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大清风云各人物结局又一个傀儡皇帝

又一个傀儡皇帝

        慈禧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女人,自然不会看不出广安的动机。慈禧下了一道懿旨,严厉批评广安,让他老老实实的,不要多管闲事。

        说实话,这时候皇室中最有实力的就是恭亲王奕䜣了,而且奕䜣能力突出,在大臣中有很高的威望,具备当皇帝的基础。但慈禧肯定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奕䜣如果当皇帝,她这个太后就不用混了,迟早得回后宫天天看戏。而且奕䜣如果当皇帝,会削弱咸丰和同治的地位,他本来就是咸丰的竞争对手。奕䜣当皇帝对国家有好处,但是对太后很不利,考虑到太后已经将朝政基本控制在手中,奕䜣没有当皇帝的可能。

        当时载湉只有四岁,小小年纪自然什么都不懂。他在家里玩耍的时候,忽然有人把他抬到皇宫里去。从此以后,载湉就变成了慈禧的儿子。

        王公贵族虽然不敢对慈禧的所作所为提出反对,但朝中不乏一些敢于直谏的正直官员。内阁侍读学士广安就是其中一位,他上了一道奏折,首先肯定慈禧的做法是为国家考虑,接着又要求颁布铁券,明确将来光绪帝的子嗣永远过继给同治帝,他还建议慈禧召集王公大臣一起讨论。广安的奏折表面上是赞同慈禧,其实是对慈禧所作所为表示不满,他担心慈禧将来还会任意废立,所以想用铁券约束慈禧。

        慈禧这招并没有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吏部主事吴可读是一个相当刚烈的人,慈禧的所作所为让他联想到汉朝的吕后。他觉得长期下去,国家必有大难,思前想后,居然选择了尸谏。吴可读希望用自杀的方式引起大家的注意,他还留下了一封遗书,在遗书中说慈禧为咸丰立嗣,没有为同治立嗣是大错特错,吴可读要求慈禧降旨,将来大统仍然归于同治。吴可读还说,如果破坏了祖制,是毁坏国本的行为。

        这时候,太后大权独揽,一般人是没有发言权的。太后必定是选择一个跟自己关系近的人当皇帝,而且还必须是个年幼的孩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将权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看到他如此反应,慈禧倒心安了:你还知趣,知趣的人会有好报的。

        面对尸谏,慈禧居然没有大怒,而是一招太极,巧妙化解。她居然对大臣们说:“吴大人的意见哀家不是没有考虑过,不过这事情还得大家再讨论一下。”

        慈禧早已提前跟一些官员沟通过,大家纷纷站出来谴责吴可读,说他勇气可嘉行为不妥。就在大家把吴可读批评得一无是处的时候,慈禧却站出来说:“吴大人的心意是非常好的,这种为国尽忠不惜一死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但是他思想错了,好心办了坏事。无论如何,对于这些的官员我们应该保留一份敬意。”

        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意见不统一。慈禧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时,慈禧对李鸿藻使眼色,李鸿藻立即站出来说:“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适合继承大统,等载湉有了子嗣,立即过继给大行皇帝。”

        光绪是一个胆小的孩子,最怕打雷,读书的时候,如果碰到打雷,光绪都吓得跳进老师的怀里。翁同龢就抱着他,安抚说:“别怕别怕,很快就过去的。”

        双簧戏唱完,再也没有反对的意见了。

        慈禧心里其实早有了合适的人选,但她并没有直接提出来,而是装模作样地召集大家在养心殿东暖阁讨论。

        大家都知道,光绪的母亲是慈禧的亲妹妹,慈禧一表态,大家都懂是什么意思了。

        慈禧点头:“李大人的意见很好,载湉的血缘与大行皇帝比较近,又是大行皇帝的弟弟,适合入承大统。”

        最好的情况是在同治的下一辈中选择一个溥字辈的当皇帝,这样同治就有父皇之尊,然而慈禧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为什么?因为慈禧已经是太后了,如果再选溥字辈的,她就变成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地位固然尊崇,却不便实行垂帘听政。为了继续垂帘,慈禧决定还是在同治的兄弟中选择一个。

        慈禧还提出,将载湉过继给咸丰,这样一来,她还是母亲,还是皇太后。

        同治去世后,继承人问题摆在大家面前。选择谁当皇帝好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