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博物志全文毛毛虫与蝴蝶

毛毛虫与蝴蝶

        有一个小不点儿乘坐萝藦果壳做的船,穿着飞蛾皮做的衣服,偶然漂到出云的海岸后,成为当地统治者“大国主”的臂膀,协助建造出云国,不久看到目标达成,便爬上一根板栗树茎,随树茎弹出飞去了常世国。众多神登场的日本神话里,我自幼最喜欢的就是这位小不点儿神少名毘古那。

        至于为什么喜欢,一是因为,穿着虫子皮的小不点儿神的形象多么具有童话色彩,完全符合我的喜好;二是因为它在全世界神话中占有独特地位。

        一直以来神话学家及民俗学者对这位少名毘古那神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例如认为他是第二自我的灵魂、来自异乡神圣的访者,是农耕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壳灵。不过,我最近读到国文学家益田胜实的解释(《古代学讲座》所收《古代的想象力》),这让我有一种完全恍然大悟的感觉。

        据《日本书纪》记载,大化改新前,在东国富士河畔,非常流行祭祀一种被称为常世之神、栖居在橘树上的虫子,这种祭祀活动甚至西上至帝都。在益田氏的假说里,这个橘树上的小虫神正是少名毘古那。

        祭虫,这是多么奇妙的信仰,芋虫和毛毛虫的变态,一定让古代人惊叹不已,这种感情在欧洲也有共识。因为毛毛虫变成蛹、不久再破茧羽化变成美丽的成虫飞向天空,这种变身过程本身就很神秘。

        此外,从著名的田道间守的传说里,我们也能容易地觉察出橘树和常世国紧密相关吧。因此,栖居在常世国橘树上的虫子,被认为是常世国的神,也不奇怪。据《日本书纪》记载,这条虫子长约四寸、大拇指大小,颜色发绿,有黑色斑点,形状似蚕。

        如果承认少名毘古那就是虫神这种假说,那么这位神最后爬上板栗树茎,被弹去了常世国的传说,就与毛毛虫爬上植物茎叶、羽化飞翔的形象完全符合,这样理解起来畅快淋漓吧。以前的传说未必是错的,而益田氏新说的价值在于清晰的具象性。把动物的形象作为神的原型这一点,格外出众。

        世界虽大,但除了日本以外,或许没有哪里的信仰会将芋虫或毛毛虫视为神吧。不过,稍微改变一下想法,如果不是毛毛虫而是蝴蝶的话,就未必没有这样的例子了。

        希腊神话的普赛克,是将灵魂拟人化的美少女,偶尔表现为蝴蝶,或者是带有蝴蝶翅膀的美少女形象。这个主题十分古老,我们能在公元前6世纪的科林斯的青铜像、2世纪的陶土像以及庞贝的壁画里看到。青年厄洛斯有一对鸟的羽翼,而普赛克这一方,仔细一看却是昆虫的翅膀。

        在欧洲,蝴蝶的象征意义,明显也是基于变形。茧就是卵,暗黑的卵里包含存在的可能性,破茧求光而出的虫,是复活的象征意义。好比死过一次后重生,又从墓里出来一样吧。带有新柏拉图学派所喜欢的毕达哥拉斯式轮回思想的味道,即灵魂(Psyche)为了恢复衰弱的力量以不同的形态重生,必须被净化灵魂的爱的火焰燃烧的思想。

        于是,燃烧的蝴蝶翅膀这一灵魂主题,在古代作为复活和转生的象征,广泛用于各种造型美术中。即便此后基督教登场,也被刻画和描绘在地下墓穴的墙壁和石棺上。阿拉伯的神秘主义苏菲派的诗中,被烧的蝴蝶是fanā'',即代表与神合一、达到自我灭亡境地的人类形象。

        但是,据说基督教在11世纪以后判定普赛克的形象是异教的,于是蝴蝶翅膀的形象就与天使的形象结合了。我们能在罗马式雕刻里见到长着奇妙蝴蝶翅膀的天使。如此一来,可以说灵魂的拟人化的蝴蝶形象已经消失。

        想到作为复活象征的昆虫,我不由得立刻想起古代埃及人尊崇的圣甲虫和中国秦汉时代使用的含蝉。含蝉是葬玉,即给死人陪葬的一种玉器,含在死者的嘴里。蝉从幼虫的脱变,所谓“蝉脱”,包含着复活再生的愿望。据说秦汉以后,由蛹变虫的蚕经常会因复活咒术被放进墓中。古代一般用玉制的蚕,有时也会用真的蚕。在埃及,也会将真的圣甲虫或是刻在石头上的圣甲虫安放在墓中。因为让人想到太阳的光辉,所以圣甲虫是太阳的象征、是不死的象征。

        这里还应指出,在印度思想尤其是在《奥义书》)是印度古代哲学典籍。">里,毛毛虫象征着轮回的一种状态。无需多言,因为幼虫、毛毛虫、茧、成虫这样依次变化的过程,暗示了灵魂不仅转生为人,也可以转生为动物和植物。不过,一味追求从轮回中解脱的印度人,好像不需要复活和再生的象征吧。

        普林尼有一个奇妙的见解:“蝴蝶生于露水。”这里如下引用《博物志》第十一卷三十七章。

        “初春,落在卷心菜上的露水,受到太阳光照凝缩成米粒大小。于是一只小虫从那里出来。小虫伸展身体,只用了三天就变成毛毛虫。毛毛虫也日日长,最后被坚硬的壳包裹不动了。用手碰它才会动。原来是被一种蜘蛛网做成的茧包裹着。后来,壳裂了,一只蝴蝶从里面飞出来。”

        普林尼的叙述平平淡淡,我却感觉那里凝聚了对昆虫变形投入惊异目光的、古代人诗一样的梦想。

        至目前为止,我没有区分蝶与蛾,但我想说在德语和法语中,两者之间在表现上没有区别。在动物学上,白天活动的是蝶,夜里活动的是蛾,除此之外也没有本质区别。当然,触角以及翅膀的折叠方法不一样,不过至少两者不是对立的族群。在德语,蛾叫作“夜蝶”,人们把天蛾这样巨大的蛾视为死于非命的人类的灵魂。在日本,称酒吧的女子为“蝶”。她们白天虽是丑陋的毛毛虫,夜里却变成了美丽的蝴蝶。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