越来越冷漠,于是他们尽力扭转这个过程。即使用经常发生的互反错误率来看,它们使时尚的摆锤摇晃到了相反的极端,那也算是一个小错误。如果这个运动普及并发展成为常识,那么,即使对不热心参与的人而言,它的存在也可以经常提醒人注意,我们在使用和不使用自己的身体时出错了。即使它只不过使我们意识到这一错误,它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这里我们又看到,将“正常人疗法”和心理分析比较会恰到好处。在一般公众里,只有一小部分人直接接受过心理分析,但心理分析的基本理念已经以健康的方式普及,渗透到我们的文化里。这个理念是:我们最深层、最难解的思想既不羞耻,也不反常。在一定程度上,心理分析有助于培养今天年轻人更健康的心态,使他们在人际关系上更加诚实和坦率。如果“会心小组”运动能以同样间接的方式释放我们受抑制的情感,使我们能享受到更多的身体亲密接触,那么从终极的观点看,它就能做出宝贵的社会贡献。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能施爱,同时很需要得到爱。人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质朴的部落猎人,他发现自己身处令人困惑的人口膨胀的世界。在重重包围中,他以防守的姿态转向自身。在情感退避中,他甚至把最亲的亲人拒之“门”外,直到在密集的人群中感到形单影只。由于无法得到外界的情感支持,他变得紧张不安,甚至最终会脾气暴躁。失去了安抚,他转向默默无言的替代物去寻求爱。但爱是施爱和受爱的双向过程,所以替代物终究不足以给他安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人找不到真正的亲密关系,连一个人的亲密关系也找不到,他就会很痛苦。他可能被迫披上盔甲,防止攻击和背叛,最终达到一切身体接触都令他作呕的极端,于是,触摸或被触摸都意味着痛苦。在某种意义上,这已经成为当代最严重的病患,我们要采取紧急措施治疗这一现代社会的大病,否则就太晚了。这一病患就像食物里的有毒化学物质,如果不顾危险,听之任之,它就会代代相传,越来越重,直到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了不起的适应能力反而对社会起到瓦解的作用。我们能够在令人恐惧的非自然环境中生存,而不是对其叫停,也不是回归更加健全的体制;我们仅限于自我调整,在苦苦挣扎中苟安。在拥挤的都市里,我们以这种方式苦斗,离充满爱心的亲密关系越来越远,直到深深的裂痕显露无遗。于是,我们就吮吸那虚拟的拇指,高谈阔论各种复杂玄妙的力量,借以说服自己,万事无恙;我们就无动于衷,坐等鸿沟消弭。对有文化的成年人付钱到科研机构里去玩幼稚的游戏,去相互触摸,我们抱讥笑的态度,我们没有看见那些危险的迹象。温柔的施爱和受爱并不是虚弱的表现,并不仅仅是婴儿和年轻人的专利;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如果我们能释放我们的情感,偶尔陶醉于回归亲密感觉的神奇境界,生活不就容易得多、舒适得多了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