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大清风云苏兰原型袁世凯逼退清廷

袁世凯逼退清廷

        其实,袁世凯并不是真的要动武,他发出的那个通电是想告诉孙中山:识时务者为俊杰。孙中山是个聪明人,怎么会不明白袁世凯的意思呢?孙中山虽然当上临时大总统,但他很清楚自己不是袁世凯的对手,他很清楚这个总统的宝座也只有袁世凯才能坐得住,用临时大总统的身份可以增加筹码,逼迫袁世凯让清廷退位。

        说实话,袁世凯是不相信共和的。1912年1月2日,袁世凯公开发表声明:承认南京临时政府。此外,袁世凯还说:共和只会导致国家的分裂和灭亡。

        当然,关于中国究竟是适合共和还是专制从晚清以来就争论不休。比如,当时的《泰晤士报》认为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庞大的国家,有着非常深厚的君主专制传统,如果突然用共和制取代专制,恐怕会欲速则不达。日本人也认为中国不适合实行共和制,在他们眼里,中国人不论地位高低,个个都是小暴君,现在突然全国人都吵着要共和,其实连共和是什么东西,他们都不知道。

        这些观点都是有道理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民主共和也不是一天可以建成的。

        我们再来看看孙中山的临时政府,临时政府固然成立了,可惜经济效益不好,发不出工资。没有钱,公司都没法运作,更不用说一个政府了。

        孙中山在实干方面能力的欠缺很快就表现出来了,他试过用各种方式筹措经费,可惜根本没效果。他想发行公债,可惜没人认;他想收税,但各省各自为政,扣留税收。中央政府穷得叮当响,有一次,前线革命军粮食告急,给中央发电请求拨款。孙中山大笔一挥,拨二十万两银元救急。秘书胡汉民去国库里取钱时,发现只剩下十个银元。

        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可以说一穷二白,但是袁世凯的内阁也不是很阔气,这段期间袁世凯借了大量的外债。这时候,袁世凯已经不再把自己看成是大清的代理人,而是中国的实际掌舵人。

        袁世凯从支持君主立宪制走向支持共和并不奇怪,当时的立宪派也主张共和,袁世凯的老师张謇就是其中之一。袁世凯也并非对君主立宪有什么好感,他只不过是在乎自己的名声而已,怕后人说他篡夺了孤儿寡母的江山。所以,袁世凯最后逼迫清帝退位也表现出一种非常痛苦非常无奈的姿态。

        袁世凯把条件都告诉了隆裕太后:名号不变,中华民国对待清帝就像对待外国元首一样;退位后,清帝能拿到四百万元的年薪;除了太监外,其他人员可以继续留用;王公贵族的待遇和爵位保持原样。

        隆裕太后当场哭得昏死。袁世凯努力表现出很伤心,安慰隆裕太后:“太后,想开点,自古就没有不亡的国家,古代的那些亡国之君可比你们惨多了。就说明朝吧,崇祯砍死家人,自己在煤山上吊。再看看我们大清,皇帝虽然退位,但尊号还能保全,每年还能拿到那么高的年薪,这可是历朝历代没有的,太后,你就知足吧!”

        逼退清廷后,袁世凯让段祺瑞给南京的临时国民政府发出一封电报:共和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制度,中国能有今天,同盟会诸公功不可没,现在大清皇帝退位了,从此我们要好好经营共和制,保证君主政体永远不再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

        当天晚上,袁世凯剪去辫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