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穿越1950倒卖二战破烂从朝鲜战场到越南战场

从朝鲜战场到越南战场

        在原野之后,已有了几次击落敌机经验的高炮团参谋长卢康民也投入了军事顾问团的行列。

        卢康民,原名鲁廷安、鲁康民,1922年出生于安徽怀远县,1939年在家乡组织抗日游击队,不久编入新四军,多年投身战场。

        参加了解放上海的战役后,卢康民调入三野特种兵纵队学习炮兵。1949年夏末秋初,苏联向中国援助了10个高射炮团的装备,华东军区奉命组建5个高射炮团,卢康民担任了一个高炮团的参谋长,率队前往沈阳受训。

        训练结束后,卢康民所在团参加了舟山战役,在作战中击落国民党军飞机一架。朝鲜战争爆发后,卢康民所在团于1951年3月入朝,一过鸭绿江,刚卸下37式高射炮就和美军的喷气式飞机打了起来。朝鲜战场的对空作战是残酷的,志愿军高射炮兵在残酷的战斗中迅速成长起来。

        1952年秋天,卢康民调到沈阳高射炮学校,担任训练部副部长兼战术系主任。1953年夏天,沈阳高炮学校迎来了一百多名越南军人,全部是营、连、排级军官。毫无疑问,这些被称为“胡南生”的越南军人是未来越军高射炮师的骨干。他们一来就投入了紧张的训练,卢康民当上了他们的教官。

        1953年秋,沈阳“胡南生”学习期满,南下广西宾阳,与那里的越军高炮部队会合。越军六个37式高炮营至此齐装满员,为他们提供的高射炮和牵引车辆中有不少是经历国庆阅兵后立即装运南下的。在初凉的秋风里,装备精良的越军高炮部队离开宾阳经凭祥秘密入越。

        这支越南高射炮部队就要起程的时候,卢康民奉命带着21名营、连、排级高炮军官赶到宾阳,随同越军一起入越作战。途经北京的时候,解放军炮兵政委邱创成和卢康民谈了话,大意是卢康民已经熟悉越南高射炮兵的干部,而越南部队还缺乏作战经验,所以派他入越,在实战中帮助越南部队。

        在入越的解放军高炮顾问中,经历最富传奇色彩的大概要数身经百战的史国强了。

        史国强,1928年8月出身在江苏金坛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没读过什么书。抗日战争中,史国强的家乡是新四军的苏南游击区。1945年6月,17岁的史国强参加新四军,在抗战胜利后随军撤到江北。

        解放战争中,史国强参加了一系列重大战役,九死一生,在战场上立了二等功,升任排长。尤为不易的是,他披着一身硝烟扫盲,在战争中逐渐打开了自己的视野。

        参加了豫东、淮海战役后,史国强大病一场,病愈出院后他所在部队已经准备渡江。发觉自己来不及赶到前线了,史国强就加入了准备成立的苏南军区的队伍,当了一名见习干事。

        渡江以后,史国强来到苏南军区司令部,单枪匹马地回到故乡金坛接管了国民党县保安大队,然后抽空回了一趟家。

        史国强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在家中操劳。史国强一脚迈进家门的时候,母亲正在做饭,一见身披戎装的儿子归来,她激动得大哭起来,然后才断断续续地告诉儿子:“全家都以为你已经死了,年年的7月15日在你随军离开家的这天为你烧纸,让你在阴间里用呢。”

        不久,史国强返回军分区担任连长,率部进入太湖剿匪。1949年10月,史国强带领全连编入刚刚成立的高射炮第3团,北上沈阳高射炮学校,接受苏联教员的训练。

        当年12月底,高炮第3团结束初训返至南京设防。他们才下火车,一架国民党军的B-26轰炸机呼啸而来。刚刚学得了高射炮操作技术的年轻高炮兵特别想一试身手,营长一声令下,战士们架起炮就打。有意思的是,他们非但没有打着飞机,反倒把附近的高压电线打断了。

        此后,史国强所在团转战上海、杭州、舟山。朝鲜战争爆发时,史国强正带着他的高射炮连在厦门布防,准备参加进攻金门岛和台湾的战役。

        朝鲜战争的爆发使总参谋部不得不取消了进攻金门岛和台湾的计划。1950年11月,史国强所在团分批返回上海换装。就在这时,华东军区命令各个高射炮团抽调编制内的第2营火速入朝参战。史国强所在团的第2营正在前往上海的路上,该团遂以史国强所在的第3营入朝,编成志愿军的一个高炮独立营。

        1950年12月5日,配属给第38军指挥的高射炮营跨过了鸭绿江,史国强顿时觉得随时都可能开火。有时,美军的飞机会从山沟里突然飞出来,朝着被它发现的行军队列投掷炸弹。

        入朝第二天,高射炮营在行军中遭受美军飞机猛烈轰炸。兄弟连的四门高射炮、八辆卡车被炸毁,伤亡了二十余人。一个高射炮连刚入朝,还没有和美军照面就损失了。史国强受命处理善后,心情自然沉重,对朝鲜战争的残酷性更是增添了认识。

        掩埋了阵亡的战友,史国强参加了多次重大战役,一直打到汉城附近,连汉城上空的探照灯灯柱都看见了。但是,他指挥的高炮连四门37毫米高射炮却没有打下一架美国飞机。那时候每门高射炮只配发300发炮弹,炮弹太宝贵了,除非万分紧急或极为必要,高射炮不能开火。

        史国强没有多少机会开炮,他的连队却经历了不少次面临美军飞机轰炸的险境。好在这时的志愿军高射炮兵战地伪装和隐蔽的技能也大大提高了,史国强的连队没受什么损失,他们对美国空军的战斗特点也逐渐有所了解。

        牡丹峰下,1951年8月15日,志愿军几个高射炮营参加了激烈的对空作战。当日,美军出动数百架次的作战飞机,猛烈轰炸中国志愿军高射炮部队守卫的机场。

        战斗从清早持续到黄昏,修筑中的机场跑道上布满弹坑,中国高射炮兵也大开杀戒,击落美军飞机多架。史国强是这场战斗的参加者,他说不上哪架飞机是哪门炮击落的,只是清楚地感觉到,在硝烟弥漫的沙场上,自己指挥高射炮与敌机厮杀比过去自如得多了。

        在上甘岭,史国强经历了最激烈的战斗。他率领连队埋伏在一个山沟里,专门袭击过往的美国机群,多有斩获。美国侦察机终于发现了史国强连所在的位置,在一天清晨出动机群报复。

        面对美军轰炸机的轮番进攻,史国强指挥全连打了整整一天。他描绘这天的场面说:“我们连每门高射炮都备有两根炮管,在战斗中,一个炮管打红了,我就命令换上新炮管。结果,换上的炮管又打红了,方才卸下的炮管还热得烫手呢。这一天,我们连生生地打坏了两门高射炮,但战绩是,击落八架美军飞机。”

        美军飞机的轰炸,一次又一次把史国强连的高射炮阵地淹没在滚滚硝烟里。战至黄昏,美国飞机投下凝固汽油弹,把高射炮连阵地烧成了焦土。

        待到夕阳西照,最后一架美国飞机离去,友邻的步兵团政治处主任岳忠来飞奔过来。他看到史国强连阵地多次笼罩在炸弹迸发出的火光和硝烟里,以为这个连高射炮兵早已不复存在,所有的一切都被炸光了。当岳忠来踏上高射炮阵地,看到了史国强,并且得知全连仅牺牲一人、受伤数人的奇迹般战况时,激动得连连说:“我要为你们报功,我要为你们报功!”

        1953年11月,中国高射炮顾问史国强(右一)在结束集训赴越南前与战友合影

        当晚史国强率连队撤出阵地,全连集体立功。不久,中央军委授予该连“制空权威”锦旗一面。

        1953年8月初,朝鲜停战刚满一周,正在盘算着班师回国的史国强接到命令,要他带上三名排长火速回北京领受新任务。受命当天,一辆卡车把史国强等四人从上甘岭送到了丹东,转乘火车去北京。

        在北京火车站,史国强见到了前来接站的军委高射炮部参谋于立强,史国强问他:“让我们这么急赶到北京来做什么?”

        回答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任务。”

        当天,军委高炮部部长贾建国召见从朝鲜战场赶回北京的高射炮连、排指挥员,他宣布,这次从志愿军五个高射炮营各抽四人,立即出发去越南,到新组建的越南高射炮部队当顾问,帮助越南高射炮兵建军、打仗。具体任务,将由军委炮兵司令员陈锡联布置。

        陈锡联对到来的高射炮基层指挥员说:“朝鲜战争结束了,本来是应该让你们先好好休息一下的。但是没有办法,越南战场需要你们,那里正处于抗法战争的关键时刻,只好有劳你们去越南当顾问,帮助人家打仗。这是履行国际主义义务。好在你们都经历了朝鲜战争,都是有经验的。但是去越南当顾问,工作方式有所不同。在朝鲜是你们上前线亲自开炮作战;去越南则是当顾问,不到万不得已,自己不上阵地指挥作战。这一点,到了广西和越南,先去的同志会向你们交代。你们都是朝鲜战场上的英雄,到了越南也要为中国高射炮兵争光。”

        当晚,陈锡联、苏进、邱创成、陈锐霆、贾建国等炮兵将领设宴为前去越南的高射炮指挥员送行。史国强第一次享受如此盛宴,只见满眼菜肴,每个人面前都放了大、中、小三个酒杯,啤酒、葡萄酒和白酒尽情痛饮。陈锡联祝酒时又一次叮嘱大家:“你们去越南不要怕苦,一定要打了胜仗再回来。”

        参加这次盛宴的高射炮连排军官们编成了“华南工作团支队”,由史国强担任队长,经南宁赶到了宾阳。那里,越南高炮部队的训练正在紧张进行。越南部队从1953年6月起陆续开入中国境内,日常训练工作由王鼎新负责,一旦越南高射炮兵训练结束回国,就由原野担任前线顾问,史国强他们分到各个营当顾问。边界战役以来,越军营级作战单位又一次有了中国顾问。

        训练中的越南高射炮兵编成两个团,确定一个团将参加下一个西北战役的前线作战,史国强就分到这个团里,为团长阮光璧当顾问。中国高射炮顾问都年轻,他们在训练越南部队的同时也学习越南的指挥用语,以备在紧急情况下直接投入战场指挥。

        1953年秋天,雨季结束了,拥有崭新装备的越南37毫米高射炮团分批开回国内。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