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长春夜逍遥论坛22、永远的红岩

22、永远的红岩

        他叫张鲁,一位英俊的电视文学艺术工作者,重庆人颇能引以为自豪的人物。认识张鲁是前几个月的事,但知道张鲁却有很多年了。那是我在写落泪是金的时候,这部第一次揭示当代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报告文学作品发表后,引起各界强烈反响。期间,笔者经常应邀在电视上做节目。有一天在电视台看到了张鲁事迹的电视片,当即有一种非常感动和遗憾并存的东西烙在我心上一感动的是张鲁不屈的精神,遗憾的是没有能采访到张鲁这位在担架上施爱播恩的红岩人。

        与其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样,红岩管理区域也曾走过不同寻常的道路。歌乐山虽不大,但绵绵几十里绿荫山区,在重庆可是个宝地,尤其是直辖市成立后,城市建设的开发,使得像歌乐山这样的宝地不断升值。因此如何保护好这块教育基地,成了厉华他们这些年经常要去搏杀的无硝烟战斗。渝怀铁路建设是直辖市成立后一项影响国家中西部战略和重庆直辖市与外界连接的重点工程,可原计划的线路正好越过歌乐山的红岩区,铁路要从白公馆、渣滓洞上面穿过。听到此事后,厉华他们差点急出毛病来。这绝对不行!火车飞越红岩头顶,对整个基地的保护将是毁灭性的灾难,绝对不能让这样的方案通过!厉华简直是拼了命一样去找有关部门陈述、恳求,并且找一个个领导说明,甚至不惜采用上访、静坐的办法……最终还是感动了上帝。现在的渝怀铁路线绕过红岩而走,虽然政府多花了一个多亿的工程建设费,但红岩被完好保护了。

        红岩魂火遍了京城。后来这个原本展览10天的活动据说又延长了半个月,仍然让不少人感到遗憾没有多看几遍。

        我们这一代的迷茫,就在于平时空谈人生、理想,却不知真正在追求什么。今天,我们看到了这里的一切,才真正感到,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信仰,永远也找不到真正的生存价值。

        红岩魂演出场场爆满,座无虚席,而且场场让观众泪流满面,掌声雷动。这实在是了不得的事情!在京城,在当下浮躁的时代,一场既非经典剧目,又非专业演员的艺术舞台剧,能在京城获得如此大的反响,确实太了不得了。经典剧目不是没上演过,名演员的强大阵容的戏也几乎天天在演,可有多少人去看嘛!没有。

        年轻的直辖市刚刚成立第二年的1998年,便遇上了亚洲金融危机。原本就被国有企业老化拖得迈不动腿的重庆经济陷入了更加困难的绝地。

        我红岩现在很富有,有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产权,有每年1000多万元的财政之外的收人,有一支非常专业且对红岩充满感情的专业队伍。厉华开口闭嘴都是我红岩,看得出,这位曾经是军人出身的红岩人,在他生命的每一个细胞里都滋长着红岩基因。他的这个红岩基因,也在影响着所有红岩人,所有重庆人……

        红岩之所以能在物欲横行、时尚浮躁的今天,仍然不失价值并反而越来越闪耀光芒,与这里有厉华这样的忠诚守墓者、精神守灵者密不可分。

        经济日报用了红岩魂浩气震京城的标题来报道其盛况:在名目繁多的各类展览竞相登场而观众寥寥无几的今天,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里,一个来自重庆的全国巡展却震动了京城。近日来,四面八方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匆匆赶来,含着热泪依依不舍地离去。8月25日这天,参观人数达到髙峰,有一万多人。近300页的留言簿写得满满当当……

        台上,一位位革命志士拖着沉重的脚镣慷慨赴死;台下,一双双泪眼激起一片感情的波涛。由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推出的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从6月7曰首场演出至今,已在京城连续上演40多场,场场座无虚席,在首都各界观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重庆人民推荐厉华同志并最终获得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大家都知道,中国革命纪念地在神州大地上多如繁星,但能像重庆把红岩做得如此完美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怕是独一无二的了。更可贵的是,重庆人在做红岩文章时,不仅仅是将其作为一种简单的传统政治宣传,而是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特点,从机制上和动作上进行大胆的探索,成功地摸索出了一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生存与发展的路子,并且在这条发展的路子上始终顺应革命爱国主义基地的教育与宣传的特有功能,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使之不仅没有偏离方向,反而获得史无前例的张扬和效果。

        文明火种需要传承,时代精神则需要赋予更新的内容。厉华和张鲁等无数重庆人以其不同的方式传承着的红岩革命火种,是新直辖市崛起和快速发展的真正动力,这动力可移山倒海,这动力可断江逆流,这动力同样可以助山峦更巍哦挺拔,使江河更汹涌澎湃……

        红岩魂让北京人再一次疯狂一那是对革命先烈和红岩精神所产生的崇拜,是人们对今天自身和社会所出现的诸多迷茫与不解的反思及从对比中爆发出的一种精神需要,或者说红岩革命先烈们的壮举和牺牲精神,激荡与冲击了时下人的心灵深处。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重庆是一座站着的城市,而在他看来其他的城市都是跳着的。

        红岩带给重庆的无形资产没人统计过,但在我看来至少超过1000个亿的价值,而用1000个亿的金钱打造出的一个城市形象,未必能长久地留在人们心中。红岩则不然,她让重庆这个城市所张扬和标贴的革命历史感与厚重感,随着岁月风雨扑打得越久,其价值越会翻倍增长,并且永无止境只要我们的国家继续保持自己的民族气节和共产党人领导国家的执政形式不改变,那么红岩所能产生的价值将始终是箭头向上的趋势。

        2004年9月上旬的一场大雨,重庆23个区县遭受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尤其是重灾区的开县,200年未遇的洪灾,是一场席卷山城人民的灭顶之灾。此次洪灾,重庆共有451个乡镇、563万人口受灾,紧急转移安置人员达20万,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74公顷、房屋损坏32万间,全市直接经济损失21亿元。

        步出剧场,透过一片赞扬声,人们不禁要问:一场普通的爱国主义教育报告展演,何以得到群众这么高的评价?

        1994年的一天,张兽第一次在致残后走出了家门一家门外的世界比他过去所看到的天要蓝得多、景也美得多。张鲁选择的第一件事是到距主城区百里外的江津山村看看孩子们一要强的他不习惯别人用滑竿抬着他走看着人家光着膀子,汗流浃背地抬着自己,从此我内心发誓:什么时候都可以不管天不管地,可我张鲁必须禁得起考验,要在意志上站立起来做人,做一个对得起同事们,对得起重庆百姓的人。张鲁这样告诉我。

        2007年2月8日下午,我终于在重庆的一个闹市区的宿舍楼里见到了坐在轮椅上的张鲁一还是那么英俊,还是那么乐观的张鲁。

        无法想象一位如此英勇、如此豪情满怀的铁骨铮铮的汉子竟然在轮椅上度过了整整20年!一1987年3月11日,是张鲁不幸遇车祸致残的日子。这一天、这一年的张鲁才34岁。清晨,意气风发的张鲁正像往常一样,沿着公路在晨跑,突然被身后的一辆急驰而过的小长安车,拦腰猛地撞倒在路边,导致他下肢全瘫,从此失去了一个男人可以站着挥洒豪情的全部体能和全部生活……

        厉华便是这样的真理的信徒之一。

        重庆当然是座站着的城市。而重庆像张鲁这样的人一定是顶天立地站着的人,如红岩巍峨挺立地站在历史和现实的经纬上坚强豪迈行走着的人。

        红岩精神能有今天这样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与直辖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坚持以红岩精神强市、立市的理念有根本的关系。厉华下的结论,来自于他自身的感受和深切的体会。

        可是在光明与黑暗的搏斗中,需要有战士流血,需要有英雄献身。

        十几年来,张鲁一直是位倚仗担架而站着的人。他用自己的全部爱和智慧,完成了一部部经典式的电视艺术作品,传播着这个时代里的文明与进步,他的50多集电视片跨世纪希望,寄托的是重庆山村教育的希望;他的纪录片母亲则是对故乡重庆的一片深情……他用电视的手段传播着自己的爱,点燃着所有重庆人对未来全部的希望。张鲁在轮椅和担架上实现着人生的辉煌,大山深处的无数山村孩子因他而获得重新匕学的机会,一个个红小雨和陈小梅在他的心雨下茁壮成长着……

        这首宣誓是狱中歌手古承练的诗篇,也是白公馆、渣滓洞烈士们对革命理想的激情展现。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红岩烈士们的英灵和他们对革命理想的情怀,在重庆人的行为中一代一代地传承着。

        重庆市委、市政府为表彰厉华他们纪念馆同志的杰出贡献,特意为纪念馆记集体一等功。这在直辖市历史上也是首例。

        谁也不会想到,一个革命传统教育的展览能吸引如此多的自发观众。所以这事越传越热乎,北京城里的人都在说重庆的红岩展览好看、震撼人,于是单位就出面组织职工干部们看了,这一传十、十传百地整个京城都热闹起来了,大有谁不去看重庆红岩展览就很以为耻的那么一种态势。好家伙,轮到我们单位去看时,天安门东侧的人群真是如潮水一般,半个天安门广场快被占据了似的,而且规定时间,不能长久地待在里面不走,那样其他单位就进不来了工作人员—再在旁边喊着话。

        红岩精神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初期风雨如晦的斗争岁月中锤炼形成的革命精神?

        贺国强书记来后,又一次把常委会搬到了红岩村来开,并明确提出:要在直辖市的发展过程中,以红岩精神带动重庆建设。正是在那次会上,红岩村的总体规划被提了出来。之启政府第一次大投人一2300万元就这样决定了。

        2004年7月,张鲁作为重庆的代表,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他是8个发言代表中的最后一位发言者。张鲁上台发言讲的都是他经历的一个个山村小故事,却让全场艺术家们感动得流泪……会后,二胡演奏家闵惠芬专门找到张鲁住的房间,激动地告诉张鲁:我是在会务处查到你房间的,我要专门为你演奏一段曲子。

        新华社记者为此次红岩魂进京演出获得的巨大成功而写的一篇题为薪火相承光耀千古的启示录上这样说:

        中华民族的英雄以鲜血创造了新中国,我们每个活着的人应如何去做,这是必须回答的。历史让我懂得了今天。

        红岩区域有3000多亩绿水青山、宜建别墅等豪宅的宝地,许多单位一直在打这块地的算盘,但几年来从没一个房地产商说动过厉华。有人曾用领导来压厉华他们,结果是厉华他们用文物法和个人对红岩烈上的感情给顶了回去。

        红岩所在的歌乐山,是重庆郊区的一片非常普通的山峦,但正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前,这里有个军统集中营中美合作所,正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这里发生了一场对革命者的灭绝人性的屠杀,使得红岩成了带血的红岩,成了悲怆的红岩,成了革命者为信仰而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的圣地。

        红岩,本是重庆市区的一个普通地名。此地原是地质上侏罗纪时代的红页岩。从嘉陵江上望去,红页岩突显的地貌,宛如一只动物的嘴巴,故有红岩嘴之称。20世纪30年代,一位叫饶国模的爱国女士花钱将红岩一带的土地买了下来,开办了一个大有农场。当地的老百姓又将这一农场叫做红岩村。抗日战争爆发后,重庆成了战时首都。我八路军办事处迁至重庆后,选址在红岩村。此后中共中央南方局也秘密进驻此地,红岩村便成了革命意味很强的地方。小说红岩,讲的是与真实的红岩村相距10公里左右的地处歌乐山的白公馆、渣滓洞两个当年关押革命志士和烈士牺牲的地方。今天的红岩联线就是把这几个地方联结成一条爱国主义教育的旅游线路。这是重庆人的一个创举,也正是这一创举,使红岩才真正意义上成了一张不朽的城市名片。

        厉华,作为红岩革命烈士陵园的一位忠诚的守墓者,他的记忆就像一部新闻纪录片——

        闵惠芬的话虽然说得不多,但表达的却是国人对千千万万个张鲁式的重庆人的那份敬意。而艺术家从内心迸发出的这份敬意,难道不是对新时期红岩精神的一种最高褒奖吗?

        时隔不到4年的2000年6月,这厉华也实在太心急地又一次重返北京城。这回他拿出的还是红岩魂,只是形式上由图片实物展览,变成了舞台形式的报告剧红岩魂。哎哟,好你个厉华,好你个重庆人!

        厉华和红岩基地的同志们为直辖市所创造的价值,绝不亚于一个重钢、一个太极和一个嘉陵。

        一部小说,支撑着一个城市的精神形象。

        此后,红岩精神的研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2002年5月,江泽民同志指出:

        厉华他们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将以红岩魂为主要品牌内容的红岩精神,组成系列精神产品。直辖10年来,红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接待参观学习者达3000多万其中肯少年占近1/3,在全国以多个城市举办了红岩魂展览,观众达3500万;在全国40个城市进行了红岩魂报告剧巡演750场,作红岩魂报告900场,发行销售红岩魂书刊光碟资料5000万册。总收人超过1.5个亿。这样的业绩,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绝无仅有。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红岩精神巳被重庆人宣传到了全国的几乎每个角落、每个人的心目中和平时期,将一种历史的革命精神宣传到如此广泛而深人的程度,除了重庆人还有哪儿的人做到过?

        人总要有点精神的,革命烈士凭着一种信念为革命而死,换来了新中国。一个民族的振兴同样需要一种精神。

        那个影响和改变了一种传统资源的利用与传播的人,便是20年来不遗余力弘扬红岩精神的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他叫厉华3是厉华和他带领下的一群新红岩人,让红岩在直辖市成长的岁月里,多了一种精神财富,并且将这一财富给予了全国人民。

        小板凳上,艺术大师深情地为张鲁演奏了一曲川江。两位艺术家如痴如醉……张鲁,我要到你们重庆去,我去不是为了演奏,是想用我的实际行动为川江,为重庆,为所有像你一样的新一代红岩人高歌一曲!

        在与重庆人的深人接触中,你会发现一个突出的现象: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红岩情怀其实远远超过了任何一种信仰力量。当然我知道,红岩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彻彻底底的无私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主义精神。

        重庆人在近10年中有两次让北京这个地方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回声,这两次都是因红岩而引发的。第一次是1996年的红岩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斗争事迹展览。这次展览据说完全是厉华他们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的同志们想入非非做出来的,而它却掀起了后来轰动全国甚至让外国人都吃惊的红岩革命潮。

        我知道,红岩不只是厉华一个人的,他仅仅是众多红岩精神的传播者之一。其实,重庆历届领导和所有重庆人都是红岩精神的传播者,而在这众多的红岩精神传播者中,有一个人我无法忘却——

        已经走了19个国家贫困县的张鲁欣喜地告诉我:现在我到下面去,看到山区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孩子们穿的衣服都是鲜艳的新衣服,家长们用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望子成龙。千万别小看了农民们的这句话。他们有了望子成龙的意识,农村下一代就有了希望。农民们自己有这种意识,是自觉的,远比政府下力气动员孩子念书重要得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农民们个个望子成龙,就会自觉自愿去做好计划生育,就会把地种好,就会争取丰收,就会把收入提髙,然后送自己的孩子上大学,做有出息的人。如此长期下去,重庆的大农村还愁没有前途?

        红岩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灵魂的苍白与自私,不能再空虚下去了!人只有为超越金钱之外的理想而奋斗才会充实起来。

        1999年,元旦刚过的第四天,綦江彩虹桥突然垮塌,导致40人死亡的事件,震惊全国,使年轻的直辖市重庆蒙上了一个无法摆脱的阴影。这种消极的影响力远比重庆人花费巨资在长江上修建10座大桥所产生的影响大得多。城市之重负,人们常常难以想象。

        在展览馆,在白公馆,在渣滓洞,在红岩村,这样的观众留言,随处可见,随处可听。这就是红岩魂和红岩魂的力量……

        光明日报记者在9月5口发表题为抹不去的红岩魂的文章说红岩魂出人意料地吸引了数不尽的观众,掀起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9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数以0计的参观者正随着长长的人流涌进红岩魂的展厅。据了解,截止到目前,观众累计已达十一二万人,平均每天都有数千人。来参观的人大多是自发的,他们中间更多的是家长带着孩子。有的是第一次来,有的是第二次,有的甚至已经是第三次了……

        2001年五一傍晚的一场大雨,使武隆县城北的79人瞬间葬身于泥石流之中……

        ……从1985年12月到歌乐山烈士陵园工作以来,每年的清明节我都要去烈士墓前祭拜烈士,向九泉之下的英灵讲讲他们最想知道的重庆和祖国的变化发展;每年的1卜27烈士殉难日,我都要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去白公馆、渣滓洞,向在天之灵汇报我所做的工作和想法。踏着烈士墓的每一寸土地,那些伟岸的身躯总浮现在我眼前;走过每一间牢房,有无数的声音萦绕在耳旁……长期积淀的情感使我对先烈的崇敬发自肺腑,积极作为的追求使我对先烈的热爱情不自禁。从那些寂静而浩瀚的天空中我常能得到来自先烈的许多启示,从那凝固而绵延的历史里我获得先烈给予的勇气。为烈士守灵,与他们交换一个微笑;为先辈守墓,与他们心灵一脉相通。让那些生命意义上的人格不朽成为现实,是守灵之所在,是守墓之根本。

        有人说,烈士们生得伟大,死得并不划算。因为死并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小说红岩中的英雄许云峰、江姐式的人物,影响了中国几代人,我们都是属于在红岩精神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共产党人和新中国的后生。因此当时看了张鲁的事迹报道后,一下联想到红岩和红岩里的英雄。张鲁无疑是新时代的红岩人。

        一台由厉华他们红岩纪念馆工作人员自编自演的剧目,又一次把北京闹了个翻天覆地!

        今天,人们总是在讲五星红旗是烈士用鲜血染红的,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人渐渐地忽略了其丰富的内涵。参观了歌乐忠魂、世代英华展览后,许多人表示由此深切地明白了今天的祥和宁静与昨天的艰苦卓绝紧密关联。

        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能对今天的直辖市有如此的希望和信心,难道不是对那些能够站立着生活的人的一种激励和鼓舞吗?难道不是红岩精神在今天的一种延伸吗?

        哭过之后,张鲁笑了,说:那我就听你们的,出去看看我还能干什么。

        真理的信徒,多么高尚而伟大的境界。直辖市10年创业,10年奋斗,10年进取,正是因为有了一批批真理的信徒的新重庆人和他们不懈的努力。而单就重庆人能把红岩之歌唱到今天,并且依然那么嘹亮豪迈这一点,如果不是真理的信徒,我想是不可能的。

        他们或许都有自己幸福的生活,他们也都有对天伦之乐的向往,但为了追求希望,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他们英勇献身,奏出了一曲动人心魄的英魂之歌!

        汪洋书记这届领导,则以正式的文件,批准了整合红岩革命资源的总体规划,并紧抓了实施与成果……

        这就是红岩带给当代中国的财富与力童。

        一个不变的领导理念,使重庆直辖市几任市委领导始终如一地把红岩精神作为强市、立市之本,并不惜代价,倾力把红岩革命纪念馆和歌乐山烈士陵园及红岩村等打造成国家经典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造了共和国历史上的另一种深刻的辉煌印记。

        直辖市才成立几天,市领导到红宕村后,就决定把常委会搬到这儿开,并第一次总结提出了爱国、团结、奋斗、奉献的红岩精神。

        狱中八条意见,回味无穷。革命胜利至今,此八条建议对我们的工作和现实仍特别适用,这难道不该令我们痛心和重视吗?

        红岩精神贯穿于南方局在国统区充满艰难险阻的斗争历程中,渗透于所创造的历史功绩之中,早已在群众中传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提出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198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主席、原南方局领导成员又颇超同志题词红岩精神,永放光芒,首次提出了红岩精神的命题。

        2006年夏,火炉之城的重庆不知咋的,气温从39摄氏度一直升至42摄氏度、44.5摄氏度……而且这种气温由开始的10天、20天,持续到99天……全市2100万人受灾,800万人没有水喝。又是个百年不遇的大旱之年。广袤的土地在燃烧,江河里的水越变越少,直到枯竭……这一年的重庆干旱,在重庆历史上少有,全市2/3的溪河断流,275座水库水位处于死水位,472座水库、3.38万口堰塘干涸见底,1081个乡镇中2/3出现供水困难。旱灾使全市农业减产三成,直接经济损失80亿元,其中农业损失60亿元。重庆气象局连续发布46期高温预警和干旱一级红色预警,这在全国尚属首次。重庆干旱,如一团扑不灭的干火,燃遍了山城的每一个角落,将年轻直辖市烤得到处烈焰四射,先是稻枯了,再是花枯了,再是树枯了,最后连河床也枯了……重庆的干旱惊动了中南海,胡锦涛总书记半夜里批示,希望有关部门支援重庆抗旱;国务院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对策;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得知家乡大旱,立即从稿费中寄出30万元给重庆修建一座母亲水窖气重庆的老领导贺国强、黄镇东、包叙定等也都通过各种途径送来捐款,表达对重庆大旱的关心与支持。9月5日,重庆的天空一阵轰隆隆的雷鸣,喜得全市百姓不管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冲到露天……下雨啦!下雨啦一山城像庆贺当年抗战胜利一样,每一张脸上都是灿烂的笑容。许多人甚至髙兴得哭了起来……太不容易了,近百天的烈日炎炎,滴水如油贵。而今老天开恩,那雨水真的比黄金还珍贵!

        有一天,同事们来看他,说张鲁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这样你张鲁就不是个男人了!巳经绝望的张鲁,一听这话,顿时像断了肢的雄狮一样号哭起来我本来就早已不是个男人了!我不如死了算了!呜……那断肠的哭声能让长江和嘉陵江倒流,能让大巴山和巫山顷塌。

        真正的参观高峰是在后来。

        红岩既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精神和一个民族的伟大灵魂。

        没有哪个城市像重庆有那么多山和水。山和水组成了重庆的骼。山是在地壳运动中崛起的饱受风尘摧残之后形成的身躯,水在湍流中碰撞出自己的性格和形体。重庆直辖市从成立那天起,就经历了一场场磨砺。

        烈士的鲜血不会白流,英雄的革命精神永存。让我们活着的人,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祖国而不懈奋斗吧!

        红岩小说是一位从敌人牢狱中死里逃生的革命者和一位作家共同完成的生命之歌。他们的名字应当被人们记住:罗广斌和杨益言。因为有了他们的小说作品,才让中国人认识了江姐和许云峰,以及唱会了那首红梅赞歌曲。

        重庆是个大城市、大农村,重视城乡的统筹协调进步,是每一个重庆人都应当尽力去做的大事。我是一个残疾人,但这并不影响我力所能及地为这件事尽一份力量的心愿。近几年的张鲁,心中一直想的是大直辖市的今天和未来的发展。他在武隆运用电视影像教学片给当地的农民传播科学种田的知识,该县由此广泛开设的农民培训资源站就是他一手策划和经营搞起来的,如今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个平台。

        10年岁月,对一个城市的历史来说,也许太短。10年重庆直辖留给世人要说的话却特别的多。也许我们用百万文字来记录她的成长经历仍然不会满足大众本能的某种愿望,但重庆的红岩却不能不说。

        你听,你看一红岩精神难道不比浩浩荡荡的长安轿车、嘉陵摩托和涪陵榨菜更影响中国人的生活和生命吗?

        红岩魂报告剧的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其实不是偶然。首先当然来自直辖市领导始终把红岩精神作为强市、立市之本,大手笔整合红色资源的正确决策,其次关键是厉华他们自身工作的创新和努力。

        在白公馆和渣滓洞前,我们能有的只能是沉默、悲痛、眼泪和震撼。

        展览是8月20日开始的,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老实说,在北京的文化活动中,尤其是展览一类的文化活动,红岩魂的这个时间与地址,都不怎么好。大热天的,又是北京人通常不太会去的博物馆。可红岩魂出现后,完全改变了北京人以往的4惯。每天,浩浩荡荡的群众和学生自发地涌进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其情景叫人有些不可思议。

        珍惜今天的生活吧那是在尊敬死难的革命者也是在尊敬自己。

        笔者在北京工作,作为国家的政治与文化中心,首都的任何一种政治现象和文化现象,都反映了一个民族与时代的印记。北京的文化和政治现象,通常都很敏感,你轻轻地拨动一下,可能某一根神经就会让这个国家和时代发生巨人的回响。但北京的政治和文化又太宏大了,你无论怎么挥动大鼓棒,也可能泛不起半点儿涟漪……这就是北京。

        2003年12月23日22时50分,重庆人又一次突然蒙难川东北气矿一气井井喷!几小时之内,灾难波及4镇28个村庄!有毒的气体所到之处,人畜顷刻死亡……灾情震惊世界。后引来举国关注的10万人大转移事件,重庆人再次经受一场生死之劫!

        怀着一种沉重仰慕的心情,走进烈士被害的地方,我有一种悲壮感。享受烈士们用鲜血和泪水创造出的幸福生活,我觉得有愧……

        黄镇东书记到任后,来到红岩村作专题调研,整合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和红岩村的资源就是在这个时候被认真地提出来的。

        一个不变的领导理念,又使这个闪耀的灵魂成为这个城市发展的猎猎旗帜,高扬着引领3000多万人民向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前进。

        珍惜自己的生命吧难道烈士们对生命的热爱和体现出的生命价值不深深震撼你我吗?……

        我是真理的信徒,我是正义的战士,我要永远永远为人类的自由幸福而战!

        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屮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2002年10月,胡锦涛同志提出要继承和发扬伟大的红岩精神。十六大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对加强南方局历史和红岩精神的研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