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完全则宁无(一)
易卜生的剧诗《柏拉图》里,有一句极其精彩的话,也是他的意志哲学,就是 “非完全则宁无”。
这“宁”字真用得有意思呵!表示出去取之间,有无限的徘徊,无限的思索。 然又至终抛弃一切,牺牲一切,来趋就“完全”等候“完全”。
只有“完全”是好的,是美满的。世人都知道有个“完全”,都知道希望“完 全”。
固然是既知道有“完全”,便应当希望“完全”。但有时理想离事实太远,前 途没有把握,对方隐在云雾渺茫之中。无目的地奋斗,结果只是徒乱人意劳而无功 的。何如斩铁截钉的一句“非完全则宁无”?
“非完全则宁无”,这语气是如何的严冷呢?然而可以激起青年人的决心,唤 起青年人的觉悟。“不进行则已,既进行了,就不是无目的地奋斗。”又好似温柔 的音乐。
是严冷,是温柔,又是如何的使人感慨呵!
一九二一年八月一日。
非完全则宁无(二)
一个朋友用这个题目,作了一首白话诗。又一位朋友用这个题目,作了一篇小 说。前后看见了之后,我自己又做了一段杂感。
一样的题目,她们所做的彼此用意不同,对象不同。我的又和她们的不同。然 而总起来说就是:“天下万事,都是完全的好;要不完全,不如无有。”
“非完全则宁无”。这语意实在不是争气斗胜,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只 因不冷不热,不进不退的光景,太令人难受,一丝的希望未绝,要前行却又着实没 有把握,徘徊之间,只枉废许多精神与光阴。慧心人是不肯这样做的,完全了更好 ,不完全就掉头不顾,远走高飞,这真是英雄的行事!
“非完全则宁无”,有时近于矫情,然而矫情的确是一种学问,也更须有一份 勇气。工夫不到是矫不成的,大人物与庸人的分别,也只在于矫得过与矫不过—— 也许这是我的偏见,然而我个人是如此信的。
但无论如何,奉行一种主义,不要如同拜偶像,死守着做去。
进一步说,世界哪有完全的事?完全到底有什么标准?完全到底有无止境?今 天看看是完全,明天又有比昨天好的,昨天的完全,就不是真完全了。推想下去, 现在的完全,终是使人怀疑的。将来的完全,终是没有把握的。这“宁”字又何所 依附?
推究一个问题,真不容易呵!只有刚一着想时是清晰的,再一想,就越来越模 糊了。
想不透就索性不想——这也是“非完全则宁无”么?
一九二一年八月六日。
非完全则宁无(三)
昨天偶然翻出龚定庵的一句诗,是“百事翻从阙陷好”。——这句诗我认为无 意思;不过这“好”字,却大可为“想不透就索性不想”解围。
不得已我再说一说“非完全则宁无”。
使我思潮滞住之点,只是“完全”两个字的标准和界说;但是若再进一步,这 “无”字也须有它的标准和界说。怎样才算是“有”,怎样才算是“无”;“掉头 不顾,远走高飞”
是否已尽了“无”的能事。
但是“无”的界说,却是随着“完全”而解决的。所以主脑仍是“完全”。
有时理想太超玄了,所以为“完全”的,既在虚无缥缈之中,同时使不完全的 更不完全。
有一日世界上的农夫,织妇,士子,工人,都虚拟着将来完全的世界,想到自 己现在所着手做去的,真是连“完全”的万分之一都不如。于是都望空凝想,弃业 叹息。这样的“非完全则宁无”,结果就是使世界成为冰球;只有灰心,只有失望 ,只有更不完全。
“完全”不要从第一越到第九十九,从今日越到万古千秋,只要一步一步进。 因为今日有今日的“完全”,明日有明日的“完全”;若要看到世界的尽头,世界 上就真无所谓“完全”了。
现在的界说是:我今日所以为“完全”的就是“完全”。
未来的“完全”,且不必管他。
若是连今日的“完全”也求不到时,那时又何妨斩铁截钉的说一句“非完全则 宁无”?
一九二一年八月十一日。一朵白蔷薇怎么独自站在河边上?这朦胧的天色 ,是黎明还是黄昏?
何处寻问,只觉得眼前竟是花的世界。中间杂着几朵白蔷薇。
她来了,她从山上下来了。靓妆着,仿佛是一身缟白,手里抱着一大束花。
我说,“你来,给你一朵白蔷薇,好簪在襟上。”她微笑说了一句话,只是听 不见。然而似乎我竟没有摘,她也没有戴,依旧抱着花儿,向前走了。
抬头望她去路,只见得两旁开满了花,垂满了花,落满了花。
我想白花终比红花好;然而为何我竟没有摘,她也竟没有戴?
前路是什么地方,为何不随她走去?
都过去了,花也隐了,梦也醒了,前路如何?便摘也何曾戴?
一九二一年八月二十日追记。
(本篇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1921年8月26日,后收入诗集《春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