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大清风云硕果最后结果变法这根救命稻草

变法这根救命稻草

        1897年,德国占领了胶州湾,康有为借着这个机会,再次上书请求变法,主张效法明治天皇和彼得大帝,进行剧烈的军政改革。康有为还强调,变法国家才能保全,不变法就会亡国,变得越彻底国家就越强,只变一点点仍然会亡国。

        光绪开始反省,他决不允许自己做亡国之君,所以必须要自强。光绪虽然天性有仁弱的一面,但骨子里是非常要强的。

        慈禧的真实意思是:“我可以让你搞新政,但你的所作所为必须在我的控制范围内。”

        甲午战争就像一场噩梦,噩梦虽然过去,阴影却持续笼罩在大清国的上空。

        慈禧虽然不愿意放权,到事到如今,自己搞得一团糟,再不放权就说不过去了。

        光绪决定,无论如何都应该召见这个人。

        荣禄冷笑一声:“变法说得好听,但一两百年流传下来的祖制,能够说变就变吗?”

        荣禄一听,心里大惊,你这人要是得势,只怕我们这些元老们都要遭殃了。

        光绪想召见康有为,却被朝中守旧派大臣阻挠,根据清朝规矩,受皇帝召见的大臣必须四品以上。光绪无法,只好让总理衙门先接见康有为,接见康有为的是翁同龢、李鸿章等人。翁同龢是非常欣赏康有为的,他曾多次在光绪面前推荐康有为,说这个人的才能是自己的十倍。

        康有为到了总理衙门后,一点也不慌忙,侃侃而谈,好像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李鸿章冷冷地听着,翁同龢却不时微笑地点头。

        在这场噩梦中,受伤的是全国人民,受伤最深的还是光绪和李鸿章、袁世凯这些有强烈时代责任感的人。尤其是光绪,自中国战败后,日夜忧愤,既恨日本的强横野蛮,又恨自己不能控制朝政大权。

        康有为不卑不亢地说:“只有变法。”

        光绪等于是向慈禧摊牌,如果不给我权力变法,这个皇帝我不做了。

        光绪的维新思想深受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影响,这里还得说说恭亲王奕䜣,变法还没有开始,这个昔日主持洋务运动的领袖就去世了。晚年的奕䜣变得较为保守,他对变法持相当慎重的态度,他知道光绪的变法太过激进,将来刹车可能有点困难,他担心变法变到最后,中国会变成民主共和国,而不再是爱新觉罗的江山。

        如果说,甲午战争前,光绪还能容忍慈禧把持权力不放的话,现在他完全不能再忍受了。慈禧如果能把国家治理好,恋权就恋权吧,可如果她把持朝政把国家带向不归路,那是万万不行的。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正式宣布维新变法。这份诏书是维新派和慈禧太后妥协的产物,但无论如何是一个进步的兆头。

        无奈之下,慈禧只好点头,但她告诫光绪:“施行新政不是不可以,但不能违背祖宗的大法,再怎么改革,也要保证江山姓爱新觉罗。”

        侃完之后,康有为递给李鸿章一封文书,说是呈给皇帝的。光绪拿到康有为的文书,看得激动得热泪盈眶,康有为提出了一揽子的计划,最后还说自己实在不忍心看到崇祯吊死煤山的事情发生在今天,所以斗胆写下这些激烈的言辞。康有为这话如果是对朱元璋说的,搞不好是满门抄斩。

        如果说,甲午战争前,光绪还能容忍慈禧把持权力不放的话,现在他完全不能再忍受了。慈禧如果能把国家治理,恋权就恋权吧,可如果她把持朝政把国家带向不归路,那是万万不行的。

        甲午战争后,中国变成了一个任人宰割的羔羊,西方列强纷纷把魔爪伸向中国,不断在中国发展势力范围。面对这个局面,光绪陷入了深深的危机感中。为慈禧太后画像的美国女士卡尔这样描述当时的光绪:“之前光绪皇帝对国事没有太多的主张,而对于中国将来之进步,亦漠不关心……中日一战而后,中国割地赔款,莫大之耻辱,光绪皇帝如梦初觉,慨然以发愤自强为己任。故中日战前与战后的光绪皇帝,不啻判若两人。”

        光绪接见康有为后,君臣二人立即产生了共鸣,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事后,光绪任命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并授予他专折直奏的特权。光绪就召见康有为这么一次,以后也没有机会召见,他们一直是通过奏折联系。

        1895年5月,康有为发动一千多个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变法图强,这就是有名的公车上书。当时保守派扣留了这份上书,康有为锲而不舍,又给光绪上了一道奏折。经过重重的阻力,这封信终于递到光绪的案头。光绪看到康有为的奏折,如受电击。

        康有为还建议为了保证变法妥善执行,应该设立一个“制度局”,在制度局下面设立十二个分局: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工务局、矿政局、铁路局、邮政局、造币局、游历局、社会局、武备局。

        然而,光绪看到这样的话不但不觉得冒犯,反而认为康有为这个人赤胆忠心,不顾个人生死。“这样的人正是朕需要的人才啊!”光绪在心里感慨。

        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得意门生,师徒二人都是一流宣传家,甲午战争后,在光绪的支持下,他们办了一份《万国公报》,这个报纸旨在宣传新思想。当时,袁世凯也是一个对新思想热血沸腾的人,他受清廷委托,正在主持练兵事宜,一步步掌握实权。

        康有为终于愤怒了:“杀几个一品大员,就可以变了。”

        康有为是一个怀才不遇的举人,自幼被视为神童,没想到后来发展却很不顺利。没能步入仕途,康有为选择了教书,慢慢地名气越来越大,许多人慕名跑来跟他学习,其中有一个叫梁启超的年轻人。

        如果中国是败在西方列强的手下,光绪还能理解,但这次击败大清的是弹丸小国日本,在光绪的印象里,日本从来就不比中国强,怎么突然间就这么强大了?

        就在这一年,奕䜣去世了。这对维新派是个好事,但也是个重大的损失,如果有奕䜣在,或许变法不会那么快收场。

        要救国图存必须变法,光绪一向怕慈禧,可这时一股强烈的责任感赐予了他莫大的勇气,但他还不敢直接向慈禧表达自己的心意,而是找到了慈禧的心腹奕劻,让他转告慈禧:“我不能做亡国之君,如果不能把权力交给我,我宁愿退位。”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